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1月03日】因緣深淺不同

Community:
Branch:

jscy.001.001『佛性本具,則是生佛體同;得值遇佛,則是內因善力;得感出世,因緣深淺不同。』

 
那就是要告訴大家,佛性,我們眾生與佛是平等,所以眾生、佛體同。過去我們是凡夫,迷茫不知,但是佛陀說,應該人人要知道,從凡夫中依照佛陀所教法,同樣也能回歸如來的本性。最重要的,我們要能得值佛、會遇佛法。
 
會遇佛法,其實在現代,佛法是很普遍,只要願意,在電腦連上網路,網路裡就有很詳細地解說佛法。這是佛教界人士的用心。更加難得的,我們能同一個修行的道場,能夠再聽法,將佛經裡的道理應用於現在的時代,我們能了解很多事情。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法若離開了佛法,世間就無法人心調伏,所以我們應該要把握現在,佛法很昌盛,只要你願意進入佛法中,現在的科技就是這麼坦然,佛法鋪排在人間。
 
不過,我們就要看『得值遇佛』,本來很容易就能得到了,能遇到又能得到,但是這也要看我們是不是有重視?我們若重視,『則是內因善力』。有緣的人共一個地點、共一個道場,這樣我們來共受持,這全都是因為內因善力。我們的內心有這種求法的心,這股力量,自然遠遠的人也會到達;我們若沒有那分善力,不尊重法,哪怕是在身邊,他也走得遠遠的,不願意殷勤精進。這就要看我們內心是否有這股善力,求佛聞法的心。
 
所以,『得感出世,因緣深淺不同』。這就是各人的因緣,深淺不同。有的緣較深,那就很自然,這個內心的善力,求法、聞法的心就很懇切,認真聽,用入心。有人來,他適應機會就能布善種子。
 
有一次,阿難、迦葉隨著佛陀在遊化。那一年氣候很熱,也到處都是乾旱,走到一個很開闊的地方,佛陀遠遠看到有一片的瓜園,佛陀就向阿難、迦葉說:『來,很口渴,也很餓了。你們是不是去向她化一顆瓜,化這分緣。』那時候,阿難就自動向瓜園走去了。
 
走到了瓜田,有一位年輕的女孩子,她看到阿難走近來了,就臉色很難看,儘管阿難到了,那麼謙卑地跟她說:『我們現在口渴、肚子餓,希望妳能布施一顆瓜給我們,我們能拿去供養釋迦佛。』這位女孩子還沒聽阿難把話說完,就指著阿難,很生氣說:『你給我離開,我不要聽你講話,我聽到你的聲音,我心很不歡喜。』就將阿難趕走了。
 
阿難來到佛的面前,他就很無奈地向佛陀照實述說。佛陀聽完,微笑看著迦葉:『來,迦葉,你去。』遠遠地,這位女孩子回過頭來,看到迦葉一步一步接近了,這位女孩子心生歡喜,就選了一顆又大又成熟的瓜,就抱著這顆瓜來到迦葉的面前,雙手恭敬送給迦葉尊者。
 
阿難感覺:『為什麼呢?你怎麼那麼順利呢?這顆這麼成熟的瓜讓你拿到了。』心裡有一點不服氣,就問佛陀說:『佛陀,這到底是什麼因緣啊?』佛陀微笑就說:『因緣,來,聽我為你們說因緣。』
 
『在過去一段很長的時間,有二個人相約作伴要做生意,在路上,一個走在前頭,一個走在後頭。走在前頭這位看到路邊一隻死貓,已經發出了臭味了,身上又有蟲,走在前面這個人看到這隻死貓,他掩住鼻子,嫌臭,這樣趕快走過去。後面這個人同樣聞到臭味,看到是一隻死貓,心生不忍,就趕快去挖一個土洞,要來埋葬這隻貓。
 
在埋葬牠之前,就開導牠說:『你就是某種因緣生在畜生道,可憐、悲哀,你死在路邊,被這麼多的蟲吃,這是你過去生中所造的業。現在我們有緣,希望你來生有因緣,能夠遇到善知識,你能究求佛法,這樣才有解脫之日。』就是這樣向牠說完,把土掩上,就離開了。
 
佛陀講完這一段過去,回過頭來就說:『阿難、迦葉,你們知道嗎?』阿難說:『我知道,佛陀的意思就是說,走在前面那一位是我,走在後面那位是迦葉,彼此之間就是有了這分的因緣。』佛陀滿意了,阿難的答案對了,所以又告訴他們說:『一切因緣都是起心動念的造作,你這輩子能看到人人歡喜、人人看到你歡喜,那是你過去有和這麼多人結好緣。在大家很歡喜當中,其中若有一個不好的緣,同樣你也在這個人群中有一個不好的緣。所以,因與緣本來就是相隨,你種什麼因,就得什麼緣。
 
所以說來,『得感出世,因緣深淺不同』。佛身邊的這兩位弟子,因緣有深、有淺,有善、有惡,現在所得到的就是結果。所以我們學法,不要當作這只是一個故事而已,不重視。佛陀所說的因緣,絕對是真實法,我們一定要聽進去,才能時時種好因,時時結好緣,才能時時聞法精進,所以我們應該要用心。

 
經文裡這樣說:『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連佛陀都很慨嘆,眾生就是根機這麼鈍,全都貪著,這個癡的心,好像心眼全都盲了。肉眼雖然是明亮的,不過心眼卻盲了,看不見道理,不肯精進,只會貪一時之樂。若要聽經、禮佛,辛苦啊!我不如隨心所欲。像這樣,雖然他說是修行,其實是『著樂癡所盲』。這是愚癡,有這麼好的因緣卻不肯好好把握,寧願自我放縱,這是癡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像這樣的人,什麼人有法度他呢?佛陀來人間度眾生,也是盡心力,但是,眾生願意接受嗎?願意行正法嗎?這就要看自己了。
 
接下來說,『眾生諸根鈍』。

 
⊙眾生諸根鈍:佛之智慧雖極微妙,奈何眾生諸根暗鈍,貪著世樂五欲所纏縛,癡愛所覆蔽,無明心眼所翳,無視真諦道法。

 
我們現在來說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雖然是很微妙,極微妙,奈何眾生諸根暗鈍,真的很無可奈何,貪著世樂,五欲所纏縛。五欲纏縛住,他沒辦法將這個心門打開,貪瞋癡還是在他的內心,或者貪睡、貪享受、貪色、貪香、貪食等等,聲、香、味、觸,這全都是還在他的心裡,這樣將他纏住。
 
像這樣『癡愛所覆蔽』,這是愚癡,為了一時的享受,寬自己的身心、暢自己的享受,但是對佛法不懂得好好珍惜,這叫做癡愛,覆蔽了他內心如來的本性;這種『無明心眼所翳』,就像眼睛發霉了一樣。我們人就是這樣,照相機的鏡頭若模糊了,照外面的境界,拍起來也是模糊的。所以我們的心,這種心眼所翳,就像白內障一樣,把它遮蓋了,所以『無視真諦道法』,就是看不到真諦的道理。
 
對這種人,雖然佛陀已經明明歷歷,把佛法的事、相、理都擺在我們眼前,但是這種的癡盲,心眼已經受無明遮蔽住了,佛就『無由暢施本懷,以一佛乘度之』。

 
⊙佛即無由暢施本懷,以一佛乘度之。難以微妙之大法,投鈍根之小機,如方木不逗圓孔。

 
所以『難以微妙之大法,投鈍根之小機』。這麼微妙的大法,根機那麼小,大法無法入小根機的心。就像四方的柴硬要將它鑽進圓的罐子裡,那也困難。就像佛的妙法要給小機的人,實在是很困難。所以說,不是法困難,是小機的人要接受困難。
 
所以,我們發心要發大心,求法要求大法;求大法,必須我們要精進。眾生之所以不能精進,就是因為『著樂癡所盲』,因此無明苦中的眾生,還是在貪瞋癡裡,無法受到清淨的大法,所以還是在無明中在受苦難。

 
⊙著樂癡所盲:因彼在無明苦中之眾生,不唯不信,甚或破毀佛法;唯貪著諸欲樂,癡暗無明,如盲人行路,致墜惡道。

 
苦中的眾生就是看不開、放不下,不肯精進,只是顧著自己的身體的享受,不願意將他的體力、精神投注在正法裡,這永遠都沒辦法。所以,像這樣的人,不只是不相信,同時也容易破毀佛法。佛法,在修行者的身上能夠弘揚廣大,假使不好好修學,不論是開口與人說話,或者形態等等,就是讓人感覺:這樣叫做修行者嗎?
 
曾經告訴過大家,『獅子蟲自食獅子肉』。我們既然學佛,我們要弘揚佛法。但是小根機的人,自己不肯精進,又是墮落中的人,這樣不只是不相信佛,不能信教奉行,回過頭來還是毀謗佛法。這種光是看他的身形,對佛法就是不利。這就是只貪著諸欲,以及癡暗無明的心還未去除。就像盲人在走路一樣,路到底對或不對呢?一不小心墮落惡道。
 
所以我們學佛要用心。『如斯之等類』,像這樣的人,不自愛、不自度,不肯精進,這種愚癡的人,『云何而可度?』要如何度他呢?所以,『如是眾生愚昧無知,唯貪婪於欲樂,沉淪於無明,如海吞流中』,就像海在吞流一樣,江河泉水流到海裡去,海全都接受。

 
⊙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如是眾生愚昧無知,唯貪婪於欲樂,沉淪於無明,如海吞流中,救拔甚難,如何可度?

 
我們也一樣,我們在造業、無明,也一樣都流入到業海裡。所以,我們的心若不好好制止,欲是無窮盡,就像無明,無明如海能吞下所有的江河泉水,這也就是我們眾生的業為何會那麼大。所以,要救拔這樣的人,真的是很困難,因為他的業、無明之大,像大海一樣,無法收束下來,這種癡迷的人,這樣是要如何度呢?
 
佛陀很擔心,在三七日中做種種的思惟:我的法這麼的微妙,這要如何應機呢?眾生的根機有上、中、下等的根機,我應該要設什麼樣的方法投入眾生?誰能第一個來聽法?這是佛陀三七日間的思惟,佛法要如何入人間,讓人能接受。我們想想看,佛陀用心良苦,眾生的根機又那麼複雜,我們是不是要時時自我懺悔呢?是不是要時時自我反省啊?
 
各位菩薩,時間過得很快,分秒都不留給我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是秒已過,又是生命減了一秒鐘,我們應該要好好把握當下。分秒中影響一輩子,所以我們不要空過分秒,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