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佛心知見深遠,眾生知見淺劣,二乘啟知求解,諦聽善思念行。』
『佛心知見深遠』,確實是很深、很長、很遠。要說起凡夫與佛的距離,實在是差得很遠。因為,『眾生知見淺劣』,這淺劣、深遠,那又是差多遠呢!所以,凡夫用凡夫心要來測量佛的知見,實在是不可能。所以我們必定要修行。
眾生的知見,就是在自己的思想範圍裡,佛陀則是『心包太虛』。其實,我們人人也能『心包太虛』,只是我們有一個自私、利益自己的見解,所以我們無法『心包太虛』。
『心包太虛』,就是宇宙萬物都收攝於佛心性中,就是在真如之中。真如收回來,那是在一個『見』,就是佛知佛見;放出去,那就是宇宙萬物的真理。佛能夠這樣,其實,我們也是一樣。所以佛陀一直認為,眾生與他平等,應該也是如此。
看看我們有的人說,『那麼遠,怎麼看得見?』一副望遠鏡,鏡頭那麼小,拿來靠近眼睛這樣看過去,哇,很遠啊!好幾里遠,那個環境都看得到。視野不必很大,只要良能足夠,視野就能很寬、很闊、很大。我們凡夫就是只用在功能,我們的見解只用在功能,我們還未用到良能。
『功能』本來就是『良能』,只是我們眾生那種功利心,拿來遮在良能前面,所以就迷了,看不到外面寬闊的境界。宇宙萬物的真理,本來能夠收攝在我們的內心,真如本性之中,偏偏我們的真如良能,就是被這種凡夫功利的功能遮住,所以我們所見的只是凡夫的範圍而已。
所以修行,我們既不希望做凡夫,我們是要向佛看齊,所以我們要開始信受佛所教法。
當初,在佛的時代,佛陀為了眾生的根機,所能接受的境界,他隨機逗教,所以有小乘、中乘、大乘,開三乘法,適應眾生的根機。不過,這是從事相而言,其實,佛陀所說法的道理無論是深是淺,都是很圓融,看眾生的根機如何去接受。所以,在眾生有差別,在佛是已經圓滿了。
所以,這二乘已經隨佛修行,經過了四十多年後,佛陀在法華會上鞭策小乘,他就開始說:過去的教法就是權教,你們還未真實接納到我的本意,我的趣向,你們還未能瞭解。這些人都是停滯於小乘、中乘,還未到達一實大乘的道理,還未體會。所以佛陀不斷、不斷讚歎諸佛甚深微妙的智慧,難知難解,一直、一直要告訴大家,希望讓大家的心開得再大一些,見解要再寬闊一些,希望人人懂得發大心、發大願。
所以,佛陀在法華會上,開始啟開這個寬大之門,二乘的修行者開始思慕,就很想要瞭解。所以『啟知求解』,有要追求,追求佛陀內心所護念的最甚深微妙之法,要如何究竟的道理,一直到達如來真如的本性,能夠讓我們體會到。這就是『二乘啟知求解』。
這個時候開始,大家要用心了。因為五千人退席了,在場這些人已經都是『純有貞實』,『無有枝葉』。其他人都退去,既然留下來的人,就是全心發大願,願意用心來聽法。所以佛陀開始就告訴他們:『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要好好聞、思、修,身體力行。
前面的(經)文就這樣說:『譬喻言辭,演說諸法。』用種種種種的方便,『譬喻言辭』來說話,無論是講因緣,說道理等等,都是用很多方法,應機譬喻,這樣來講說諸法。
但是,所說的法,於佛是這麼真心在說法,但是於眾生,『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這段(經)文,我們要很用心去思考。佛陀既然應機逗教,就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說教,但是眾生所收納下來的就是部分,就是解開他當時的煩惱、無明,心意開解。真實究竟的真理,真如本性,還無法透徹。
⊙佛所說之方便、因緣、譬喻,莫非即是法。然一乘實法,非以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釋。
就譬如佛經典裡有很多故事。有一位婦女,生了七個孩子,但是孩子漸長,一個一個就夭折了。已經到第六個,第六個也是忽然間夭折。這個女人哪堪得這樣受打擊呢?所以就這樣精神錯亂了。
那個時候,全身的衣服都脫得精光,一絲不掛,跑在街上,不會分別周圍的境界。大家看到,議論紛紛,這個女人很可憐,是誰才有辦法救她呢?在這當中,這個女人就一直跑,走,來到佛的處所,在佛的面前跪下,還是一絲不掛。但是,來到佛前,她忽然間內心起了那種苦的心情,放聲大哭。佛陀趕緊要人快拿一件衣服來,快給她的身體遮起來。
佛陀就說:『冷靜下來,聽我對妳說話。』這位女人真的聽到佛的聲音,冷靜下來了。這一冷靜下來時,那種慚愧、懺悔、羞恥,趕緊將這衣服拉得緊緊的,包裹在她的身上。佛陀就說:『善女人,人人都知道妳心的苦。但是要知道,這個苦的心與生俱來。其實,人生本是無常,長啊,短啊,你們看哪個家庭有永遠的幾代、幾代人同堂呢?』
這期間,女人忽然間如夢初醒,本來心很苦,要來聽佛如何能解除她心的苦,聽了之後,不知覺中,不只是苦不見了,反而心靈好像一道光明,非常溫暖的光明,這樣照入她的內心,清醒了。大家為這位女人慶幸。
但是,一段時間過後,第七個孩子也是忽然間往生了。此時,這位婦女的丈夫,看他的太太好像很冷靜,就是接受這種境界。這丈夫就問太太說:『過去的五個孩子往生後,妳的苦難堪。第六個孩子去世時,妳心發狂。現在第七個孩子往生,妳竟然這麼冷淡自在?』
這位太太就說:『過去因為我不懂道理,不知道因果。我現在知道了,如是因,如是緣。我到底種什麼因,與他們結多長的緣,一切緣生,一切緣滅,是釋迦牟尼佛這樣告訴我,我瞭解了。』
這是在佛世時,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所以,此處說『譬喻言辭』,之前說的是『種種因緣』,佛陀用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也確實是這樣的道理,沒有離開因緣果報。那位女人,也是在因緣果報中受苦,佛陀說明因緣果報,讓她瞭解,除開了她心靈的苦。
但是,『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要能全都瞭解,真正圓融瞭解,那就是要全心用心修行,長期要一層一層的煩惱,一分一分的法,這樣分分寸寸的進步,深入瞭解,才能體會佛的趣向與佛的知見。
所以『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雖然說很多法,但是並非一般人這樣想就能瞭解,不是如此。我們必定要諦聽,聞、思、善念,我們必定要有這樣不斷不斷精進深入。
『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唯有佛,佛與佛之間最能瞭解。何況佛陀前面也提起『一乘實法,甚深微妙』,尤其佛陀一直遲遲未說真實法,『止!止!不須復說。』是因為還有增上慢人在。所以說這一乘甚深妙法。如是懈怠、不敬信、增上慢這些人,不堪受教,不能理解。
⊙佛特顯示:一乘實法。如是懈怠、不敬信、增上慢人,不堪受教,不能知解。
因為這個法這麼深,儘管佛陀不斷不斷用盡心思,這樣分別譬喻言辭,都無法讓一般人這樣就能瞭解,何況那些懈怠、增上慢的人,不受教的人,怎麼能體會到呢?
其實,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唯有回歸如來真如妙理,這就是叫做諸佛,諸佛能夠瞭解。所以說來,『諸佛』,不只是我們以外,其實是我們人人回歸如來本性,這個清淨本性現前,所有的道理才能瞭解。
所以要聽法,我們必定要先回歸清淨的本性,聽法,必定要用清淨心來接受。也就是過去所說的『三無漏學』:戒、定、慧。聞、思、修,這樣好好用心來接受。
所以,請大家開始要好好地把心清得乾乾淨淨,才能將佛的諸法,用我們的思量能夠瞭解。當然,這就是要佛,『唯有諸佛乃能知之』。記著,諸佛是在我們自己的內心,我們的心回歸如來清淨的本性,如此我們就能夠瞭解。所以人人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