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0月31日】三七日思惟

Community:
Branch:

『立誓坐道樹下,靜思得成菩提,默慮度眾應機,佛慈宏恩啟迪,觀樹經行道場,感樹恩念地德。』

 
佛陀修行時,一直到因緣成熟後,就在菩提樹下坐定,發這個誓願:在金剛座上不成正覺,就永遠不離開。於是開始了每一天把握分秒時間靜思,靜靜地思考天地之間萬事物理,還有宇宙人間的事相。他的一心專念,終於透徹了宇宙萬物真理,所以叫做『靜思得成菩提』。
 
菩提就是覺道,將他的心和宇宙之間的道理通徹了,得道了,宇宙間一切的真理都了解了,開始默慮度眾生的方式。佛陀覺悟後的法,很浩瀚啊!這麼大的法,要如何開始教導眾生?要如何來施教法,才能夠讓眾生接受呢?這是佛陀的慈悲,所以『佛慈宏恩啟迪』。
 
佛陀的慈悲,無非是要眾生能體悟人人本具佛性的道理;人人若能明心見性,人間就沒有是非人我,眾生的貪、瞋、癡種種無明煩惱,造作了很多的業力,亂了世間一切的次序。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讓眾生的無明去除,回歸人人本具的佛性?因為眾生有無量無數的煩惱,佛陀就開啟無量無數的法門,所以就要默慮,度眾生時要投眾生的根機,這是佛陀的慈悲,用方法來啟迪眾生的心。
 
佛陀感念自身接受眾生恩,所以他一直想要回饋、付出,想如何來度化眾生。其實,反而是我們更應該感念佛慈宏恩,累生世的來化度。
 
當在這一生因緣成熟了,現相人間,從出生到成長的過程,體會到了人間的苦,想要找出苦的根源來濟度眾生。修行覺悟後,靜思默慮,然後『觀樹經行』,看樹、看周圍的環境等等,無不都是感恩──感樹恩、念地德。
 
看,佛陀對這環境就是滿懷著感念大地之德,所以對這句偈文,大家要很用心。我們要警惕自己,在精舍這樣的環境修行,是不是有時時感恩呢?感恩周圍的環境,讓我們衣食住行沒有擔心之處;每一個角落都能遮風避雨。我們更加要感恩這個大地,讓我們自由生活。

 
⊙『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我們昨天說過了『我始坐道場,觀樹亦經行』。佛陀坐在金剛座上的那個道場覺悟,於三七日間,在那個環境中觀樹經行,用心來思惟,『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既然覺悟了,已得『如是理』,就要回歸默想修行的目的,是為了度眾生,拔除眾生的苦難。『如是事』指的是,佛法要如何開始走入人間弘揚、教化的事情;道理都清楚了,再來就是教育眾生,所以『思惟如是事』。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佛陀當時的心境充滿了智慧,對宇宙萬物的真理、人事、世間等等,無一不微妙,無一不體會,這種微妙的境界,完全收攝在佛陀的內心,這是心的境界。不過,這麼微妙的道理,要如何來和眾生分享呢?佛陀就用了三個七日的時間思考,所以『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

 
⊙佛成道後三七日間,觀樹經行、思惟,如何說妙法化度眾生。三七日思惟──一七日思惟:我法妙,無能受者;二七日思惟:眾生上中下根;三七日思惟:誰應先聞法?即至波羅奈,為五比丘說四諦法等。

 
第一七日的思惟:『我法妙,無能受者』。佛陀考慮這個『法』是這麼的微妙,觀眾生根機,令所有的眾生接受這個法,實在是不太可能。儘管眾生人人本具佛性,但是眾生的佛性已經受到無量數的無明、煩惱覆蔽得很深很厚重,要如何將法和真如本性啟動起來?好像遙遙無期。所以『我法妙,無能受者』,儘管想要施教也沒有能接受的人。
 
是啊!我也會這樣想:法脈如何傳承?這個法是人間所需要的,如何讓人能感觸到?如何將這個法入於心,又能身體力行的走出去,帶領著其他人一起走?常常這樣在思考。
 
用人間事來體解道理,本來就不容易了,何況是佛心懷的境界?儘管常常說『靜寂清澄,志玄虛漠』,這樣的環境多麼美啊!多麼妙啊!我們可以從文字讀到那種微妙的心靈境界,但是那個心情我們有辦法體會得到嗎?即使有體會到也是瞬間而已。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還是有很粗重的煩惱覆蔽在心裡。難怪佛陀在那時候,用七天的時間,思考如何將他的心境,能夠契機地讓眾生體會得到,完全啟迪眾生的真如本性。這是佛陀第一七日的思考。
 
第二七日,佛所思惟的是眾生的根機不整齊,佛陀決定要開啟方便法,用妙權來度化眾生,在第二個七日已經思考好了。第三個七日,到底要從哪裡開始?什麼人能第一個來聞法?思考之後,應該是多年來跟隨在他的身邊,五年參訪、六年苦行的五個人。
 
這五位是他的親族,是他的父王派出來保護悉達多太子,隨太子修行的憍陳如等五位。就這樣決定到波羅奈鹿野苑去,要先向這五位說法。
 
去到鹿野苑,五個人遠遠看到佛,就說:『你看,太子一個人生活不下去了,又回來找我們了。』大家做了一個決定,『對這種失去道心的人,不值得我們接近,我們就別理他。』但是這位太子已經成佛了,是大覺者了,這五個人怎麼會感覺不到呢?佛陀還是緩緩地向前走,他的威儀、莊嚴的形象、道德的形象,讓這五個人不由自主地被攝住了心。
 
他們看到太子動作的威儀,身形的莊嚴,就像從他的身上發出了一道道的毫光。大家不由自己地起了恭敬心,從遠遠的地方就一直朝著佛靠近,來到佛的面前,又不約而同地向佛頂禮膜拜。佛陀歡喜地坐下來,開始向這五個人解釋他的修行過程、心靈的境界,體會天地萬物微妙的事相。五個人趕緊請求:『佛陀啊,您已經是大覺悟者了,您所覺悟的真理,是不是能趕快施教給我們?』佛陀慈悲啊!就開始講『四諦法』。先問大家『人生是苦嗎?』『苦啊!』佛陀問出了人人都能體會的道理,人生是苦,然後開始分析苦;初轉『苦、集、滅、道』。
 
第一次說法,五個人當中只有一位覺悟,能體會佛陀所說的四諦道理,那就是憍陳如。再來,其他四位雖然是聽了,不過對真諦的道理還無法很清楚、很坦然的回答佛陀。佛陀就說:沒關係。再一次苦、集、滅、道。了解嗎?有二個人說:『我體會到了,人生的苦難來自很多煩惱的集合。』另外二個說:『還沒有很清楚,還是像霧裡看花一樣。』佛陀就說:沒關係,再來一次。苦、集、滅、道。了解嗎?五個人異口同聲『瞭解了!』,滿懷的歡喜,得到法喜了,這叫做三轉四諦法輪。這是佛陀覺悟後,首先為五比丘說法。
 
所以佛已成(就佛果)、法已成就(宣說),比丘眾也已經有(證果)了,所以佛、法、僧三寶完全具足,這是佛陀三七日的思惟之後,走入人間成就三寶。三位比丘以上叫做僧眾。從此開始,佛法走入人間了。
 
下面這段經文說:『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佛智慧微妙,為無上正等覺,知俗諦曰智,照真諦曰慧。是希有難解之法,微妙最第一。

 
『佛智慧微妙,為無上正等覺』。佛陀所證得的智慧,這智慧微妙,是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佛的智慧。
 
『知俗諦曰智,照真諦曰慧』。所知的『知』就是俗諦,稱為『智』,世間一切人、事、物都是『俗諦』。真諦,是佛的真理;俗諦,是人間的事物。智是『分別智』,分別人間一切人我是非等等;慧是真諦,是真理,是無為法,這種真諦是平等的,天地之間人我平等,與眾生是共同體,這叫做『平等慧』。我們人人修行,修到慈悲等覺時,就是平等慧現前,所以叫做智慧。智是『分別智』,慧是『平等慧』。
 
『是希有難解之法,微妙最第一』。這是佛的智慧,是很希有,不是我們普通凡夫能體會到的佛的境界,法真的是微妙第一。佛法是在人間體會這一切的道理,所以我們必定要學習佛的這分感恩心。剛剛說過了,我們開始修行就要立誓願、坐道場,我們人人就是要立誓願──我要修行,若不成功,絕對不罷休。
 
我們要用精進的心,時時保持平靜的心,才有辦法令道入心。面對人、我、事物,也要時時默慮,好好考慮,凡事不要衝動。我們抱持著堅定的心,但不要剛強,凡事要好好思考,什麼樣的人應什麼樣的根機,才有辦法契會佛心。
 
看看佛陀的心態,他就是不斷的感念眾生恩,我們眾生更要感念佛的宏恩。他在一個環境中『觀樹經行』,時時感樹的恩、念地的德。所以我們要學佛,從這種生活心態中就能學到很多;日常生活和道理是互不脫離,所以人人只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