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在靜謐的舊教室裡,鍾金火(濟可)在案前記錄回收物變賣數量,旁邊疊滿的都是整齊的舊報紙。這一間老舊的校舍,便是目前日得拉環保站的所在地。
從原本的居家環保點到租借舊校舍,日得拉環保站成立於二○○五年三月四日。對金火來說,這是他的第二個家。在這裡,他不只找到了歸屬感,更找到了自己晚年的寄託。幾乎每天,他都會騎摩托來這裡,然後帶著幫手阿榮,開貨車到日得拉鎮上向各商家收集回收物。
◎ 廣結善緣邀行善 清潔工反轉手心
今年七十一歲的金火,歲月早已在他身上留下痕跡。除了一頭白髮,他的雙腳因關節退化而逐漸形成○型。然而,跛行的腳步並沒有阻礙他熱心付出。由於退休前是一名送貨司機,以往安排路線到店家送貨的經驗,讓他如今到各商店回收資源,駕輕就熟。金火不但與許多商家老闆結下善緣,更為別人開啟行善助人的機會,包括了一位清潔工人,古巴瑪。
古巴瑪是一位育有兩名孩子的印裔單親母親,平時在日得拉街道巷口清理垃圾,也靠拾荒來增加收入。「我只是拿塑膠類和鋁罐,紙盒及書本紙類都給老伯。」遇見金火,古巴瑪不怕金火來搶生意,反而捨出了自己收集到的回收物。「我問老伯這些他變賣多少錢,老伯說他不是為賺錢的,是要幫助腎友洗腎的。因為這樣,我才給他。」因為自己的孩子患病時也曾經獲得貴人相助,古巴瑪不假思索地加入了行善行列。
◎ 慈濟因緣環保路 桑榆非晚霞滿天
中午,家中一片靜謐。回家休息的金火,看著掛在家裡一角的全家福,照片裡每個人都笑臉盈盈。金火育有兩兒一女,孩子個個已長大成家,女兒嫁人,兒子則在外地工作。提起剛往生不久的太太,金火即愧又感恩。當年,太太從理髮店取回的一本慈濟月刊給退休不久的金火看。「你去環保站做做看,那邊有回收紙皮啊,回收東西的,如果不適合不要緊,你做做看。」在太太的介紹與鼓勵之下,便促成了金火與慈濟的因緣。環保工作這麼一做,就做了十四年。
「我認為早點認識慈濟,我就有更多的空間來發揮。以前我脾氣很壞的 ,動不動就跟我師姊大吵,差不多兩三年,她說我改變很多,你可以一直做下去。」接觸慈濟做環保,不但改善了金火的習氣,也轉變了他的生活方式。
年輕時,金火是不擇不扣的小說迷和電影迷,家中廚裡堆滿了以前看的武俠、瓊瑤和靈異小說,還有電影光碟。原本打算退休後在家裡看電影、讀小說過日子,直到接觸慈濟後,他轉看大愛電視和慈濟書籍。「(證嚴)上人的書就很喜歡,《生死皆自在》我也喜歡看。身邊的朋友一個個往生,我感觸啊!哇,我的朋友一個個往生,我好像少了什麼事情。」環保站的伙伴一個個往生,讓金火感慨萬分。
◎ 環保夥伴示無常 發心立願做環保
「很好的朋友,好像老菩薩李榮發,都跟我很好的緣,阿耀師兄,還有對面的,偉中的弟弟也是跟我很好,結很好緣。最近阿遠也是一樣,阿遠也是跟我很好的朋友。」金火一一細數往生了的環保志工,包括了黃記遠。
記遠是金火十多年的環保夥伴,金火到醫院探病後沒幾天,他就往生了。「紀遠師兄,謝謝你。我要更努力做環保,做一個很好的菩薩。」在記遠的告別式上,金火表達了對友人的感恩,並且發心立願,將來更積極走在環保路上。
如今,陪在金火身邊的,就是經常跟隨他的貨車到處收集回收物的阿榮。阿榮的本名叫周錫榮,以前在街頭流浪,後來因為環保站而有了安身之處,也發揮良能。患有精神障礙的阿榮沉默寡言,在亦師亦父的金火挈帶下,他做起環保十分落力。「最近我的腳不聽使喚,我就要靠他了,我感觸很大,得到一個一個好幫手……」這幾年有了阿榮的幫忙,金火的工作減輕不少;而阿榮在金火的監督下定時服藥,病情也相當穩定。
◎ 取捨親情環保情 依依不捨環保站
「鈴!鈴!」家裡的電話響起,在新加坡工作的兒子打電話來關心父親。聽見聽筒另一端傳出兒子與孫子的聲音,金火笑顏逐開。「他說新加坡有慈濟,我說看情形。去那邊朋友都沒有認識,沒有事情就是看電視,看完電視就躺了,無所事事。這邊遇到朋友,他跟你問好什麼, 好像自己的兄弟姐妹那樣。」原來兒子幫父親申請了居留證,希望父親能夠過去新加坡與他同住;然而,金火始終放不下這裡的環保站。
掛了電話,金火走進房裡,隨手拿起桌面上的藥膏往床邊坐下。他將褲管捲起,再把藥膏往膝蓋塗搓。「老了應該有病痛的,跑不掉。」桌上堆滿了各式藥膏,但在金火的心裡,卻有一帖更有力量的法藥:「就是我的腳走得不好,我好像有一個責任,不求責任減輕,但求毅力勇氣。我們要勇氣去做。人生好像有生有滅,就是看到一個個往生,來不及做就往生,我有福氣做,上人說對的事情,做就對了。不要浪費時間 ,能做就做。做環保,沒煩惱!」
金火起身關了房燈,就寢,準備第二天又到環保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