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2月22日】諸法一性 萬相一如

Community:
Branch:

「故各遣侍持華表申誠敬,依禮問訊道安遵循儀規,分身佛教侍者代申敬意,諸法一性而相萬殊一如。」

聽清楚了,就是諸分身佛各遣侍者持華,表達那個誠意敬恭的意思。了解法,佛,佛來說法,就是要人人心能夠接受,佛陀教法入心,不只是法要入心,還要敬,敬法入心,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尊師重道。我們尊敬佛陀,佛陀乃是為一大事來人間,他的悲憫心,就是視眾生如一子,盼望眾生全都能傳承他的教法,就如一脈相傳。像父親將他的血脈、他的血統能完全在孩子的身上,永遠傳下去,道理相同,才會說是四生慈父。慈父在教子,就如老師,所以師亦父、父亦師,所以我們大家將佛的教法,就如傳佛的血脈一樣,所以我們叫做傳法脈,意思是一樣。

所以,諸佛,分身佛,若說到分身佛,大家應該很清楚了,分身,佛,那就是已經將法接納入心了,心、法一體,人人應該煩惱去除,心地清淨了,已經將法入心。是不是有入心?聽大家在描述師父在說的法,是不是在弟子,再描述出來的那個意,有接近沒有?說的不一定句句相同,但是意境不能脫離了,可以將這個法,用其他的方式來譬喻,譬喻得與法相同,法能通,這叫做法脈相通。人、事、物,用這個道理,用在人事物用得通,這叫做法脈相傳。不同的人,用同樣的法,不同的譬喻,這都能通,所以,一法應萬事,一個法能應很多人、事、物,只要道理入心。所以,「諸佛各遣侍者」,分身佛,分身佛,他們已經將法也傳給很多人了,釋迦牟尼佛將要見證,分身佛來集,所以不只是法來,同樣所教化的人也來了。來了,那就要有規律,接受到法的人,來了就要有禮節,所以「各遣侍者持華表申誠意」,這種敬重的心意。

法已經傳,傳,已經在用的人,就開始來了,來了就要表達誠意,如規律,這是依禮節。所以「依禮問訊」,這是一個禮節。我們敬師、敬法,必定要有一個禮節、規矩。見到人,我們就要趕緊問訊,問訊就是問安的意思,這就是遵循儀規。所以「分身佛教侍者,代申敬意」,就是這樣的意思。佛法沒有脫離禮節,因為佛法所講究的就是禮節,「禮者,理也」,禮節就是道理,道理就是禮節,所以講究的是禮節。所以,「諸法一性,而相萬殊一如」。諸法是一性,法就是同一種性,法性都是相同。道理,「一理通,萬理徹」,真正的道理只是在法源,法源若很清楚,什麼樣的人事物就全都說得通。所以「諸法一性」,法源,就是只有一項,很簡單,道理同源,所以諸法一性。「而相萬殊」,很多很多,各是不同。同樣叫做「人」,我們的名稱都叫做人,但是,人各有名稱,「這個人叫做什麼名字?」「這個人姓什麼?」所以姓與名不同,但是通稱是「人」。

人的形相差不多,卻是看清楚就是不同,雖然同樣四肢站立,一個頭,七個孔,卻是把他認真看起來就是不同。所以說「諸法一性」,人這個身體器官都是一樣,但是「相萬殊」,就是不同。這就是同樣的道理,道理一如,人人本具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一如,你的真如本性、我的真如本性,你我真如本性,與佛的真如本性是同理,同一個道理,我們就是凡夫,所以才會千差萬別。凡夫已經是煩惱,煩惱為我們製造萬殊──很多的形相,各人走各人的,各人想各人的,各人做各人的事情,各人,有很多不同的生態,生活的形態。其實,不論他是什麼樣的,生活形態,還是回歸於一如,真如一性,我們的本性,與諸法合一,諸法回歸真如本性。這個我們若能清楚,諸分身佛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要號召所有的分身佛到達,這個道理,我們就能很清楚、了解,道理,那就是與佛的思想、看法,差沒有多遠。所以寶塔已經突顯出了,就是五乘,超越了五乘,與佛的境界將接近了,佛已經將法都召集歸位,就是萬法歸一。

即知分身
不必皆名釋迦
所謂我在異國
更有異名
多寶之願已酬
須集分身
樂說雖聞其聲
未見容貌
故請願見佛全身
令決疑生信

這就是要知道,「分身不必皆名釋迦」,分身佛不一定都叫做釋迦牟尼佛,張三李四,只要釋迦佛的法入我們的心來,我們也能應用與佛同等的教法,來去教化人。每個時代不同的形態,我們依照一如的真實法,應時代來教化眾生。所以,法能永續,還能優化,就是很優雅在人間,應世間不斷惡濁、染著,我們能用佛法的禮節,用佛法的道理,用佛法的形態,我們一一能將這些濁氣很重,能夠將它這樣化開,轉濁為淨,轉惡為善。這就是乘著一如的真理,諸法一實的真理,我們就是這樣一脈相傳,在不同的時代,我們能應化來度眾生。這就是佛法,一理通,萬理達,我們就能了解。

所以,「所謂我在異國,更有異名」。前面的經文,這樣說過了,同樣的法,在不同的國家,也能夠同樣的法、不同的人都能去傳這些法,淨法遍傳無限量的國度裡,不同的人都能夠去傳。不論他是什麼樣的語系,說臺語也能通,國語,更是普遍,英文,他也聽得懂等等,不同的語系,同一種的教法,而且,不同的宗教,同一種的道理應用在人間裡,這全都是能通的。所以,「在異國更有異名」。常常說萬教歸一,很多的教育歸合回來,無不都是一種的道理,不論什麼樣的宗教不離開愛。愛,是仁愛呢?是博愛呢?是大愛呢?這些將它歸納回來,就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愛的人,沒有一個界限的限制,就是要普遍,就是要去付出,所以,不論什麼樣的宗教,同一種的心念。所以說來,不論在什麼樣的國度,用什麼樣的方法,什麼樣的名稱,只要道理能通。

所以,才說,「我在異國」,不一定是在迦毘羅衛國,即使在中國,在臺灣,在任何一個國家,這個法都能通,不論你是什麼宗教,同樣,這個圓教的教理,什麼樣的宗教都可用。有時候,我們聽到,聽其他宗教在布教,那其中的故事,與我們佛法裡面所要說的因緣故事,都是差不多。這就是不同名稱,「異國更有異名」。現在我們的名字,我們再傳下去,再下一代的人的名字,也是都不同。總而言之,法是應萬事物,而應用於法,它能在不同的名稱,去用這個法,法能通達,「一理通,萬理徹」,同樣的道理。所以,「多寶之願已酬,須集分身」。現在這段經文,多寶佛他的塔現前,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來述說多寶佛他的願。願是過去缺緣,這就是要警惕我們,真的因緣要結好,不要缺緣,所以我們要多與人結好緣。多寶佛缺什麼緣,大家了解嗎?請法的緣,所以這個遺憾,他還沒講說《法華經》,大限就到了,入滅了,他還是應世壽在人間,在教育,法有說了,但是,還沒有那個因緣,完成《法華經》這個法,因為沒有人來啟請,所以這樣遺憾。

所以,他將要入滅時,就期待弟子,他付囑弟子,就是要弟子為他建塔,全身在塔中,哪一個地方講《法華經》,寶塔就會在那個地方現形出來。釋迦佛代替多寶佛,來講說這段故事,多寶佛的心願來聽經,因為他自己沒有說,所以,他要為大家證明,過去佛也來聽經,來證明現在佛完成這個圓教,這是真實法。所以,「多寶之願已酬」,他有這樣的願,釋迦佛應他的願,這叫做「已酬」。但是「須集分身」,就是這些分身佛,都將他們集中過來。要注意,多寶佛這個佛塔是「為聽法故」,經文中有這樣說,「為聽法故」,就要聽法,所以佛,釋迦佛他就要召集分身佛回來,就是這些法都要回歸本位來;也就是說要我們大家,人人心中有靈山塔,靈山塔浮現了,應該,我們的心地也應該清淨,法應該歸位了,這就是要我們大家,要好好再次用心聽過的法。

佛,三變淨土,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如何來出火宅,如何來過化城,如何得受記,已經能得果了,最後行菩薩道,最後的那個境界,這一生中雖然還未成佛,但是佛已經為他授記了,這是不論未來哪一尊佛,成佛的過程。行菩薩道,結果就是成佛,了解這證果,就是結果會成佛。雖然我們還沒有,但是我們的心深信,前面有〈信解品〉,要深信,所以我們要很清楚。經聽過了,就要真正再去體會。

「樂說雖聞其聲未見容貌」。這個法會上,就是大樂說菩薩為當機者,他要代替大家來請法。因為寶塔中的聲音,多寶佛發大聲音,來證明釋迦佛所講的法。大家就有這個心願,一直想:光是聽到聲音,應該也要看到實在的全身。這是大樂說菩薩,代替大家要來請,請佛如何能讓他們,見到多寶佛的全身,到這時還未看到。「故請願見佛全身,令決疑生信」。要讓大家更相信,也能了解多寶佛的形態,是長什麼樣子,只是聽到聲音,應該能再看到,這樣讓大家心中無疑。這我們要很用心體會,到這個地方,還是要為我們,啟我們的信心,還是怕我們的心有疑。所以,大樂說菩薩代替大家,心有疑的人,再次請法,期待佛陀能再讓大家,除去了疑的念頭,再加強他們的信心。這些很重要,這些法要記在心裡。

再來,前面的(經)文,是這麼說:「是時,諸佛各在寶樹下,坐師子座,皆遣侍者問訊釋迦牟尼佛,各齎寶華滿掬而告之言。」

是時
諸佛各在寶樹下
坐師子座
皆遣侍者
問訊釋迦牟尼佛
各齎寶華滿掬
而告之言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這已經分明說,諸分身佛帶著侍者來。大家要用恭敬心,去到釋迦牟尼佛前,去向釋迦牟尼佛問訊,照這個禮儀,大家要好好用心,恭敬心,送著這樣表達心意的寶花為禮,這樣來向佛,先來向釋迦佛這樣,表達那個禮節,要問訊。所以「言,善男子」,那就是分身佛再叮嚀。

「善男子,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如我辭曰:少病、少惱、氣力安樂,及菩薩聲聞眾,悉安隱不?」

善男子
汝往詣耆闍崛山
釋迦牟尼佛所
如我辭曰
少病 少惱
氣力安樂
及菩薩聲聞眾
悉安隱不
《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

這段文,那就是表示分身佛,雖然都已經來到娑婆世界了,佛所教化的國土,就是佛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化土,諸分身佛全都到達,但是事相還是很遠。法,就是從天地宇宙,全都將這些法合過來,回歸到地球。用最坦白的話,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地球上,不分國界,就是在人間,這個地球人間裡;其實佛陀所覺悟的法,是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這些法全都歸納來到人間。應該要這樣說,這個道理。所以,派遣侍者,要到釋迦牟尼佛的面前來,當然就是還有一段的距離,所以,分身佛就要這麼交代,「善男子」,那就是菩薩,「汝往詣耆闍崛山,釋迦牟尼佛所」。

善男子
汝往詣耆闍崛山
釋迦牟尼佛所:
各遣至於靈山會上
謁見釋迦牟尼
耆闍崛山:
即靈鷲山
為佛說妙法華
圓教安住之處

這就是遣大家,遣隨身來的菩薩就來了,菩薩來靈鷲山見釋迦牟尼佛。那就是,靈鷲山就是耆闍崛山。耆闍崛山有一個形態,像靈鷲一樣,佛陀講經的地點就是在這裡,所以「為佛說妙法華經,圓教」。因為釋迦牟尼佛已經講《法華經》了,《法華經》已經是圓滿了,談空說有,小、大乘法會合,這叫做圓教。安住在靈鷲山,因為佛在靈鷲山說法,所以,安住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才會常常說,「靈山只在汝心頭」,就是法安住在人心。

所以,「穢土既盡變為淨土」,煩惱無明去除了,就成為淨土。

穢土既盡變為淨土
更何有此山之相
究竟解之者約有二義:
一、 此靈山
即為本心之山
二、 淨土之相
亦不礙於靈山之相

我們凡夫,無明煩惱全都要去除,現在心都清淨了,所以「更何有此山之相」?不用了,佛二千多年前在靈鷲山,這個法已經在人間了,人與人之間,法傳在人的心,何有靈山之相呢?所以「究竟解之者」,要好好再來解釋,「有二義」。

一,「此靈山即為本心之山」。大家要用心,這是本心,我們人人的真如,真如是本心,本心。第二,「淨土之相,亦不礙於靈山之相」。我們心的淨土,人人本具,無礙。我們要體佛心,
佛心是依天地道理,包容一切,與天地宇宙共一體,這是佛的心。

蓋凡聖同居土
實報莊嚴土
及常寂光土等
並無二土
即是一土
但隨其心淨
則國土淨耳

「蓋凡聖同居土」。佛的心地,他凡聖同居,因為他乘願來人間,人間就是凡夫。但是,佛在過去無始劫前,就已經說法了,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覺悟說法。他身為十六王子之一,就聽法,同樣再覆講說法。這不就是與聖人同居,生生世世,塵點劫,這是與聖同居,他的心還是在聖人的境域,但是,就是化身,應身來到人間,與人間同居處,還是與人一樣發心,然後成佛,這是現相,是應身現相,要教我們如何修行,與凡夫同居。

凡聖同居土
人、天、凡夫
及聲聞、緣覺等
聖者同居之國土

與「天、人、凡夫及聲聞、緣覺等聖人」,這些人同居在這個世間裡,這就是凡聖同居土,是釋迦佛的那個心靈世界。


還有「常寂光土」,「常」即是法身,佛的法身是永恆的,塵點劫以來,常住不變,這是佛的心是常。其實,我們凡夫也是,無始以來就有的真如,是常住不變。「法身,永無生滅」,我們的真如本性也是沒有生滅,只是我們凡夫就是生死不斷,佛呢?他是寂者,解脫,已經解脫了,他的心很寂靜,解脫了,解脫什麼?一切煩惱,一切煩惱全都沒有了,所以「永寂」,永遠都是很寂靜。「光」就是般若,智慧,佛的心永遠都是光明的,光明就能看到一切,一切的道理明顯,能照見諸相,所以叫做「常寂光土」,這就是佛的心靈境界。

常寂光土:
常者 法身
法身永無生滅
寂者 解脫
一切煩惱永寂
光者 般若
照見諸相的智慧
故謂常寂光土

這心靈境界,那就是在實報莊嚴土,與凡聖同居,佛的心地永遠都是寂,無二土,佛的心地就是這樣一如,是在莊嚴土,是在寂光土之中。雖然與我們凡夫同居,但是他的心還是寂靜,光明,沒有減少。所以「並無二土,即是一土」。「但隨其心淨」,則土變淨,因為釋迦佛自己的心地就是淨,所以他怎麼說法,也是一樣他安住在淨地,他的寂光土中,只是為眾生說人間濁惡,佛陀就是說這樣的道理,給我們聽。所以諸分身佛,就要大家去向佛,釋迦佛,來問訊。經文就說,「如我辭曰」。照我告訴你的,交代的話,這樣去問安,問安釋迦牟尼佛身體健康嗎?為度眾生有煩惱嗎?氣力安樂嗎?是不是輕安自在?這就是他方佛來問安,我們的娑婆世界的佛。「代佛傳言」,就是派遣侍者,代佛傳言。「少有疾病,身心輕安」,這就是少病,就是身心輕安;「少有煩惱,氣力充盛,安樂無量」,這就是諸佛,要來向佛問安的意思。

如我辭曰
少病、少惱
氣力安樂:
代佛傳言少有疾病
身心輕安少有煩惱
氣力充盛安樂無量

病、惱,佛身實在是無病,也無惱,真佛身,釋迦牟尼佛,當然他自己是沒有病惱,但是為度眾生,他就要現與凡夫一樣。「眾生心淨易化則佛安樂」。眾生若好教,佛就安,心安快樂。是不是眾生好教不好教?眾生若不好教,煩惱就很重。讀到這段,應該大家要能夠體會,佛為眾生也是操心。眾生「難化即增佛之,憂悲病惱」。因為眾生若難化,就增加佛的心憂的病,佛是為眾生而憂而病而惱。「所謂眾生病則佛病」。這是我們過去常常聽到的話,眾生有病,所以佛就有病,意思就是操煩,眾生難調伏,難教導,所以佛就有憂,有悲,有病,有惱,這就是佛他最掛心的是,眾生難調伏,所以眾生病,佛就有病。

病惱:
非佛身之病惱
眾生心淨易化
則佛安樂
難化即
增佛之憂悲病惱
所謂眾生病則佛病

「及菩薩聲聞眾」,因為問安,不只是問佛平安嗎?同時也要問這些替佛在做事,受佛教育,在教化眾生的這些菩薩,以及在佛的座下的,大家都平安嗎?諸佛也是應俗禮來問安,問安的儀規就是「已禮如來」,用這樣來向如來敬禮,又再問大眾。不只是問佛的平安,還問大眾的平安,這就是諸佛用心。

及菩薩聲聞眾
悉安隱不
問安儀規已禮如來
此問大眾
悉安隱不

我們眾生剛強難調伏,這就是讓佛最擔心。所以,佛陀有幾次現病相,到最後,佛老了,其實佛沒有老病的形象,佛的心是永恆,既是永恆,哪有老、病、死的形態呢?沒有,是為度眾生,所以就要與我們人間一樣,在人間表達出了,他對人間的看法,超越人間體會的道理,來教育眾生。所以他必定要與人一樣,作為人的典範,讓大家知道,即使是佛,也是一樣有老、病、死,同樣有病痛,同樣有喜怒哀樂。一樣,這就是要讓大家知道。

但是佛是為什麼喜?喜在眾生聞法接受,喜在眾生修佛教,行菩薩道,救濟眾生。佛歡喜,佛能了解,眾生受教。也是有憂愁的地方,眾生難調難伏,也是佛也有這樣,會對弟子批評,他也會鞭策,這就是佛對弟子,都是為弟子,不論是歡喜,不論是生氣,其實,不是為自己,是為教化眾生。但是這些表情、形態,對佛的心是無障礙,喜怒哀樂只是一個表相,是要表示與人一樣,即使是聖人也有情,所以叫做「覺有情」。所以,覺有情是覺悟的有情人,來度化眾生。

所以這段文,要表達出了,佛與法就是一個禮節,是適合人間的禮節,這禮節之中,有超越的道理,很超越的道理。雖然做世間事,但是不受世間法所染污。世間的法,不論是教行善,或者是教人間法,或者是人間有種種,教化不過來的惡法,這佛會擔心,教得過來,佛歡喜,教不過來,佛有煩惱,也是有這樣的形象。其實,佛清淨的心,並沒有受它污染,所以,穢淨同一體,都是淨土,不論是凡聖同居土,或者是常寂光土,這都是表示佛。常寂光土,而入人間中與凡聖同居。凡聖同居,就是有的有污染,但是佛常寂光,化污穢為淨土。這大家若能用心,這個道理並不困難,不困難的道理,是在於人人時時多用心。

【註一】〔三周說法〕
《法華經大成》
三周說法
法說一周(方便品至譬喻品為舍利弗授記止)
喻說一周(譬喻品火宅三車喻、信解、藥草、訖授記品)
因緣一周(化城品)

《佛光大辭典》
【三周說法】又稱法華三周。天台宗就法華經門正宗分之開權顯實之說相而立之名目;亦即佛為令聲聞悟入一乘實相之理,遂就上中下三根之機而反覆說法三回,稱為三周說法。即:

(一)法說周,又稱初周。乃佛為上根人,就法體而直說諸法實相、十如之理;開三乘之權,使其了悟一乘之實。此時唯有大智舍利弗一人解悟授記,即法華經方便品中所談。

(二)譬說周,又作中周。乃佛對法說周不悟之中根者,更作三車一車之說。初許三車是施權,後賜一大車是顯實,使之了悟一乘之理。此時有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目犍連、須菩提等四大弟子領解授記,即譬喻品中所談。

(三)宿世因緣周,又作下周,略稱因緣周。乃佛為不能了解上述二周之下根者,說其宿世為大通智勝佛下之一乘機種,使彼等了悟宿世久遠之機緣而得悟。此時有富樓那、憍陳如等千二百聲聞領解授記,亦即化城喻品中所談。

此三周分反覆正說(佛說)、領解(表明弟子之領解)、述成(佛對弟子之領解認可)、授記(佛對弟子成佛作預言)四階段。循此以度化上、中、下三根,可謂周備完足。〔法華經義記卷三、法華經義疏卷八(吉藏)、法華文句卷四上、法華經玄贊卷三〕、五百弟子受記品、授學無學人記品)

〔三變淨土〕《法華經大成》初變者。表轉第三能變六分別識也。二變者。表轉第二能變末那識也。三變者。表轉第一能變阿賴耶識也。又初表破見思惑。出火宅。二表破塵沙惑。出化城。三表破無明惑。至寶所也。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