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花 轉角走向菩提道

今年六月開齋節發放慶典,蔡金花受邀上台分享本身行菩薩道的願力。【攝影者:許證勝(濟韡)】

Community:
Branch:

今年六月開齋節發放慶典,蔡金花受邀上台分享本身行菩薩道的願力。【攝影者:許證勝(濟韡)】

「電化療很痛苦,讓我當時很想從醫院窗口跳下去了結,但身為佛教徒我又很怕輕生後的每七天都要重覆死一次。」講述去年電化療所引發的身體反應時,志工蔡金花仍覺得痛不欲生,被病苦直逼死角的她那時才體會到原來無常並不遠,就在呼吸間。

因排便出血,50歲的蔡金花2016年2月到吉打中央醫院照大腸鏡,被診斷患上大腸癌第三期。醫生之後轉她到檳城醫院進行電化療,待縮小腫瘤後進行手術。當時她進行了五個星期的放射性治療,療程中所併發的皮膚紅腫瘙癢、干性脫皮、出現滲液、起水泡、厭食和無法安眠等副作用把她折磨得痛苦不堪,體重也從54公斤驟降到38公斤,猶如紙片人。


◎ 掙扎中完成電化療

有人說,要體會人生百態,走一趟醫院就夠了,蔡金花住院時與形形色色的病人為伴,看見他們無法自理的苦況、疼痛時的呻吟哀嚎,還有病重無望的眼神,彷彿沒有了尊嚴。低沉的氛圍讓蔡金花瞬間感覺猶如活在人間煉獄,讓她很想逃離。

幾乎想放棄的蔡金花,最後還是在掙扎邊緣中完成了療程,只是原定於休養3個月後再動手術的計劃被她要求展延,只因她突然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暫時把病情放一邊,遵循內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行菩薩道發揮生命良能。

「展延手術並不是放棄生命,我只是想先沉澱心情、放慢生活腳步和靠著自己的毅力來做各方面的改變,除了投入志業來調整心境,我也進行飲食療法和練習氣功。」希望通過自然療法改善體質的蔡金花如是解說,而這項決定也獲得先生和孩子的尊重。

蔡金花的先生余關和(濟端)於2009年接觸慈濟而成為培訓志工,並在2011年受證。當時孩子還小,全心在家看顧孩子的蔡金花在空檔期間也收看大愛台,並從中知道慈濟團體。雖如此,她對慈濟具體的「操作」還不太了解,有次她好奇問先生什麼是「訪視」,先生就藉機邀她同行,而這第一次的訪視機緣也鋪排了她日後邁向菩薩道的方向。

原來當時她訪視的對象是名巫裔腎友,大家相互談話間他不斷地感恩慈濟,不僅為他提供了免費洗腎服務,還耐心地幫助他恢復行走能力,讓病苦無望的他遇見了希望,他的一番敘述令蔡金花內心震撼和觸動。

「原來慈濟是不分宗教和種族的在幫人,從這名腎友口中聽見他由衷地感恩後,讓我瞬間體會到了佛教真正的慈悲喜捨精神,那時起我也決定了自己要加入。」

蔡金花回來後就利用送孩子上學的一小時空檔來靜思堂當福田志工,與先生一起打掃竹葉護持道場莊嚴,平時有時間也參與活動和訪視,直到2016年10月她檢驗出大腸癌。


◎ 108個竹筒心願

之前總以為自己有很多時間的她本想等孩子工作穩定後才來全心付出,詎料病痛來叩門,讓她驚覺原來無常不等人。化療後的休養期間,一心想潛修的她把看劇的時間轉為聽上人說法,每晚9點到10點等上人開示,不料越聽越法喜,這時段後來這成了是她最期待的時刻,希望能透過聽經聞法增長自己的佛心。

「聽法後我的鬱悶也漸漸打開,當上人說到『有願無行,願不能成;有行無願,行不長久』時,這提醒了我有心要修菩薩道的話誦經還不夠,還要走入人群造福,因此我決定要身體力行。」

說做就做,她首先發願要推廣108個竹筒,好友黃麗清和黃美金獲知後也一起加入支持,互相加油打氣。於是從今年年初開始,膽粗粗的「三人行」就這樣扛著竹筒袋出發到鄰近住宅區沿家挨戶推動竹筒歲月。

起初他們吃了不少閉門羹,別說108個,連30個都很難招,但秉持著「對的事,做就對了」,三人不懈地推廣,甚至擴大圈點深入不同種族地區進行招募,結果皇天不負有心人,半年後他們成功分派了138個竹筒,令人非常振奮。

「面對異族同胞時,我就告訴他們每天以善念投竹筒就像365天祈禱一樣,我們助人的善心會獲得上蒼的讚歎,本身也會得到祝福。」認為每個種族宗教都以善為中心思想的她這麼說道。

從推廣竹筒中,蔡金花發現願意響應的人有不少,但大家卻很難記得天天投銅板。隨機應變的她事後特地構思了「每日一小善破千災法」,教大家點香拜佛後念「四句」祈福,迴向一家大小平安吉祥,結果大家聽後都很歡喜及樂意響應。

不久後,蔡金花的108竹筒善願也影響了另一名朋友,主動要求拿竹筒去廣召親朋好友加入,這善的啟發讓她也體悟到了為何布施在六度萬行中排在第一的定律。就這樣精進志業,她的月捐會員也在這一年中達到了近百位,而她的誠正信實也讓她贏得了不少朋友。


◎ 四個竹筒四個願

這一年多,在付出及與人共善結好緣的過程中,蔡金花的心境和視野開拓了不少。除了生活作息定律和調養,她也制定時間表回來付出,如當福田志工、訪視、做環保和收月捐等,生活非常充實愉快。

「以前為家庭為孩子常覺得活在框框內沒自由,現在雖然有病在身,但心朝菩薩道前進後覺得我的人生有了方向和目標,非常實在自在。」臉露笑意的她如是表示。

蔡金花家的佛臺和電腦桌上各置放了四個竹筒,這數目之多原來是應她每天進行不同祈禱而特設的「法爐」。

希望各個竹筒得以疏向不同用途的她解釋道:「最高的竹筒是捐給大愛台,藉此護持上人的法;第二個是國際賑災,以為天下眾生祈福無災難;第三個是救濟貧戶,減少人間苦;第四個獻給慈善,祝福家人善根增長,共行菩薩道。」

謹記上人說過「苦源自心」的蔡金花來說,每個竹筒都代表一個心燈,以善的火把點亮每個人的心房和世界,讓善能量充滿整個虛空界。投四個竹筒的她希望面面俱到,將各種苦心轉為善心,這樣社會就會漸漸變得祥和平安。

一場病,把蔡金花帶到了人生轉角,也讓她走向了自己的菩提道;雖然未知身體能否支撐到明年以具足資格回台授證,但精進的她已開始持誦無量義經,期待以此經典為指南,牽引她回到上人座下修,圓了今世許下的師徒願。

生死不迷茫,她相信以此願力,自己一定可以找到來時路。

 

左起:「三人行」黃美金、黃麗清和蔡金花深入花園住宅區推廣竹筒歲月,圓滿108個願。【攝影者:受訪者提供】 蔡金花深入不同地區推廣竹筒,因她的誠正信實,不少捐獻者後來與她成為朋友。【攝影者: 馬耀甄(慈甄)】 讓更多人認識和認同慈濟是蔡金花病後的使命,圖為她與其他志工參與人文展合影。【攝影者:受訪者提供】 蔡金花與照顧戶一起參加開齋節發放。【攝影者:黃榮欽(誠恕)】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