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覺父念在小機恆隨契範,深思欲教大乘久植機緣,唯因機小成習導之向大,傳法髓長慧命轉小向大。』
『覺父』有兩種意思,一種是我們身外的佛,釋迦牟尼佛;一種是我們自己的本覺。我們也有如來佛性,自己也知道要好好用功,要斷除煩惱。我們希望能夠去除煩惱,這就是我們本來具有的覺性。
我們也常常自我警惕,應該要發大心,不要停滯在小根機,要發揮生命的大用,不要只用在自己,要用在人群中。這是對內在自性佛來說。
若是向外,釋迦牟尼佛,亦師亦父,他心心念念都是眾生,同時無始以來,累生累世就是隨著有緣的眾生,不斷希望能夠成就,希望能在眾生群中與眾生造作有緣。所以『恆隨契範』,就是這樣的期待,隨著眾生六道輪迴,佛陀時時倒駕慈航,入人群中度眾生,很期待能夠契眾生心,在眾生群中作典範,以身作則來教育。
『恆隨契範』。『恆』就是用很長很長的時間。『隨』就是沒有捨離,一直跟隨著。『契』就是契合,用佛法與眾生心契合,作為典範,用這樣的形態來教育。所以,這一定要用深思,要很用心,要思惟,如何能夠將這教法普遍入人群,漸漸讓人群體會大乘法,不是只獨善其身,必定要兼利他人。這是用很長的時間。
就像農夫一樣,撒了種子就要慢慢地照顧到長大,成果纍纍,再復耕耘,這樣久植,常常播種,培育種子,所以叫做『久植機緣』,就是等待時機。這必定要很用心。
佛陀覺悟,要讓大家知道人人本具佛性。可惜人人都是根機很小,不堪接受,所以佛陀必定要耐心,久久的時間待機、待緣,才有辦法教以大乘。
四十多年了,時機無法再等下去了,所以佛陀就要開始說大乘法。但是,『因機小成習』,眾生根機劣小已經成了習氣,習慣了,因緣不成熟的人還是佔大多數。所以『導之向大』,大家的習氣還停滯在小乘裡,必定要再用心殷殷善誘,誘導他們能向於大乘。
可見,度眾生是這麼辛苦!要讓人人能夠透徹瞭解,道理清楚,很不容易。所以要『傳法髓、長慧命,轉小向大』。不得不傳法髓了,法脈一定要傳下去,為了佛法要再向下傳承,長長久久,千秋百世。
我們要常常心存感恩,我們今天有經可看,要很用心珍惜。古賢大德要將經典從印度傳來中國,或者去印度取經,也是非常不容易,波折重重。《法華經》,我們就會想到鳩摩羅什法師,他經過長久的時間、種種的難關,來到中國,帶動很多人來譯經,可見是很不容易。所以,『傳法髓、長慧命』,這都是好不容易傳來的。
我們一直說『信解』,現在就是︿信解品﹀,就如接法髓,我們是不是有很深的信解呢?我們是不是將這個法收入心來,在生命中發揮真實人生的效用,入人群而不受人群污染擾動我們的心,有沒有辦法做到這樣?若能這樣,這就是法髓成長我們的慧命,不受污染,增長智慧,福慧平行,這就是我們應該要學的。所以,『傳法髓長慧命轉小向大』。要轉動我們小乘的心,現在就要一心向大乘法前進,我們的慧命要自己顧。
『覺父』,向內而言,是我們自己的本覺,但是我們要感恩釋迦牟尼佛。他是長年累月,無始劫以來不捨眾生,心心念念都是眾生,甚至已經與他有機有緣,他還是很期待人人能發大乘心,所以這個因緣,他永遠都跟隨著。
就像我們的本覺,自己明明知道,也曾發大心,堅定懇切,那時候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放射出光明。但是,我們這個真如的曙光,是不是讓它不斷不斷地展開呢?那個光有一直照出來嗎?或者被我們的無明蓋住了呢?我們要『恆隨』自己的本覺、真如,要不斷自我警惕。
『契機』,佛法,我們要藉佛法來契我們的心機,要以身作則,不是只會向外求。法原來是在我們的本性,在我們的內心。佛陀的法接近我們的心,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也要向這個法來接近,這樣才有辦法契心契機。
⊙『無有子息,一旦終沒,財物散失,無所委付,是以殷勤,每憶其子』《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是啊!這位大長者心心念念是他的孩子,孩子已經出去了,財富這麼多,長者的年紀也大了,最擔心的就是孩子還沒回來,也就是我們的本覺還沒有啟動。所以『我』,就是釋迦佛,就如那位父親在等孩子一樣,擔心『一旦終沒,財物散失』。
就像佛,若是涅槃之後,沒人好好來傳法。這是須菩提已經覺醒了,不過自己也老了,也能體會佛陀的心了──假如沒有傳法的人,道斷法滅。所以,必定要趕緊找回那個散失的孩子,要付託。財物應該要有所付託,若是『無所付託』該怎麼辦?『是以殷勤,每憶其子』。因此愈思念孩子,想找回孩子的心愈殷切。這是上面的經文。
再下來經文就說,『復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復憂慮』。
⊙復作是念:復是有展轉思念、望求得無憂之義。
最期待的就是孩子能回來,所以說『復作是念』。『復作』就是輾轉,念念不忘。『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就是期待能夠得到孩子回來繼承他的財富。若能這樣就很快樂,沒有其他的要求,只求孩子能回來,只求人人能回歸本性。若能這樣,他就很高興了,『無復憂慮』,就不用再擔心了。
⊙我若得子:有可度之機,即是父子相憶,故名得子。
下面再說,『我若得子,委付財物』。這個意思就是『有可度之機』,表示孩子是出去,總有一天會回來。
我們在前面的經文也看到,貧窮子在外面流浪,到他國去,落得一身貧窮,不斷求衣食,漸漸來到父所止之城。這就是表示慢慢已經在接受法了。就是譬喻我們眾生受了法,這個法開始在我們的慧命中生長,有所依靠,那就是衣食,就是道糧,漸漸得到道糧,慧命也漸漸增長了。
慢慢靠近,所以『有可度之機』。這就是一個機緣,父親找孩子,孩子也開始想要找個依靠,這樣慢慢接近,『故名得子』。『我若得子』,我若能得到孩子,就是機緣漸近了。這樣得到孩子,自然就放心了。
⊙委付財物:授成佛記,名付法財。
『委付財物』,就是授成佛記,名稱『付法財』。就是佛陀準備要向弟子授記的時間,漸漸接近了。若能夠這樣,就『坦然快樂,無復憂慮』。
⊙坦然快樂,無復憂慮:子既無眾苦,但受諸樂,稱佛本懷,父則坦然快樂,無復憂慮矣。
『子既無眾苦,但受諸樂』。這個孩子已經入城,這個城內已經很豐富了,這時候看到孩子已經安頓下來,衣食安定,慧命增長。就如佛陀看到弟子有在受法,舍利弗已經發大心了,佛陀為他授記。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這次就已經有四位了,從弟子群中站起來,到佛前來,用很虔誠的心向佛懺悔,告白他們的內心,過去接受法,然後停滯下來的偏差,空過時空,年齡也慢慢老去了。
不過這時候知道,舍利弗同樣有年齡了,最後也發心,這個種子也應該要入土,大乘法應該也要入心的時刻了。只要種子入土,法入心來,自然這個因緣就會成熟。
我們大家現在都體會了,應該這一念心,自己的真如本性之光,大家都啟發出來了,所以佛陀應該能稱心,如佛陀的心意,『稱佛本懷』。因為佛陀,他要將內心的法說出去,希望讓人人聽懂,從四十多年前,華嚴的道場,那個覺悟的心境,很期待能讓所有的眾生、弟子都體會到,覺悟到那個心境。
若沒有入菩提道,沒有走過這條路,目的地不會到。現在看到弟子都走上這條菩提道了,佛應該要稱本懷,能暢演,能夠很自在說出本懷,讓大家能去體會。所以『稱佛本懷』。
『父則坦然快樂』。就像父親若看到孩子回來了,『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事業有傳承了。』就如佛,雖然弟子的年齡也大了,我自己也老邁了,你們若聽懂就好了,能體會到就好,不必想是老了,因為你們還能領導大眾,接下來的年輕大眾需要你們,人人這個心若啟發出來,真如本性現前,你們能更多人去傳法。
所以,大家要很用心,人人自我覺悟,還要傳承我們所覺悟的法,這樣才能維持佛法,還要再很長久的時間,等到彌勒菩薩成佛。這段時間是很長,這個時候的法若沒有傳下去,等到後面的佛來接人間法,這還要很長久時間。
『覺父』是在我們自己的心裡,我們要感恩傳法者,說法者、傳法者,我們要依教奉行才能法髓入心,成長慧命,轉小向大。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