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打靜思書軒心靈講座 傳承人文志業的使命

Community:
Branch:

 

吉打靜思書軒舉辦一場以「靜思人文的使命和承擔」為題的心靈講座,邀請了檳城靜思書軒主任羅濟熹師兄和資深人文志工陳慈禘師姊前來分享。【攝影者:李志京】人文志業,以傳承靜思法脈為主,宣揚慈濟精神為旨,為了讓志工們更加了解人文志業的宏願及精神,2013年4月20日晚間8時,吉打靜思書軒特此舉辦了一場心靈講座,邀請了檳城靜思書軒主任羅漢賜(濟熹)師兄,和資深人文志工陳美麗(慈禘)師姊前來分享。當晚一共有30餘名人文志工們前來聆聽。

◎ 時間 緣分的牽引

羅漢賜 (濟熹)師兄透露,早期的慈濟活動不多,更無一個讓他們可以接觸 上人著作的平台。2000年檳城靜思書軒啟用,羅師兄小時很少接觸書本,也源於對書籍的恐懼,並無真正在靜思書軒停下腳步,享受暢遊於書海所帶來的平靜與心靈的愉悅。

不過,緣分就是那麼奇妙,某一次人文志業推動小組開會時,在一位師姊的力邀下,讓他開始接觸了人文志業這一個領域,更讓他有機會接觸 上人的法。那時的他,更在當下發願要在靜思書軒承擔晚間值班。雖然當中必須面對著向民眾推薦書刊的恐懼與不安,但羅師兄還是一一克服,後來更全力投入宣揚靜思人文,傳承上人的法這份工作。

◎ 老菩薩 從廚房走進書坊

秉持著讓更多社會大眾接觸上人的智慧,靜思書軒也竭力於舉辦書展。羅師兄透露,目前檳城已有5所醫院長期提供空間讓他們設下人文書展的攤位,其中廬源來專科醫院更願意騰出空間讓他們每天擺攤。接下來所面對的問題是,邀約志工每天到人文書展幫忙值班。

這時,一次因緣巧合下,香積組組長介紹了組員到人文展前來幫忙。雖然大家都是上了年紀的老菩薩,有些甚至不詣華語,在大家的努力學習下,他們勇於跨越過程中的每一道障礙。所謂人生七十古來稀,八十笑嘻嘻,羅師兄也特此感恩了願意學習的老菩薩們。

當中,更有一位78歲的陳淑治老菩薩,在某天告訴孩子她要到人文書展賣書的消息後,深感疑惑的孩子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參觀了母親的值班地點後,心坎兒深深受到感觸,當下更購買了超過三百令吉的慈濟書籍,可謂以善以愛傳家。88歲的鄧銀瓚老菩薩更發願要為人文志業獻上一份綿力,直到離開這娑婆世界的那一刻。

◎ 是毅力創造奇蹟 是信仰創造勇氣

羅師兄也分享道,有位周雲嫦師姊,雖身患癌症,但身體的病痛并不阻止她貢獻自身的精力,反而更使她學會把握活著的每一份每一秒,將辛苦化作幸福。過程中,老菩薩們也面對了不詣表達的難題,但在香積組組長所辦聯誼的幫助,讓他們可以跨越障礙,同時也踴躍於學習手語,帶動民眾。

羅師兄也分享,在籌備一些活動的過程中,不免會遇到一些意見分歧或摩擦的時刻,因為每個人的思考方式與習氣都不同,這時上人的法就得以受用。「感恩、尊重、愛」讓每個人放下我執,學會包容與善解,進而可以避免激烈的爭吵。

最後他呼籲志工和民眾聆聽大愛台每日播放的法華經,把佛陀教育落實在生活中,更鼓勵志工們把握與慈濟的這一份緣。

◎ 一念心,看不到,摸不著,一旦啟發,為天下人成就天下事

陳美麗(慈禘)師姊兩年前患上乳癌,在面對這晴天霹靂,突如其來的人生考驗時,她卻選擇了平心以對,把病交給醫生,將心交給菩薩。

「生命付出的價值就是感恩、尊重、愛。」在播放歌曲「一念心」的同時,志工與民眾紛紛靜心吟唱,陳師姊呼籲人文志工們需清楚自己的方向,才不容易被他人影響,也囑咐眾人不要忘記最初的目標。

◎ 以佛心為己心 以師志為己志

陳師姊說, 上人悲憫眾生,而眾人需珍惜與 上人結下的因緣,將習氣盡數除去,並服膺「為佛教為眾生」的宗旨,內修誠正信實,外修慈悲喜捨,抱著付出無所求的態度,服務社會大眾,為開拓人文志業盡心盡力,以四大志業,八大法印走入人群,淨化人心,祥和社會。

「加入慈濟後的十年,我才受證成為委員,那時的我發願,從此要歡喜做慈濟,殷勤精進跟著 上人的腳步,並將 上人的教誨應用在生活上。」她分享道。

◎ 何謂人文?

「人文即是感動他人的人,所做的事都能文史流芳。」她解釋道。人文也蘊含了精神的傳承,而人文志工需以禮相待,言行舉止上需再三斟酌,做事更需秉持誠正待人寬柔親和的態度,儀容端莊,守住心念,守本分盡本事,因為人文志工象徵慈濟上人的形象,更身負重任。

最後,她勉勵道:「任何事情都是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希望各位在人生路上行走的同時,不要忘記當初那最純真的心態與立下的決心。」

 

講座會開始之前,黃麗根師姊向大家介紹兩位主講人。【攝影者:李志京】 羅漢賜(濟熹)師兄和大家分享檳城的香積志工如何走出廚房,走入社區推廣靜思人文產品。【攝影者:李志京】 陳美麗(慈禘)師姊和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堅定地走在菩薩道上。【攝影者:李志京】 當晚,一共有30餘位人文志工出席講座。【攝影者:李志京】

映像新聞:《吉打靜思書軒心靈講座 傳承人文志業的使命》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