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覺悟自性諦理,自性身即法身,諸如來真淨法,湛然常寂具足,無邊真實功德,一切法平等性。』
各位,我們每天聽,法有入心嗎?是否有向自己找到自性了嗎?自性到底是什麼?這長久的時間,一直反反覆覆強調『自性諦理』,人人本具真如本性;要讓大家更透徹明瞭真理住在人心,真如本性的真諦理是遍虛空法界,這個道理我們要很用心去找出,如何將自己內在的真如,與虛空法界的真諦理會合起來?
這就是佛陀來人間教育我們,讓我們的心在清淨中,體會天地萬物一切的道理,希望我們能夠心很明徹,透徹所有有形無形,無不都是有它的自性、它的道理存在。所以說,『自性身即是法身』。我們本具真如本性,與佛有同等的智慧,心就是那麼的明徹通達。
希望我們修行要自我去除障礙,『覺悟自性諦理』,不要讓自己有障礙,要瞭解自性身即是法身,法身就是真理,很普遍通達、瞭解一切的景象、理性,這就是我們修行要很用心的地方。
『諸如來真淨法(,湛然常寂具足)』。如來真淨法長什麼樣子呢?『湛然常寂具足』,這就是如來真淨之法。他的心是這麼平靜,平靜得如一面鏡子一樣,能夠照耀很開闊的境界,這面心鏡,我們人人本具,只是很多很多的無明污穢,將我們的心鏡污染得一片黑了。心鏡的本身有什麼損失嗎?一點都沒有損失,它的光明還是內藏著。只要我們用心將這面心鏡擦、擦、擦,自然就乾淨了,鏡子即能照耀外面的境界。
同樣的道理,這就是我們湛然常寂具足的本性,人人都具足,人人都平等,所以佛陀要我們人人都能夠去除這一分一分的無明,成長一分一分的慧命,這是佛對眾生一片真誠的心。
所以,『無邊真實功德,一切法平等性』。這是佛陀他對眾生無邊真實的功德,累生累世,累劫以來,佛陀真實的本懷,無不都是這樣的用心。佛陀真實的本懷,生生世世來人間,內修外行,對待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就是這樣一直累積功德。
前面的經文就是長行文,已經告一段落,佛陀已為迦葉尊者授記,但是又重複,『(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告諸比丘!我以佛眼,見是迦葉,於未來世,過無數劫,當得作佛』。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告諸比丘!我以佛眼,見是迦葉,於未來世,過無數劫,當得作佛』《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再重新向大家說。因為有的人姍姍來遲,聽法沒有很認真,慢慢地來。這慢慢來的人沒有聽到,佛陀慈悲,『既然你後面才來,但是為迦葉授記的事情很重要,我重複再講一次。或是記憶較差的人,瞭解體悟性還不很敏銳的人,我再重新說一次。』所以就有此偈文出現。
迦葉未來世,『過無數劫』,要過很長久的時間。因為他要再見過三百萬億佛,在這麼多尊佛的道場受教,再累積功德,還要在人群中多結善緣,多磨練,來成長智慧,所以『過無數劫,當得作佛』,他必定要經過這麼多的佛,當來也能成佛。
接下來這段偈文,『而於來世,供養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為佛智慧,淨修梵行,供養最上,二足尊已』。
⊙『而於來世,供養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為佛智慧,淨修梵行。供養最上,二足尊已』《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還要有這樣的過程,供養奉覲三百萬億佛,因為諸佛世尊,佛佛道同,每一尊佛都是很敬仰,敬仰佛的智慧,在佛的座下修梵行。就如迦葉在釋迦佛的座下,開始發心(修行)就是修清淨行。
『供養最上,二足尊已』。用此清淨行來供養每一尊佛,每一尊佛所教的,他都是真心受持,依教奉行,這就是最上的供養。不是用物質供養,是用他最虔誠的心,依教奉行來供養二足尊。二足尊就是福慧具足的大覺者。
⊙而於來世,供養奉覲,三百萬億,諸佛世尊:從是已去,未來當得奉覲見諸佛。三百萬億:所見之數。
『從是已去』,也是過去,也是『未來當得奉覲諸佛』,不論是過去或者是未來,一定能生生世世遇到佛,佛真如的法,生生世世一直在他的心裡。『三百萬億』,(可見)所見的諸佛數字是很多。
⊙為佛智慧,淨修梵行:頌宣法修慧,梵行全攝六度。
這就是我們修行要經過,『為佛智慧,淨修梵行』。『梵行』,常常說過了,我們要好好修(清淨行),修好我們的智慧,有智慧才能修得梵行。我們應該要很清楚,這種法。『為佛智慧,淨修梵行』,這就是重說的意義,要讓大家更瞭解,修慧是在梵行中來修。如鏡子沒有擦拭清明,就照不到外面的境界。慧,慧就是非常的明朗,梵行專稱為『修清淨行』,必定要經過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為了要成佛,就是要這樣在人群中,成就佛智慧。
『全攝六度』。修梵行不是都不和人互動,這樣才是清淨,不是;是要入人群中與人互動,而不受污染。所以我們在這個人間,若能付出,再持戒、再精進、再忍辱,自然就能磨練出那一分『思惟修』。很透徹瞭解,好好思惟,用什麼方法在人群中,不受人群影響我們。『思惟修』是禪定的意思,這個定力能產生我們的智慧,這就是法。
⊙為欲成就佛智慧故,清淨身心,修諸梵行。又如來智慧之深廣,譬如海深廣無涯底。
所以『為欲成就佛智慧故』。我們修梵行一定在六度中,六度一定要在人群中。
『清淨身心,修諸梵行』。我們要用清淨的身心,在人群中修種種清淨行,若沒有濁,哪有清淨呢?所以在濁群中保持清淨心,這就是用功,這就是修行。
又說『如來智慧之深廣,譬如海深廣無涯底』。如來的智慧就像海一樣,又深又廣,如來的智慧是從『淨修梵行』來的。
⊙淨修梵行:即出家離欲之行。當知,三世諸佛,無不由出家修梵行,得成正覺。
『淨修梵行』,就是『出家離欲之行』。
『當知,三世諸佛,無不由出家修梵行,得成正覺』。每一尊佛要成佛,他一定要出家,出家表示斷除了小愛、私欲,家庭的欲念,捨棄小愛,專心為天下眾生的大愛,這就是過去歷代祖師,未來成佛(者),無不都是因為出家,為天下眾生,才能將佛法這樣擔起來。
『三世諸佛,無不由出家修梵行,得成正覺』。所以過去、未來諸佛都是這樣,所以叫做佛佛道同。走同樣的一條路,起點你要有修行的心,出家之後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釋迦如來的大家庭,是為天下眾生,親,天下為親,念,天下為念。
⊙供養最上,二足尊已:心為能供福慧兩足最上世尊,是所供境。
所以,『供養無上,二足尊已』。因為諸佛無不都是放下自己的家庭而專心修行,在人群中修福修慧,生生世世,無量劫的時間,這樣的一路走來,所以值得我們『供養最上二足尊已』。福具足,慧具足,『心為能供福慧兩足最上世尊』。用我們的心,真誠的供養福慧兩足尊,這就是我們要用真心來供養,要依教奉行。
再接下來經文又說,『修習一切,無上之慧,於最後身,得成為佛』。
⊙『修習一切,無上之慧,於最後身,得成為佛』《法華經授記品第六》
這段經文就是說,要這樣修行,修習一切無上智慧,最後身就能得成為佛。時間雖然長久,只要一念心一路這樣走去,心不受污染,再久也終能成佛。這就是『修習一切』。
⊙修習一切:久在迷故,自壞善心,今始覺知,復本性體,名之為修。漸漸增進,名之為習。
『修習一切:久在迷故,自壞善心,今始覺知』。就是說我們凡夫都是這樣,長久以來迷在凡夫界,人人的心受污染了,這都是自己自造自污染。這時候因為有了因緣,『今始覺知』,現在真正聽佛法之後,全都瞭解了。
『復本性體』。現在瞭解,恢復了我們的清淨本性。清淨本性,清淨的覺體就是真諦理,我們現在都已經瞭解。
『名之為修』,瞭解之後就要開始精進,要好好修了。『漸漸增進』,一步一步走,儘管時間很久,要再經過三百萬億諸佛的道場修習,只要這念心清淨,步步向前前進,自然能再恢復本性,增長智慧,所以是『無上之慧』。
⊙無上之慧:一切諸所證之智,名無上之慧。指修二道五菩提,能得佛的無上智慧。
『無上之慧』是『一切諸所證之智』。我們修,體解了,那個體解就是智,瞭解了,直到無上慧。慧就是平等慧,智就是分別智。懂得分別是非,到達了慧,那就是平等。這種平等,就是智慧具足,自然我們就能慈悲等觀,這叫做佛慧,叫做無上慧。那就是『指修二道五菩提,能得佛無上智慧』。
⊙於最後身,得成為佛:等覺後身,得成正覺。最後身,即於此身成道名最後身。
『於最後身,得成為佛』。最後菩提成就了,自然就得『最後身』,最後他來世也能成佛。所以『等覺後身,得成正覺』,就是修行到最後,所有的煩惱、塵沙無明惑都斷除了,慈悲等觀已經到達極等,法已經到虛空遍法界。『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這種智慧,那就是成正覺。等覺就是佛,最後身是佛成佛、成正覺的時候(,那一世的最後生死身)。
力量就是從我們自己的心開始,所以我們剛才說過,『覺悟自性諦理』,要常常瞭解,自性在我們心裡這麼貼近,這麼貼切,每一天、每一個時刻,無不都是從我們的身、心,與外面的境界所接觸的,是擔心或者是歡喜?這無不都是外面一切的境界(所影響)。
總而言之,很多事情,我們在日常生活互動、對待,到底有覺悟到自性嗎?周圍的道理,明白了嗎?是不是要很用心呢?我們在人間,才能到達無邊真實的功德,到達一切法都平等性,到達淨化人心。
人人要有大光明的心地,不要有黑暗的心,這就是我們要如何發心,將一片真誠為大地眾生來分享,來淨化,這要看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