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我希望,假有一日,玻璃市能成為一片菩提林。」20年前,兩顆愛心種子灑落此地。從荒地開始努力耕耘,路雖漫長、艱辛難走,但林進爵和陳麗珠願意「天天守護」。
◎ 善用退休人生 立足小城市
「歡迎光臨!」店屋前置放的小玩具,發出了鏗鏘有力的聲音。一位顧客緩緩地踏進店裡,負責顧店的陳麗珠,趕快走上前迎接。
「我在店屋幫忙我的孩子顧店,有貨送來我就協助點貨;有顧客上門來,我會幫忙算賬之類。」陳麗珠分享道。
玻璃市則位於馬來西亞最北端,是全國最小的州屬。69歲的陳麗珠是土生土長的玻璃市人,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情感。眼前的店屋經營了十多年之久,主要批發商品銷售,包括日常用品、還有文具等。
店屋外,只見丈夫林進爵除了打理花園,也忙著收拾回收物。雖然他們倆已經退休,但卻沒有閒著,反而懂得善用退休後的寶貴時間。
「我越做越起勁,可以當作運動,流越多汗越好。」進爵分享道。
◎ 長情大愛 湧泉相報
雖然這一天顧客不多,但陳麗珠心情卻額外興奮。只因,即將有一位老朋友遠道而來。
「師姊,阿彌陀佛!」遠處,傳來了老朋友熟悉的聲音。
「歡迎~歡迎!您帶這麼多食物來,真不好意思。」麗珠開心地迎接老朋友。
「別客氣,小小意思。」
這位老朋友叫梁瑞蘭,今年七十三歲,與陳麗珠相識二十年。每次新年,她都會風雨不改前來拜訪。簡單的噓寒問暖、閒話家常,彼此聊得相當愉快。對於麗珠當年的恩情,瑞蘭依然銘記在心。
「為什麼要帶這麼多食物來請麗珠吃呢?」
「我以前承蒙師姊太多照顧,定時拿到紅包(補助金),新年又得到禮藍。」瑞蘭分享道。
麗珠和瑞蘭,其實在1997年就結下了善緣。當時身為慈濟志工的麗珠,一次機緣下發現瑞蘭生活陷入困境需要尋求幫助。慈濟適時給予的關懷和補助費,讓瑞蘭解決了燃眉之急。當時,瑞蘭只接受慈濟7年的補助,過後選擇自力更生,但彼此情誼卻延續至今。
「我很感動,真的很感動!她總是這樣,滴水之恩,一直想湧泉相報。這就是上人說的長情大愛,直到今天。」陳麗珠感動滿滿地分享道。
◎ 從無到有耕福田 發心承擔生無量
慈濟在玻璃市的因緣,是從麗珠和進爵這對夫妻的發心承擔而開始拓展。他們倆就是最早期的愛心種子。
林进爵回想道:「當時,不知為何我就是有一顆紅紅的心。因為我喜歡,所以我就盡量去做,無所埋怨。」
當時剛開始推動慈濟,夫妻倆遇到不少考驗,許多志工來了又走。但是麗珠和進爵總是不厭其煩地一直邀約志工來做好事。
陳麗珠談道:「當年,我們不懂什麼叫做困難,只知道,做就對了!這句話,讓我們做到今天,很單純地跟著做,一轉眼就走過了二十年。」
一生無量,由於這一份堅持與毅力,麗珠和進爵成功地帶出一批有心的志工。志工陳淑蕊也是麗珠一路陪伴成長的志工之一。對於麗珠樂於承擔的精神,淑蕊特別感動。
「麗珠是一位很精進,道心又很堅定的志工。她總是很願意去付出,也很用心陪伴。以前我不敢面對群眾講話,感覺不習慣,但是有她一直在陪伴,她真的會站在背後支持,她還會協助寫稿子給你,她在這一點很棒!」淑蕊讚歎道。
◎ 學習以病為師 感恩逆緣磨道心
自去年(2016)開始,麗珠對飲食突然變得特別講究,一切以少油、少鹽、清淡為主。原來,进爵的腎臟早期狀況欠佳,而麗珠去年在台灣小住一個月時,被診斷患上口腔癌。雖然在當地動了手術,但身體還需要長期嚴謹調理。
「當我被醫生驗證我患有口腔癌,我真是有一點驚訝。我一向都是素食,沒有喝酒、沒有抽煙、又沒有嚼檳榔,為何突然得到這樣的病症。」回想當時的情況,麗珠依然心有餘悸。
病痛的到訪,讓麗珠和进爵學會與病共處。除了接受中醫治療定時煮中藥調理身體,原本不喜歡運動的麗珠,也克服懈怠天天到公園練功,以便讓自己儘早康復、儘早再度投入菩薩道。
「現在,我每天都過著感恩的日子,學會更珍惜人生。我不敢埋怨,因為上人說過做慈濟不是買保單。我會在慈濟世界裡繼續走下去,直到生命最後的一口氣。」麗珠緩緩敘述此刻心情。
林進爵也說道:「病是我們自己帶來的,所以要歡喜接受,為什麼要自找煩惱呢?開心也是這樣過,不開心也是這樣過,所以要學會放下。」
◎ 病癒從心出發 願當拱橋護眾生
修養半年後,逐漸康復的麗珠重新出發,再度投入慈濟活動!她的身邊,少不了進爵這位慈濟伴侶,時刻給予支持與陪伴。
「慈濟道場是人間菩薩的道場,希望人人走向菩薩道上,救濟更多需要救濟的人。」进爵分享道。
麗珠感慨地分享道:「走過慈濟二十年,我很感恩能夠跟我家師兄一起從無到有,在玻璃市灑下慈濟的種子。這個人生,實在沒有白走。我會繼續當一個拱橋陪伴大家,守著自己的道心、守著慈濟的宗門,希望玻璃市能夠成爲菩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