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馬來西亞玻璃市州有一個慈濟照顧戶張英風,在兩年前發生了一場意外,造成了如今的行動不便。當時,太太瑪嘉除了要照顧他,也要照顧低智的繼女,一度使她很無助。就在她亟需援助的時候,慈濟志工進入了她家,及時給予經濟補助,教導她如何照顧丈夫,安慰她,陪伴她們一家人度過艱難時刻。長期的關懷下,使她深受感動,開始參與慈濟活動,為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 志工長期關懷 無微不至陪伴
2013年8月15日,大約早上九點,訪視志工陳振富與五名長期關懷此個案的慈濟志工抵達了瑪嘉的家。當志工抵達她家時,遠遠的就已聽到她從屋裡傳來的興高采烈的聲音。顯然,她非常期待與歡迎志工的到來。因此在招呼志工時,她的聲音很洪亮。互相寒暄片刻後,志工陳振富開始幫忙張英風穿好衣服,替他修剪指甲,然後扶著他走到庭院,為他修剪頭髮。這已成了陳振富每月一次的義務服務。兩年來,志工的關懷與陪伴,看在瑪嘉的眼裡,記在了她的心裡。
「我的丈夫發生意外,不懂要跟誰講,當時真的很傷心。她(慈濟志工)說不必傷心,她可以幫忙。」瑪嘉瑪嘉(Magah Letchemei A/P Supramaniam)真心地分享當時的感受。
◎ 受志工感動 付出回饋社會
因為感動,所以亟思回饋。瑪嘉響應慈濟的「竹筒歲月」活動,從慈濟那裡接來了一個竹筒狀的「愛心撲滿」,教導繼女張婷婷每天省下一些零用錢投擲進去,然後捐獻給慈濟,以充作濟貧基金,幫助更多像她一家人般需要幫助的人。
此外,她也成為月捐會員,堅持每個月掏出兩塊錢捐給慈濟。雖然數目不是很多,但每一分錢都是她從平日不算寬裕的生活中節儉而出,每一分錢都代表著她滿滿的真心誠意。
她的鄰居看到她每月固定捐錢給慈濟,感到很好奇,曾經詢問過她有關原因,她就將慈濟救人濟貧的故事分享給鄰居,使鄰居感同身受,而答應跟她一起成為月捐會員。
瑪嘉接受採訪時說:「當這裡發生嚴重水災時,慈濟幫忙給所有的人食物吃。我說:『慈濟沒有看你有沒有錢,在水災時,他們給所有的人幫助。』因此,那個朋友說:『對,他們沒有分別心地幫助人。不管如何,我也知道給錢的目的了,可以捐獻兩塊錢一塊錢。』」
在志工戴秀枝的鼓勵下,她積極尋找更多的鄰居或朋友成為月捐會員。目前,已有三十二名人士響應了她。
戴秀枝說:「雖然我跟她講去募心的時候,我跟她講啦,我們要募他們的心,多多少少不用緊,就鼓勵她要很有信心和歡喜心的這樣去做。」
瑪嘉的家庭院裡,擺放著一輛腳踏車,乃是她出外的唯一交通工具。通常在出外時,她都會在腳踏車籃裡放置塑料袋。只要看到有回收物,她就停下,彎腰撿拾,所收集來的回收物通通捐給慈濟。
◎熱心付出與回饋 感動志工
在瑪嘉家裡,志工們與她一家人親切互動,感情融洽。在長期的相處中,志工不只給予她滿滿的愛,也分享給她證嚴上人的智慧法語。對於她的付出與回饋之心,志工都很感動。
志工黃碹珠說:「她可以這麼地法入行、所以從中也讓我很感動。」
因為志工的關懷,啟發瑪嘉的善心,積極付出回饋,讓生活更有意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aFZ4ik_U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