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6月03日】起信起行

Community:
Branch:

常常都這麼想,人的四肢、五官就是這麼簡單,卻是偏偏腦海中總是很複雜。有的人簡單,腦海平淡無波,有的人腦海中不時都是澎湃如波浪海濤一樣。明明是這麼簡單的事情,怎麼有人想得那麼複雜呢?同樣是人,卻是有的很複雜,有的很簡單。
 
所以佛陀說,小根小機的眾生,所含藏著蒙迷惑。人人的心就是蒙住了,蓋住了,好像很模糊一樣,本來清淨光明的佛性,就是讓迷惑蒙住了。就如我們的眼睛,本來就是很明亮,就是一塊布、一條帶子,將眼睛蒙住,看不見,不清楚外面的境界。像這樣,看不到外面的境界,走路是多麼危險啊!所以,小根小機蒙迷惑,這種的人都是迷惑這樣把他遮住了。
 
⊙小根機眾蒙迷惑,無明惑障心藏疵,揚己德不自省察,是為無慚無愧人。
 
『無明惑障心藏疵』。人人心裡都有毛病,這個毛病就是習氣。這個習氣受到無明惑將它障礙,障礙了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這麼一點點蒙迷惑、心藏疵,這就是讓我們無法真正明朗,時時都是『揚己德不自省察』。
 
大家都要將自己的優點說給大家知道,要向大家展示我有這樣的才華,人人都有這個毛病在。做事情,錯的都是覆藏,不要讓人知道。明明我們已經錯了,錯了卻不肯承認,強詞奪理,也是要說得『我沒有錯』。但是,我很有才華,我要讓大家知道,我的缺點,我永遠要想辦法如何遮蓋起來。這就是我們『不自省察』的毛病。
 
凡夫,何人無過錯呢?凡夫,何人觀念無偏差呢?人人都有過偏差的觀念,人人都有過行為的錯誤,人人都有,只是大錯、小錯,大偏差、小偏差而已。人人卻總是有這種『揚己德不自省察』的毛病,若是重一點的,就是無慚無愧之人。人若是沒有慚愧,就永遠無法改過。
 
小根、小機,『我這樣就好了,我已經知道不少了,我就是這樣嘛!』就不肯再向前前進。這種小根機的眾生,就是蒙上了迷惑,還是無明將他遮蓋住,尚未打開。
 
人人都是一樣,這個無明惑障,永遠都是自障。昨天也說過,我們自己障礙自己。是誰障礙我們呢?我們自己,自己障礙自己。
 
有人知道,『這個人很有才華,不過可惜,脾氣就是這樣的執著,這樣的頑固。雖然是很有才華,可惜。』這個『可惜』,那就是心,我們還有心病,習氣未改。雖然有才華,別人欣賞我們,卻礙於我們的習氣,沒人敢接近,也沒人敢與我們掏心肝地說真實話。
 
因為,這種有才華的人很貢高驕傲,都是會排斥別人,都說自己是對的。這種『心藏疵』,就無法讓人人能信任,無法讓人人能夠共事,這也是一種毛病。這種『揚己德不自省察』,這更麻煩了。才華,有是有,但是自己太重視過頭了,一直都在排斥別人,自己都不肯反省,像這樣的人生也是很失敗。雖然有才華,一直想要讓大家知道。但是,人人都知道,知道你的才華,但是你的缺點,這個德仍未具足。這種因為自己不懂得好好自省,自己沒有覺察到,這實在是無慚愧。
 
希望我們人人修行,現在要加緊我們的精進,『精而不雜,進而不退』。既然知道佛法是這樣,我們要趕緊精,不要複雜,精如琉璃,這種真正的乾淨,沒有瑕疵,雜穢不要放在心裡,我們應該心要很清淨,才不會自障、障礙他人。我們要好好常常自我省覺,才不會傷害了自己,又無利益他人。
 
我們要時時慚愧、懺悔。慚愧,我們才能夠改過;懺悔,我們才能夠入人群。我們若無慚愧、懺悔,我們永遠都是很孤單,無法在人群中。
 
所以,上面經文這麼說:『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尤其佛陀又再重申,若是諸比丘,『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最後身,究竟涅槃』。
 
⊙『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又舍利弗!是諸比丘、比丘尼,自謂已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便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此輩皆是增上慢人。』《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以為我已經是『最後身』了,我瞭解佛法都很清楚了,我若捨此身,就入『大涅槃』了。『大涅槃』就是說,我不會再來生死輪迴,我這個身體是最後的。
 
當然,人人這個身體到老年時往生了,這輩子是最後的。其實,來生我們難道真的有把握不會再六道輪迴嗎?這全都是『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自以為是『最後身』,自以為已經究竟涅槃,樣樣都很清楚了,我們的心都很平靜了。真的有嗎?
 
前面就說過,有很多的煩惱、毛病,還覆藏在我們的心裡,我們都沒有去省察,去自省。自己好好反觀自性,這一點我們都還未做到,所以還無法說自得阿羅漢、辟支佛。還沒有,我們還沒有那麼清淨。
 
所以『不復志求』,我們若是這麼自大,都想說『我都得到了』,他就不想要再向前走,停滯於化城之中,感覺我已經到寶所了。這是在《法華經》後面還有的(經)文。
 
『不復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真正無上正等正覺的法,是我們現在才開始要起步。因為,佛陀到現在才開始『棄權顯實』,將過去小乘權教,他向大家宣佈:那是方便法,我現在才要開始講真實道。
 
這就是說,我們現在要用功的,就是去掉心所受的蒙蔽,趕緊去掉心中所藏的這種毛病。我們要時時省察,好好趕緊省察,去除掉『我已得了,我都瞭解了』,不要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現在才開始要『志求』,不要『不復志求』。我們現在正是需要,必須『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陀說,這些人『不復志求』,不願意再進一步,就這樣停滯在原地,那就是化城。佛陀開始要告訴大家:這是化城,前面還要起步才能到達寶所。所以我們要好好的自省,我們是不是有這種停滯於現在,不想再精進呢?
 
『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已經說過了。佛陀就這麼說,那些人自以為得(阿羅漢),是最後身,究竟涅槃,這些人都是叫做『增上慢』人。『所以者何』?來,這段(經)文:『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
 
⊙『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你如果說,『我都已經得到了』。那現在說得到的人,若是真的是得到。『若有比丘』,真的若是有這樣的比丘,『實得阿羅漢』,已經真正得到阿羅漢,這樣的人,若是不信此法,『此法』就是現在要將講的一乘實法。佛陀已經用很長的時間,讚歎佛知佛見,讚歎一乘法。大家若不願意相信,『無有是處』,那就不是了,不是阿羅漢。
 
若真正是阿羅漢,他一定相信,相信過去的權教,未來的實法。現在正要開始這個真實法,一定要相信。若不肯相信,那就是貢高、增上慢人,停滯在原地的人,這就非佛弟子了。
 
⊙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對於佛乘,或回小向大,或雖未起行,然必深信此大乘之義。
 

 

所以『若有比丘實得阿羅漢』,這幾句(經文)。就是對於佛乘,現在開始應該要回小向大,要轉過來。原來是小乘,修獨善其身,現在知道佛陀開始要說大乘法,就要相信;相信,就要回轉過來,向於大乘。所以『或回小向大』。
 
『或雖未起行』。還有,他雖然知道有大乘法,卻是還未起行,還沒有身體力行,但是『然必深信此大乘之義』,一定相信。不只是『知道,知道,瞭解。』還要再縝密細思,再深入去思考。我們要知道,要起行;開始要行動,方向要正確。所以這信,要深信,要正信,方向要對準,能夠身體力行。
 
⊙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即非真證二乘之果者,即是增上慢人也。
 
『若不信此法,無有是處。』這段(經)文,『即非真證二乘之果者,即是增上慢』。若不相信此法,就是非證二乘的果位。
 
二乘;阿羅漢、辟支佛。阿羅漢,真真正正證阿羅漢果之人,他已經清淨了自己,斷盡了煩惱,煩惱已經斷盡了,獨善其身,心很清淨,他當然是相信佛說的法。但是起我慢,增上慢,『增上慢』就是煩惱,這樣的阿羅漢,心有清淨嗎?他的心中還有『增上慢』,所以他不信,這樣豈是真阿羅漢呢?真正的阿羅漢,已經斷盡煩惱,無有障礙,哪會有『增上慢』呢?所以,現在所說的『不信此法』這些人,全是『增上慢』人。
 
再者,辟支佛。辟支佛是超越了阿羅漢。阿羅漢是聲聞,『佛這樣說,我這樣聽,我這樣相信,我這樣修行』,這是阿羅漢。但是辟支佛,他看這個境界,自然能夠體會境界萬物無常,無常行蘊,他都瞭解,甚至因緣果報,他都很清楚。這若沒有斷盡煩惱,怎麼能夠那麼清楚呢?既然斷盡煩惱的人,怎會有『增上慢』呢?
 
所以,若不相信此法,無論說是阿羅漢、辟支佛,『無有是處』,都還不是,他還是『增上慢』人,這不是證二乘果人,不是。佛陀將之否認掉。
 
『非佛弟子』,也不是我的弟子。因為他真正心裡的無明煩惱都還未除,自稱羅漢,自稱辟支佛,這『增上慢』人不是我所教的,不是我的弟子。
 
看,佛陀說了這麼重的話了,我們能不覺醒嗎?所以我們要深信。
 
⊙此謂佛說法契理、契機。今此增上慢人,不信不聞佛正法,缺緣人,佛不能化。世尊婆心慇切,隨緣展轉教化。
 
這也就是說,『佛說法契理、契機』。我們要相信,佛陀所說的法就是『契理』,這是真實,人、事、物都是有道理,佛所說的法,無論是說人的事,說物的道理,全都是契合真理存在。『契機』,向人講話,人的根機不整齊,小根小機,佛就要用很淺顯的方法來告訴他,所以就要開方便法門。所以這種的契機,不離開道理,所以契理、契機。
 
現在那些『增上慢』人,就是不信不聞佛的正法。所以缺緣之人,佛不能化度。這就是與佛的緣比較淺,明明接觸到佛法,親聞佛法,但是緣若不夠,還是執著他的。眾生的執著,自我障礙,還是在障礙。這種不信不聞正法,缺緣的人,佛不能度。無法去度他,無法去化他。
 
但是,世尊是苦口婆心,殷切,不捨眾生,他不會棄捨他。任何一個人有過錯,沒有不原諒的,還是不斷地牽,不斷地度,要等時機來度化他,要隨因緣輾轉來教化。
 
有時候想起來,佛陀真的是很辛苦。雖然是覺悟了,為了眾生,眾生有煩惱,佛陀就有擔憂。煩惱無明,煩勞是擔憂。所以眾生有煩惱無明,佛陀是煩勞擔憂,所以不斷到人間找機會來度化,應時機、應人類的毛病,所以佛陀不時都來人間。辛苦!唯有希望弟子要立志進求無上正等正覺,不可停滯在我們的原位上,或者是自貢高我慢。
 
絕對不要不信,我們一定要相信。若不相信此大乘法,不相信人人本具佛性,不相信行菩薩道來度化眾生,是走過了佛陀到佛境界的過程。若不相信,若如此,這不是真正通徹道理的人。所以,我們人人要用心,才能通徹道理。各位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