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讓我們拍手歡呼迎接您,歡迎您到慈濟來……」護理師並列在洗腎中心門口兩側,唱著馬來文版本的歡迎歌,迎接28位來自吉隆坡衛生部護理學院的師生。而領隊的導師曾經在2018年7月到洗腎中心進行考察,為吉打州政府醫院護理學院即將開辦的腎臟專科課程做準備。因而對慈濟有了基本認識,藉此因緣將目前正在吉隆坡進修的護理師帶來參訪。
◎職志合一不懈怠 人文醫療互動佳
進入洗腎中心的大廳後,主持人並不急著請大家坐下,而是請護理師帶動大家演唱《最美的笑容》及學習手語。如此特別的破冰環節,讓遠道而來的嘉賓很快就投入其中。這一首歌曲對護理師而言有著深厚的意義,因為能夠讓原本愁眉苦臉的腎友重新找回笑容,就是他們最大的成就。
護理長黃麗珠(慈沇)師姊首先向大家介紹慈濟的創辦人證嚴法師,因為當初的一念心促使上人成立慈濟克難功德會,從慈善援助開始,而後卻發現許多人都是因病而貧,才有了如今的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後來也陸續發展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及社區職工,統稱八大法印。
「慈濟人文」是每一個志業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慈濟洗腎中心的護理團隊也不例外,將人文融入到他們工作職責裡。上班是職工,下班是志工,護理師每個月都會播出時間到腎友家進行家訪,甚至為有需要的腎友進行大掃除等等。
腎友羅查理就是最好的人物見證,2006年得知自己腎臟衰竭必須終生洗腎,同年也因為一場交通意外失去了太太,留下身受重傷的他與兩名孩子。所幸這一切除了家人,還有護理團隊及志工的關懷,陪伴他走過人生低谷。因為受傷不能自理,一起洗腎的陳望清成了他的司機,負責接送他每星期三次的來回洗腎。護理師也協助清理傷口,甚至刮鬍子理髮。這一切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都深深烙印在他心裡也鼓勵自己要重新振作。後來他加入中心成為洗腎室助理,自力更生撫養孩子。同時也是一名志工,無論是中心的活動還是家訪,總是能看見他的身影。
「身為一名護理師,我很感動也很愧疚,覺得自己給予腎友的關懷實在太少。 因為大家都很專注工作績效時,反而忘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帶隊前來的導師蘇比亞(Subiah)表示護理師不只是掌握腎友的健康狀況,也瞭解對方的家庭背景。再從中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這才是真正有溫度的醫療。
「除了中心的日常工作,護理師還有去家訪關懷腎友及家屬,不曾見過其他地方有這樣的活動。」其中一位年輕的護理師表示慈濟特有的醫療人文,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腎友參與社會服務 找到人生價值
走入洗腎室,看到的除了日常的標準作業。護理師蘇志祥特別向大家介紹如何把環保落實在日常的工作裡。經過一番介紹,大家才發現原來有一部份常常都被當成垃圾的醫療附屬品其實都具有回收價值,如裝著氯化鈉注射液的瓶子、血液透析迴路導管的包裝紙,手套口罩包裝盒等等。
學員木都古馬霖(Muthukumarin)說:「把回收物改造成其他物品或者變賣,再將這些款項幫助有需要的人。如果大家把環保及助人落實在生活中,我相信這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珍惜地球資源的同時也可以行善,更讓腎友找到人生價值。舉一得三的效果,讓木都古馬霖嘖嘖稱奇,表示自己也要學習隨時做環保。
「我的家變成了回收站。」投入環保的不止是護理師,還有重拾健康的腎友,透過資源回收反轉手心。腎友法蒂瑪(Fatimah)因為已故腎友沙烈(Saleh)的影響而開始在自己居住的村莊做環保。她坦言一開始並沒有勇氣向村名宣導,因為害怕被誤解回收物的變賣所得都是自己的收入。慈濟志工得知她的困境後,邀約沙烈等幾位腎友一起前往辦茶會。心中的疑惑解開後,大部份的村民都很認同,並且相應此善舉。
「從未想過小小舉動可以來善的效應,接受者也可以成為佈施者,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蘇比亞導師表示將會把這些理念帶回學校傳達給學生,因為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其實只要認真實行,一定可以帶來不一樣的效果。
參訪結束前,護理師也送上竹筒、兔子造型的手帕及包裝紙製成的小籃子做為紀念品。竹筒鼓勵大家日日發一念善心,手帕可以取代衛生紙,小籃子則代表回收再利用。交流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小時,但用愛守護生命的精神理念,會時時鼓勵著白衣大士造福更多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