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第三十四梯次吉打州柏魯區義診活動,在11月29日展開了,吉打慈濟人醫會及志工一如往常,為以暹裔為主,地處偏遠、貧困、交通行動不便的當地居民,進行義診和環保活動。部分醫師放下身段,與志工和村民一同投入環保行列。另外,隨團前來的還包括四名驗光師,除了義務測量眼睛,也與貧困村民結緣眼鏡。這一次,也招募了70位百萬好菩薩。
◎驗光師首次投入 結緣眼鏡護雙目
吉打慈濟人醫會和志工,為柏魯區丹戎村的貧困村民,進行半年一次的義診和關懷活動,已經邁入第三十四梯次了。同樣在毗庫達拉染佛寺(Wat Phikulthararam)進行,除了像往常一樣進行身體健康檢查和看診等活動,也現場為老弱婦孺義剪頭髮,往診和環保的工作也缺一不可。這一天,首次有驗光師來為村民測量視力,並為有需要的貧困村民結緣眼鏡。
一家眼鏡行老闆阿都卡里姆(Abdul Karim bin Saman)帶了三名員工前來為民眾付出:「除了要在社區推廣保護眼睛的基本常識,根據我在醫院所看到來就診的病人中,有些並沒有負擔眼鏡費用的能力,現在我們也能趁這個機會幫助到更多有需要得到幫助的人,我想,這就是慈濟這個團體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透過這樣的社區活動,來就近給予協助。」
◎人醫帶頭做環保 資源再生善循環
有幾位人醫會醫師還放下身段,與其他慈濟志工一起參與環保工作,將村內的回收物進行分類,讓他們也有所體悟。
29歲的黃偉雄醫師在分類回收物的過程中自我省思:「我在做環保的時候也看到更多:『誒,其實我們平時是不是用得太奢侈?或者是不需要的東西,我們是不是常常也是在買,而沒有去實行環保的理念。』環保其實是大家的責任,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什麼經濟條件,還是教育水平,我們都是在利用著地球的大資源,因此都必須去盡這個基本責任。」
31歲的劉祐財醫師也認為:「既然已經參與了這個環保工作,我們在生活上也應該繼續實踐,很多人一直以為亂丟垃圾這個小動作沒什麼,其實很多人若都抱持這個想法,就會變成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想我們大家都應該以身作則,提醒別人要多環保,自己也要身體力行,這樣才有說服力。」
◎宣導口腔清潔教育 學習刷牙步驟
村裡孩子們的口腔健康教育知識依然不足,醫師們持續用心指導孩子們,應該如何正確使用牙刷,照顧自己的牙齒,也希望能把這個教育延伸到家長身上。
現場一對小兄弟袁俊杰小朋友和袁健華小朋友,就在這裡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跟他們原來的刷牙習慣很不一樣。
28歲的牙醫戴雪妮便指出:「可以感覺到他們對口腔衛生教育的理解還不是很夠,我發覺到蠻多小朋友他們牙齒都蛀牙,或許是他們受的教育吧,環境有影響,最重要是父母親,因此我們要教育的對象不只是小朋友,而必須先從父母親開始宣導。」
◎首次參與義診 年輕醫師感觸良深
人醫會善的種子繼續散播,又有新的醫師加入了這一次的義診活動,透過往診而感觸良深。
26歲的黃文杰醫師第一次參與義診活動,也跟著村長到行動不便的村民家裡進行往診:「看到他們,我發現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只有一個人在家,像有位村民有高血壓的狀況,有些藥物必須在定期複診時進行調整,但是很多村民都因為交通不便或行動不便,而不能有效地治療,因此透過我們這樣的往診,可以幫他們做適當的調整,能幫助到他們,我也是很開心,也對他們的不幸有所感觸。」
年輕的牙醫陳芊霖是第二次參與義診活動,以往在電視上看到有其他義診團隊前往社區進行義診時,她也希望能夠成為一分子,後來在亞羅士打工作後才終於如願,對此她也有所期許:「除了柏魯區,也希望人醫會這個醫療團隊可以到更多社區去服務去幫忙,這樣應該會更好一些。」
◎募集百萬愛心 身心健康彼此互助
除了讓竹筒回娘家,慈濟志工也響應證嚴法師的呼籲,成功在現場募得了70位百萬好菩薩的愛心,讓村民們也能手心向下自我付出。透過義診,不但診治了村民的身心健康,也讓參與的人醫會成員和志工發揮更多生命的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