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5月07日】文殊慧海 所度無量

Community:
Branch:

「意謂善說法者,不擇地而善度;化眾生不擇其機,地愈卑微愈細心;耕耘法化愈廣,應機宜播善種;機愈憍恃教愈慎,教化摧倒憍慢山。」

意思就是說,善說法者,凡是法已經入心,從內心所理解的法,入人群要度眾生,他這個法是已經了解之後,從自己的體會再說出去的法,當然這就是善說法者。雖然「如是我聞」,經典是這樣說,但是,經聽入心,刻在自己的心版裡,了解與人、事、物會合起來,又再與人在人群中,將理解的法,又再說出去,這是說自己法吸收之後再消化,自己的身心有法再說,這叫做「善說法者」。所以「不擇地而善度」,自然,不論哪一個地方,他都能夠去度化眾生,不論是任何一個地方,語言通或不通,法若入心,永植在身;因為法在心,我們培養這個德,在我們的身行裡,很自然,雖然語言不通,卻是法也能夠感化眾生。看看很多的佈教者,雖然不是佛教徒,不論是天主教、基督教。很早、很早,就像是馬偕、史懷哲,像這樣的人,他從很繁榮的地方,他們有信仰的精神,他到苦難的地方去,他們不忍心,那個地方眾生,他了解了非洲,是這麼的需要,物資、醫療。他就會再回去學醫療,然後勸募物資來救濟,醫療來救人。

馬偕來臺灣,那個時候臺灣還是需要,我看過他的紀念館,就是在鄉下治療牙齒,不用治療椅,那時候沒有啊!,沒有這樣,像我們現在這麼俱全的儀器。他這樣,一個包拿著,提著往診包到鄉下去。有時連椅子都沒得坐,聽到牙痛,叫他嘴巴張開,搖一搖,這搖搖的,站著就這樣將它拔起來了,看見這樣的相片。那個時代,那時候也是充分的愛心,語言能通嗎?也是不通啊!要靠人來翻譯,翻譯到底是翻得正確或不正確?都不知道。但是他的態度,用他的行動,這樣去接近人,自然人就相信,相信就受感化,語言是慢慢薰習出來的。

所以,學佛、說法,也是一樣,我們光是說佛法,能說不能行,我們的心沒有德,只是觀念上有聽到法,靠這個聰明利根,記憶著這個法,去向人家說,這樣,自己沒有受用,自己若不受用,就沒有德。所以,無德,你就是說得很好,只是讓人耳朵聽進去,真的要能啟發他的心,度化他能入佛法受用,這就不簡單了。所以必定要有這分要身體力行,我們常常說「信、願、行」,學佛就是要這樣,相信法,要有發大心、立大願,我們要起於行動,去入人群,我們身心奉獻,無私的愛去付出,若是這樣,任何一個地方的眾生,他最需要的時候,你能夠付出,這樣自然他的心就與他會合;你說的話,他就會用心接受,接受你的教化。

所以說「不擇地而善度」,不同的地方,語言不通,他也是有辦法善說法,這就是「善說法者」,他能在任何一地方,都能去度化眾生。不只是說法給他聽而已,是要身體力行,這就是「不擇地而善度」。

「化眾生不擇其機」,這就是要化度眾生,無論他什麼的根機,不論他的年齡,總是有辦法感化他,能夠讓人很親近。我看到「草根菩提」,看到一群資深的老委員,也是委員,年紀都八十多歲了,像一位陳王銀花,她本來是一位小學的老師,先生是北一女的老師,兩位都是老師。現在都是八十多歲了。退休之後,一位來受證委員,先生來受證「榮譽董事」,但是兩個人志同道合。這個志同道合,是兩個人都是很有修養,夫妻同心,甚至不只是夫妻是人間的典範,在教育,也是師表的典範,再者家庭,也受政府表揚,是孝悌模範的家庭。在她自己的生活中,從年輕在職場,就是她的職業,她盡心力,在家庭是這樣的安分守己,夫妻同心志。

再者,退休之後,他聽到慈濟,環保,了解環保,地球是大家所住的地方,疼惜地球,人人有責任,所以她認為做環保,這是家家戶戶人人都應該做的。要用什麼方法?她就說:「我們自己要身體力行,我們只說給人家聽,不夠,我們要做給人家看。」所以她在那個社區裡,不論是店面或者是巷道內,家家戶戶,她都會向人宣導,去和人說環保的道理,說得讓大家認為,「是啊!這是我們人人有責任的,我雖然沒時間投入環保,但是我家裡,我可以將能用的東西,乾淨的東西,我將它分類好,到時候老菩薩就來收。」若是住在樓上的要怎麼辦?舊的公寓沒有電梯,那東西要怎麼讓它下來呢?他就一家一戶去教人說:「你就這樣將它分開,再用這樣的袋子將它綁起來,我若來,我就用四輪的推車,我放在樓下,再拜託你從樓上這樣,一層一層將它推下來。」

果然,一袋一袋分類好的東西,就這樣從樓上將它推下來,它自然就這樣一直滾,一直滾,滾下來,看它幾層樓。現在下來,又一樓,就再將它推下去。她的推車,她就放在最底層,就放在樓梯口,以前公寓的樓梯沒有多寬,剛好那輛 推車,將它堵在樓梯口裡,她就一直推,一直下來,下來到最底層,這樣剛剛好,這樣剛好靠在她的推車的上面,他這樣拖著就可以回收了。這些東西要怎麼辦?這輛車就這樣拉,就是在他們對面的一個公園,這個公園有一個涼亭,這個涼亭就是她集眾說法,分類的地方。他就將一些老人,或者是年輕人、小孩都好,她都去向他們說服,「有時間的人,來喔!來喔!在這裡乘涼,來幫忙分類,在這裡剪紙、在這裡撕紙,在這裡分類。」

一袋一袋分好了,開始又在那裡聊天一下,師父講的法,慈濟在做什麼事情,就在那裡開始講慈濟。所以因為這樣,她也度不少人哦!真正正式的志工,來見習、來培訓,就受證了。我這次出去,他們一群老菩薩上臺來,講他們社區的故事,真的是很有智慧,很精彩。所以,不分店面,不分是巷道,家家戶戶清淨在源頭,能向大家說天文地理,環保的來源,回收的去處,再製的方法,都讓人知道,然後會集過來,一邊分類,一邊聽法,將慈濟在哪裡在做救災,已經到哪一個國家去付出,

這就是他們說法的地方,這就是「化眾生不擇其機」,不去選擇他是什麼根機,也有老人,也有年輕人,也有孩子,人家他們就是這樣在那個地方,大家做得歡喜,聽得歡喜,法又能入心,又是能了解慈濟,現在在做什麼事情。這就是這群老菩薩的方法,所以只要有心,自己以身作則,自己是典範,自然到哪個地方,他的德行就能夠讓人聽到,人就歡喜接受,這也是她平時的修養。

所以,眾生的根機沒有分。「地愈卑微愈細心」,就是環境愈不好的地方,也很用心,讓他們能夠做的很歡喜,又很有趣,剛才也說了,有辦法在四五樓的上面,一袋一袋的回收物,這樣一樓一樓推下來,他這樣很簡單,這輛四輪的推車堵在樓梯口,剛好滾下來,剛好放著,這樣拉著就走了。看,這就是方法,環境很不好,若要用人一樓一樓爬,一樓一樓的扛,那就很累了。所以他用心很細,微細,很有智慧,很感動人。

這只是用我們臺灣這樣,這些老人在做的,這麼簡單的事,來譬喻這麼深的道理,我們就能了解,何況菩薩度眾生,不論是在什麼樣的地方。剛才說的馬偕、史懷哲,這都是典範,都是宗教者的典範,做人間事的典範,這就是道理,就是要人和事去做出來,去展現出來,這樣他們也是在傳教,這樣他也是在人群中付出,這就是「化眾生不擇機」,「地愈卑微愈細心」去付出,這全都是人所做的,合道理的教化。所以我們「耕耘法化愈廣」,只要你心中有法,你有心,不論你要做什麼事情,那個範圍愈廣。世間本來就是菩薩耕耘的土地,眾生的心地,無不都是菩薩所感化的對象,所以,「耕耘法化」希望將這法度入眾生的心,去感化他們,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方,他們都做得到,所以說「耕耘法化愈廣」,不怕環境怎麼樣,不怕語言不通,只要我們的德足夠,想要學就不困難。

「應機」,這個「機」,有的機很驕傲,就如文殊菩薩到龍王宮去度化,那個地方豈是說法的地方呢?尤其是龍王宮,龍種的性是這麼的驕傲,豈有辦法接受法?有辦法接受法的,應該量也不多,也不會有很多。「幾何?」到底有多少呢?但是,文殊菩薩的智慧,他是「應機宜播善種」,他要耕耘法化,經營這個法,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根機,他都能將這個法,度入他們的心去,所以應根機,他有這樣的悲智雙運,所以「應機宜播善種」,他有這樣的悲智雙運,所以應眾生的機。所以,「機愈憍恃教愈慎」。那個根機愈驕傲,要施教的方法要愈謹慎,要很謹慎細微,要不然這麼驕傲,一不小心,他不只是度不到,度不來,反過頭來讓他反抗起來就會傷人。所以「機愈憍恃教愈慎」,他就是有這樣謹慎的方法,去降伏這種憍恃,這個憍慠,自己很自高,自己很慠慢,這種憍恃,就是要用很謹慎,說話要很謹慎,所以常常說要應機、應時、應地,我們說話就是要這樣,說法也是要這樣。

所以「教化摧倒憍慢山」,讓你很貢高、憍慢,讓你多高,測這個憍慢,讓你疊到多高、多貢高,只要知道方法,自然這個貢高、驕傲,這如山那麼高,都有方法將它摧滅掉,這就是善說法者。他自己要先有修行,要有德,內心要有誠正信實,外行要有慈悲喜捨,自己內心有修德,外行有德相,自然我們就能夠去感化眾生。

所以,智積和文殊,一個是有一點懷疑,一個是很有信心,用講的講不完,聽的,無法很體會,所以受教化的眾生,在剎那間,他集眾來證明,這就是「先秉受教化得度」,這個「先秉」,就是過去秉受這樣的教化,所以已經得度了,「先」,就是過去,已經不斷、不斷秉受這分教化,就是循著這個教化,已經是得度的人。現在因緣成熟了,文殊菩薩和其他的菩薩,在論法的時候,他們就能夠及時集眾來證明,他們已經真正是接受到教化了。

蒙化眾剎時集證
先秉受教化得度
但先設權談苦集
皆令體解滅道法
今悉住大乘空義
文殊智德慧海行
乘蓮華住虛空中
所度化若斯無量

常常看到我們的菩薩入人群,或者是在監獄中,有好幾位菩薩,就拿一些字畫和圖就來給我,跟我說這是監獄的同學,寫一些字,畫一些圖,用他們的心得寫下來,希望拿回來送,表達他們的感恩慈濟人,在監獄度化他們。大家都很有才華,展現了他們的才華,他們的字畫都很美,這樣拿回來送。這就是證明,證明這群人進去監獄,去教化他們,去度化他們,他們的感恩,這也是一種證明。要不然,會感覺到去監獄度化他們,哪有辦法?但是「有法度」,所以根機證明,人不能出來,但是他們集體就是送這些圖回來了,這就是同樣的意思。

所以「但先設權談苦集」,開始文殊菩薩在教化眾生,也是一樣,和佛陀一樣談「苦集滅道」,所以開始要度這些根機,就是「先設權談苦集,皆令體解滅道法」,才慢慢體解這個「滅道法」,先「苦」,就是因為「集」來的,現在了解了,要如何能滅掉了,「集」這個「苦」,當然就是無明、煩惱、塵沙惑會集,所以製造一些無明煩惱,造業受苦,這些源頭都知道,所以體解了,體解之後就懂得「滅」,要如何消滅這些罪業,就要趕緊修行於「道」,這他們已經都體解了。所以「今悉住大乘空義」。現在大家都,小乘法,全都體會了,去除無明,現在已經回小向大,「今悉住大乘空義」。所以「文殊德智慧海行」,文殊的智,他的智慧,他的德行,他好像海這麼寬闊,所以譬如文殊菩薩入海王宮,去度眾生,在那個地方,去折伏憍慢眾生的憍慢幢。

所以「乘蓮華住虛空中」,所以已經在海中浮現出了蓮花,千葉蓮花,無數菩薩乘千葉蓮花從海湧出,在虛空中,住在虛空中。這表示了文殊菩薩,所度化的眾生就是這樣,「所度化若斯無量」,就是這麼多、這麼多,用講的無法了解,不如讓你看,就是這些已經受感化的人,這樣自己自動浮現出來。

這段文,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大乘法,那就是已經得到「無分別智」,「根本智」和「無分別智」,我們都說過了。即不是從心,也不是托外緣,已經到達頂高,就是平等最高的法,眾生統統平等,沒有分別這六道四生,全都平等的眾生。所以無處不度,無機不化,同樣的道理。

前面的文就是這樣講:「文殊師利言:其數無量,不可稱計,非口所宣,非心所測。且待須臾,自當證知。所言未竟,無數菩薩坐寶蓮華從海涌出,詣靈鷲山,住在虛空。」

文殊師利言
其數無量
不可稱計
非口所宣
非心所測
且待須臾
自當證知
所言未竟
無數菩薩坐寶蓮華
從海涌出
詣靈鷲山
住在虛空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蓮花這樣很多很多,菩薩這樣湧出在靈鷲山,在虛空中,「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密」。

此諸菩薩
皆是文殊師利
之所化度
具菩薩行
皆共論說六波羅密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看,虛空中這麼多,坐寶蓮花,在虛空中,是從海浮出來,這就是智德慧海,所化的有這麼多。坐蓮花就是表示,煩惱無明都去除了,人人已經回小向大,成為菩薩。所以「此諸菩薩,皆是文殊師利之所化度,具菩薩行」,已經具足菩薩行。「皆共論說六波羅密」,這些不只是接受佛法,已經在身體力行,也是大家集會,都是在論說「六波羅密」。

就像老菩薩,環保,拿到涼亭裡,也能在那裡聽法,同樣的道理。所以接下來這段文又這樣說,「本聲聞人,在虛空中說聲聞行,今皆修行大乘空義。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本聲聞人
在虛空中說聲聞行
今皆修行大乘空義
文殊師利謂智積曰
於海教化
其事如是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本來是聲聞的人,他在空中,也是在講聲聞行的事情,現在是修大乘空義。所以這個「空」,聲聞人是偏空,大乘菩薩是,「真空妙有」的意思,所以「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於海教化,其事如是」。文殊菩薩就和智積菩薩這樣講,說的其實很難解,你現在已經看到,應該是了解了。所以,所有的眾生,原本是小機,在下方虛空之中。

本聲聞人
在虛空中
說聲聞行:
原本是小機
在下方虛空之中
說聲聞道
先秉權教住小道
但說苦集等事

「下方虛空」,就是在下方的空間裡,「說聲聞道」。「先秉權教住小道」,開始的時候都是接受小教小法。「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等等,「三十七助道品」等等,這些法都要了解,慢慢斷除煩惱,受這樣的教化,這個道也是這樣教化這些事情。

「今皆修行大乘空義」。現在已經所聽到的是實相了義的法,真正踏實學佛的真道理,就是要入人群度眾生,這些「六度萬行」,都一定要完成,這個因行要完成。所以,這些實相的道理,「悉住大乘空義」,你入人群,無所執著,不受人群的煩惱無明所污染,這就是大乘空義。

今皆修行
大乘空義:
今聞實相
悉住大乘空義
如是上智慧人
從偏空法
啟入圓融真實道
今則皆修不思議空
逐漸體解滅諦
會道真諦

「如是上智慧人」,就是「從偏空法」,從這個偏空的法,啟入圓融真實的法。「偏空」那就是小乘的空,但是現在了解真實法,就是已經啟入圓融的道理,圓融的教法就是《法華經》,它小、中、大的法都在裡面,大、中、小法都含在《法華經》中,讓我們沒有偏頗的地方,所以「圓融真實道」。「今則皆修不思議空」,「不思議空」就是真空妙有。那就「遂漸體解滅諦,會道真諦」,從「苦」「集」,就慢慢了解了「滅」的道理,要怎麼斷煩惱?就開始都了解了,煩惱也已經掃除了,回歸到真實道的道理進來,「小乘之空」就是「二乘人斷了三界煩惱之後,便入火光三昧中,燒身滅心」。

小乘之空
二乘人斷了
三界的煩惱之後
便入於火光三昧中
燒身滅心
而歸於空寂無為之
涅槃境界
這也是二乘行者之
最終目的
大乘之空
為淨妙莊嚴之空

因為二乘的人厭煩人間,他所要修的是這一輩子修完了,就不要再有來世,所以他就有「燒身滅心」,意思就是不要再來了,他在定中,不要再來,不要入人群去。所以他「歸於空寂,無為的涅槃境界」,就是無所作為,就是這樣,就是定在他自己的地方,這是二乘行的人最終的目的。

其實,佛陀所要教化的,最終的目的,你這樣不是究竟,那個塵沙惑未了,所以佛陀要他們再入人群中去,真正是究竟大乘之空法,希望他們能夠到達「淨妙莊嚴之空」,那就是空中妙有,真空妙有,還要再進一步「回小向大」,從中乘要再進步到大乘的法空。

所以「文殊師利謂智積曰」,文殊菩薩這樣分析之後,向智積菩薩這樣說:「於海教化,其事如是。」

於海教化
其事如是:
我於海中所設教化
其事相若此
述其利益
謂涉海行化
所度若斯
非證不知
非言可顯
故文殊師利
先以所化菩薩
萬德莊嚴之相示之
而復明言
其教化之其事如是

在海中所教化的就是這樣,海裡的眾生雖然是驕傲,但是,但是也要用智,悲智雙運,要用很長久的耐心,還要很謹慎,去設教度化他們。同樣也要將「苦集滅道」的道理,讓他們清楚了解,這就是從海中教化的方法。

所以「我於海中所設教化,其事相若此」。其實不是只有說道理而已,又有事、相,要事和理會合起來,才有辦法了解。你說理,其實,是為了做事,事一定要合理,這樣才能圓融,這就是菩薩入人群的方法。所以他「述其利益」,敍述在海中要長時間,這樣去教化他們,讓他們感覺接受這個法,有所利益。所以「涉海行化,所度若斯」,會到海裡去行化,其實要說的海,除了大海之外,就是人海。無處不在,無機不度,方法就是這樣。

「非證不知,非言可顯」。若不是真正有去體會到,其實怎麼說呢?所以開頭他有說「非口所言」,不是用話說的,這樣說得出那個道理,總是你要去真正看到,你要真正去體會到。現在智積菩薩看到從海湧出,無數千葉蓮花,他這樣看到了,是不是很透徹了解呢?只是來證明,他了解了。但是他還沒有進入去體會,實在還是還有一段距離。所以說「非證不知,非言可顯」。你若沒有真正進入那個境界中,實在是沒辦法可了解,也不是言語就能顯出,這樣你都了解、你都知道。所以「非言可顯」,不是說了就能很明顯,這個道理就出來了,還是要身體力行,所以「信願行」是很重要。

「故文殊師利先以所化菩薩,萬德莊嚴之相示之」。這是這麼多的菩薩來證明,從海中浮出了千葉蓮花,這都有相的,看得到的,這樣現這個形象給他看,看那些海底的眾生,也是一尊一尊的菩薩,讓你們看一下,這就是文殊菩薩的智德慧海,顯出來讓智積菩薩他看得到。這些菩薩是化,所化的菩薩,也是教化,也是所化。在海底裡,都是魚、蝦類,但是浮出來的形象,是一尊一尊的菩薩,所以「萬德莊嚴之相」,這樣來示現讓他看。

「而復明言其教化之其事如是」,再向他們解釋,教化的方法就是這樣。是啊!教化的方法,就是這樣這麼的簡單。其實是不簡單,要用很長久的時間,要用自己的智德。所以,典範,身體力行,入群眾中去,任何一個地方都不畏懼,這樣進去,去接觸、去感化、去付出、去利益,這樣才有辦法度這樣的眾生。和我們人間現在在做的,都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聽法,我們應該要用很踏實,腳踏實地,不是懸在空中,懸在空中是一個幻化,展示出來菩薩的德行,是一種描述。所以,我們人間要用實相,真實的道理,真實相,這樣入人群。人與人之間互相互動,互感化,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學的,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