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生《利他到覺悟》 慈濟宗門的淑世精神

何日生教授攜帶他的新著《利他到覺悟》到吉打分會進行兩場的講座會,與會者分享了他多年對慈濟宗門和上人利他思想的研究和了解。【攝影者: 何義雄(誠瓛)】

Community:
Branch:

何日生教授攜帶他的新著《利他到覺悟》到吉打分會進行兩場的講座會,與會者分享了他多年對慈濟宗門和上人利他思想的研究和了解。【攝影者: 何義雄(誠瓛)】

配合《利他到覺悟:證嚴上人利他實現研究》的新書推介,台灣慈濟基金會人文志業發展處主任何日生教授來馬展開巡迴演講,並於3月9日第一站來到吉打分會主講《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和《從利他到覺悟》兩場講座會,與會者分享了他多年對於慈濟宗門和上人利他思想與實踐的研究及了解。


這本書也是何教授2012年在北京大學念哲學系的博士論文,十多天內完成20萬字,這驚人效率的背後動力,只仰賴於心中的那份法喜。

首場分享會上,何教授以四個概念梳理了慈濟宗門的理念,即「在行善中得歡喜」、「在戒律中得清淨」、「在團體中得自由」和「在利他中覺智慧」。這概念闡述了慈濟52年來如何將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道業理念,並引領眾人從利他行中得覺悟以及淨化自心得禪定。


◎ 慈濟宗門理念  從利他到覺悟

何教授說,有別於其他修密宗、持咒、參禪打坐或者念佛來求覺悟的宗教團體,慈濟是透過「行徑」或利他行來到達究竟的覺悟,即透過入世來幫助眾生自我淨化、提升心靈以邁向覺性之境地,這同時也是慈濟宗門的最特別、最重要的精神體現。

他解說,如來本性人人皆有,只是被無明蒙蔽沒被開發,就如同佛陀也是在世間看見生命的悲苦後,達到覺悟一樣。人的菩提本性可以通過在「行善中得歡喜」體現,他舉例,很多慈濟人剛開始時不是一念為慈善,而是因親友的長情大愛感召來行善,卻不意在付出後得大歡喜,從此走上菩薩道。

「比如南非的潘明水師兄,本來是無意慈善,但幾經隔壁師姊不斷邀約後加入,卻不想原來付出可以這麼歡喜,最後毅然加入慈濟。」

行善本身就能起歡喜心,他表示潘明水師兄案例只是其一,但可說明慈濟創造這種激發慈悲心的空間是與禪宗所說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道理一樣,也是明心見性和了悟成佛的途徑。

他也指出,付出的力量也能超越自我哀傷和煩惱,以南亞大海嘯為例,斯里蘭卡的阿都拉痛失家人後陷入悲痛裡無法自拔,一星期行屍走肉般不吃不喝不睡也不發一言,讓眾人束手無策。語言不通的師兄最後只好以一首歌表達關懷,卻不意逗笑了阿都拉。恢復了生機的他在喝完志工送上的一碗粥後突然嚎啕大哭,徹底釋放心裡的悲傷。情緒平伏幾天後,他也加入志工行列幫助其他人,從實踐付出中療愈心靈痛苦。


◎ 守戒律生歡喜  散發法的芬芳

談及「在戒律中得清淨」時,他說在佛陀時代,戒律是以僧團的行為以及人、事、地來制定,且與時並進。人間的善惡法則皆是因緣生,並無永恆與絕對,因此隨著時代演進、各地風土習俗有異,上人也作出了以愛為管理、以戒為制度的呼籲,即一切戒律視環境而定。

「就像南非師姊穿裙子,是考量當地傳統習俗後做出的適度調整。雖然形式上有改,但慈濟的基本精神不變。這也是說,所有的戒律都應是指向自己,讓自我得清淨。」

何教授慎重地說,用寬待和愛讓人守戒律,是戒律的根本,而不是用來框住每個人。相反地,戒律永遠是反求諸己。

「自己守好了,別人自然會對你起恭敬心,並且想跟你一樣。其實證悟的戒律會使人心清淨,而這份清淨的喜悅遠大於慾望的滿足。」

法能吐露芬芳,如同戒律能產生喜悅,因此他促請在場者反觀自照,檢視自己有無體悟到戒律帶來的歡喜。此外,他也提醒眾人勿只圖於形式,為達戒律而以教條的方式去要求和苛責別人,導致雙方不愉快。

已在慈濟體制16年的他有感而發地說,其實慈濟現在這階段也在檢視這點,避免過度強調一致化扼殺生命力的創造。他表示這不是要違背戒律,但是在尋求同中求異,即在要求完美的過程中也不忘善的本質與真誠,盲目陷入形式主義中。


◎ 以愛為管理  團體中得自由

在解說「團體中得自由」時,他表示團體裡避免不了制度和限制,當它可以在制度化和人情化中互相平衡。慈濟是團體修行,圓融相處才能自由自在,他提醒大家要多點同理心和善意溝通,拋掉見解和執著,創造一個可以自由講出自己意見的空間。

「上人曾說,制度永遠不會完美,一切需要從心對治,心要包容,人品典範要留下來。所以典範管理比制度重要,這樣團體才會更茁壯。」

論及「利他中覺智慧」,何教授提及上人曾說道,蓮花以淤泥為養料造就它的清淨,這與煩惱地就是清淨地的理論是一樣的。他說明,《無量義經》裡說的眾生無量故法無量,即是指每個眾生都是智慧的泉源,度化他人後自己自然也能增長智慧及悟法。

說及慈濟在當今社會的佛法實踐,何教授表示過去的佛教都是給法自度,但慈濟卻是以四大八法,即從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環保和社區志工等先拔除眾生苦難,解決他們身、心、境苦後才來說法。

「苦即拔已,復為說法,這就是慈濟利他的行門。上人說經是道,道是路,路是要用來走的,所以叫行徑。在菩薩道的大範疇裡,利他行中契入真如的佛性,這是慈濟到達究竟覺悟的重要定位。」


◎ 利他行覺悟性  日後修行更精進

當天講座會共吸引了157位志工與同仁出席,何教授以生動的實例帶出了深奧的理論,使不少在場者重新了解慈濟宗門的理念,並提升自我的修行認知。

劉宣君(慈醒)師姊說,以往對慈濟體制法有些懵懂的她,經何教授解說後,才釐清了體制內的佛陀教義。

「原來《十二因緣》、《四聖谛》和《三十七道品》都有連接到我們的慈濟宗門,這讓我更了解原來慈濟一切的利他行都在法制中運行。我覺得這場分享會讓我身心靈都注入了新力量,我要更精進。」一臉法喜的她以堅定的語氣這麼說道。

鄭敏華(明忍)師姊說,何教授在第一場分享會提到菩薩遊戲人間,一名不苟言笑的法官放下身段去取樂發放戶時,讓她連想到因街頭募款放不下身段和矜持的自己。

「這都是我執,因平時把自己放大了,所以太在乎別人的想法。但這法官的作為確實點醒了我,我想我以後街頭募款時一定會更發心及投入。」

她也希望以後自己遇到境界時能先去愛別人,不要求別人先愛自己。

平時積極參與活動的何義雄(誠瓛)師兄說,何教授系統化概述了利他思想,讓他對平時應用於團體活動的人文理念有了更具體想法。他認為慈濟人應花心思去了解上人在「利他行」中所傳達的背後意義。

「懂得慈濟宗門的真正用意後將有助於增加我們的信心,不再輕易被境界左右。」

有一番體悟的他也表示,親自去實踐後就會發現真正的慈悲在慈濟裡,即本身從助人中到快樂後拔除心苦,將一切歷練轉為法的悲心。

楊千卉師姊說,何教授解說「在戒律中得清淨」的要點時,讓她重新省思戒律的意義和目的。

「戒律其實是要管制好我們自己。用自己的行動,給周圍的人看得出我們的改變,這樣他們才會跟著我們的方向走,才會跟著我們學習,我們從這樣子也會開始自己慢慢進步。」

何慧雯(懿孟)師姊說,何教授在首場分享會提到的四個概念,讓她深感一切都離不開「愛」字。

「只有在付出中才能讓痛苦走出來,這也是療愈自己的良藥。」

分享會後,她也更堅定自己的菩薩道,希望時常秉持這「付出無所求」的心態來傳愛,讓身心靈更輕盈、生活更美好。

利他到覺悟是慈濟宗門的淑世理想,靜思勤行道,何教授最後祝愿靜思弟子像滴水一樣融入大海裡淘洗自心,在利他大愛的環境中達到究竟的覺悟,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日生教授蒞臨時,志工拉起布條熱烈歡迎他的到來。【攝影者: 洪愛惜(慈菁)】 何日生教授以理論結合實例闡述了利他行通達究竟覺悟的理念,讓不少志工重新了解慈濟宗門以及菩薩道上的自我認知。圖為認真做筆記的志工何慧雯(懿孟)。【攝影者:洪愛惜(慈菁)】 志工把握機緣認真聆聽何教授的分享。【攝影者:何義雄(誠瓛)】 《利他到覺悟》的理念引起不少共鳴,圖為志工購書後向何教授索取簽名留念。【攝影者:許薇盈(懿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pM_964jndQ

 

映像新聞:《吉打分會何日生教授分享《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