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在新山,每年七月的一場大型兒童劇場演出,是少見的例常性社區活動。這是臺灣花蓮慈濟技術學院學生,遠渡重洋,帶來馬來西亞的暑期巡迴公演。今年是慈技生第七年來到新山,第二次在南方大學學院演出,吸引了近兩千位觀眾,進場追劇。
◎ 取材佛典深入淺出 一覽由迷轉悟之路
暑假期間,慈濟技術學院的學生再次組成「親善大使團」,來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尼演出兒童劇,進行人文交流。過去,臺灣慈濟技術學院帶來馬來西亞的兒童劇,幾乎都是以形象鮮明的擬人角色為主,像動物或花草的角色,今年回歸到「人」的身上,主題稍深,卻依舊寓教於樂。
劇名《何處是我家》,改編自佛典《妙法蓮華經.卷二.信解品第四》的〈窮子喻〉,原講述的,是一位走失在外的窮孩子,面對所乞討的長者的富裕之家,卻不知是自己的家;後經長者以收留聘用之名,將他留在家中,經過二十年的點化,逐漸使其漸悟自己就是長者兒子,並最終繼承了家產。
但為了使劇情淺顯易懂,讓大人小孩都能看得明白,《何處是我家》添加了「窮子」還是「富家子」時期的經歷,說他如何因貪玩迷糊、喜新厭舊,而輾轉迷失;結合戲劇、歌舞,甚至魔術和川劇變臉,吸引觀眾的目光,又能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一幕又一幕的魔術和歌舞表演,加上劇情豐富而不說教的故事,讓大人小孩看得專注和歡喜。
◎ 活潑詼諧而莊嚴 兒童劇老少咸宜
活潑、詼諧,但又不失莊嚴的演出方式,不只帶給孩子歡樂,也讓大馬觀眾有不一樣的視聽感受。多年下來,有不少家長和孩子已是兒童劇的忠實支持者,每一年的演出都不錯過。家長陳可欣就表示,她已經是第五年帶孩子來觀看演出了:「因為這種兒童劇場是很有教育性的,小孩和大人都會喜歡,劇中也有很多靜思語和好聽的歌曲,孩子們看了回去都會唱,很開心。」
另一名家長王進雲則說:「每年的這個時候,孩子們都會期待兒童劇的到來。今年的主題或許稍微深奧一點,小朋友也說好像跟之前有一點不一樣了,我覺得這樣也好,讓孩子有多一層的接觸,也希望小朋友在看過後,回家要好好想一想: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該認真,不要虎頭蛇尾的。」
慈濟志工為阿彌陀佛援助中心帶來了十張票,讓中心的洪麗婷老師有機會帶孩子們前來觀賞:「他們在觀看的過程都很開心,也看到台上的學生在努力傳達善念,希望能啟發孩子們的感恩新。」
◎ 幕前幕後自力準備 看見人文心視野
新山是這趟巡演的第二站,慈濟技術學院學生除了自己粉墨登場,還要退居幕後,從編劇、彩排到戲服、道具製作,學生都不假手他人,每樣細節都是學習。尤其新山站是他們第一次在大舞台上演出,走位、燈光等都得在短時間內上手,讓不少學生甚感壓力,卻也一一克服了。
對在劇中負責跳舞的護理系學生沈怡慈來說,承擔這個角色是需要勇氣的:「因為肢體不太協調,舞步一直記不起來,彩帶甩不好,這讓我心情很低落,也哭過,但我就只能更努力練習,因為是自己做不好,所以就要更努力去做。」
另一名護理系學生劉幸真在這趟交流之旅中,以學習團隊精神、互助互愛為目標;而同樣是護理系的學生楊婷伃則認為大家都很認真,凝聚彼此的心,一起面對困難,讓大家團結在一起。而第四次來到新山交流的醫務管理系應屆畢業生林靖淳,今年是幕後工作人員,屬於輔導性的角色:「我們每個人都是傳法人,演員們也是講了很多經典台詞,即使觀眾只是聽進去其中一句台詞,其實也已經達到我們要透過這場兒童劇傳法的用意。」
演出結束前,飾演富家子/窮子的學生吳奕倫,還邀請現場觀眾跟他一起「變魔術」:將愛心捐款投入「魔術袋」中,給尼泊爾震災的受災孩子變出一棟又一棟的教室。大人小孩都紛紛配合演出這項「魔術表演」,當天總共籌得7,145令吉,讓現場的觀眾既陪伴「窮子」走過由迷轉悟之路,又能行善助人,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