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打靜思書軒講座 回歸清淨本性

謝麗華博士主持《回歸清淨本性》一書導讀 會,全場座無虛席。【攝影者:羅雪玲】

Community:
Branch:

謝麗華博士主持《回歸清淨本性》一書導讀  會,全場座無虛席。【攝影者:羅雪玲】來自台灣慈濟技術學院的謝麗華博士於2013年8月27日主持《回歸清淨本性》一書的導讀,當晚逾126人慕名而至,吉打靜思書軒座無虛席。

「人生需要多少才夠?」一道簡單的問題,答案卻因人而異。世間誘惑甚多,人們在追求的過程中迷失自己,喪失了最初的清淨本性。近期,靜思人文推出《回歸清淨本性》一書,蒐集上人開示當中的小故事,體現出了修道者在凡夫至菩薩道上種種心靈風光。

◎ 引述「小牛」為例 體會「清淨」真意

「最後一本書,最後一次看書是幾月幾號?」

謝博士以一道問題為開場。「以前的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她感慨現代人已經不看書了,長期面對平板電腦更成為了小朋友的生活常態。藉著這話題,謝博士引述了「小牛」楊凱丞的故事。

楊凱丞是來自美國的一位小菩薩,藉著暑假的機緣,在精舍隨師修行。而上人時時隨機逗教,更是藉著飄落的枯葉,為他解釋《無量義經》中的「通達諸法」。

「當有學,才能通。法也一樣,要學才能通達諸法。」謝博士補充。

每個人都有清淨的本性,尤其是年紀尚小、心智未受染著的小孩。而若他的善良本性被啟發,與生俱來的智慧更能夠顯現出來。小牛和慈青同學的對話中,對於慈青同學的種種問題和挑戰,小牛不僅對答如流,所說的答案往往是出乎人意料之外的。

小牛的謙卑、淡定、自信,讓謝麗華博士知道什麼叫清淨。「清淨讓人能夠起敬重的心。」

謝麗華博士和他約好時間後,不敢遲到,因為希望他能夠對她這位為人師者留下好的印象。

「看到清淨兩個字,有不一樣的理解。」

和小牛互動的這一段時間裡面,謝博士更是體會了「清淨」二字的意義。「上人問,十一歲的小孩子做得到,大家做得到嗎?」

其實,這是一個不斷自我反省的過程,就像小牛所說的,只要時時多懺悔,習氣重的老菩薩,也能夠回到最初始的清淨本性。

◎走出人生迷宮 靜心尋找捷徑

接著,謝博士以現實生活中走迷宮的實例,帶出人生迷宮的列子。「很多人在人生旅途,走進走出迷宮,卻不會走出一個捷徑來。」

謝博士和學生們走入了一座迷宮,最後找到了捷徑而走了出來。這次的迷宮之行讓謝博士有深深的感悟。「每一次碰到複雜的環境、人事、對待,要靜下來,理出一條路來。」

謝博士自問,面對種種困境時,是否有回歸到最單純的自己來? 「我們一直往外看,如果你往內看的話,你一定會發現是一直在迷宮裡打轉。」

「借事練心、借境修行。」

慈濟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讓謝博士十分受用。「每一個人思考本來就非常不一樣,和人家意見不合時會生氣,可是事情沒有一個解決方法而已。」

於是,她學會以感恩心去面對,因為可以養徳。一次次的自身經歷讓謝博士自覺:內能自謙是功,外能禮讓是徳。如果一直用抱怨的心態看,會讓自己很痛苦。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

「不要被人的語言刺激,如果你被刺激到就沒有智慧來處理了。」

謝博士和大家共勉。她發現,煩惱來源往往是「自我太多了」!把「我」帶入言語中,已經成了很多人生氣時的習慣,因為覺得自己被侵犯了、沒有被尊重。

◎ 回歸簡樸生活 少欲不貪求

「『我』是什麼?」謝博士以幾則小故事帶出了這個抽象的概念,為聽眾解釋執著自我所帶來的後果。

故事中,一位婦人為了滿足虛榮心,向鄰居借了一串鑽石項鍊,遺失項鍊後辛苦工作,才把一串一模一樣的項鍊買回來。殊不知,那串項鍊只不過是廉價的仿製品。「如果你的人很虛榮,以為穿美服就很高貴,會為了它而非常辛苦。」完結故事之後,謝博士如此提醒。

謝博士回想起前幾天遇到的一位年輕人。年輕人經營家族小生意,感嘆錢賺多了,卻沒有時間花。「人常常覺得自己需要很多。你追求的東西不是你要的,清淨本性不需要那麼多,追求就痛苦了。」

謝博士認為,最重要還是要知足感恩。現今的謝博士,在慈濟技術學院執教,每個月費用不多,簡單的生活,卻讓她有深深的滿足感。

「回到簡樸的生活,就有清淨本性。」謝博士總結。

◎莫輕視小善 內修外行結好緣

自身回歸了清淨的本性後,要如何讓善念往外擴散,惠及大眾?謝博士認為,個人不應該輕視自己的一個小善和力量,因為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

「什麼是道? 正心誠意就是道。什麼是修善?利益自己,去除貪、瞋、癡,以善的形象感化他人。內要恆持善,外要力行善事。」

人人都可以成為他人的楷模,就如老師莊嚴的穿著、端正的筆跡,也能夠影響學生。謝博士和大家分享小牛回到美國之前所分享的一段話:「要覺他、覺行圓滿。自覺,走入人群,見苦知富,不要被眾生的形形色色影響,度眾生不要被眾生度。覺他,先做上人好學生,多看靜思晨語,人間菩提,才能當人間的好老師。」

然而現今社會過於複雜,面對敗壞的治安,大家時常抱怨政府無能。如果人人能夠回歸清淨本性,一起做好事,就能夠影響他人。「把你的專注力,不要放在抱怨,放在你可以產生善的地方。先和老闆結好的緣。不要希望人家來配合你,不能夠勉強人家怎麼樣。」

和人人結好緣,可以產生很大的改變。

「上人可以進入一個人的情緒,可是不會帶著走,因為上人把心保持得像一個鏡子一樣。」

鏡子投映周圍的事物,可是不會受到染著。同樣的,上人能夠時時調適己心,以清淨無染的愛去對待每一個人。「生命是自己的,我們很多時候把生命交代給別人幫助自己,可是自種福田,自得福緣。」

不能依靠別人來調整自己,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廣結善緣。

「慈濟人要廣結善緣,畢竟自己的力量能付出的不多,個人有太多家庭負擔了。」

謝博士強調結好緣的重要。「可是很多人的力量結合起來,能夠有很大的影響。」

講座就此達到尾聲,民眾在離去時更不忘記請購《回歸清淨本性》一書,回家後時時翻閱,讓法喜持久。雖短短兩個小時的分享無法完全概括書中的主題和啟示,但相信聽眾仍從謝博士的分享中獲益匪淺,在漫長的學佛路上有所啟發。

 

 

謝麗華博士引述了「小牛」楊凱丞的故事,認為每個人都有清淨的本性。【攝影者:馬耀甄】 謝麗華博士以現實生活中走迷宮的實例,帶出人生迷宮的列子。【攝影者:羅雪玲】 不能依靠別人來調整自己,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廣結善緣,這是謝麗華博士如此強調的。【攝影者:羅雪玲】 聽眾專注地聆聽謝麗華博士的分享,相信可以從中有所啟發。【攝影者:羅雪玲】

 

映像新聞:《吉打靜思書軒「回歸清淨本性」講座》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