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印度教年度慶典「屠妖節」,古來慈濟志工沒有忘記印度裔照顧戶的難處,為他們舉行發放也安排慶祝活動。為了要圓滿這場發放,志工卯足全力、費盡心思,無非是希望能與照顧戶們一同歡慶這特別的日子。活動中,也看見照顧戶的回饋,製作傳統糕點,豐富盛會。
◎ 反轉手心善循環 製作餐點樂承擔
近幾年來,屠妖節前夕的發放,已獲得許多印度裔同胞的認同,對清寒或殘障人士而言,這份發放無疑減輕了他們的經濟負擔,讓他們得以安心生活。不同於往年,這一次的節慶發放活動,從司儀、佈置到餐食,都是印度裔社區民眾來擔任。像莎艾拉(Shailah)和亞碧(Abby),已是連續第二年擔任司儀,尤其說得一口流利華語的莎艾拉,更是翻譯的好幫手。
蕉葉和芒果葉都是印度文化歡慶節日時,不可或缺的符徵,尤其後者更象徵好運。慈濟古來連絡處,為了社區裡的印裔照顧戶,佈置組特別找了兩小棵香蕉樹,及芒果葉來妝點現場,把發放現場布置得喜氣洋洋。民眾迦薇達(Kavitha)透過朋友的介紹,從士姑來搭了大約四十分鐘的車,前來協助佈置:「受到父親和丈夫的影響,能這樣幫助有需要的人,我覺得很開心。」
照顧戶瑟婉(Selvam)是位單親媽媽,想要回饋。桌上擺放的傳統食物的姆魯古(muruku)年餅,都是她用淨斯糙米粉做成。她說,以往她總是隨意做做,但這一次,因希望來參與活動的照顧戶,可以吃得更健康,她以淨斯糙米粉取代傳統姆魯古粉,嘗試了好多遍才成功。
在室內結束發放儀式後,緊接著是共修處外的活動。兩排長長的桌子,像是宴席一般,有些孩子呈現歌舞表演,比較年長的孩子們戴上頭巾、穿上圍裙,協助奉餐的工作,學習服務和付出,也彌補人手的不足。
他們為大家捧上桌的佳餚,是同為印裔的婦女迦瑪拉(Kamala)邀集家人,一同為照顧戶準備的一百人份餐點。她表示:「雖然我無法在金錢上付出,但能為照顧戶準備餐食,讓他們可以吃得豐盛一些,讓我打從心底感到開心。」儘管忙了大半天,卻也不覺得累,她更允諾明年再來。
◎ 歡欣團圓迎新年 物資發放虔祝福
過程中,天不做美,碰上傾盆大雨,共修處外已佈置好的用餐場地,濕漉漉一片,志工們趕緊清除積水,好讓到來的照顧戶可以安心用餐。照顧戶吉塔(Githa),也一掃先生剛過世的低落心情:「想起剛過世三個月的丈夫,這次過節沒有丈夫的陪伴,心裡真的很難受,來到這裡會比較開心,也比較平靜。」
過去因腎病和糖尿病,導致腳部潰爛而被迫切除,照顧戶巴巴亞(Papaiah,坐輪椅者)不想拖累孩子,一度想放棄生命。還好有慈濟的補助,讓他重新出發。看到孩子來這裡付出,承擔香積功能,他覺得很歡喜。
現場前來協助的民眾不僅限於印度裔。任教於一所華文獨立中學的年輕老師張愛玲,近日因諸事困擾,讓自己總是陷入負面情緒和壓力,來這裡付出,讓她走出陰霾:「看到志工們在每個細節都用心觀察和準備,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這個活動又燃起了我正面的希望,覺得自己應該走出來,多認識一些人。」
照顧戶迦麗瑪(Kalimah)說:「屠妖節明明還沒到,但今天已經像是在過節了,很開心!」盛裝出席的印度裔照顧戶,儘管生活拮据,與大家一同歡慶佳節,也能感染歡樂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