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2011/10/15 撰文者/翁麗燕 在第二屆人醫會研習營第二晚,以「孝~父母恩重難報經」為主題的人文之夜,莊嚴呈現。 圖說:人醫會研習營籌委會志工與慈青呈獻手語「父母恩重難報經~報恩。」【攝影者:怡扦】
|
儒家提倡「孝道」,強調「百善孝為先」;於佛教,佛陀亦常言:「父母恩重難報,父母生養,呵護,疼惜,一心為子女,兒女應該知恩,報恩。」
現今社會生活節奏緊湊,「行善」,「行孝」常不經意被「忙」又「盲」的生活所忽略。由此,在今年的馬來西亞人醫會(第二屆)研習營的第二天晚上(十月十五日),經過人醫會和慈青在十天內的精心策劃,呈獻了以「孝~父母恩重難報經」為主題的人文之夜。期許為人子女的醫護人員能夠做到孝順在家父母,才有能力去愛護,關懷非親非故的病患。當晚的出席觀眾有140位。
◎ 人文之夜
節目一開始,主持人郭麗珍(慈蕙)師姊引述2500年前,佛陀以身教教導弟子,視路邊的枯骨為累生累世的父母,尊重下跪禮拜。
上人十五歲時,母親罹患急性胃穿孔,需要開刀。那個年代醫學沒那麼先進,開刀風險很大,上人為母親祝禱、虔念「觀世音菩薩」,發願從此茹素、減少自己十二年的壽命,為母親增壽祈福。上人的孝心感動了天,母親的病不必開刀,服藥而痊癒,她也因此開始茹素還願。
◎ 鄭偉傑的故事
人文之夜第一個呈獻的節目是由慈青以手語來演繹的「父母恩重難報經序曲」,隨著陳秋鳳師姊分享偉傑的故事,引述偉傑,一位8歲的男孩患上骨癌,因此成了慈濟的關懷戶。
在醫院接受化療期間,雖身受病痛折磨,偉傑竟能忘卻自身的病痛去安撫其他病患。年幼的偉傑更懂得把握當下,趁母親節時偷偷錄下向媽媽道出「媽媽,我愛您」,表達內心對父母的感恩。
偉傑雖已離開了,卻因為他這小菩薩成就了父母與慈濟結了緣,爸爸媽媽都已經接受培訓,一起攜手走上慈濟這條菩薩道。
除了慈青的參與,人文學校的家長和小朋友也不落人後,表演「跪羊圖」,表演者從身為爸爸媽媽的,慈少至慈幼都有。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家長和孩子們,大家都有那一份默契,用心來呈獻「跪羊圖」。
◎ 子欲養而親不在
慈青同學田智賢,身材修長,雖已踏入社會工作,仍帶著一副孩子氣的臉,剪了短短的頭髮,自嘲有「悟達國師」的外號。智賢在大學求學第三年,媽媽常身體感覺疲倦不堪,檢驗出疾患急性血癌,入院治療8個月後,終鬥不過病魔離開人世間。
失去媽媽後,智賢才察覺無法找到與媽媽合照的照片,內心深感遺憾。為了彌補這遺憾,他竟跑到安置媽媽的靈位處和媽媽的遺照合拍,小小動作顯示智賢對媽媽那一份深深的思念。
雖媽媽已不在身邊,智賢無時無刻會回憶與媽媽相處的點點滴滴,感恩媽媽在世時,讓他學會了處理生活起居事情,他才能安然自在生活下去。智賢感慨道出內心對媽媽的不捨,若時間能倒流,他要以10年的壽命與媽媽替換,5年來陪伴她,休學1年照顧躺在病床的媽媽,用1天的時間陪她逛逛,1小時幫她做家務,與她一起觀賞電視節目1/2小時,10分鐘用電話與媽媽談話,緊緊的擁抱她1分鐘,最後以僅僅1秒來跟至愛的媽媽說:「媽媽,我愛您。」
可是,這一切都成過去,就連短短的一秒智賢都給錯過了,因此他一再叮嚀在座的每一位要珍惜身邊人,把他的遺憾作為一面鏡子,謹記「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世間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為善,二是孝順」。
智賢來不及孝順媽媽,工作後便開始積極的存錢,去年帶著爸爸一起背包到上海旅行,數日的旅程,拉近父子的距離,也察覺原來與爸爸的個性還有蠻多的相似。媽媽的離去,智賢學會了成長,把來不及化為來得及,將孝順這份心意轉向給爸爸。
人医会與慈青更以「報恩」的手語作為人文之夜的尾聲,「報恩」句句都在提醒大家對父母恩,要知恩圖報。隨後,聆聽上人開示,提及要盡孝道就得及時表現,千萬別為了思想代溝阻礙了行孝,若父母有不對之處,要以理智,更要用「順」來引導,身為兒女的若能引領父母行菩薩道,則是行大孝。
約晚上9時30分,人文之夜以三恩版「立願文」為句點,感恩父母給予我們健康的身軀來行善,把「百善孝為先」謹記於心。
左圖:營員專注觀賞人文之夜被感動的畫面。【攝影者:鄭正恭】 右圖:慈青田智賢分享「行善行孝不能等」。【攝影者:怡扦】 |
|
左圖:鄭偉傑成就了父母親(右、中)行菩薩道的因緣。【攝影者:怡扦】 右圖:人文學校學生呈現「跪羊圖」。【攝影者:怡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