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3月28日】身行為證 離言之道

Community:
Branch:

「證明離言之道,身因行為典範;濁惡世中,憎嫉高張,持法為難;自性成就慧命,止於善法化身;無礙義大樂說,證法身實理體。」

這是要用心去體會,我們要如何來證明離言之道?離言之道,也不是一直用說的,我們聽法,一定要接入心來,銘刻在心版裡,在我們的心中,而且適應人間事,能夠在人間身體力行,為典範,去做。這個身體力行,那就是菩薩因行。菩薩因行,我們一直說,菩薩不是名稱的菩薩,是我們要實力入人群去付出,身體力行。行,無不都是,菩薩所應行的因行。菩薩應行,是什麼行呢?六度啊!六度萬行,這就是菩薩因行。所以我們「身因行為典範」,能夠證明離言之道,不一定要一直用講話的。持經者,不只是傳說,持經者,我們要腳踏實地去做,將法做成形來,這是叫做布施。布施就要有這樣「三輪體空」,這不是光用說的幾句話,這樣就叫做成法了,不是。就是付出,真正付出之後,不求回報,還要向對方感恩,就這樣不再掛礙在心裡,這就是布施,能做到「三輪體空」,這就是身因行。

同樣,布施是這樣,持戒也是。持戒,不是口說持戒,是我們自己的身心,要時時防非止惡。預防,不對的事情,我們千萬就不要去做;這是錯誤的事情,我們有做到,要趕緊停止。這就是要身體力行,不是用口說的,這叫做「證明離言之道」。持戒是這樣,忍辱也是這樣,逆來順受。處在惡世中,惡世,這種紛紛擾擾的人間,想看看,善惡,現在的人分不出什麼是善,更無法了解什麼是惡,善惡混雜,成為濁亂。而我們已經法入心,惡善分明,是善的事,我們做就沒錯,卻是有的人善惡分不清,或者是自己做不到,他就會起了憎嫉,這種的心態,來說風涼話,想辦法來破壞你。這種的憎,憎與嫉,嫉妒的心態,故意來誹謗等等,這是現代這個時代,有內外這種心理的人。

有的是不同的信仰,所以他不願意來了解;有的即使是同樣的信仰,但是他做不到,所以他就有憎嫉;甚至有的什麼都不信解,什麼都不信,所以他無法能了解,人云亦云,聽人這樣風聲,他就跟人這樣去散播是非。這就是現在的人,這種是非分不清楚;或者是信,道心不堅定,道心若不堅定,哪怕我們做的都是對,明明知道是對的,人家在說:「你們這樣不對!這樣……」等等來批評,但是他自己的信心沒有很堅固,他無法去與人論辯,沒有辦法,所以,這就是在惡世這個時代,道心不堅固,也沒辦法守護圓經,何況要如何去受持呢?所以,在這濁惡世中,憎嫉高張,這個時刻都是這樣,因為這樣,持法就很困難,能想要去持法,很困難;因為道心若沒有很堅定,稍微被人中傷一下,就生起了退屈的心。我們這幾天,都說過了,在這個時代真的要護持此經,很困難。

所以我們「自性成就慧命」。唯有我們自己要好好守護自性,前回也說過了,我們的自信就是通一切法,應該了達一切的道理,我們自己真如本性,應該要好好自我守護,成就我們自己的慧命。慧命,就是要從法,法,真的要好好認真接受。接受了法,入心來,銘刻在我們的心版裡,這種離言之道,這就是我們的慧命。我們的慧命,已經無始以來,我們的真如本性,大道理,人人都是本具,釋迦牟尼佛再次提醒我們,讓我們的法,分身再回歸回來,塔,塔門也開了,多寶佛全身也現身了,所以應該我們自性成就慧命,也應該成立了。所以我們應該人人「止」,我們的心不要再受外面,濁惡世中這無明來誘惑我們。

我們既然是菩薩因行,要入人群中去,既然要入人群中,就是要好好地,將我們的無明煩惱要去除,我們過去有不好的習氣,要趕緊改過,待人接物的態度,要趕緊改善過來,再也不要與外面結了惡的緣。外面煩惱無明,我們不要再牽引來複製,複製在我們自己,「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這不就常常這樣說嗎?所以我們這都要止,彼此的煩惱無明,我們全都要停止下來,一切全都去除了。現在我們的方向也應該要定下來,方向不要三心二意,有時歡喜,適我們的意,我們就歡喜,歡喜就要再向善,人與人之間相處快樂。有時候習氣還在,一點點不中意,不適合我們的意,我們明明就在向善了,但是一點點不合我們的意,我們的態度,又是再複製著彼此煩惱。這我們要很自我警惕。

這種的人生,錯誤常常在複製,本來都很善意,只是這樣不斷在複製,好人與好人之間,總是有這種態度,讓人看起來,好像這樣格格不入一樣,若有這種態度,我們也要趕緊停止。方向對了,我們就要趕緊向對的方向直走,精進,再也不要有雜念。精而不雜,進而不退,這叫做精進。精進在哪裡呢?「止於善法」,善的法就是我們的化身,法,就是化身,分身,道理在我們的身,力行,身體力行。佛陀的教法,所以按照這個法入我們的心,借這個假體來行真實法。千古以來,道理不變,是我們人身生命短暫,我們現在已經得到,恆古不變的真理,我們借我們現在短暫的生命,用這個身體,借假身來行真實道。所以,法入我們的心來,我們實行菩薩因行。佛陀的教育,六度萬行,這就是法,法化身,就是借這個假體,來做真實法。

所以「無礙義大樂說」。無礙義,那就是我們「四無礙智」,有義無礙、詞無礙、辯才無礙、樂說無礙,都不離開那個真實的道理,無礙義,義就是理,無礙的道理,還是無礙辯才,還要大樂說,要不然我們若是遇到這濁世中,憎嫉高張時,明明是好事,明明是做對的事,卻是這種無明風一吹,信心若不堅定,道理沒有很清楚,就有理說不清,若這樣他就退縮了。我們必定,法要認真聽進去,現在的、過去的,現在我們走過來的路,源頭是從哪裡來的,我們要清楚。

我們現在在這裡,但是起頭的路我沒有走到,不過我可以去探討,那條路的過程。借著文字、經典,去借著我們過去所記載下來的,我們都能再回歸去看,去了解,我們要能不斷溫故而知新;所以我們要好好知道過去舊的事情,了解現在在做的,我們才有辦法流傳在未來。所以,這種無礙義,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道理若入心,我們能不斷辯才、樂說,義與詞都無礙,這叫做「四無礙智」。「證法身實理體」。法身,那就是真實的道理。法,善法化身,我們是接受法在我們的身上,身體力行,走過的沿路風光,心靈風光,我們都很體會到,所以叫做「證法身實理體」,這就是真正的會理。以事會理,我們接受法來,讓我們身體力行,這就是事。法入心,身體力行,就是事;事,再會我們的道理。這就是要用心,回歸我們真如本性,叫做「證法身實理體」。

本來我們是借佛陀所說法,法流傳在現在,從文字上來講解,我們來用聽的,耳根入,來體會,所講解出來這個法,我們也來身體力行,聽法,行在法中,體會到法的真理,這叫做「證法身實理體」,法身就是真實的道理,它的體相,借事練心、會理,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好好來用心,來了解。

前面的經文,就這麼說:「假使劫燒,擔負乾草,入中不燒,亦未為難。」

假使劫燒
擔負乾草
入中不燒
亦未為難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設使,「假使」就是譬喻,譬喻說這個壞劫時,若是火劫來時,就是這個時期,大火不斷不斷發生,火災不斷發生這個時代,若是火發生,擔著乾的柴草,入那火中去,這樣不會被火燒到,佛說「亦未為難」。乾柴烈火,乾柴近火,怎麼不會被它燒到呢?佛說這不困難。

佛陀說,「我滅度後,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

我滅度後
若持此經
為一人說
是則為難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乾柴烈火不會被燒,不困難,困難在我滅度之後,願意來持此經,就是接受此經,自己接受入心,又是能,哪怕為一個人,也願意將這部經,將我們所了解的,都為一個人說,我們也願意,這才是困難。確實困難啊!在現在,大家若在聽經,聽得很認真,我就會覺得,應該要繼續說,繼續說下去。聽到國外回來的,他們都在精進,不論是風霜雪凍,一大早天未亮,就是這樣,同樣堅持他們的心志,聚在一起,趕上了五點多來聽經。聽到這樣,不說怎麼行呢?

尤其是在全省各個道場裡,慈濟道場,人人都是準時如法聽經,怎麼能不說呢?這就是鼓勵我,再支持下去,將經一定要說,要說到完的力量。

總而言之,佛滅度之後,這種能夠持經,能說到沒有什麼人要聽,只剩下一個人要聽,這樣還願意堅持說下去,我想,我自己也不知道做得到?所以佛陀說,「我滅度後,若持此經,為一人說,是則為難」,這比擔柴近烈火,不會被燒到更困難,確實難啊!

這就是能夠完成,一部經典傳誦下去,光是講經、聽經,就不容易了,何況將這經典入心來,身體力行做出去,更是,這實在是很不簡單。所以,佛陀在這品中,一直一直說持經困難;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困難度,佛陀說不困難,還是持經,在這個惡濁世界,持經很困難。這可見《法華經》,要能夠完成起來,真的是難關重重。

好,接下來再來,這段經文說:「若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令諸聽者,得六神通,雖能如是,亦未為難。」

若持八萬四千法藏
十二部經
為人演說
令諸聽者
得六神通
雖能如是
亦未為難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若有,假使有人,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來為大家說,甚至讓人人能得到六神通,真的是這樣,這不困難。但是,要持此經,也是很困難。佛陀所講過,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到底有多少?那就是「八萬四千佛法藏」。

若持八萬四千法藏
十二部經
為人演說:
八萬四千佛法藏者
如來說法
三百五十會
一一會中
皆具六波羅密
三六十八
計千八百
又五六三百
總成二千一百
一一皆破四大六塵
成二萬一千
約貪瞋癡
及等分三毒
亦各具二萬一千
總成八萬四千

如來說法有三百五十會。真正正式大場的說法,真正是有三百五十會,這個圓經。講的法是有那麼多,持如來大法藏,這光是這樣很正式,三百五十多會。佛陀很辛苦。「一一會中皆具六波羅密」。每一會,這三百多會,三百五十大會,每一會所講的法,全都是其中含具著,「六波羅密」,都是隱含著「六波羅密」,就是「六度」。這三百五十會,每一會都有六度,三百全部有六度,就是三六,十八,是一千八百;又五十,五十,同樣是六波羅密,那是「五六三百」,這樣總共合起來,就成為二千一百。

這「一一皆破四大六塵」。四大六塵,這些法,這六波羅密的法,一一中都有破除四大與六塵,就成為,全部成為二萬一千。四大,我們就知道,我們有很多的煩惱,無不都是從四大假合,我們的身體,與外面的六塵,緣外面六塵境,所以成為貪、瞋、癡。貪、瞋、癡,每一項,再多一個毒,這就是四,四個二萬一千,四項合起來,不就是成為八萬四千? 

所以我們人人都說,有八萬四千的煩惱,就是在我們四大與六塵。這些煩惱無明,總合起來,離不開貪、瞋、癡,總共會合起來,那就是八萬四千煩惱。如來所說的法,就是應這些煩惱,適應這些煩惱而分析。所以說「三藏十二部經」,無不都是在講分析,要如何,法去對治這樣的煩惱,八萬四千法藏,分成十二部經。再這樣分,去為人演說。

十二部經:
一、長行
二、重頌
三、授記
四、孤起
五、無問自說
六、因緣
七、譬喻
八、本事
九、本生
十、方廣
十一、未曾有
十二、論議

什麼是「十二部經」呢?這十二部經分成,第一,「長行」。長行文,我們在誦經,光是《法華經》,長行文,「長行」,經典裡結集的方法。那就是有這樣「重頌」,長文之後,因為經文很重要,就重複再重誦一次。我們現在也是在說偈文,是前面的長行文,現在「重頌」。

第三,就是「授記」。在這部經裡也有〈授記品〉,弟子已經接受了,發大心了,有因,一定將來有果。現在發心是因,佛陀要為他授記未來果。因為六度萬行,菩薩行因,在果上前進,所以佛陀要為他們授記未來成佛,這就是「授記」。

第四、叫做「孤起」,什麼叫做「孤起」?

孤起:十二部教中
有伽陀與祇夜二者
皆是偈語之體
然祇夜為重說
故謂之重頌偈
伽陀則為
單起之偈文
故曰孤起偈

「孤起」就是十二部經中,有「伽陀」與「祇夜」這兩項,這都叫做偈文。都是用偈,偈就是有限字數,這叫做偈文。但是「祇夜」是重誦,剛才所說的重誦,我們現在在說的文也是重誦,這叫做「祇夜」。或者是,或者是「伽陀」,「伽陀」這個名稱叫做單起的偈文,前面沒有長行文,但是佛陀開始就用偈文的方式來講法,這叫做「孤起」。這就是我們平常在說的,十二部經,在結集經中,它就分成這樣的方式。

第五,「無問自說」。「無問自說」,就如《阿彌陀經》,無問,但是佛就開始說,這是在結集經中這樣分。《法華經》就有問,因為這是大因緣,舍利弗開始問,舍利弗還未開始問之前,彌勒與文殊菩薩也是互相對答。但是,無問自說,這是另外一種,不必人問,佛陀應世間的根機就自說。

第六,就是「因緣」。看到某種的因緣,佛陀開始用因緣來譬喻,適合眾生的根機,講說過去、現在等等。第七是「譬喻」,用譬喻方式 ,我們《法華經‧譬喻品》也都有。再來,「本事」,本事就是,佛陀說弟子過去生中的因緣,就如<化城喻品>,以及在十六王子的時代,過去因緣,這是「本事」。

「本生」,佛自己現在、過去的因緣,與人人,「我為什麼會遇到提婆達多?過去生中與提婆達多,有這樣的恩怨存在,所以到處都受提婆達多……」等等,這都叫做「本生」。十,就是「方廣」。佛陀覺悟那個剎那間,與天體宇宙合一,那時候就是講說「華嚴、方廣」,很大,包天地萬物,心包太虛,很多的法,這樣叫做「方廣」。

十一,那就是「未曾有」,佛陀有很多不可思議事的神通。十二,就是「論議」,除了經典以外,未來就論,這叫做「論議」。佛在世也是有這樣。所以,佛所說的法,雖然是無量,很多、很多,這十二部經,就是經裡面編輯的過程中,就是有含著這十二部經不同的形式、方法來講經。這樣用種種的場合的不同而說,為人演說。

佛所說法雖無量
然其圓攝所歸
唯十二部經
若能護持此等諸經
為人演說

所以佛所說法就是這樣,「佛所說法雖無量,然其圓攝所歸,唯十二部經。若能護持此等諸經,為人演說。」用很多,講很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眾生,不同的根機,但是全都將他合起來,「圓攝所歸」,就是用這十二種的方式,十二種的方法這樣來解這部經。「若能護持此等諸經,為人演說」。若能護持這部經去為人說話,去演說,這沒有什麼困難。

令諸聽者
得六神通:
令彼聽眾獲六神通
得阿羅漢
然八萬法藏
未若一乘之圓頓

「令諸聽者,得六神通」。尤其是使令聽的人,能得到六神通,得阿羅漢,有這樣的本領,將這個法,說到讓他有辦法,能這樣得到六神通,得到這樣的本領。但是「八萬法藏,未若一乘之圓頓」,說那麼多,雖然讓他成就六神通,讓他神通廣大,能夠說很多法,但是還是不如圓頓。

六種神通:
神名天心
通名慧性
天然之慧
徹照無礙
故名神通

「六種神通: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故名神通」。我們若是常常在說的神通,好像會飛天,好像在千萬里路的順風耳,其實不是,真正的神通,神,就是我們的天心,就是天然與生俱來的真如慧性,應該就是要這樣,「天然之慧」。「徹照無礙」,其實,天人非聖,本來我們的心,如一片的大圓鏡智,但是我們就是無明將我們卡住,所以,我們無法,非常明朗了解道理。但是我們現在,若能在一乘圓頓,了解神通是什麼。「神通」就是我們的心,通徹我們的真如本性,這個慧性,我們若能透徹了解,自然我們的心鏡,大圓心鏡就能明朗,就能徹照無礙,這才是我們所要的神通。但是我們一般人能了解,就是我要得神通,這哪有可能呢?

所以「雖能如是,亦未為難」。

雖能如是
亦未為難:
說雖高妙
而其聽法眾
但得小果
如是故云:
亦未為難

哪怕你說讓你得到神通,但是雖然是這樣,這也沒有什麼困難,只要我們能回歸真如本性,這哪有什麼困難呢?所以,「說雖高妙」,說雖然是很高妙,「而其聽法眾,但得小果」。這麼高的法,被你說得那麼微妙,但是聽的人,他得到的是小果,只是要求,求在獨善其身,求在我自己所得到的神通,他不知道神通是天然本性,清淨無染,他不知,他以為這個神通,是神通廣大。其實不是這樣,但是聽的人,他就要這樣。所以若是這樣,你說很多經,這不困難,聽的人得到的就是這樣而已。

惡世之中
能耳聞妙法
一乘菩薩因行
佛果之宗
若無大願
耳雖聽而心不受
口雖問而身不行
是則為難

所以說,「惡世之中,能耳聞妙法,一乘菩薩因行佛果之宗。若無大願」,雖然,「耳雖聽而心不受,口雖問而身不行」。這要修這部經,就是最困難的,我們人都是這樣,在這惡世中要聽這部經,就要請問大家,雖然大家很用心聽法,是不是耳聞妙法,一乘菩薩行因佛果,這個宗旨我們都聽到了,但是我們有發願嗎?我們若沒有發願,沒有這個大願,儘管你的耳朵聽到,心都沒有接受,因為你沒有發願,所以,你沒有接受,只是耳朵聽到而已。口頭上雖然一直有在問,表示我有聽這部經,我有心,我哪裡不了解,要問清楚一點。有問,但是身不行,這要如何持這部經呢?很困難啊!

所以,我們用心,就是要銘刻在心裡。聽法,真的是要用心聽,證明離言之道。離言之道,要好好用心去體會,我們若沒有用心體會,這離言之道,光是要用聽的,不懂得去身體力行,若這樣就沒辦法。所以我們聽了之後,我們要證明這個法,在我們的身心,我們有在身體力行,我們就要身因行。剛才說過,「身因行為典範」,我們就要身要行菩薩因行,六度萬行,因行,我們的身,真的是要與菩薩行在人間道。要因行,因行,就是六度萬行,我們六度萬行在我們的身上,在人間付出,這就是證明,證明「離言之道」。離言語的道。不只是聽,不只是問,你聽而無願,你也是空聽。你問,問了,不身體力行,你是空問。這要修這部經是很困難。

所以我們聽,一定要身體力行,因行這樣為典範,才有辦法真正去體會到,什麼叫做「離言法華」?常常說「離言法華」,那就是「離言之道」,你聽了之後,要入心來,身體力行在菩薩道上去走,這才叫做真正「離言法華」。我們的法有入心,心裡就有寶塔,因為有這部經的法在內心,我們的內心就有寶塔,寶塔現前,塔中就有多寶佛在,古佛在我們的心中。現在釋迦牟尼佛來開塔門了,所以我們要在法之中,若是用心,無不都是法,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