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實智一乘真實法,用權方便巧逗機,悉知本具妙善根, 漸以方便教大法,覺悟宇宙遍法界,悟道施教釋本懷。』
我們要用心啊!我們聽法這麼久了,是不是法有入心嗎?若有入心, 我們的智慧,清淨的本性,應該就能體會『一乘真實法』。
佛陀為眾生開示,就是隨順眾生的根機,用三乘教法。其實, 佛陀只為一乘法來人間,但是分成三乘法來順應根機,很辛苦啊! 那就是因為眾生根機不整齊,我們的心念、我們的知識就是不整齊, 佛陀才要用很多種的方法,用很長的時間來說法。要不然, 一乘實法是這麼簡單。但是,眾生根機不整齊,還是無法聽大法、 接受大法,所以就要用這麼久的時間。
佛本來以『實智一乘真實法』,跟我們說,但眾生根機的差別, 就要用權法、方便法,善巧來逗機施教,這是更加辛苦的事情。
所以『悉知本具妙善根』。佛陀本來就知道眾生本具真如本性, 人人都有善根,微妙的善根,人人本具,我們卻這樣的流失, 流失了我們的明朗、清淨。心如一面鏡子,本來是這麼清淨, 就是很多的污塵,污染的塵埃,一層一層沾上去, 所以慢慢失去了明亮的光輝,這分明亮的質,就是因為那些污塵, 使真如本性發不出光亮。這就是我們眾生人人本具有的本性, 明亮的質,就因為這樣讓那個光亮明照失去明亮了。
所以佛陀就要再想辦法,如何讓他漸漸去除塵埃, 這要用很長久的時間,所以漸教──漸漸來接近、漸漸來教育。 就如我們的委員、慈誠,有時候要去接近一個個案, 就要用很久的時間,跟他陪養感情,他才願意接受我們, 我們說的話,他才願意聽。他的家裡很骯髒, 也才願意讓我們為他清掃,願意讓我們為他安排一個很乾淨、 能生活的地方。
世間的菩薩要去接近苦難的眾生,因為苦難的眾生,觀念、 思想都偏差了,人間的菩薩也要運用善巧方便,慢慢去接近他, 漸漸去幫助他,最後讓他能得到很安穩、有所依靠,生活沒有煩惱, 不必怕,有人來陪伴。這種『漸以方便教大法』,這是我們在人間, 在我們的範圍常常看得到,我們的同伴菩薩在任何一個地方, 都是用這樣的方法來接近苦難人。
何況佛陀對待我們眾生,芸芸眾生的那種思想、觀念偏差, 要面對這麼多,如何讓人人了解這樣的法,讓人人將法接入心, 還要慢慢培養他的習慣,就是法這樣做,法這樣入,法這樣行, 一直到起心動念、開口動舌都已經習慣了,回歸到『看山是山, 看水是水』,真實相看得很清楚。這就是佛陀要來擦拭我們的心鏡, 啟發我們這念大圓鏡智,大圓鏡的智慧能明朗出來, 所以要用很長久的時間。
佛陀是『覺悟宇宙遍法界』。常常說我們了解的事情, 就只是在我們的周圍,周圍幾個人在生活,互相了解, 是不是透徹了解呢?你了解他的心意嗎?『各人的心, 我哪有辦法體會他的心意呢?只是了解他會做這一項, 他的專長是那一項。所以,他會做的,我就讓他成就做這件事, 是他的專長特色,我就讓他做這件事,到底他的心在想什麼? 我不知道。』我們凡夫了解的範圍才這樣而已,較遠的、較廣的、 較多人的,我們到底還能了解多少呢?
佛的覺悟就是了解天地宇宙,遍虛空法界,人、事、物的道理, 無一不清楚,是覺悟宇宙的大覺者,所以他覺悟之後,無處不通、 無理不明,通達一切。了解眾生苦的源頭, 天地大乾坤不調和的根源,人間苦難偏多的是非、無明, 佛陀完全了解了,所以『悟道施教釋本懷』。他覺悟之後, 釋放出他的本懷、他所覺悟的境界,了解煩惱的根源、 不調和的起點,到底如何來的?一一向我們說明。
但是,難啊!就是難。光說我們自己,聽經多久了?能體會多少呢? 有改變嗎?我們的心態、過去的習氣,有改除了嗎?脾氣很大, 瞋火,動不動就動怒,到底這樣的習氣,我們有改嗎?
若是都沒有改善,就是法沒有入心;若是有改善,有改變了, 這表示法在我們的心中,有進步。這不在於年紀大或小, 也不一定是聽法久或短暫,有的就是根機很利,他反應很快。 就如一位六歲的孩子,對她的父母說話,因為她的父母脾氣很大。 兩人因為愛而結婚,結婚之後,生了這個孩子,沒多久, 因為各人的脾氣很大,誰都不讓誰,常常說話就是惡言惡語相向。
這個小女孩很可愛,她住在加拿大,父母因為彼此脾氣都很大,, 兩夫妻就分開了,雖然是離婚了,不過還是常常見面, 好像也住在一起的樣子。
有一天,母親開著車要進去車庫,外面有鞋櫃。 鞋櫃可能是已離婚的爸爸將鞋櫃移出來一點,母親開車較快, 這女孩子坐在母親車裡,趕快跟母親說:『停啊!停!』 要她將車子停下來,因為前面一個鞋櫃。但是說『停』的當中, 鞋櫃已經被車子撞倒了。已經離婚的夫妻倆,就在那裡大聲理論。 這女孩子就把母親拉到旁邊,一段很震撼人心的故事這樣發生了。
她將母親拉到樓梯下,小女孩坐在樓梯的階梯上,像大人一樣, 就對著母親說:『媽媽,您到底是不是願意和他做朋友?』 她沒有說爸爸,『您願意再和他繼續做朋友嗎?』因為還住在一起。 媽媽就回答:『願意。』這個孩子就這樣說:『 我希望你們要將高高在上的壞脾氣調整得這樣矮矮的, 調整得再矮下來的好脾氣?』
她說完之後,又說:『我的心很特別,其他人的心也很特別, 每個人的心都很特別。我們若是活在一個很差很差的世界裡, 我們是不是人人都變成怪獸了呢?假使這世間上, 好人只剩下一點點,然後這些怪獸都將好人吃掉了, 我們大家要怎麼辦?最後這個世界只剩下怪獸而已。』 這樣跟母親說。
又說:『我要您與我的父親好好做好朋友,我沒有惡意。』 又叮嚀一句:『我沒有惡意,我只是希望每個人都是好朋友。 如果我們大家都是乖乖的,我相信人人都能做得到乖乖的。 我要媽媽和爸爸,要每個人彼此都是好朋友。每個人都要開心、 微笑,這是我很期待,爸爸、媽媽和我,每個人都能開心、微笑。』
這個孩子對母親說這樣話,她還說:『我希望, 我也能當乖乖的孩子,我也希望阿嬤、媽媽、 爸爸和大家每天都是很幸福,當一個好脾氣的人,開心,微笑的人。 』
這是一個孩子說的話,雖然童言童語, 卻是能對母親說出這麼有智慧的話。
我們的人性所以叫做人性,就是很純真、有智慧, 我們的智慧是超越了一切的動物。我們同樣是眾生之一,不過, 人是很特別,特別在人人都有真如本性,但是人人也很特別, 各人都有不同的脾氣、見解,所以世間會變成不是人的世界, 好像動物的世界,就像怪獸的世界。像這個孩子說的,怪獸若多, 好人剩下一點點,這樣好人都被怪獸吞了。
你們想,這個道理,我們是不是要多用心去體會呢? 我們的人性若是埋沒掉,惡念一起,就成了獸性,就成為動物, 畜生道。人人的心態都是畜生,我們好好的人, 不就被這些畜生吞食掉了嗎?這就是最擔心的事情。 我們人生應該要很用心去體會。
所以,佛陀來人間,希望我們人人回歸本性,有壞的習氣, 與怪獸一樣的習氣,要趕快改,改回來人的本性, 而人的本性趕緊修,修回來與佛同等的佛性。我們若能這樣, 這個人間才有救,要不然災難偏多。
前面的經文說,『爾時,彼佛受沙彌請,過二萬劫已, 乃於四眾之中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教菩薩法是佛最大的心念,我們人人要聽佛法,要體會佛理, 佛的心念。佛來人間,無非就是要教菩薩法, 希望我們人人要體會佛的心念。佛陀解開心懷,來講說《法華經》 的用意,是希望人人能夠體會,接受菩薩道。
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說是經已, 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諷頌通利。說是經時, 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
現在(『說是經已,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十六沙彌所追求的是佛為他們說大乘法。大乘法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大通智勝佛應允了,開始說《法華經》了,這就是大乘法。經, 已經說了,十六沙彌都是很用心受持《妙法蓮華經》, 為欲成就正等正覺故;《法華經》聽進來了,為了『我要求法, 我求法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正等正覺能完成。』 這是他們求法的目的。
所以『皆共受持諷頌通利』。
⊙皆共受持諷頌通利:信力深故受,念力堅故持,緩聲亮曰諷, 直聲宏曰誦。諷頌為聞慧,通利為思慧,受持為修慧, 十六沙彌之領悟。
如何叫做受持呢?就是要『信力深故』叫做『受』。 我們既然聽法了,我們要先有很深的信根, 佛法才能銘刻在我們的內心,我們要信受奉行,就要信得深。 我們要受持,念力要堅故『持』,因為法入心就是我們的了。 過去我們的真如本性已經被無明、煩惱遮蔽, 我們能擦去一分的無明,就得一分的清楚。
我們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很用力了解法,要知道這樣用力修行, 用力將無明一一、一一去除,自然垢穢去除了,明朗的本質, 我們的心鏡就會明。既然是了解了,我們就要用力受持。所以『 念力堅故持』,心心念念,要如何去除無明呢?我們要很堅定, 這樣受持。我們要堅持下去,既是要修行了,不論什麼樣的困難, 還是要堅持,這是念力堅固。
『緩聲亮曰諷』。我們誦經,一定要誦出來,也要常常背誦, 諷誦的聲音不是很急,是緩緩的,慢慢地誦,要誦得字字清楚, 聲音出來是響亮清澈,所以,『諷』是『緩聲亮』故。誦經時, 一句一句清清楚楚,這樣來諷誦。
『直聲宏曰誦』。誦經聲音出來要大、要響亮,要字字句句清楚, 叫做宏亮,。這樣叫做『誦』。我們信力堅固、念力堅持, 這樣叫做『受持諷頌』。讀經的聲音要宏亮,句句清楚,這叫做『 諷頌』。
我們每天做早課時,也是要這樣誦出來,聽經時, 我們要句句清清楚楚入心,我們要發揮堅定受持,法一定要入心, 知道不對的要趕緊及時改過,要用力堅持,改過我們過去的錯誤、 不好的習氣,趕緊一一改過。
再說『諷頌(為聞慧)』。諷頌就是聽了之後,我們要再背誦,聽, 是在耳朵,要入我們的心,句句再複背、複誦而生慧解。
『通利』就是『為思慧』。『思』, 我們聽了之後要好好在內心思惟才能明白、領悟,這叫做『通利』。
(『受持為修慧』。)『受持』叫做修慧,聽了之後思惟, 信心堅固了,我們就要好好依教奉行,按照這樣來修。
所以要有聞、思、修的智慧,我們聽,聽進去要再不斷地背誦, 才能句句謹記在我們的內心。遇到事情,人、事、物等等的處事, 我們無事不通利,這就是我們的見解思惟, 這必定要我們在佛法中好好地受持。說實在的,聽經,右耳聽, 左耳出去,要不然就是聽一半的斷章取義,一知半解。 我們要好好用心『受持諷頌通利』,我們要好好用心受持。
這是十六沙彌,他們能領悟大乘法,年紀很小的孩子,還沒成年, 才受沙彌戒而已,但是佛說大法,他們能受持諷頌通利, 這就是很特殊。能『說六波羅密』,『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 他能通利,對大乘法都了解了,所以能用種種的方法, 也能說六波羅密,六度的方法。
⊙說六波羅密,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方等,談中道之理, 方正而生佛平等,故知說方等。六度即菩薩事,故知說般若。 受持等,即拳拳不失意,應上皆共修學。
剛剛那一位六歲的孩子不就是如此嗎?能對媽媽說:『 你們難道不能將壞壞的脾氣好好地放低,再低、再低,不能這樣嗎? 』對啊!我們人人壞的習氣,不好的習慣, 我們難道不能改變過來嗎?我們若能改變過來,自然就能得到『 究竟自利利他之大行』了。
講述《法華經》之前,經過『阿含』、『方等』、『般若』等過程, 『方等』談的就是『中道』的道理,方等是方正、平等,是心、佛、 眾生都平等的道理,這是在方等經裡面, 很多的道理無不都是這樣方方正正而廣大,向大家宣說心、佛、 眾生平等。這些道理,在『方等』時佛陀已經說了。這也是要說《 法華經》的過程,先說『方等經』(註一)。所以『知說方等』, 這些沙彌能說『六波羅密』,也是經過『阿含』、經過『方等』, 再到『般若』,所以能六度萬行,佛陀所教化的菩薩法, 他們諷頌通利,全都能了解,『故知說般若』。受持等, 無不都是拳拳服膺,每一階段佛陀所說的。『阿含』這一階段, 他了解了,眾生根機小,由『阿含』,『四諦』、『十二因緣』, 這些一一說過來,接下來『方等』,眾生平等的大乘法要開始, 來到『般若』,則分析所有一切皆空的道理, 這樣聽法的過程一一都是受持,拳拳服膺,都謹記在內心裡, 十六沙彌聽法是這樣聽的,所以沒有漏了。『應上皆共修學』, 所有的法都有修學過來。
這就是十六沙彌,得一法,拳拳服膺,每個法都在他的內心, 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佛陀如何來人生? 來人生的目的是為什麼?為了我們芸芸眾生,眾生煩惱無明偏多, 所以不斷地觀機逗教,很辛苦。希望人人接受菩薩道, 人人能夠入人群去自度度他,希望不要好人剩下一點點, 不要壞人變成很多,全都像猛獸,如果這樣要怎麼辦呢?
好人要再多一點,將壞人降伏過來。佛陀的十號中有『調御師』, 就如剛剛那位六歲孩子說的,如果人人壞脾氣, 這個世界變成猛獸很多,要怎麼辦?所以,猛獸需要調御師來調伏。 看,這個孩子說的童言童語,不就是佛法嗎?十六沙彌也一樣, 佛陀這麼長久的說法,他們這樣一一聽過來,一一受持、諷頌通利, 這就是我們要用心學習的。
下面再一段經文說,『說是經時,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
菩薩沙彌,是指大通智勝佛講說《法華經》,《妙法蓮華經》 那時候的沙彌,名稱沙彌,他才只是受持十戒,本是小乘戒。 但是年紀小小的孩子,只是沙彌,他就懂得求佛道, 雖然是受持十戒,他的志卻很大。佛講了『阿含』、『方等』、『 般若』之後,這十六沙彌再請無上正等正覺, 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佛講說大乘法, 因為大家想要追求與佛同等的佛知佛見,這是十六沙彌的請法。
(『今求佛道,修大乘行,故稱菩薩沙彌』。)可見過去的『阿含』 、『方等』、『般若』,他們都聽過了,現在是志求佛知佛見、 佛道,這是他們現在所要追求的。所以, 現在他們的意向是要修大乘行,所以稱為『菩薩沙彌』。
因為聽『方等』、『般若』經,已經歷過二萬劫中,時間很長。 因為大通智勝佛的佛壽很長(編按:五百四十萬億那由他劫), 講法的時間,也是一樣很長。就如我們人間, 在地球的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但是同樣在太陽系之中, 其他的星球,它們的年不一樣。如冥王星,它繞太陽一圈, 它的一年是我們的地球年的一百六十多年,所以時間不同。 佛佛道同,不論在什麼世界說法,次序是一樣的。 佛陀四十二年後講說《法華經》,大通智勝佛二萬劫以後, 才開始講《法華經》。
『由聞方等、般若』,包括『阿含』後,這樣經歷二萬劫, 用二萬劫的時間來講『阿含』、『方等』、『般若』。所以, 他們體會到了,修六度行,所以堪稱『菩薩沙彌』,能夠稱為『 菩薩』了。
⊙大通智勝佛說妙法蓮華經時。沙彌受十戒本是小乘,今求佛道, 修大乘行,故稱菩薩沙彌。由聞方等、般若,經二萬劫中, 修六度行,故堪稱菩薩。
我們人人都能夠稱菩薩,只要你發大心、立大願,行菩薩道, 依教奉行,佛陀的教法這樣教我們,我們這樣做,自利再兼利他人, 自己修福再造福人群,這都是叫做菩薩道。所以,我們要『 實智一乘真實法』,所要修的方向, 是希望我們能與佛有同等的智慧,這種的佛知佛見,我們要有實智、 要修一乘實法,我們就要身體力行來修。
佛陀雖然過去都已經用『權』,方便權巧,隨機逗教, 說了很多方便法,其實那些方便法是我們的基礎, 讓我們了解更多人間法。我們若不知道人間法, 怎麼有辦法了解出世間法呢?所以,我們對這個方便法要重視。『 阿含時』的『四諦』、『十二因緣』,我們若是不清楚, 要如何再向佛的境界精進呢?
所以我們應該都要知道,要先培養我們的善根,若欠缺善根, 怎麼有辦法將法入心來?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來堅持,信力要深, 念力要堅固,要時時將法背誦在心裡, 我們才有辦法這樣一一好好地用心在聞、思、修,若能這樣, 聽經之後,好好再思惟一下,然後身體力行。若不這樣, 我們是無法體會宇宙法界的真理。
我們要好好用心,過去的迷失實在是太久了,習氣實在是很深, 我們現在真的要用心、用力來堅持,要好好聞、思、修。 所以要多用心啊!
[註一][方等經](術語)大乘經之總稱也。觀無量壽經曰:『 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丁福保《佛學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