一家人同志業 生命大不同

Community:
Branch:

2009年,黃鈺斌(中)與先生林琮淞(右)、妹妹黃鈺雁(左)三人一起參與《無量義經》手語經藏演繹、茶道培訓,進而加入委員培訓。一家人有共同的話題,慈濟讓他們的生命從此大不同。【攝影者:江昆璘】

2009年,黃鈺斌與先生林琮淞、妹妹黃鈺雁三人一起參與《無量義經》手語經藏演繹、茶道培訓,進而加入委員培訓。一家人有共同的話題,慈濟讓他們的生命從此大不同。三人相偕回臺,11月24日將在三重志業園區授證。

◎慈濟讓她學習獨立

多年前,黃鈺斌在馬來西亞報章上,看到謝麗華老師所寫介紹慈濟的文章,愛看書的她感動之際,把握機緣在2007年與媽媽、妹妹鈺雁接觸到慈濟。2008年姊妹倆的孩子參與人文學校活動,而深入瞭解慈濟。

約在1999年,父親意外跌倒,短短幾天就往生,《生死皆自在》書中教導對往生親人的執著心,要像風箏任它隨風去,讓鈺斌領會到生命要把握當下。今年已八十七歲的黃媽媽鄧銀川(慈向),是香積、環保志工。鈺斌受到母親的影響加入培訓,去年承擔協力組長,以及人文學校的文宣工作。

德宣師父提到靜思精舍修建十多次,鈺斌領悟其意是像做人一樣,不可能一下子就改變。到某個階段你的成長、心態會不一樣,就可知道需要提升是什麼。「我要做上人真正的弟子。」承擔組長的善解、包容心,讓她深刻感受身教的重要。

「喜歡就不會覺得有壓力啦!上人教導我們用心就是專業。」長得圓臉、很有人緣的黃鈺斌自信地說。寫文章的興趣變使命感,讓自己成長很多,可以透過文字,寫出自己講不出來的 真誠感受。她還有很大的學習空間,透過每個人的大藏經故事,更能見苦知福。慈濟讓她學習獨立、分析的個性,她驕傲地說:「第一次,一個人敢出門來臺灣參加四合一營隊。 」

◎媽媽生氣時 沒聲音了

黃鈺斌有一回採訪每周三天洗腎的腎友,他不顧身體病痛,很用心照顧年紀很大的媽媽。有人問他:「這麼辛苦,為何不送媽媽去養老院?」腎友回答:「媽媽是自己的,無論如何我都要自己奉養。」讓鈺斌好感動!

曾因人事的問題受委曲時,一想到《立願文》中「弘揚宗門志不移」永不分離的心志,要跟著上人的腳步,她會堅定道心,做好本分事。「上人一個人面對這麼多的弟子、那麼多人 事,我要向上人學習。」她心開意解地說。

妹妹黃鈺雁說:「我們要克服困難,不要被困難克服。」成功是可從失敗中走出來,很多東西不懂,還是要用心去找答案。常載著媽媽做香積、孩子參與慈濟活動。她表示,孩子還小要準備考試,時間無法調配好,曾有退轉心;也是想到《立願文》中「弘揚宗門志不移」希望與姊姊互相砥礪、扶持。

鈺雁的個性由隨性變用心,進入慈濟最大改變就是她對孩子很少發脾氣。孩子說:「現在媽媽生氣時,家裡是沒有聲音了!」鈺雁心有所感地說:「感恩、尊重別人才能得到愛。」

◎ 回饋志工之愛 參與培訓

「第一個來幫忙我的是慈濟人!」林琮淞的母親因看大愛臺而接觸慈濟。患糖尿病、心臟病進出醫院多次,於2011年5月往生。母親於病榻期間,他對慈濟大家庭愛心、關懷很感 動,進而投入志工行列。

「行善、行孝不能等!慈濟對我母親的愛,我想回饋做很多善事。」琮淞心有所感地說。想起同住的母親,他不禁紅著眼眶哽咽地說:「很懺悔未能好好孝順媽媽,有時甚至壞脾氣地 跟媽媽吵架。」在母親生病期間,他跟著慈濟人學到很多。時時感念母親叮囑要好好做慈濟。

以前他的脾氣很壞、很執著,跟人吵架會敲桌子、要大家都聽他。開船務公司的琮淞,在慈濟學習到誠正信實,他以感恩、尊重、愛的方式委婉地說,在事業上有很大的幫助。琮淞 說:「二人會吵架是意見不同,不是他不喜歡你。」上人慈示「做人要具足感恩、尊重、愛的精神。」他由此學習到寬宏。

「我好開心慈少的孩子叫我師伯。」現在他承擔錄影、攝影的人文真善美志工,常在慈少班的活動出勤務。一家人同在慈濟路,相互激勵成長,他感恩太太黃鈺斌及組長的鼓勵而加入培訓,今日才有不同的人生路。

 

多年前,黃鈺斌在馬來西亞報章上,看到謝麗華老師所寫介紹慈濟的文章。把握機緣在2007年與媽媽、妹妹鈺雁接觸到慈濟。【攝影者:江昆璘】 黃鈺雁希望與姊姊互相砥礪、扶持。【攝影者:江昆璘】 林琮淞母親於2011年5月往生。母親在病榻期間,慈濟志工關懷讓他很感動,進而投入志工行列。【攝影者:江昆璘】 林琮淞(中)經營船務公司,在慈濟學習到誠正信實,以感恩、尊重、愛方式與同仁共處,對事業有很大幫助。【攝影者:江昆璘】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