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諸佛大悲施教,眾所知識典範,諸善功德成就,
甚深未曾有法。
各位,學佛,我們要好好來體解佛的本懷。諸佛本懷就是大悲。所說的大悲,就是期待眾生人人能體會佛意,所以佛與眾生成為一體。
就像我們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一直要將天下眾生視為與我們一樣,[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眾生有苦難,我們要學菩薩道,就要學會如何視眾生苦就是我們的苦,眾生的傷就是我們的痛,這是我們在學菩薩道,對眾生的心。
佛陀已經覺悟了,佛陀覺悟之後,他的悲心視天下眾生如一子,所以眾生迷茫中,佛陀的大悲,希望眾生人人能覺悟,所以叫做[諸佛大悲施教]。希望人人能接受佛法,體悟佛法,與佛同等的智慧。這就是佛陀要來教育的目的。
所以,[眾所知識典範]。釋迦牟尼佛覺悟之後,那一分的大覺智慧,那是諸佛世界、諸天龍神都能瞭解,所以前面我們就說[名稱普聞],所以叫做[眾所知識]。
在《法華經》的會中,我們前面〈序品〉也說過了,來聽法者,有很多都是隨佛修行的羅漢,全都是[眾所知識],比如舍利弗、目犍連、阿難、迦葉等等,也是在僧團的代表者,也是人人都認識。所以,能夠受佛教育,能夠法入心,法在行中,自然就能得到人群中的典範,人人[所知識]。這就是受佛教化,受教奉行,自然就是知識典範。
[諸善功德成就]。在那個會中,人人既然能夠承佛教育,能依教奉行,這樣在實行中,所以[諸善功德成就]。所有一切善成就,所有一切惡斷除,心能清淨,我們生活的習氣能調得很好,這些都叫做善功德。
[功]就是內自修,[德]就是外禮讓,這都叫做功德。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叫做功德。
[甚深未曾有法]。其實要能成就這些,沒有起心動念,能夠很透徹瞭解佛陀大悲所要施教的法,這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佛陀要說的就是很深的,過去大家還無法瞭解,現在就是佛陀要來宣揚這[甚深未曾有法]。
我們前面經文裡也說:[舍利弗,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
現在再這樣說:[舍利弗,取要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佛陀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那就是因為佛陀已經能夠成就很多無量無邊的諸法,佛都成就了,才能為這些眾生來開示,隨眾生的根機,希望眾生能從初步體會、瞭解。不過,還不是佛陀內心的本懷,只是用善巧方便,種種分別的巧說,先來誘引。
就如孩子,孩子還什麼都不懂,開始當父母的就要跟著孩子童言童語,這樣年幼的孩子才聽得懂。同樣的道理,我們與人說話,隨著他的年齡、隨著他的知識,我們和他說能契合的話。有時候,人到老年時,也要好像回歸到與孩子說話一樣。那是為什麼呢?老了,腦筋退化了。
所以常說,凡夫,出生的時候,年幼懵懵懂懂,要說個真實、深一點的話,孩子聽不懂。一輩子的日子,這樣這樣在過,不知不覺從幼年、青年,就到壯年、中年、老年了,這個時間隨著年齡過。我們的知識就是隨著這個身體的成長,以及健壯,一直到年老了,意識隨著身體也是一樣,又再回歸到那個懵懂的時代。
我們為何不趕快自我警惕,趁著我們現在知識還有辦法接受,這一念種子——覺悟的種子,趕緊入心;趁著現在接受佛的教法,用佛陀所教的教法,去除我們過去懵懂的習氣、無明的習氣,很多煩惱的習氣。我們就要利用現在,我們意識還能接受的時候。我們若沒有好好把握住,想想看,佛陀永遠來人間,生生世世,永遠就是常常在設善巧方便,這樣眾生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聽到真實法呢?
所以我們要把握,[把握當下,恆持剎那]。當你在剎那間聽到一句入心時,我們就要好好將這句能入心的法,化為清水,自我洗滌,洗滌我們內心的無明,我們要趕緊用在日常生活,改除我們過去的習氣。
各位,修學佛法,讓佛陀這樣不斷用種種善巧來說諸法,這實在是很辛苦!眾生到底懂不懂呢?所以佛陀就說,說那麼多了,[舍利弗,取要言之],總而言之,[無量無邊,未曾有法,佛悉成就],很多的法,佛陀都瞭解了,才能這樣觀機逗教。
但是佛在這裡又說:[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者何?]
⊙[止!舍利弗,不須復說。所以者何?]《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罷了,反正眾生就是這樣,我一直一直用種種方便,這樣一直說,還是聽不懂。眾生看來還是懈怠,是在停滯中,所以還要再說嗎?為什麼呢?這裡就說:[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這裡就說了。佛陀要說的法,所成就的,從他的內心想要說出來的,其實是第一希有難解之法,這是佛的本懷。四十多年的時間,方便善巧說法,其實都是應眾生機。佛陀真正第一要說的話,是希有難解之法,對眾生而言是非常希有、非常難得瞭解之法。佛的心靈境界,唯有佛與佛之間才有辦法瞭解諸法實相。
真正要對機,從佛陀的根機要說出來的話,就是那個根機要能與佛平齊,這樣互相對談,所說的法才能暢通,才說得通。
有的時候就說:[我和他講不通。因為我想的、說的,他聽不懂,講不通。]我們人間的境界就如此了,何況是佛的境界呢?佛的境界,唯有佛與佛才能究竟去瞭解。對機所說的法,才能真正瞭解諸法實相。
諸法實相,那就是[第一],這就是佛陀想要說的,但是這個實相的道理是[希有]。希有是什麼呢?
⊙希有:說希有不思議事大乘之道法。處世與出世間法,由此正能顯三乘希有之法故。
[希有],就是一般人認為是不可能的,就算有可能,這也是不可思議,不是凡夫的思想有辦法考慮得到的事情,所以叫做[不思議事]。這種[不思議事],就是[大乘之道法]。
我們前面這個[道法],也一直說過了,這條道路是覺悟的道路,他的法是真實法。學佛,既然這條路我們看到了,也是真實能踏上這條路,只要我們依教奉行,往這條路直走,應該是能到達。所以說,目標在成佛,我們回歸回來,看準這條路,好好向前走,我們就能看到這條路周圍的風光。真的學法,我們要身體力行,才能體會到法入心的歡喜。所以這就是大乘之道法。
大乘道法,不可思議的事,到底是什麼呢?佛陀就是要來教我們,[處世],要如何在人間做好一個人。我們常常說:[人格成,佛格才能成。]所以[處世],就是我們既然來到人間,我們要如何做人,待人接物、做事,我們到底要用什麼樣的心?
面對現實的環境、面對人,我們有那個耐心、寬心、愛心、柔軟心來待人嗎?這是待人。而做事,我們有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嗎?面對世間這麼多的物質、名利、地位,我們的心有起心動念嗎?
佛陀四十幾年間的說法,就是要我們先做好人,這是[處世]的事情,以及[出世間]的法。出世間的法,就是我們一直在說,如何能行大乘法。我們做事做到心無執著,能將一切的煩惱都去除,每一天都沐浴在法流中,每天用法洗我們的心,這是出世間,就是[心無罣礙,無罣礙故]。這種在人間能做到這樣嗎?這就是要去體會佛的真理。
所以,[處世與出世間法],佛陀用四十幾年,種種善巧來說諸法,無不都是要顯出了[三乘希有之法]。雖然是方便法,但是裡面都有真理存在,只是眾生根機要用這樣的方法來引導他,他能入佛門來,聽佛法、守規戒,心能定下來,慢慢開啟智慧。
所以,佛陀對眾生剛強的調教雖然是很辛苦,不過,設這三乘教法,處世與出世間的方法,從處世的方法,而進步到出世間之法,這樣用種種方便來譬喻、牽引,所以才有三乘之教法;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的教法,現在就是要這樣顯現出來。
所以各位菩薩,真的要用心,修行要行菩薩道,所以希有難解之法,我們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