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勸誡二門雙行傳福慧,佛意悲智雙施勸誡門,根機契大法難循機根,待時機熟勸誡雙門開。』
『勸』就是勸大家種種行善法,『誡』 就是警戒人人不要犯了世間煩惱無明的惡業。所以『勸』與『誡』 這二種法門,其實是平行,佛陀這樣長期教育我們, 無非就是教育我們福與慧平行。
但是,若要修福與修慧,在『勸門』下功夫,我們就要行大善; 不只獨善其身,還要兼利他人,這樣才是大善。 佛陀要我們不只是顧自己,還要關懷天下眾生,入人群中去付出。 也向我們說明白,讓我們知道如何斷除煩惱, 要我們將過去攀緣的習氣斷除。
所說的攀緣,大家要分清楚。攀緣,張三李四,東家長、西家短, 去說一些有的或沒有的,挑唆人的感情, 或者為了利益而去與人攀緣,這都不是正確的心態。 佛陀要教我們是誠意,覺有情,關懷天下人,關懷天下事, 那就是大公無私,以天下為己任,這是造福人群,與眾生結好緣, 這就是福慧具足。
智慧,有的人所修的是空慧,只是瞭解很多很多的道理, 都沒有用在人群中,覺得人群與他無關,這樣就是偏空的智慧。 佛陀就是教我們要腳踏實地,福在人群中造,慧在人群中修, 在人群中修福修慧而不受人群所染著,這才是真修行。所以『 勸誡二門雙行傳福慧』,這對我們大家很重要。
『佛意悲智雙施』。佛陀在法華會上暢演心懷, 將他內心的話完全宣說出來,他還是很注重慈悲、 智慧必須兩項兼施;所以『勸誡門』,『勸』與『誡』 這二門要平行,這就是佛陀在《法華經》向我們強調的。
『根機契大法難循機根』。這根機要與大法相契合,好像很困難。 儘管你在修行了,修行群中,根機這麼小,只顧自己,獨善其身, 並沒有想要發大心,利益人群,多數是這樣的人。因此, 我們儘管聽很多法,聽是聽了,卻一直在東家長、西家短, 分別有你有我,你喜歡的,我不喜歡。說誰的優點, 因為這個人我喜歡;說誰的缺點,說得清楚明白, 一直要讓大家知道,這個人的缺點不只這樣,還有這樣、還有那樣, 唯恐這個人的缺點沒人知道。所以,這也不對。
古人說『隱惡揚善』,我們知道人人本具佛性,習氣難改, 若人有心想要改過,我們就要用心為他守護,用方法幫助他、 陪伴他,能將這小小的習氣改除,能發揮他的善、他的良能。 人人都有本覺,都有如來本性,所以修行群中, 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成為善知識。
我們要用心讓道場很整齊。道場是否整齊, 就是看每一個人的舉止動作是否整齊。就如你們早課唱誦, 將你內心的虔誠用聲音唱出來,你的心愈虔誠,聲音就愈大。 而我們的聲音大,與別人的聲音要配合,聽別人的聲音, 同時發出我們的聲音,我們的聲音與別人的聲音配合起來, 這是表示口虔誠、意虔誠、身虔誠,身口意三業合齊虔誠。這也是『 根機契大法』,光是這樣的修行,大家合和,這就是法; 整齊也是法,聲音和齊也是法,一切都從我們的心為出發點。
道場中,大家能這麼整齊,是你的心要去和人家整齊。 大家禮佛時那麼整齊,是你的心有注意,用你的心與大家和齊。 我們唱誦出來這麼有韻律,聲音這麼和,是你的心透過了你的口, 虔誠讚佛、唱念。身口意三業,每一天整齊進到大殿, 第一個動作就已經『根機契大法』了。
所以說,『根機契大法難』。我們的心若無法整齊, 就知道法還未入心,沒有用心在大法裡,所以只好『循機根』。 我們要好好用心。
法,『待時機熟勸誡雙門開』。等待時機成熟,能體會『勸』與『 誡』。勸我們人人行善,勸我們人人心念合一, 為天下眾生去造福修慧,這也是要等待時機。希望我們人人, 修行者能雙門都啟開,這是我們修行者自己不可錯過, 否則就像須菩提所述的這個故事,貧窮子探個頭就嚇到了,趕快跑。
前段的經文說,『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 以冷水灑面,令得醒悟,莫復與語』。
父親遠遠看到孩子和自己派去的人在那裡拉扯,也是很著急,『 不用了,不要這個人了,不要強硬將他拉來,放他走。已經昏倒了, 趕緊用水灑潑他的臉,讓他醒過來。』這就是法, 知道這個大法還無法應眾生機,就暫時將這個大法先放鬆,還是以『 四諦』、『十二緣』,讓他在小乘教,安然自在。暫時不說, 比較不會讓他有壓力。
下一段經文再說,『所以者何?父知其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貴, 為子所難。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云是我子』。
父親用心良苦,現在將孩子放開了,讓他先醒過來, 只要知道孩子在哪裡,暫時不說他是誰。 父親要如何與他的孩子相認呢?這就要用方法了。這是解釋『 諸佛出世,佛佛道同,隱實施權,先三後一』。
⊙釋諸佛出世,佛佛道同,隱實施權,先三後一。
每一尊佛在人間都用同樣的方法,『先三後一』。 因為覺悟之後的境界,絕對不是凡夫所能體會, 所以必定要先應用小教,說有談空,然後才將『空』、『有』會合, 空中妙有,會合回來就是一大乘法。
這時候的釋迦牟尼佛與過去諸佛一樣,就是開始『三合一』, 要施大教的時候。但是,根機若還未成熟,就『暫息大化』。 因為根機還沒成熟,就要用很長的時間慢慢勸誘。
想一想,釋迦佛光是《法華經》就要說七年,長不長啊? 用七年的時間。所以還是要緩和下來,『暫息大化』。 也將近要取入滅了,法要好好說,說得讓他們能夠很清楚、瞭解。
⊙暫息大化,隨機逗教。所以父知其子莫如父。
『父知其子莫如父』。沒有比父親更瞭解自己孩子的。 現在要為他隨機逗教,明知孩子的意志不高,所以只好要慢慢來。 這就是父親對孩子的用心。
⊙志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厭苦欣空。即後經文: 我等以三苦故。
他的孩子『志意下劣』,但是長者『自知豪貴』。意思就是說,『 意志下劣』就是『厭苦欣空』,已經是二乘之人,知道苦啊!苦啊! 佛陀說的,的確是苦。瞭解了在人間這種生、老、病、死, 尤其是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加上『五蘊熾盛』。這個『蘊』, 不斷地在時間運行中累積惡業;時間不斷地消逝,惡業、 煩惱不斷地累積,可怕啊!每天的感受,喜怒哀樂,愛恨情仇, 這也是很苦。所以他對此『厭苦欣空』,一切全都斷滅了, 不必再與人攀緣,過著獨善其身的生活,樂哉樂哉,悠哉悠哉, 這樣不是很好嗎?
就像經文說的『三苦』,在<譬喻品>。什麼叫做『三苦』?第一, 就是『苦苦』,『自寒熱飢渴等苦緣所生之苦』, 這就是生活中的苦。
⊙三苦:苦苦、壞苦、行苦。第一、苦苦, 自寒熱飢渴等苦緣所生之苦。
多少人貧窮困苦,房子沒有屋頂,或是屋頂破了;牆壁都是裂開、 破的牆壁。寒風直吹進來,霜雪直接落下來;下雨天, 整間屋子濕答答;冷風來了,全身直哆嗦。 貧困的人這樣度過人間寒暑,是冷,是熱,有時候飢餓、口渴, 真是苦不堪!這種的苦緣,再加上生老病死,老病中, 或是殘疾的人,苦不苦呢?很苦啊!所以叫做『苦苦』。 不只是一項苦,苦中加苦,叫做『苦苦』。
⊙第二、壞苦,樂境壞時所生之苦。
第二,是『壞苦』。我擁有一切,我希望多再更多, 我最擔心的就是失去。這種得而復失,『樂境壞時所生之苦』, 這叫做『壞苦』。這更苦,本來很享受,本來很有權,『 喊水會結凍』(臺語俗諺。比喻權勢、影響力極大),一旦失敗,『 貧在路邊無人認』,大家都遠遠避開他,像這樣的『壞苦』。
⊙第三、行苦,為一切有為法無常遷動之苦。
第三,『行苦』,就是『一切有為法無常遷動之苦』。 人間一切有為法所造作的業力,再加上無常瞬間的苦,真的很多, 這種無常遷變之苦。常常聽到『四大不調』、人間無常等等, 人心不調,人禍不斷生起,這實在是很苦。
世間有這『三苦』,所以『於生死中受諸熱惱』。 這都是修行二乘的人,大家厭棄再來人間,厭棄入人群的原因。
⊙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
所以『迷惑無知,樂著小法』。自己不知道,我們想要斷苦, 其實又加上了迷惑。我們只是斷煩惱,還未斷無明,還有塵沙煩惱。
我們過去不是一直說,三界的煩惱,你斷欲界、斷色界, 你還無法斷無色界那種塵沙煩惱,難免煩惱會再生。這種『 迷惑無知』,只是『樂著小法』。我們為何不鍛鍊在人群中修福, 在人群中修慧呢?我們在人群中才知道人群所需要的法是什麼, 我們能夠在人群中鍛鍊而不受人群染惑, 這樣才是真正能斷塵沙煩惱。
所以,這是佛陀已經瞭解這些修行者,修小乘的人。
⊙豪貴喻大乘。一心萬行之修德為豪,萬行一心之本覺性德為貴。
『自知豪貴』,這是譬喻佛自己知道,大乘法就是從一心開始。『 一心萬行之修德為豪』,我們就是一心去修萬德。要去哪裡修萬德? 唯有入人群中,無量眾生所需要,我們去付出, 這樣才能累積萬福萬德,這樣叫做『豪』。
『萬行一心之本覺性德為貴』。我們人人本具一心的本覺性德, 我們能發揮在人群中,修萬德萬行,我們能在人群中修。所以, 人人都本具『豪貴』,真如本性,我們具足很多的法, 能夠悲智雙運。
但是,小乘之人『悲智未發』,慈悲心還欠缺,智慧不肯發揮出來, 所以『悲智未發,故畏懼大乘法,無意志求豪貴』,這樣叫做『難』 。
⊙悲智未發,故畏懼大乘法為難,無意志求豪貴。
其實,願意發心,一切無難。就是不肯發心, 所以他對大乘法起畏懼,對於走入菩薩道,他覺得步步為難。所以『 無意志求豪貴』,不願意求富有,不願意去求大乘法。
所以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原來我們人人都是富家子, 要趕緊回歸我們的本家,有堂皇的舍宅,有很富足的寶物, 我們應該回頭好好找回來時路。在我們自己的本性,有『 萬行修德為豪,本覺性德為貴』,我們都有富貴在內心, 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