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助學金家庭 教育是期待的光

志工們訪問劉家時與劉振喬及其家人一起合照。 【攝影者:譚汝焯】

Community:
Branch:

志工們訪問劉家時與劉振喬及其家人一起合照。 【攝影者:譚汝焯】

吉打分會教聯老師聯同教育志工,首次家訪新芽助学金申請家庭,看到受訪家庭雖面對困境,卻對孩子的教育充滿期待,新進志工也初次體驗見苦知福。


為了舒緩貧困家庭的經濟負擔,馬來西亞吉打分會今年(2016)首次成立了新芽助學金。教聯老師聯同教育志工們共家訪了廿四個新芽助學生的家庭給予他們關懷與鼓勵。從2013年起,慈濟教育志工開始把人文教育帶入校園。今年志工更進一步與校方合作,走入低收入戶家庭,關心學生的家庭,讓他們得以安心上學。


◎落實感恩尊重愛 貧困家庭心富足

「振喬,媽媽在家嗎?」慈濟志工向屋內的孩子問道。志工抵達時父母都出去工作了,四個孩子因為認識黃麗根老師,就招待大家進屋。待媽媽趕著從工作的菜市回來,滿臉笑容地走進家門,先一个深深的行礼,再給老師一個感恩的擁抱。劉媽媽用一顆充滿感恩的心說著孩子知道老師和慈濟志工要來,前一天四兄弟姐妹就把家裡的客廳收拾得乾淨又整齊。

當劉媽媽聽到內向害羞的劉振喬回應老師說學校教導學生要懂得「感恩,尊重,愛」時,不禁欣喜地鼓掌讚賞孩子。志工與開朗樂觀的劉媽媽一番交流後,準備結束家訪之際,還穿著賣菜衣服的劉媽媽熱情的要求與老師合照,於是,一聲「咔嚓」,真善美志工給劉媽媽與黃老師留下了一張真摯的溫馨照。


◎靜思鈴聲校園播 孩子熟悉靜思語

一踏入蔡家,看到蔡爸爸躺在客廳裡的病床。一個小小的身軀從屋後鑽出來叫了聲老師 ,她是蔡芬妮。兩位中學的哥哥姊姊就坐在爸爸床邊的沙發上,印尼籍媽媽從樓上下來,口中傳出印尼話。媽媽說著爸爸因兩年前車禍傷及脊椎而行動不便。孩子們都會協助爸爸下床,甚至小小的芬妮也會倒尿盆。老師就說難怪才一年級的芬妮在班上收簿子分簿子或掃地,都表現得很利落,原來在家裡就是小當家。老師要蔡芬妮說出一句靜思語,她隨口就說出:「要自愛,才會人見人愛」。

在楊家,看到的又是另一個自愛的孩子。爸爸工作收入不多,兩個孩子成績卻表現不錯。志工細問之下,才知道除了學校課後的補習班,楊舜珊都沒有參加額外的補習班。平時用心做好功課,多複習,不會的功課,媽媽會幫忙。

踏進黃家,看到正準備出去工作的舅舅。外公外婆招待志工坐下,說媽媽今天到外坡去了。在一旁玩手機遊戲的黃文紋,被外婆制止後,坐到老師身邊。外婆念叨著孫子愛玩,不愛讀書,無奈媽媽又因工作而無法顧及。老師勸著文紋及哥哥要盡自己的本分,就如媽媽盡了做媽媽的本分,努力賺錢養家,而孩子的本分就是要讀好書啦。老師也讓文紋回答「做該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是愚癡」。孩子竟然答對了。

家訪結束後,新進志工張文哲不禁感歎自己的家太幸福了。「看著面對各種困境的家庭,沒有走進去,我們實在無法想象」。

細心觀察的新進志工洪光勵發現,走了四個家庭,當老師問起靜思語,每家的孩子都能回答時,家長的臉上都展露欣慰的微笑。原來,在困境中的家庭,要求的,只是那麼簡單,那就是孩子在學校有學到老師所教的。

志工張凱期師兄則很歡喜的讚歎,每個受訪家庭的孩子,靜思語都考及格了。
這就是教育志工多年勤耕人文教育的成果。

 

黃麗根輕觸著黃文紋的小手, 和她輕聲細語, 給她加油打氣。【攝影者:張凱期】 剛從菜市賣菜回來的劉家媽媽,聆聽老師講解新芽助學金的用途。【攝影者:張凱期】 楊舜珊是個懂事又自愛的孩子, 雖然沒有像一般孩子都有上補習班,但平時用心上課, 成績表現卻不差, 讓媽媽感到欣慰。 【攝影者:張凱期】 在蔡家,印尼籍媽媽以印尼話與志工溝通,後面是因意外受傷而無法工作的爸爸。【攝影者:張凱期】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