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11月16日】敬行供養悉令周遍

Community:
Branch:

『供養如是之多無量諸佛,建造如是之多塔廟顯德,供養諸法緣諦六度萬行,四修弘誓無量大覺圓具。』

修行的過程,必定要用長久的時間,到底要多久呢?生生世世。時間是多長呢?無央數劫。要用很長久的時間來培養我們的心性。凡夫心起起落落,煩惱很多,無明之多啊!這要用很長的時間吸收法,法入心來。法從哪裡來呢?從大覺的大覺者,諸佛菩薩求來的。

佛陀是大徹悟者,菩薩是實行者,所以我們要從諸佛菩薩求得法,必定要身體力行,『供養如是之多無量諸佛』。前面我們一直在說,不論是迦葉尊者或者是須菩提,他們要成佛的過程,就要供養過三百萬億諸佛,表示時間很長,又要面對很多無量數的人群。一回一次,次次回回來人間,總是用修行的心上求,就要『供養如是之多』,去付出、供養無量諸佛。

供養的方式有很多種,『建造如是之多塔廟顯德』。塔廟,表示顯德的意思。諸佛菩薩入滅之後,將舍利收藏在塔廟,顯示他的德。

『供養諸法緣諦』。除了這種有形的舍利塔廟,在圓寂之後用來顯揚他的德行以外,你曉得要顯示諸佛菩薩的德,平時的供養,那就是我們自己自身要身體力行,菩薩是我們的典範,諸佛是我們的導師,所以我們要學,所以身體力行也是一種供養。

『諸法緣諦』。要如何將佛法普遍在人間,讓佛法能人人受用,我們就要不斷用心認識佛法,要了解法裡面的因緣與它的諦理。人間苦在哪裡呢?為什麼人間這麼多的苦?是天災,是人禍,人群心靈的煩惱是因緣,他們的家屬是這樣的牽掛。愛恨情仇是如何來的呢?是因緣、是果報,所以才會這樣的折磨、苦難。這要用心去理解法中所說的因緣,去理解人群中的無明煩惱,這種世間折磨受苦。將世間法與佛的教法會合,所以這也是叫做『供養諸法』。

『十二因緣』要再更透徹了解,因緣果報觀要再很用心去分析,還要觀察人間這樣的苦『集』,是什麼因由,集來這麼多的苦?分析了解人間這麼多的苦,與佛法混合,就是去契佛法,用佛法會合起來,原來是這樣,瞭解了。所以我們要如何去除、滅除怎樣的煩惱,自己的內心要很清楚。要趕緊修行,也就是要修六度萬行,我們要趕緊實行『六度萬行』。

我們還要『四修弘誓』,六度萬行要四修,記得嗎?無餘修、無間修、長時修、尊重修,要不斷不斷,不間斷的四修,用這一分心立『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種『無量大覺圓具』,就要用這麼長久的時間,所以我們要真正下定決心。

我們前面的經文就說,『其佛當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住世也是二十小劫。

⊙『其佛當壽十二小劫,正法住世二十小劫,像法亦住二十小劫』《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知道這尊佛,『其佛』是哪一尊?名相如來。那尊佛是佛陀的時代的誰呢?須菩提。這表示需要很長的時間,面對著無量數的眾生,生生世世都要上求下化,去行菩薩道。長行文說完,就用偈文為我們重複,讓我們更記得。

再接下來,又是另外一段經文。『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我今語汝,是大迦旃延,於當來世,以諸供具供養奉事八千億佛,恭敬尊重。』

這段經文開始,另外要為迦旃延授記,『迦旃延於當來世』必當作佛。迦旃延,他必定要經過了八千億佛的供養奉事,這麼長久的時間。

⊙此段釋授迦旃延,授與當來必當作佛之記。迦旃延當於佛在時,供養奉事,於佛滅後供養塔廟,後更值得佛世,奉覲供養承事,始能具足菩薩修六度萬行之道。

每一尊佛在世時都要這樣供養奉事,若是滅度時,就要『供養塔廟』,要建塔,要造廟。這就是未來迦旃延這尊佛,他還沒有成佛之前,對每一尊佛都要親自奉事供養,每一尊佛滅度之後,也必定要建塔,供養寺廟,這就是他供養每一尊佛的過程。

『後更值得佛世』。一尊佛過後,還會再遇到佛,同樣『奉覲供養承事』,再遇到佛,同樣這樣的供養,『始能具足菩薩修六度萬行之道』。這就是對佛的恭敬,要好好供養,不論佛在世或者是佛滅度,他生生世世都是這樣培養,在三寶中──佛、法、僧的法中在修行。

所以『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我今語汝』。

⊙爾時,世尊復告諸比丘眾,我今語汝:佛陀悲智說聞契理,已聞復聞,未聞者得聞,故復告諸比丘眾。

我現在跟你們說:這是佛陀的悲智,『說聞契理』,佛陀就是契合根機而說法。這些眾生,聽法的人,弟子就要很用心將法收入心來,能夠契佛所說的道理,所以叫做『說聞契理』。

已聞者復聞。已聽到的,還要再繼續聽,聽了才能記憶得很深,牢記到這個法變成是我們自己的法。這是佛陀的慈悲,不厭其煩,不斷復說,希望弟子聽法,說到讓他將這個法聽入心,變成自己的。

『未聞者得聞』。他用偈文再復說,還沒聽到的,後來的人能再聽到。佛陀不斷將法復說,『已聞復聞,未聞者得聞』,這就是佛陀講經,前面講完,後面再以偈文復說,這就是佛陀的用心。

『我今語汝』,我現在再重複說,說:『諸比丘啊!大家要再用心聽。』

⊙是大迦旃延:欲異於僧團中同名者,故標曰大。迦旃延:佛十大弟子之一。

再跟大家說,『是大迦旃延』。僧團中同名的人也不少,所以多一個『大』字,那就是異於他人。不是別人,就是這位迦旃延。也是十大弟子之一。

⊙大迦旃延:譯云文飾,南天竺婆羅門族,論議第一。文采絢麗,文思泉湧,文飾自然。

『大迦旃延』譯作『文飾』。因為他是南天竺婆羅門族,在佛的弟子中是『論議第一』,他『文采絢麗,文思泉湧,文飾自然』。這個文字大家看了就能清楚。他所說的語言都很文雅,與人如何辯論就是用這麼優雅的詩句與人說話。才華很多,學問之大。

有一次外道教徒就來問迦旃延:『你們都說造惡者將來輪迴要墮地獄等等,受很多苦報。但是受苦的這些人也都沒有回來說,﹃我已經受到報應,我很苦,我輪迴在這麼苦的地方。﹄他們都沒有來說。還會有其他世嗎?到底你們要如何解釋?』

他的解釋就說:『如世間的罪人,他已經犯罪,被人抓去關在牢獄裡,你想,他能再回來跟你說,我在監獄裡如何苦嗎?何況地獄的一日,在人間是算劫的長時間。地獄受苦,那種無間地獄是不間斷在受苦,哪有辦法再回到人間跟你們說,我已經在地獄了,我受什麼苦呢?絕對無法再脫離地獄。所以,要他回來有辦法嗎?』

外道教徒又問:『善人呢?做善事他會生天,為什麼他們不會再回來人間,向大家說天堂是怎樣怎樣的享受呢?』迦旃延的回答:『就像一個人已經跌落廁所的糞坑了,好不容易才出來,你要他出來之後,洗淨了身體,然後住在很莊嚴的室內,他難道還願意再跳入這麼臭、這麼骯髒的糞坑,給你們看嗎?不會啊。人間充滿了濁氣,生在天堂,就不想再來人間了。』

類似這樣論議,天堂、地獄的問題,外道教徒來問難,他就用很優雅的方式和他辯論,外道教徒無不都是心服口服,所以迦旃延稱為『論議第一』。

『於當來世,以諸供具:能供之器』。

⊙於當來世,以諸供具:能供之器。供具,又稱道供物,即供養佛菩薩之物,敬、行供具。花、塗香、燒香、飯食、燈明物敬等。

在這裡是說,他要能供養很多佛。供具,那就是供養佛菩薩的物,敬、行的供養具足了,這就是供養。過去常常說過了,有利的供養、敬的供養、行的供養。

利的供養就是用花、香,或飯食,或點燈,這都叫做物,也叫做物的供養。用恭敬心來禮拜,這叫做敬的供養。更以行供養,身體力行來供養;用什麼方法呢?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用這六度,這六種來行,六度萬行,這叫做行的供養。

⊙更以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之六度為行供具。

六度四修,四弘誓願、四無量心等等,這就是行的供養。這樣『供養奉事八千億佛』,用有形的物質,用恭敬的形態,用身體力行,入人群中去度眾生,等等的行為來供養,這就是『所供之境』,用什麼樣的心境來供佛。

⊙供養奉事八千億佛:所供之境,菩薩以所修善根功德,承事供養一切諸佛,悉令周遍,無所闕少。

『菩薩以所修善根功德,承事供養一切諸佛』。六度萬行的菩薩,就是用這樣修行,用這樣的善根,用這樣的功德來『承事供養一切諸佛』。所以諸佛不是要你的香花供養,這只不過是表示你的心意而已,並不是佛菩薩向你收這些供具,沒有,只是表示我們的心意。我們最重要的是尊重法,要身體力行,這就是最好的供養。

『悉令周遍,無所闕少』。用這樣來供養,這是迦旃延未來用這樣的態度來供養。

⊙恭敬尊重:能生恭敬供養奉事,虔誠尊重心。上約如來在世之時,下明滅後供養塔廟。

『恭敬尊重』,就是『能生恭敬供養奉事,虔誠尊重心』。這是表達虔誠的尊重,尊重佛的教法。這樣身體力行,發大心、立大願,就是最上的供養。以上就是『約如來在世之時』,下是『明滅後供養塔廟』。

所以生生世世,有佛世時,我們要身心恭敬供養;佛滅度之後,法還是在心裡,還是一樣身體力行,見寺廟、佛塔都要起恭敬心。這就是學佛,學佛要時時用心,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去除煩惱,如何將法入心來。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