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09月09日】喜捨常樂 拔苦度眾

Community:
Branch:

上人開示:「看到了那樣的窮困人家,他走不出來,醫護菩薩們能走過去,不管是跋山涉水,相信每一個國家慈濟人、人醫會大醫王與菩薩,都不畏懼辛勞,看到了苦難人,啟發大悲心去付出。」(照片提供:人文真善美志工)

上人開示:「看到了那樣的窮困人家,他走不出來,醫護菩薩們能走過去,不管是跋山涉水,相信每一個國家慈濟人、人醫會大醫王與菩薩,都不畏懼辛勞,看到了苦難人,啟發大悲心去付出。」(照片提供:人文真善美志工)

【證嚴上人9月9日志工早會開示】
「昨天中秋月圓,可是昨天都下著雨,都沒有機會看到月亮。因為我都是在精舍,長年都沒有看過夜空,很期待著能晴空,而且能月圓。」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節,也是闔家團圓的重要節日,證嚴上人在今日志工早會中,提起過往與今年的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共度中秋的歡喜。 

福地夏秋常有雨 雲散月見人歡喜

回想1996年中秋節,海外慈濟人紛紛自居地來臺,齊聚花蓮與上人共度佳節,氣氛歡愉而融洽。

「1996年的中秋,菲律賓的大醫王們,有呂秀泉院長、柯賢志醫師、史美勝醫師、盧尾丁醫師,有一大群的醫師都回到花蓮來,在精舍裡,踏著青青的草……一連串好幾年,他們都回來跟師父過中秋,但是每一年一定都會下著雨。」

花蓮地勢依山傍海,夏秋之際也往往容易因為對流作用而降雨,因此中秋之際,也常有細雨綿延或烏雲蔽空而難見明月。

「開頭的時候,抬頭看,天空都是烏雲,就是很期盼可以雲開見月,有時會說要不要到外面呢?可是那時精舍都是很簡陋,裡面沒空間,除了外面還有哪裡?所以就是毛毛細雨,大家也都充滿了信心。有時候細細地下,一下又停,終於一定會看到月亮;等到了,大家歡樂、心開了,天的雲也開了,月亮也出來了,我看那個時候,是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歡樂在一起。」

跋山涉水不畏苦 呵護病人最祥和

蘇軾著名的之作《水調歌頭》中的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寓意著人雖有千里之隔,但共同仰望著象徵團圓的一輪明月,心也緊緊相連相繫。每年都在中秋節舉辦的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來自各國的海外人醫們也都彼此分享行醫、行善的心得,有志一同。

「這幾天,人與人之間互動互愛,彼此來分享,在當地國度如何互相勉勵,如何投入。看到了那樣的窮困人家,他走不出來,醫護菩薩們能走過去,不管是跋山涉水,相信每一個國家慈濟人、人醫會大醫王與菩薩,都不畏懼辛勞,看到了苦難人,啟發大悲心去付出。」

大醫王與白衣大士的德行,都是拔苦予樂,無私無我。「每一次看到了那樣的疼惜病患,而且在很簡陋的社區裡,或是窮困的家庭裡,能那樣的真誠大愛,走近了他們的身邊,那樣的如慈母慈父呵護著病中人,人世間有比這樣的畫面更美的嗎?人生、人性之美,不都是因為有愛嗎?」

人性之美,超越國界、種族、語言與宗教。「有愛的人生,讓我們生命發光、發亮,不分國際,不分種族,同樣都是人,人人本具有佛性,人性本善,任何一個宗教,都是以愛為宗教的目標,人類都是一樣。」

毋須對立共生息 深入偏鄉勤拔苦

愛能救拔苦難,膚慰傷痛,也需要人間菩薩打開心門,宏觀天下。印度與巴基斯坦連日大雨,已釀成重大災情,印度稱為「六十年不遇」,巴基斯坦甚至已有三百八十多人往生。

「常常都說,人與人之間何必要對立、要計較呢?何必這樣割土為國呢?看,土地還不都是連接;人,老天爺下一片雨,不分印度或是巴基斯坦,總是天上一片天空,同樣這樣的雨一下,讓印度與巴基斯坦陷入在大洪水中,多少人都是同樣受災難。」

水大不調在亞洲,地球的另一端巴西,則有火大不調。

「在聖保羅市一場大火,已經燒毀掉了五、六百戶,也已經幾千人都已經無家可歸了。貧民區顧名思義,本來就是貧、就是窮,所住的房屋都是破爛不堪,都是很密集的,一個星星之火燒起來一大片,在夜空裡看得都是驚心動魄。」

巴西聖保羅市的貧民區大火讓數千人倉皇走避,而美國加州的山林大火,則是讓富裕的居民們也得撤離。火大不調,實是眾生共業。

「火大不調,水大不調,這是很令人感慨很多,平常我們要用心用愛;看到全球有這麼多的愛的心,這麼多會合在一起,平時就地發揮愛心,一年一度回歸臺灣來,大家相見歡,互相勉勵,相信回去當地應該都會更加強,服務當地更窮困的人。」

助貧健檢高科技 四大一體度眾生

因緣匯聚,足以讓星火燎原或是洪水漫地,而人間菩薩也期待透過凝聚善緣、善力,帶動人們愛心,打破世俗的貧富界線。

「在大陸蘇州我們的門診部,雖然高科技健檢,開始有人會說,『是不是讓有錢人來健康檢查的呢?』其實我很感恩,我們的院長們還有人間菩薩,打破了這樣的觀念,他們會到老人院,為老人家做健康檢查,還有為民工做健康檢查,也是讓他們來到我們的園區,我們還是這樣用愛,義診也好,關心他的健康,為他做檢查。」

不問身份,人人來到慈濟園區,就可以接觸善因緣,感受人間菩薩的親和與溫暖。

「那樣愛的接近,醫護之間這麼樣的親,那樣的親和感,不是有錢人的權力,保護健康不是有錢人才要保護健康,經濟低收入戶他們更需要健康。醫療志業體已經做到了慈善與醫療為一體,當然教育人文更不能少,這都是四大一體,很令人感動。」

敞開心門忘煩憂 時時付出固健體

人的思想觀念因事而生,既然可以建立,當然也可以轉變,化惡緣為善緣。

上人開示:「很多的事都是人做出來的,那樣的人生真善美,都是在每個人心中舉手之勞,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那就是最美的人生,這人人都做得到。就如晨語的『事觀』,用事來看人生。」

上人提及,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親屬,希望自己的兒子能長命百歲,然而人壽終究有限,佛陀的慈悲智慧,則引導人們打開心門。

「就是打開心門,不要有煩惱,用歡喜心走入人群,用心去布施,要恭敬每一個人,時時祝福每個人,做到忘掉短命的煩惱,做到打從內心的歡喜。把這樣的付出,成為生命中好的細胞,時時歡喜。」

上人續道,「其實歡喜,是從體內細胞在歡喜,在開懷的笑,也是我們的細胞在快樂在歡笑,所以細胞都會笑出來,這都是要我們平常訓練它,讓我們整個身體細胞都健康,讓我們細胞時時都在快樂。」

最後,上人祝福大家打從內心,每個細胞的都要歡喜健康。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