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覺有情人洗欲垢淨,心歸無為息心達本,沙門勤修大良福田,能斷眾生瞋癡饑饉』。
要用心啊!我們人人學佛、修行,『覺有情』是修行者發大心的一個名稱。意思就是說,凡夫紛紛擾擾,是非不清,糊里糊塗,世間事聞聲起舞,製造煩惱,這都叫做凡夫。我們開始接受佛法,佛法道理慢慢洗滌我們的無明、心靈的垢穢,洗清淨了,自然就回歸真如本性,我們的心就回歸到無為。無為,就是真理的意思。
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覺悟,覺悟的人就是菩薩。菩薩叫做『菩提薩埵』,『菩提』就是『覺』,『薩埵』就是人,意思就是覺有情的人。我們雖然覺悟,我們沒有放棄人間,所以願意入人群中,在人群中造福,能夠體會人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是非、苦難、人禍、饑饉等等,所以『洗欲垢淨』。
看到人間這麼無常,看到人間這樣禍福相隨,福在前面,禍在後面。就像佛經中講到有一個人,求啊求啊,很虔誠地求財神,就來了一位很漂亮的女人。『妳是誰?』『是你邀我來的,我是財神,來送財寶。』後面又來了一位女人,卻是醜陋,全身髒兮兮,儀表不整齊。
主人就說:『我邀請的是前面這一位,後面這一位是誰啊?』『這位就是『敗壞』。』『我只要請財神來,我不要『敗壞』來。』但是這位女人就說:『我們兩個是姊妹,到哪裡都是相隨。財富不會永遠擁有,所以我妹妹負責來敗壞。』
這個道理也就是佛所說的成、住、壞、空。『有』的時候,每項都隨著時間慢慢一直產生出來,大地什麼都富足,全都有了。隨著時間而來的,就是眾生所造作的業力,就慢慢毀傷、破壞。這是大乾坤的道理。那麼,小乾坤的人類呢?
不要想我要做多少,我要賺多少,我要做多大,我要普遍都是我能做的。這就要看是否有福了。所以我們的心還是歸回真理,與真理會合,將心停息下來,欲念不要那麼大,人生能夠淡泊生活,這叫做『息心達本』。
『沙門勤修大良福田』。沙門,就是出家人,要勤修,要瞭解『無為法』這個道理的源頭;道理的源頭清楚了,再探討眾生人群中的苦與樂,瞭解苦的根源來自哪裡。所以,我們趕緊要在人群中好好的造大福田,人愈多,我們在很多人的生命中造福,這叫做大良福田。不只是造福,我們還要在人群中細思,很微細、很謹慎地想想看,為什麼人生有這樣的起落,有這麼多得意的人生,有這麼多失落的人群?這就是要讓我們在人群中學習。
如何拔除眾生的悲痛?學佛就是教育,我們接受了佛法以後,發現人間有這樣的道理,眾生是可以接引的,將他的心念轉過來,一念間轉苦為樂,將煩惱化成菩提,就在苦難中學習。俗話說要『勞其筋骨』,真正要成就一尊佛,也必須經過很多斧頭、刀、鑿子,各種工具去雕、去割、去刻,要忍啊!人生必須這樣才能成就大福田。否則,人間大乾坤已經這麼不調和,社會人心已經這麼的迷失,很令人擔心啊!
我們要好好地造福人群,同時也教人人好好造福人群。否則,沒有斷除眾生的貪瞋癡,饑饉就隨著後面來了。眾生因為貪、瞋、癡,造作無度,毫無節制,造業很多,現在的大乾坤已經是大小三災都浮現了。
地球被毀傷,氣候不調和,大乾坤地水火風不斷反撲人間。再加上人禍,社會若不能祥和,人禍會造成『刀兵劫』,戰爭。不只是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叫做『戰』,像敘利亞的難民,一百多萬人在土耳其,他們的生活是苦不堪啊!
胡光中居士回來了,述說那裡的人的苦難,很期待能和約旦一樣,幫助他們度過這個難關。現在看到他們的資料回來了,十月十六日發放了,與當地的志工大家會合,有教授、有宗教者,一起去評估。看到苦中之苦、貧中之貧,無法生活下去的人,就發給他們食物,每一個家庭六個人有兩份,一份十五公斤多,兩份合起來三十幾公斤。
飢餓,他們為什麼會那麼飢餓?是因為遇到人禍。他們原本都有幸福家庭、富有的財產,卻因為人禍造成了國家動亂,家破人亡,四竄逃難。流浪他鄉外里,沒了財產,甚至沒得吃,飢餓,真的是苦不堪!所以,我們要好好造大福田,要勤修,將這個道理趕緊讓大家知道,這樣才『能斷眾生瞋癡饑饉』。
⊙『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前面的經文說,那位貧窮子已經進來做事了,在打掃。長者脫下莊嚴的服飾,靠近孩子,一起工作、談心,也安慰他:『你就在這個地方好好地做,會再幫你提升薪資,讓你得更多的福。』雖然孩子在這裡覺得很溫馨,很高興,很有安全感,不過接下來的經文說,『猶故自謂客作賤人』。『雖然我可以永久住在這裡,不過這裡不是我的家。』
『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在這裡繼續工作了二十年,這二十年的時間,專門就是清除糞便髒污。這也有他的道理。『猶故自謂客作賤人』,就是譬喻『修諸道法,卻仍不知堪任紹繼大任』。
⊙猶故自謂,客作賤人:喻修諸道法,卻仍不知堪任紹繼大任。
雖然是這樣在修行,空、苦、無常的道理都懂,『四諦法』、『三十七助道品』也都有在修,『十二因緣法』都清楚了,但是,我的責任就是去除煩惱就對了。就是這樣認真用功,但是還不知道『我要負責任,因為我也是這間房子的主人之一』。自己還不知『堪任』,不知道自己已經有力量,堪負責任。這個家庭我應該有能力負責任,不過,自己還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所以『猶故自謂客作賤人』。
⊙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不捨小志,大機未發,所以從阿含至方等,二十年中皆依小教修行,證阿羅漢果,故云常令除糞。
『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因為他還不想承擔大任,所以只好讓他繼續做清掃的工作。其實這也是一種譬喻,譬喻我們修行者『不捨小志,大機未發』。
因為我們獨善其身的心志還未去除,只顧自己,不管別人的事情,這種心志還未去除。大乘心,就是利益他人的心,這種大根機還未成就,他還未發心立願,所以『大機未發』。
佛陀覺悟之後,他的心靈世界在『華嚴』,所以『三七日』的時間講《華嚴經》。那就是佛的世界、他的心靈世界,暢他的本懷向法身菩薩、天人所說的法。但是『三七日』過後,要思考如何回入人間,這種大法,眾生根機鈍劣無法接受,所以他就要脫下莊嚴的服裝,成立僧團,開始去作弘法。這叫做『阿含時』,都是講說『四諦法』、『十二因緣』、『三十七助道品』等等,比較容易瞭解的法,有人、事、物可譬喻言說,這樣有十二年的時間。
佛陀覺得這十二年的時間,慢慢地他們對法能夠體會了,根本的佛法瞭解了,應該可以進階了,所以就再講八年的『方等』經。所以在這二十年當中,前面是『阿含時』十二年,後面接著是『方等時』八年。這『方等時』,大小教兼說,執小的人還是執小教修行,所以他們只能證得阿羅漢果。這就是最初真正體會佛法,還是停留在這樣。
⊙二十年者,約時間說,佛成道後,初三七日說華嚴,續於十二年中說阿含,再說方等漸入大乘教八年。
『二十年』一句,就時間而言,從前的祖師為了讓我們容易體會,就說:『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說般若,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
⊙古德有頌云: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說般若,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
⊙約修行說:見諦,證悟真理,聲聞預流果以上之聖者慇勤無間道。
『見諦』,我們要知道,修行而能夠體會到道理,那叫做『證悟』。
⊙阿含經云:捨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號沙門。
《阿含經》這一段文,離親割愛,出家修道,要攝受我們的六根,不要讓六根往外亂跑。我們若能『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這才是真正修行的功夫,這樣才叫做『修證』。有修、有證,道理在我們的內心,我們能夠契合。所以,好好用心培養我們的愛心,我們要繼續在修行中『具無漏十法行』。
⊙具無漏十法行:十種行持方法,即書寫、供養、施他、諦聽、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
古代叢林中,修行須恆持十法,第一項就是『書寫』。你想要看到經典,古時候的印刷不普遍,就是靠人抄寫,讓大家看得到經典,而且寫經也能夠修心,讓心較靜下來。第二,要發心時時『供養』。『供養』,有『敬』的供養,有『行』的供養,有『財』的供養,所以要付出。
『施他』。不是只想要取得自己擁有,我們應該要不斷對人群付出,布施。我們還要用心聽法,要『諦聽』。聽法要很用心,不只用心聽,聽了之後還要『披讀』,要一直背誦,將法背入心,才不會忘記。再來就是要『受持』,不只會背而已,要好好受持。受持,法都瞭解了,我們就要『開演』傳法。將法聽清楚,入心了,若有人不會,我們將法傳出去。『開演』,開講演說。
『諷誦』,我們每天早晚要好好地誦經,將此誦經聲遍虛空法界,將經典都入我們的心,好好地『思惟』,照這樣『修習』。這想叫做『無漏十法行』。
各位菩薩,用心修行,我們才能真正成為覺有情人。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