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2月25日】明了三軌 廣為演說

Community:
Branch:

「明了三軌法則,慈悲生一切善,柔和遮一切惡,法空寂一切相。處大眾中無所畏心,廣為一切分別演說。」

用心,要了解,一直以來,都是期待人人,要深信體會圓教的真理,《法華經.法師品》,佛陀用心良苦,為他滅度後,未來的法要如何傳,而且最重要,「法華」的精神理念,這是未來,在佛陀時代,他最擔心的未來,就是我們的現在,擔心這個五濁惡世,用什麼法來治?唯有圓教,這很圓融的教法,應世間濁惡無明煩惱,所需要的,就是需要像《法華經》,這個法來應治現在。所以他對這部經傳法是很用心,也不斷地表現出了,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要開示的,就是希望眾生,能人人回歸真如本性,與佛同等、同覺悟,那個慧性是遍虛空法界,與法界合為一體,這是佛陀最大的盼望,就是法,人人能體會。但是眾生無明覆蓋著,一層一層,不斷重重複複,遮蓋了我們原來的真如本性,無明這麼厚,用什麼方法,能觸動我們的真如,讓我們的真如本性,能與天地宇宙,法的真理契合起來,這就是因為,層層無明將我們遮蓋住,要不然我們的心,與法界虛空合而為一。為什麼我們有這麼多,複雜的人心呢?本來就是很簡單,就是因為無明,所以造作了這麼多複雜,所以,紛紛擾擾。

本來佛陀已經說四諦法,苦啊!但是經過了再製的複雜,再製的無明,再製煩惱,不斷再製、複製,所以愈來愈複雜了,所以苦上加苦。現在的人生,哪一個是很快樂、自在、輕安的人呢?都是煩惱深重。儘管我們每天早上,大家用功禮佛,《無量義經》,一次一次一直讀,或者是《法華經》這樣在拜,句句都要虔誠,字字都要透徹我們的心,能夠與佛菩薩合一,但是拜經歸拜經,誦經歸誦經,還有機會坐下來聽經時,聽,還是同樣歸聽,這只是例行性的生活,若是這樣就很可惜啊!例行性的生活,就變成很自然,不當一回事,就像我們每天在生活,睡就是這樣自然睡,醒來就自然這樣醒來,下床就很自然,一天開始的動作,對我們自己的自身體,與走出了寮房外面,都是例行的行動、生活,都不覺得這是要很感恩的事。每天能不知覺中例行的生活,這個這麼簡單,我們都不覺得要感恩。若是有一天,睡,睡不著,醒了,爬不起來,那個時候,那就是麻煩的事就多了,身心就不調和了,就是叫做病了。

健康是很幸福,但是我們會疏忽掉了健康,都疏忽掉了,我們都不懂得要珍惜,不懂得要感恩。懂得珍惜的人,這種這麼簡單的生活,照常,若能這樣,應該我們也要把握,把握在這麼簡單的生活中,聽法再多一分的用心,我們用來日常生活中,用在生活中,契合了我們的法性。早上說的法,什麼叫做「大慈悲為室」?大慈悲為室,看到人,什麼事情有較粗重,趕緊伸出手腳去出力,幫助他抬一下,為出力幫忙一下,這就是大慈悲為室。這麼簡單的事,不忍心他出力過頭,我們若多一分力給他,做起事來,他輕鬆,我們歡喜,這樣人與人之間相處,我們都是一起,入在這個大慈悲室的人。盡我們的力量,做我們該做的事,盡我們一分的力,去減輕他的負擔、辛苦,這就是大慈悲心。這個心宅,就是我們的心室,我們能去同理心,同理心。這是不是很容易,我們做得到?當然,若能從這個小小的動作,就開始用心,這就是生活與法是會合的。彼此要關心,誰的身不調和,就是身體有病,我們要替他用心,陪伴、照顧、了解,到底他身體如何,需要如何治療?我們就要陪伴、關懷、照顧,這又是再深一層的慈悲。

這分的愛,一層一層深入、一分一分擴大,這「同住度」,同住、同修,同時照顧,互相愛的啟發,這難道有困難嗎?也是不困難。就是從淺入深,從小而擴大,擴大到我們不認識的人,無緣大慈,發揮同體大悲。慈善就是這樣開始,這樣盼望眾生人人安樂,平安快樂,這叫大慈;「人傷我痛,人苦我悲」,這叫做「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悔無怨,這樣同修、同住、同度。甚至與我們毫無關係,同樣的,「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這個大慈悲再擴大到,與我們毫無關係的人,我們也是這樣去疼惜、去愛,這就是「大慈悲為室」。這是三法則的第一項。「慈悲生一切善」,這是我們平時要培養的,這都很簡單,這都是我們都做得到。

所以,「柔和遮一切惡」。是啊,人要多包容,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心要很開闊。就像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化跡的地藏菩薩出生在韓國,以前在說《地藏經》時,這故事有說過。韓國一位王子(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好樂佛法,他就是嚮往著大陸佛法昌盛,所以他從韓國,這樣放棄了他的榮華富貴,王室生活,他這樣單獨,身邊就一隻狗一直跟著他。他就這樣,就搭著一艘船,就是這樣一艘獨木舟,就是一艘木船,這樣很簡單,這艘船隨風漂,漂到大陸安徽省,就這樣沿路走。看,這座山很宏偉,歡喜啊!就沿著這條山的路徑,這樣一直去,就在這座山的地方找一個窟,山洞,就在那地方開始修行。很用心修,靜下心來,這樣過著很自然的生活。大地無不都是他的糧倉,可以採大地野生的草菜,這樣來維生。

每天在那個地方靜坐,有一群詩人愛爬山,去吟詩作對,去找他們的靈感。有一天,看到這位修行者,很莊嚴、很安靜,每次若來,就看見他的生活是這麼簡單,這樣在生活,這麼寧靜在修行,大家感動了,就來向他請法,來了解他的身世。後來知道他就是從韓國來,王室中的一位王子,這些詩人更敬佩,所以就這樣傳開了這個訊息。這山主(虔誠佛教徒閔公)聽到有這樣的消息,他就來了,看,「果然,這位很年輕、很莊嚴的修行人,竟然在這地方這麼久了,我這個山主,這座山,土地是我的,我竟然不知道,沒有盡主人的本分來照顧他。」所以從此開始,他與他的兒子每天每天都會來,來了就會請法,聽法歡喜。又看到很多人都慕法而來了,所以這位山主,讓他的兒子,與他自己本身,這樣皈依了。

就向這位修行人,他就說,「看來,您想要在這裡了解佛法,而佛法您也已經很清楚,大家要來向你求法,您應該要有一個地方。來,這塊土地上,你覺得哪個地方,能當我們的道場?請師父您指一個地方,能做我們的道場,讓大家來求法,有個地方。」這位修行者就說:「若這樣,我也不知差不多要多大,在哪一個方向,要不然,將我的袈裟抛往空中去,袈裟的影子所蔭罩住的地方,這個蔭影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是我的道場。歡喜啊!這位山主說:「這塊袈裟這麼小,哪夠當道場啊?」修行者就說:「夠了!夠啦!」就這樣,這件袈裟拿起來,就向空中這樣撒上去,向空中一揚上去的時候,那時,一片雲剛好遮蓋了太陽,就將九華山整片的土地,就都遮蓋起來了。

這位人稱山主,他就是這樣,很歡喜。原來這片土地是師父的,這個地方能讓師父您,做永久傳法的道場。」這座山它有山形,有這樣一個山坳、一個山坳,就像是九朵蓮花,從這樣開始,名稱叫做「九華山」,那就是安徽省九華山,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這「柔和忍辱衣」,有心修行的人,發大心要求法,發大心要傳法,從這樣開始展開了弘法。

還有人這樣傳說,地藏菩薩不只是「度生」,就是也要「度死」,因為地藏菩薩不忍心人間造惡,將來墮地獄,所以他就是這樣發願,不只是眾生要度盡,哪怕是地獄未空,也不成佛。這是地藏菩薩的大願,啊!你們想,這是不是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這個柔和,就是要止一切眾生的惡,哪怕眾生造惡,墮落地獄,他也要到地獄救度眾生。

他的願是與佛齊,佛陀的教法,他接受了,佛陀也是一樣,他的《本生經》,發心是從地獄開始,不忍心地獄眾生受苦,看透了地獄的眾生,就是在人間造就惡業,所以因為這樣,生生世世來人間,只是為了一大事,就是要度化一切眾生,教導眾生防非止惡,這要用柔和忍辱衣來遮一切惡,遮止這個惡再產生起來。所以法空為座,所以,「法空寂一切相」,這就是表示心很清淨,度盡一切眾生,但是沒有,我是如何去度化,就是盡心力度化,眾生快樂,我法喜,這種隨喜功德,去除貪、瞋、癡、慢、疑。五蘊皆空,完全掃除身心煩惱,都空掉了一切,靜寂清澄,只是志玄虛漠,心包太虛,這種開闊的心境,所以叫做「法空寂一切相」,完全空了。

「處在大眾中無所畏」,既然沒有貪名逐利,所講的法,在大眾中有什麼樣可畏呢?沒有為自己的私利,是為天下大眾的利益,為天下大眾來度,所以就沒有畏懼的心,所以「廣為一切分別演說」,不是為自己,是為大眾而演說,不是為名,不是為利,是為人人能夠體會法的道理,人人能夠接受,能夠身體力行於生活中,就是這樣簡單自由的生活,就只是為了這樣。行在菩薩道中,沒有人我是非的事情發生,人我都歸納於天地宇宙同一體,同體大悲,這就是佛陀所要教育我們的,三軌法則。

明了三軌法則
慈悲生一切善
柔和遮一切惡
法空寂一切相
處大眾中無所畏心
廣為一切分別演說

這段文,這是很重要,希望大家,要深刻印記在自己的心中。

來,看前面的經文也是這樣說:「不聞法華經,去佛智甚遠。」

藥王汝當知
如是諸人等
不聞法華經
去佛智甚遠
若聞是深經
決了聲聞法
是諸經之王
聞已諦思惟
當知此人等
近於佛智慧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法華經》就是,佛陀一直要傳後世,入人群中去,看能否較普遍的人能聽得到嗎?如果沒有聽到《法華經》,「去佛智甚遠」,離佛智是很遠。所以「若聞是深經,決了聲聞法」。若能聽到這部經,我們就能決定了解,聲聞不是究竟之法,所以要趕緊入這個圓滿,很豐富的大法,一乘實法,要趕快進來了。所以,要知道,這部經「是諸經之王」。佛陀趕緊轉開了聲聞、緣覺,小乘的執著,趕緊大開圓融實教,就是《法華經》,《法華經》是涵蓋了,大小乘的法,所以是諸經之王。

「聞已諦思惟」。大家聽了之後好好用心,在我們的生活中,與我們聽法之後,我們對人、對事有沒有會合?我們要很好好地用心思惟。小小的、很簡單的同理心,我們有做到沒有?我們要好好思惟。有大慈悲室嗎?有柔和忍辱衣嗎?有沒有空掉了一切煩惱、無明、執著?我們自己要好好思惟。「當知此人等,近於佛智慧」。這些人都已經很近了,若能聽這樣的經之後,好好思惟,落實在生活中,我們就知道,這樣的人,已經是慢慢接近佛的智慧了。

「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著於如來衣,而坐如來座,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說。」

若人說此經
應入如來室
著於如來衣
而坐如來座
處眾無所畏
廣為分別說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若是有人就是這樣,已經了解、思惟,生活與法合為一起,很精進,持經、受法、講法,這樣的人,應該就是已經入如來室了,也著起了如來衣了,坐上了如來座,這樣的人在大眾中,應該都能領眾無所畏,能夠向大眾說法。這段(經)文是很重要。

再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

大慈悲為室
柔和忍辱衣
諸法空為座
處此為說法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我們現在就知道了,現在了解的,那就是要「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我們若能這樣安住下來,在如來室裡,著如來的衣,坐在這如來座,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要說法。說法,不只是說話,就是我們的身心行動,舉手動足、開口動舌,無不都是為眾說法,這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就是「入室、披衣、坐座演說」,就叫做如法。不是只有整天在那裡說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法,化成了很平常,我們的一舉一動,一句的話,我們都能影響人。

大慈悲為室
柔和忍辱衣
諸法空為座
處此為說法:
入室、披衣、
坐座演說
方名如法

所以「慈悲生一切善」。就是要培養我們的慈悲,慈悲心在我們的行動中,自然能夠生起了一切善,不是我們個人善,這樣而已,我們的善能影響他人善。這就是帶人,用很虔誠的心,人與人之間互為益友,互相都是好的朋友,互為善知識,這就是慈悲,就是生一切善。「柔和遮一切惡」。我們要用柔和的心、寬闊的心來包容,好好地循循勸解,錯誤的心念、錯誤的行動,我們若能與他當好朋友,他的心念錯誤,我們就可以及時糾正他;他的行動偏差,我們就能及時親近輔導他。若這樣,用這種柔和善順,那叫做「遮一切惡」,那就是防非止惡,這就是要用柔和的功夫。

還有「法空因緣所生之法」。這個法空,我們可以去體會,因為我們了解佛法之後,知道一切皆空。五蘊,五蘊皆空。什麼叫做五蘊?大家知道了,因為聽法,了解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一切世間所看得到的形形色色、所聽得到的聲音,這在這個世間一切的聲色,是不是會迷惑我們的心呢?是啊!我們都是受這聲與色,來迷惑我們的心,所以我們,貪、瞋、癡、慢、疑的意識,這樣起來。日常的生活,凡夫就是這樣,被色迷了,因為色迷了,引起我們的感受很不舒服,所以我有煩惱。我要的,我求不得,所以我有苦,這個感受。因為外面的色,所以我起行動,採取我所想要採取的行動,去造作種種的業行,歸納就是入識,識之中,不論是六識、七識、八識,藏在煩惱識之中,第八識累積的都是煩惱。這叫做五蘊。五蘊,我們若能聽法了解了,這個五蘊的法,完全都空了。因為這五蘊是來自因緣所累積,無因不成緣。

世間愈來愈複雜,本來是很單純,好好地能夠修行,但是世間愈來愈複雜,知識,所吸收的知識,聰明愈來愈多,所以會惹起自己的心,受這個因與緣的法將他綑綁了,這就是在凡夫的境界,受五蘊這樣這個因緣,將他困住了、綑住了。所以我們了解法之後,就是法一切空,就不受這法,將我們綑住,綑綁住,我們能夠解脫。我們若能了解一切法皆空,回歸很簡單的生活。世間複雜無明是人造的,人造的,我們要回歸自然,就是這麼簡單。隨著這樣的運轉,地球很單純,繞著太陽這樣在轉,日夜分明,就是很順序這樣在轉。我們人生活在地球,也隨著大自然這樣在生活,本來都是很簡單,卻是就是人去製造,隨著這個因緣製造複雜,讓我們有這麼多的煩惱無明。這就是不了解法。大家法若能了解,那就是「究竟無實體」,這個五蘊,追究到底,沒有一項是實體,你說「色」是實體嗎?還不就是很多因緣去和合它,讓這個東西成就嗎?哪一件東西是很單純的呢?

一根草、一滴露,也是因緣會合來的,草需要種子,需要土地,需要水分,需要空氣。水分需要蒸氣,太陽的熱氣吸收蒸氣在空中,晚上,夜晚時,那就是熱氣在空中,成為露水降下來。要有幾件事去會合,這樣才成為一根草、一點露。這草與露的循環,露能滋養這枝草,是因為露水歸地。這個這麼自然的道理,偏偏我們人,就去造作很多的無明。所以,我們若了解,一切歸於空。名叫做露,露水歸於土地,這樣的循環,這是這麼自然,但是偏偏我們就要去執著它,若是究竟到底,是沒有實體,這叫做空寂。本來是這麼的空曠,這麼的簡單,所以我們要用心,用心入在法中。

慈悲生一切善
柔和遮一切惡
法空因緣所生之法
究竟無實體曰空寂

我們的生活,自然的豐富,因為我們了解天地萬物的法,它的道理,它的道理雖然很靜寂,但是很精彩,若真正這樣與法會合在一起,那個歡喜的心叫做法喜,法在心中,那一分的歡喜,感覺是很豐富的,何必就去找很多,製造無明,製造煩惱,製造複雜,讓我們人間這麼的苦呢?複雜就歸於苦了,苦,來源就是集,這樣集來的。本來空無一物,無一物中卻是豐富、精彩的法。事事物物,天地這麼的美,山河大地,這種的循環,那裡面的道理是多麼豐富,又是清淨,又是自然,又是很豐富,我們糊里糊塗都不去了解,光要執著在眼前的人事物,去纏住,愈纏愈多是複雜。很多看起來、聽起來好像「對,這是道理」,但是去究竟(探索)起來,這就是無明,從這個無明中去分析它,回歸回來,靜寂清澄,多麼透明啊!最重要的,要志玄虛漠。你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這一念心,空掉一切,究竟透明,這是清淨無染。

想起來,人生就是這麼簡單,總是在複雜中要如何找出,那個究竟的實體是空,這就是要用心去投入。若是無明,是因緣會合,其實,這都是重重疊疊的業識,不斷延伸著,我們生生世世這種因緣,在五蘊中去造作,不明道理就是不斷造作,所以歸入六識,歸入七識,歸入八識,這煩惱無明識之中,就由不得自己,生生世世一直延伸下去。這不究竟,所以我們應該要去找出了,真理的實相體性,那就是究竟,究竟體會,沒有實體。道理本來沒有實體,就是那麼的寂靜清澄,你要能夠透徹寂靜清澄,唯有你要志玄虛漠,要定心,要深信,守之不動,這樣才有辦法,將這圓融三軌的法則,我們完全體會了解。用複雜的心體會不到,再回歸一句話來,簡單就是實法。所以我們要明瞭三軌法則,這麼簡單,三項而已──慈悲心、柔軟衣、諸法空,就這麼的簡單,哪有什麼做不到呢?就是在生活中啊。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