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所止在本處解脫生死,雖慕大猶未定作菩薩,是居白淨地坐無為坑,但念空無相無作而已。』
這就是在描述過去佛陀這些大弟子,隨佛修行,瞭解苦諦,瞭解十二因緣法,瞭解人生生死輪迴是苦,這些道理都瞭解了。所以『所止在本處』,瞭解這些法,卻是一直停滯在小乘,獨善其身,只求自己解脫生死。
『雖慕大猶未定作菩薩』。雖然聽到佛陀讚歎大乘,聽到佛陀鼓勵發大心的人行菩薩道,知道菩薩能利益眾生,芸芸眾生因為菩薩而得救,他也是很羨慕,卻是心仍然有猶豫,遲遲不敢走出小乘,不敢發大心、立大願。所以『未定作菩薩』,自己的心還不能決定。出家的生活就是這麼簡單,每天出去沿門托缽,回來,只要這一天吃得飽、營養足夠,就專心聽佛說法,然後觀境界、靜思惟,生活單純,心沒有染著。
所以,『是居白淨地坐無為坑』。覺得這樣的生活就能斷除生死,所以心一直都是守在這樣很乾淨的白淨地,心地是一片的清淨。佛陀為他們說法,瞭解自然道理,他們從佛陀所說法中得到法喜,沐浴在法流,這種法叫做無為法,這是他們的生活。
佛陀運用他的智慧,談天文,說地理,談人說事,說出了人生的苦、集、滅、道,從苦集滅道到明瞭十二因緣法等等。教導我們如何回歸真如本性,就說『三十七助道品』。然後讓我們瞭解,要將無明去除,當道理清楚了,就要發大心、立大願,入人群中去。這是佛陀每天向著弟子所說的法。
從一切法,雖然知道苦、集、滅、道,念空、無相、無作(註一),來看人、事、物,你計較什麼呢?入人群中去,瞭解人的煩惱無明,這卻是步步陷阱,所以會怕,我們若是墮落,失去原來修行的初心,就要再帶業而來。人與人之間若有彼此牽連,這個因、緣又成就,那又再由不得自己,在生死中輪迴。儘管大家的心羨慕大菩薩發大心被佛陀讚歎,也羨慕菩薩在人群中付出;不過他寧可沐浴在法流中,『居白淨地坐無為坑』。
『但念空無相無作而已』。只停止在這個地方,儘管佛陀說了很多行菩薩道能救世、救苦眾生,但是發不出這樣的心來。佛陀在《法華經》靈山會上,開始要大家轉小為大了,不斷讚歎佛的境界,智慧之遼闊。人人開始知道自己停止在這個地方(編按:自我解脫生死),原來還有這麼大的空間,還有這麼大的智慧法海,佛法的寶藏是在人群中才有辦法透徹。大家開始瞭解了,於是紛紛發心了。
⊙『爾時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皆悉悚慄,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佛陀在<授記品>中,已經叫出了這四位大弟子的名字,他們在聞法法會中站起來,在佛的面前表達心意,體會了佛法,瞭解佛法寶藏其實人人本具。佛陀歡喜,知道他們已經發大心。這是師徒的心相契合,所以在<授記品>開始叫喚摩訶迦葉、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等這四位弟子。
因為前面迦葉已受記了,但是後面這三位就開始擔心了,佛陀已經對迦葉尊者授記,我們大家呢?那時候,聽到迦葉尊者被授記,愈是緊張起來了,所以『悚慄』。『一心合掌』,這是一個期待,期待也能得到受記。又是歡喜,又是不安,不過大家還是『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這三位弟子,我們都瞭解他們的過程了。迦旃延,他就是一位非常有智慧,有很好的因緣,親近了佛,他聽佛的法,還有他的舅舅在過去培養他的慧根,再接受佛陀的教育,在佛的弟子中是『論議第一』。
他自己將愛欲的束縛完全去除,自我解脫,所以心已經沒有煩惱了。佛陀同樣也是常常派他去說法,所以他能面對著少數人,或者是大眾,全都能去解除別人的煩惱。尤其像是婆羅門所問難,也都能一一解答。
有一次,有位婆羅門修道者,很好奇的來問迦旃延:『人與人之間都有互相對立的時候,但是同樣都是在修行的婆羅門,道理大家都通達了,卻對道理無法互相契合而相爭;剎帝利與剎帝利之間也是相爭,』剎帝利就是國王、大臣等等,『種族的地位那麼高了,還互相爭鬥,到底是為什麼呢?』迦旃延很簡單的回答:『為了貪欲。婆羅門與剎帝利都是執著為名和為利,這樣才會互相相爭。』
這位婆羅門就又問:『聽說比丘與比丘也有意見不和的相爭,這又是為什麼呢?比丘不是在僧團接受佛陀同樣的教育。』迦旃延回答,『是我見與法執。各人都有各人的我見,每個人都還有我,我的見解、我的煩惱還未去除,所以佛陀所說的法,我認為是這樣,他認為是那樣。』
以迦旃延這樣的回答,我們來想,舍利弗、目犍連這兩位好朋友,沒有法的相爭,也沒有意見的相爭,卻是其他的人有議論,迦葉尊者與須菩提,一個是向富人托缽,是因為體念到貧者生活困苦,所以不向貧民托缽。但是迦葉尊者認為貧人過去就是沒有造福,這時候要讓他種福因。所以,各人思考的方向不同。因為人人還有煩惱未盡,你的觀念、我的觀念還有分別;法,我聽的,我的感受,你聽,你的感受,所以難免有爭端。
這位婆羅門又問:『誰能夠離開這種貪欲、我見與法執?已經清淨,沒有欲念,沒有我見,也沒有法執,能將法很圓融運用,有誰做得到?』迦旃延回答:『那就是我的師父──釋迦牟尼佛,他去除了一切欲念,去除了我法二執。佛陀的心已經超越天地宇宙萬物,沒有一項道理不清楚。佛陀的大覺悟,對人、事、物理都圓融了,他做得到。』
從迦旃延的口才中知道,他瞭解佛陀、體會道理,才能這樣向這位婆羅門說法;婆羅門他接受了,知道迦旃延所說的法句句是真是實,所以他對釋迦牟尼佛打從內心尊重,迦旃延就這樣把他度進來,皈依佛,受持佛法。所以,迦旃延是論議第一,他所說的法,人人接受。
⊙皆悉悚慄:三人弟子,見大迦葉得授道記而身不預,所以未安,驚悚戰慄。
接下來就要說這三位的受記,他們各有因緣,各有優點,都是佛座下弟子中的上座弟子,佛陀開始向這三位各別授記。這三位還未聽到他們的名字,『皆悉悚慄』,開始大家會不安,心不安。
大迦葉已經是『得授道記』了,已經受到佛陀的證明,但是三位弟子大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旃延還沒有,還不知道,佛陀是不是會點出我的名字來授記?因為這樣心未安,會擔心這個機會若失去了,可能沒有成佛的機會,這是自己所擔心的。
⊙悚慄:驚懼不安之貌,摹三聖希記之狀,意謂我等同陳窮子一喻,何故授彼記而未及於我,故皆悚慄不安。
『悚慄』,這種驚惶、不安的意思。
『摹三聖希記之狀』,這就是很羨慕,別人都可以受記,我不能嗎?我應該是能跟他一樣,接受到佛陀為我授記。
『三聖』就是這三位,心已經有盼望。這三位在佛陀的弟子中,他們也是佛陀早年的弟子,長年累月都是在佛身邊,而且所有的煩惱,無明、惑都去除了,所以斷種種煩惱。如凡夫有生、老、病、死,這四種煩惱,他去除了;愛別離、怨憎會,也去除了。這些煩惱去除,心清淨,堪稱為聖,已達賢聖位,所以已經得四果羅漢了,堪稱小乘聖人。所以,他們開始發大心了,也很期待有這樣的受記,所以『希記之狀』。
『意謂我等同陳窮子一喻』。這三位與迦葉尊者共為四位,一起來佛的面前,共同來舉出了貧窮子的心態,四人同感,也同時來表達。
『何故授彼記而未及於我』呢?為何先從迦葉,怎麼還未輪到我?當然也會擔心。所以,『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
⊙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齊一其心,合十指掌。瞻視敬仰,世尊顏容。正意求佛,目睛不瞬。
就是因為這樣,這三位很虔誠合掌,在這個地方,共同一心,各人都有所期待。『瞻視』,就是抬頭看,因為佛陀坐得較高,他們雖然都在佛的面前,但是要抬頭,用很虔誠的眼光注視著佛陀,這叫做瞻視;這是表示很恭敬、敬仰的心。
這三位『正意求佛,目睛不瞬』,未來要如何能得到他們的國土,未來的國土到底是什麼樣子。人生的苦難真的是很多,所以人人對生死實在是很厭倦。但是現在知道,人群的苦難,必定需要聖人在人間,才能解開苦難。大家已經體會到,佛陀來人間傳法,是盼望人人要發大心,入人群去解脫人人的苦。
佛法要如何打開人心,要如何去除煩惱;獨善其身,只有一個人解脫,兼利他人,能普利天下,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真理。所以我們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註一』三三昧(摘錄《佛光大辭典》)
指三種三昧。三昧,禪定之異稱。依大乘義章卷十三載,心體寂靜,離於邪亂,稱為三昧。此三昧分有漏、無漏二種,有漏定為三三昧,無漏定為三解脫門。據增一阿含經卷十六等之說,即:
(一)空三昧,即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為與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相應之三昧,觀諸法為因緣所生,我、我所二者皆空。
(二)無相三昧,即一切諸法皆無想念,亦不可見,為與滅諦之滅、靜、妙、離四行相相應之三昧。涅槃離色聲香味觸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為相之十相,故稱無相。
(三)無願三昧,又作無作三昧、無起三昧。對一切諸法無所願求,為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非常、苦、因等可厭患,故道如船筏,必應捨之;能緣彼定故,得無願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