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0月19日】昔緣不墜 理性常在

Community:
Branch:

「如與醒人繫珠或聞不解,如與醉人繫珠求生艱難;大通塵點劫前法華宣化,此與十六王子覆講傳承。化城引昔緣之不墜,繫珠明理性之常在。喻有大器卻甘作小智人。」
 
這段,就是要向大家再提醒,再提醒於〈化城喻品〉,我們人人本性無始以來,塵點劫前,本性就是一直常在。我們的真如本性與生俱來,無始無終。《法華經》,佛陀慈悲,一直要提醒我們,提醒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希望我們人人要善用。「如與醒人繫珠」,就如像清醒的人,來,我給你一顆寶珠,你接到這顆珠,你要好好去體會、去了解,我們各人身中都有一顆寶珠在,我們的真如本性;但是我們就是這樣,累生累世都受無明覆蔽。所以我們自己身中有一顆寶珠,我們不知,寶珠價值連城,很值錢,但是只是羨慕別人有寶珠,其實自己內藏著寶珠,卻是自己不知道。
 
就如我們聽法,我們既然有心聽法,卻是聽,沒有去求解,不肯好好用心去體會。佛法,為什麼會說日常生活,都沒有離開佛法?我們自己問自己,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的腦海中浮現出幾次,「這就是與法會合」?其實,生活的方法,與我們佛法是沒有脫離的,沒有脫離佛法,我們在聽佛法,日常生活中卻是不解佛法。這我們就要很用心來反省,反省我們為什麼明知人間佛法,佛法不離人間,諸佛在人間成,明明佛法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偏偏我們不知、不解,聞而不解。哪怕是在聽,「知道啦,知道啦,不過我沒有很了解」。人人本具真如,我們不知道,我們自己這個真如本性,原來是跟著我們累生累世,無始無終,就是不斷,只是堪嘆人生一念無明,惹來了煩惱。就是因為煩惱,引起了我們的動作,去造作業力因緣。有了因緣業力,所以就牽引,牽引我們由不得自己,四生六道這樣在輪轉,讓我們由不得自己。這就是我們凡夫自己要自省悟,自己要自省,自反省。
 
明明自己心懷寶珠而不知,就像在聽法,聽了就過去了,聞而不思,不思哪有辦法修呢?聞、思、修,聽,就要用心思考,日常生活中,心不離法,法不離佛,佛法本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若能這樣,心中有佛,行中是道場,佛法道場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但是我們沒有去用心,或聞而不解,也如「與醉人繫珠」。醉人,他已經喝醉了,放一顆珠在他的身上,卻是他又不知道,就是「求生艱難」。連城的寶珠在身上,卻是這樣輾轉顛沛,到底他的生活,還是同樣在貧窮中,求生艱難。這就是要說大通智勝佛,在〈化城喻品〉時。大通智勝佛離釋迦佛,已經是塵點劫前的事了,釋迦牟尼佛他就是講起了,很無法去算計的時間之前,用塵點劫來譬喻,那時「法華宣化」,大通智勝佛在那時候,就開始講《法華經》了,講《法華經》之後入靜室去,開始就由十六王子,來覆講《法華經》,傳承這一乘大法,那就是《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是從塵點劫前,就已經開始講說了,不是釋迦佛才講《法華經》,這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十六王子繼續傳法,傳承教法,讓大家更加,記憶更深一點。那就是在〈化城喻品〉那時候,引起了過去過去,佛陀講述了大通智勝佛時,那時候。我們就知道,《法華經》已經自古以來,也是無始無終,與我們的真如本性是同在,是天地宇宙萬物真理,也是同存同在。這就是我們自己有與天體合一,與法華同時,就是真如本性,全都在,並沒有損失了,卻是我們不了解。繫珠,譬喻身上有這顆珠,那就是理性常在。道理,人人的真如本性,這全都是常在,只是我們人,人人都是有大器,人人都可成佛,只是我們眾生自甘墮落,就不願意「聽法之後,我要趕緊聞、思、修,依法修行」、「聽了之後體會、力行,還能傳承,傳法,入人群去教化眾生」。人人都可以啊,都有這個良能,都有這個本領,人人都是有大器,人人都可成佛,只是我們眾生,自甘墮落,就不願意聽法之後,我要趕緊聞、思、修,依法修行,聽了之後,體會、力行,還能傳承、傳法,入人群去教化眾生,人人都可以啊,都有這個良能,都有這個本領,人人都有大器,是我們自己自甘作小智人。
 
大家只是很想要獨善其身,不希望面對著大乘行菩薩道,入人群去,這實在很可惜。人本來就有,有這個本性、有這個本領,卻是我們自己不願意去接受,只要我們有深心信解,沒有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好好相信,佛陀的教法就是這樣教我們,我們若能去除懷疑的心,從心生起了很深的根,往下扎根,往上自然就茂盛,這就是「上求下化」。菩薩道一方面要求,一方面要供應,能夠說,說我們所了解的法,說我們所做過的。
 
就像幾天前,我們的清修士,去參加那個(十三屆聯合國衛塞節全球佛教)論壇,大家都用理論在論壇上在說話,卻是我們是用,「說我所做的,做我所說的」,我們有憑有據、有實,將這個法用在人群中,人群的苦難,用這個法去拔除眾生的苦難;人生在迷茫,用這個法去引導他,歸入菩薩道上。用真實法去說我們看到的、我們聽到的、我們做過的、我們說過的這些東西,這樣有憑有據,這些道理不是空無體相的道理,將這空無體相,有種種的事、物、人,就能拿來作譬喻。
 
所以,佛陀講經裡很多都是譬喻,用譬喻來解釋,用「因緣果報」來分析,這不就是無形的道理,就要用有形的人事物來解釋才會清楚。這樣就能證明,證明法是要讓我們人間用的,無形的道理讓我們了解,就是希望我們走入人群中去,有豐富的方法去度眾生,「有法度眾生」,這就是道理。
 
就像在南部,有一位王居士,王寶裕,他就是還年輕,他本來就是只當個,人家的店員而已,但是他很上進,所以他的董事長看到他做這樣,飯店裡管理行李,客人若來了,行李如何幫人家管理好,就只是這樣而已。董事長一直看這個年輕人,這麼的殷勤,這麼的老實,心很寬闊,常常都是笑咪咪,不與人計較,很肯勞作,所以董事長發現到這個人才,將他叫來身邊,作為董事長的特別助理。一段時間,很被人,大家讚歎,但是他也還覺得:這飯店的生活,不是他理想中想要的,希望能與社會大眾,有接觸的機會。所以後來,他很上進,去補習英文,也去當英文老師。
後來,他覺得還可以,再更廣大的大眾接觸,所以他就去當,廣播電臺的主持人,這時候,在廣播電臺也有九年的時間。一直到二0一四年,本來那段時間他就是會員了,只是有人邀他來參加慈濟,他都說:「好啊!好啊!找時間。」所以時間這樣就過去了,一直到了他在一年的母親節,應該是二0一三年的母親節,他無法回去與媽媽過母親節,他就在廣播電臺裡,就這樣叫著媽媽:「今天是母親節,我無法回去陪伴您,就在這個地方,在廣播電臺裡讓人點歌,感恩媽媽。」就這樣來作為對媽媽的思念。在這當中被一位計程車司機,就是我們的慈濟人,聽到了,廣播電台在播出,計程車司機聽到了,開始覺得這位廣播電台的主持人,很有孝心,那時就是我們將要浴佛了。司機,我們這位慈濟人,就打電話跟他聯絡,說:「我們將要浴佛了,你這麼思念媽媽,慈濟浴佛是三節合一,為你的媽媽求福,邀你來參加浴佛節,來浴佛。」就開始參加去了。進到這浴佛的大道場裡,他深深受到震撼,就這樣開始走入慈濟來,開始決心。在慈濟裡,覺得人群中做好事,這麼多師兄師姊,大家所做的是為天下人間,這與大眾所接觸的因緣,機會很多,可以與大家結很多好緣,所以聽法、見習、培訓,開始這樣很精進。

後來他就將他的工作辭掉,專心投入慈濟裡面。他在培訓這當中,他的聽眾就有六個人,應該是八個,真真正正進來受證的有六個。這就是入人群度眾生,現在常常若是有大場的活動,他很活躍,都出來當主持人,真的是用心哦!這本來就是大器,只要他有志,有志願,他能從小而為大。他的志願本來就是大志願,發大乘心,要入人群,與人群結善緣,所以他也就要從聲聞而緣覺,這樣從小為大,從管理飯店的行李員,一直做到董事長的特助,特助,然後又希望能跳脫出,這種飯店的生活,能很自由與大眾結善緣,所以他願意去補習,去學英文,同時當老師,然後去當廣播電臺的主持人。
 
這樣,他的聽眾很多,所以他就開始在呼籲茹素,就去推廣素食,就將他的聽眾,全部都再招攬回來,開始一個什麼咖啡什麼會?(朋友聚會、咖啡廳、便利超商、夜市……生活所經之處,都是王寶裕勸募的好地方)總而言之,年輕人,現在才四十多歲而已,真的是心中有大志,立大願,自然他入人群中度眾生不困難。他說:「我平常就是說我所做的,做我所說的。師父這樣說,日常生活中無不都是道場。」是啊!將法拿去用,用在生活中,用在人群中,用法度眾生,有法度,不是無法度。
 
眾生現在需要的,就是人人發大心來淨化人心,這是現在非常迫切的時機。佛陀說過《法華經》,不是在釋迦牟尼佛時開始說,是過去的塵點劫前,大通智勝佛的時代。佛佛道同,每一尊佛出世,最後必定要講完《法華經》,讓人人知道,身中有一顆寶珠,聽法,讓你們知道,給你們的寶珠。已經給我們的寶珠了,我們有用它嗎?我們不用它就不解,我們有在用,這顆寶珠能夠增長我們的慧命,豐富我們的慧命,而我們就是沒有在用它,就像那位醉酒而臥的人,在我們的慧命中還不夠豐富。所以我們要用心,我們人人,都有很豐富、價值連城的寶珠,要用心啊!
 
來,看前面的(經)文:「咸於佛前聞妙法華經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隨喜者,我皆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咸於佛前
聞妙法華經
一 、一句
乃至一念隨喜者
我皆與授記
當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這八萬大士,藥王啊!有看到吧?了解嗎?八萬大士,雖然沒有常常在聽經,雖然……但是,只要他能聽到,在佛前聽到,《妙法蓮華經》一偈」,一偈就是四句為一偈,「或者是一句,一句,乃至一念,心起一念歡喜,有這樣的緣,種這樣的緣,我通通為他授記。」這就是一顆種子入心了,所以,佛陀他的慈悲就是這樣。
 
下面接下來的(經)文說:「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佛告藥王
又如來滅度之後
若有人聞妙法華經
乃至一偈 一句
一念隨喜者
我亦與授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記
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又再叫:「藥王啊!我在世時是這樣,只要他聽到一句一偈,一念隨喜,我會為他們授記。假使我滅度之後,若有人聽《妙法華經》,乃至一句一偈,一念隨喜,同樣我也會為他們授記。」那就是佛陀,佛陀是永恆,佛陀是無生無滅,佛的大覺永恆在人間。佛滅度之後,就如我們現在,佛陀已經肉身是滅度了,佛陀的大覺,法身還是常住。我們現在將佛陀的教法用在現在,不論是一句一偈,歡喜了、入心了,同樣能得佛加持。這就是表示我們人人有自性三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人人本具覺性,接受法,自性佛,這就是我們要去用心體會。
 
所以「於佛滅度後有能受持此妙法之人,即名法師」。
 
於佛滅度後
有能受持
此妙法之人
即名法師
佛滅度後
有能聞法
即心歡喜、
受持、說法者
 
佛陀開始這樣授未來的記,未來佛若滅度後,釋迦佛這樣說:「我若是滅度後,有人願意受持《妙法華經》的人,這個人的名就稱為法師,因為他依法受持而說法。」聽法入心,身體力行,去說法、去傳法,他就是稱為法師了。這是佛滅度後,若有人這樣聽聞法之後,心就歡喜了,就願意受持這個法,《妙法蓮華經》。這樣的人,以法為師,以戒為師,以法為師,為人師,為修法者之師。這就是我們要如何傳法,佛陀這樣為我們授記,授未來;就是我們的現在。我們若能將法入心,能去廣學,法,法中的精髓,法中的精髓,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用在茫茫無明煩惱眾生,能讓他們依歸一條道路走,指導人的方向,這樣我們也是依法、說法、傳法的人。這是佛陀這樣為我們授記,在他滅度之後的我們的現在。所以〈法師品〉重在這裡,重點在這裡,希望人人要重視《法華經》,《法華經》是成佛之道,《法華經》是要讓我們了解,人人都能成佛,這就是讓我們人人,要身體力行的一條道路,讓我們走得出去的道路。
 
所以「佛告藥王:又如來滅度之後」,就是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的時代。
 
佛告藥王
又如來滅度之後:
以上表明佛在世時
及至顯示滅度之後
 
那就是表示佛在世那時候,已經講《法華經》了,《法華經》七八年的時間,一直接近佛陀將入滅的時候了,所以就這樣不斷加緊口氣,一直期待人人重視《法華經》,重視聞、思、修,大家要身體力行在菩薩道上。所以這是佛在世時,一直到顯示滅度之後,他不斷就是希望加緊,讓大家知道這部經的重要性,要傳在人間的最重點、最迫切。因為《法華經》是佛陀的心懷,這部《法華經》,從成佛一直到最後暢演出來,這《法華經》。所以他會不斷這樣交代,期待人人要真正身體力行。
 
所以「若有人聞妙法華經,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者」。就是這樣,聽到這樣的經,一偈一句、一念隨喜,能起歡喜心,這歡喜心。
 
若有人聞妙法華經
乃至一偈、一句、
一念隨喜者:
聞是經一偈一句
一念之間起隨喜者
以四句為一偈
一偈之力尚能如是
一念隨喜者
 
以四句為一偈,你們常常在拜經,四句為一偈,拜經偈,這你們都很了解。一偈就有一個很奧妙的法,用心,以四句一偈,是有一個完全的法,我們若能將這一偈記入心來,日常生活中日日一句,或者是日日一偈,於生活中去體會,應該天地宇宙萬法真理,沒有我們永遠都不知,應該我們都能去體會,佛陀用心良苦。
 
長行文之後就要再偈文重複,就是要讓我們記得,同樣的,法就是這樣重複再重複,就是要讓我們很熟,法入心,印在我們的心版裡,舉手投足、開口動舌,一切的行動,不離開在生活中的法,這是佛陀的慈悲,對我們的教育。看,《法華經》是這麼長,佛陀的慈悲,擔心我們生懈怠心,擔心這麼長的經,若是無心,要念到完、讀到完,能夠全部了解,沒有那個耐心,佛陀就趕緊告訴我們,只要你趕快聽,一句也好,四句一偈也好,聽出了你有興趣來,聽出了你能很體會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體會到,原來我這個生活,就是這四句偈裡面的法。這是期待人人,真的對這個法,那個種子布在我們的心地,布種在我們的心地,只要有種子進去,你就有因緣能再接觸到佛法。
 
就如剛剛說,年輕的王居士,雖然他當會員,雖然有人邀他,但是他當會員,已經有種下種子了,所以他有在聽,有在聽法,知道「行孝、行善,不能等」,入人群與人結好緣,這全都知道了。因緣一成熟,在這母親節期間,主持電臺時,這樣感恩媽媽的一首歌,對媽媽的這分母親節的思念,因緣啊,正好被我們的慈濟人聽到。這位開計程車的慈濟人,他本身是在洗腎,後來他們認識之後,王居士(寶裕)被他感動到了,覺得:像這樣身體不好,要自力更生,又在開車,又是一直將師父的法,與乘客分享,又是能接引他進來慈濟,他被他感動了。這就是叫做因緣。這一句一偈無不都是種子,無不都是因緣,所以說,「一句一偈之力,尚能如是一念隨喜者」。就是這樣,聽到一句、一偈,聽到了,歡喜。我們若是向別人說一句一偈,也沒關係啊,讓人家聽了就歡喜,來隨喜,這也是在布種子,當凡夫心地的農夫,也很好啊!一念種子播種在人家的心地裡。
 
「我亦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我亦與授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記:
我皆與授成佛之記
 
只要人人一念心接受這個法,哪怕是短句,一偈或者是一句,就能啟發人的心對法的歡喜,這樣的人,佛陀就開始為他授未來成佛的記,那就是人人都可稱為法師。所以我們現在若看到出家人,都稱他為法師,是不是有在將法,布種在眾生的心裡呢?出家人稱為福田僧,希望我們人人自己自耕福田,將我們的心地煩惱、無明去除。佛陀這樣說,去除煩惱,眾生來播種子,種一個福,這樣叫做福田僧。福田僧就要有法給布施的人,這樣互相耕耘心地,眾生的心地,人人應該都要,當眾生心地的農夫,來耕耘淨化人心。佛陀這樣教育我們,希望我們人人法要入心。
 
所以,佛陀說,「我亦與記」,亦與授記,為他授記,這就是未來,聞法雖然是很少,但是「佛懸遠記」,也會為他授未來很長久的記。
 
我亦與記者:
未來聞法極少
佛亦懸遠記之
 
就如二千,那些弟子,可能這二千弟子,他們的心也還未發大乘心,卻是佛陀也是為他們授記。在〈法師品〉開頭,向藥王菩薩說,汝見八萬大士否?有看到八萬大士嗎?這八萬大士在哪裡呢?天龍八部,以及人間求聲聞、辟支佛,求佛道者,就是有心的人,這些,佛陀通通為他們授記。當然,又為未來的眾生,同樣也是受這個法,佛陀也為他們懸遠之記,授未來很長久的記。我們現在可以持《法華經》,也是同樣,就是成為法師,可以持法、說法、傳法之師。
 
所以「正顯此經,無論現前滅後」。
 
正顯此經
無論現前滅後
但得聞經
一言之下心地開通
一句之中義天朗曜
如與醒人繫珠
或聞不解
不知未信者
如與醉人繫珠
 
不論是現在或者是未來,佛陀雖然是過去了,這部經永遠在人間,永遠在成就菩薩。所以,不論是現前或者是滅度後,這部經是永遠。「一言之下心地開通」。這樣一句話就讓人能歡喜,一段偈文就能讓人隨喜,改變人生的觀念。我們常常聽到翻轉人生,改變我的觀念,改變我的人生,過去的懵懂,現在腳踏實地,這全都是啊!這就是「一言之下心地開通」。只要我們聽,聽了之後落實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舉種種的譬喻,來與大家分享。
 
所以「一句之中」。整個開朗起來了,意義很大。天,就像天,完全天亮了、開朗了。剛剛大家精進早課,出來時天暗暗的,稍後我下來,你們向前面看,那就是天已經一片光明了,那就是時間過去。其實法聽入心,這樣就像一片天朗曜起來,完全天亮了,我們的心地光明。「如與醒人繫珠」,就如向清醒的人:「來!我給你一顆寶珠,你接到這顆珠,你要好好去體會、去了解。」「或聞不解,不知未信者,如與醉人繫珠」。光是聽法,不肯去解,不懂得相信,若這樣,與那個醉,酒醉的人,為他放寶珠在裡面,他也不知道,也還是很窮,這樣流浪街頭,所以說來,這此與十六王子的時代坐道場,覆講《法華經》,是一樣的道理。
 
此與十六王子
坐道場覆講
如一板脫出
故現在今日之得珠
是過去沙彌之繫珠
今日之繫珠
又未來弟子
得珠之地
 
所以我們要知道,佛陀無始劫以前,十六王子時代,我們已經就在他的座下聽過經,但是我們都沒有應用,而且又這樣累生世的無明。所以現在,「今日得珠」,我們現在今生因緣成熟了,我們又聽到經了,這就是「過去沙彌繫珠」。十六王子時,我們與他同時代,十六王子講的經我們有聽,早就為我們放寶珠在身上了。所以「今日之繫珠」,就是「未來弟子得珠之地」,今天我們聽的,那就是要再延續在未來。
 
各位菩薩,學佛就是要像這樣,要了解我們身中有寶珠,寶珠從過去無始以前,我們就已經有了。就如我們現在,聽法,每天聽,是不是日常生活中有在用嗎?若有在用,寶珠應用在日常生活,用得出來,布善種子,就一直延續(到)未來。這我們只要好好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