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屆慈青體驗營

全體學員與工作人員齊聚一堂,留下永恆的回憶【攝影者:方友仁】

Community:
Branch:

全體學員與工作人員齊聚一堂,留下永恆的回憶【攝影者:方友仁】

「年輕人讚起來」第二十二屆馬來西亞慈青體驗營於九月末展開了,各大專院校學生捨去四天的假日前來參與一趟心靈啟發之旅,發掘清淨的本性、體會行善與行孝不能等,並發揮生命良能,充分展現出『慈青悲智行、聯誼啟慧根』之年輕活力。

步入莊嚴的靜思堂,學員們受到隊輔們《歡迎歌》的熱情迎接。換上慈青制服後,大夥兒以煥然一新、整齊一致的服儀,隨著『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會歌』手語與破冰遊戲為營隊掀開序幕。”團體的美,來自個人的配合”隊輔組以活潑的演繹方式帶出行食臥之生活儀規,並以身示範學佛行儀之禮節,與學員們在這三天兩夜的營隊培養『我們的默契』,呈現禮儀之美。


◎靜思晨語《智慧慈悲施妙權》

正法入心得智慧,能轉”優柔果斷”為”當機立斷”。從緬甸風災後的貧農身上見證如何以慈悲大愛,將佛法運用在人間。慈濟在災後重建資助種子讓農民能重新耕作,而他們也懂得感恩,將收成的部份稻米存入『米撲滿』,去幫助更需要的人。慈濟人發送種子之外,也將靜思語帶給農民運用在農作上,並帶領學生見苦知福,傳承善法。營隊第二天晨起,學員們透過師公上人的慈示理解如何以智慧妙法來『同學度』。


◎師公上人與慈濟世界

課程當中講述師公上人年輕時篤定出家的方向,啟蒙師太印順導師『一秒鐘、一輩子』之因緣,開啟了慈濟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學員們將透過攻站了解師公上人如何以『為佛教、為眾生』之志節,締造清新潔淨之慈濟世界。

(一)慈善志業~濟貧教福,教福濟貧:攻站環節,整組學員腳綁在一起,手提椅子,一步一步前往對岸。椅子代表物資,大家一起心連心,前往感恩戶的家,散發永續不斷的愛心。學員與”感恩戶”互動,並發揮創意以歌唱、手語來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除了給予物資的援助,也建立起”感恩戶”的心靈成長。

(二)醫療~以人為本,以病為師:整組學員念完繞口令,將乒乓球從第一個杯子吹到最後一個杯子。在屢次使勁吹的當兒會感到口渴,這也體驗到腎友只能喝少許水的辛酸,而且得長期洗腎。年輕人能到洗腎中心與腎友互動、帶來歡樂,喚醒腎友開朗的心。慈濟醫療以『守護健康、守護生命、守護愛』為本,除了醫病,也要醫心,讓病患身心靈有所改善。

(三)教育~教之以禮,育之以德:『金箍棒』遊戲當中,學員將各個吸水管銜接起來,然後每人一根手指撐著鏈接好的吸水管,以同樣的高度漸漸放到地面,而組員必須互相配合才能達成一致。遊戲結束後,每個人分享心目中的靜思語與大家共勉之,每一個靜思語都是佛法中的精髓,生活化的人生教育。

(四)人文~人品典範,文史流芳:三位學員分別從三個不同角落觀看盒子裡面的物體,然後將畫面口述組員,組員得結合各方意見畫出正確形狀。不同觀點觀看事物會有盲點存在而失準確度。大愛台成立宗旨為報真導正、引導善念。

(五)骨髓捐贈~捐髓救人,無損己身:學員遠距離將紙球投入不同的容器,各容器有不同的分數,以分數決定抽取字條的數量,而字條聯合起來的字必須符合指定句子。從遊戲體驗骨髓配對成功率只有百萬之一,而配對後也要符合家人考量、捐獻者與受髓者的健康狀況。慈濟人秉持”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的理念極力改變眾人對於骨髓捐贈的顧慮,不會為了救一個人而傷害另一個健康的人。

(六)環境保護~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站長以詢問方式引導學員省思環保課題,問題有”寶特瓶能製成什麼?回收物可分成幾類?回收之前還可以做什麼?除了回收,日常生活什麼舉動也是做環保?什麼飲食習慣可以環保?回答問題後以得分換取環保物,發揮各組創意製成模型塔。攻站遊戲提醒大家廢物利用,打好環保生活的基礎。

(七)社區志工~里仁為美、守望相助:學員們分為兩隊,一隊取水倒入瓶蓋有洞的寶特瓶,另一隊學員將此寶特瓶倒轉傳到對岸,裝滿另一邊寶特瓶。因為瓶蓋有洞漏,要達成目標就沒那麼順利。在現實生活中事情往往沒那麼圓滿,但只要互相包容、建立起默契就很快完成使命。水代表點滴累積而成的愛心,只要接力使力就能事半功倍,排除距離的隔膜。1997年台灣開始社區化制度,敦親睦鄰,當地居民一起付出。而在921大地震,慈濟志工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抵達現場,善用當地的人力資源以加快動員速度。

(八)國際賑災~大愛地球村,真情膚苦難:學員們選擇要提什麼”物資”穿越障礙物,從此岸穿越到彼岸。當中得考量災民需要什麼,跨越障礙使命必達,將物資送到目的地。慈濟人不忍眾生受苦難,哪裡有災難就到哪裡,即使困難重重,也要到災區撫慰災民、安身安心。站長以國際賑災的各個事蹟帶出國際賑災的核心價值『直接、重點、尊重、務實、及時』。

濟瑯師伯以師公上人與三位修女的對話及『一灘血』的故事,作為攻站總結。想起上人面對的總總考驗,大家可從中啟發面對困境的毅力與勇氣。


◎靜思之美~硬體設施的無聲說法

靜思堂巡禮讓學員認識與了解師公上人對慈濟志業硬體建設的叮嚀與期許,乃地上湧出的藝術品、無聲的說法、觸覺的感動、培育菩薩的道場。從靜思堂外圍啟航,地上的連鎖轉代表著慈濟人心手相連、用愛鋪路、法脈相傳。連鎖轉由慈濟人齊鋪路,匯聚人人愛心成大愛殿堂,而且讓大地眾生有呼吸的空間。牆壁參差不齊的洗石子意識中庸之道,即縮小自己、謙卑待人,堅守戒律與發揮韌力。園區的竹子是一節節的,教導做人要守禮節,而人字型屋頂表示以人為本的相處之道,體現感恩、尊重、愛。

來到以心靈故鄉花蓮精舍為建築楷模的小佛堂,雖然馬來西亞志工遠在他方,卻貼近上人的心,佛心師志永不暫離。佛堂旁的鐘為『聞聲救苦』,佛堂前四支柱子象徵『四無量』~慈悲喜捨,而兩側的八支柱子代表八正道。佛堂屋頂伸展出來的三支圓柱代表『佛法僧』,三個人字形屋頂則形成『眾』字,意識慈濟人走入人群、濟世救人。佛堂大殿裡的三尊佛像為本師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象徵著智慧、慈悲、願力。供香代表『信』,提醒要自我展現心香、德香、人文香的人格素養。供花則提醒我們要有無常觀,因美麗的鮮花終究會凋謝,所以要時時修六度萬行。供果之意義在於花果代表『因果』,即因緣果報粒粒不爽,種善因、得善果。供燈象徵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燭光也代表智慧光明,指引我們走上光明的康莊大道。而供養水意味要回歸清淨無染的本性。

進入知客室,此處乃社會的客廳,以禮相待歸來的家人。知客室正面的《無量義經》雕刻文呈現出菩薩精神,而無量義經的精髓『靜寂清澄、志玄虛莫、守之不同、億百千劫、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是慈濟的法脈與宗門。左右兩旁的接待處掛著『佛心師志』與『慈悲喜捨』是慈濟人的內修外行。

知客室內的靜思人文流通處擺放著慈濟的淨斯資糧,導覽者一一向學員們介紹淨斯產品的來源與意義。靜思語小冊是證嚴上人將融會的佛法珠璣體現出來,簡易且句句入心,受用於生活當中。香積飯的研發則源自國際賑災或急難救助中使用,而且省水、省力、省時間。手工淨皂乃純天然製造,除了淨身、淨心,也對環境的一份尊敬。製造每個過程都落實環保理念,減少耗損天然資源且避免化學污染。環保餐具推廣隨身攜帶、力行減碳,不使用製造垃圾、危害生態的免洗餐具。

掛在法華坡道開端的佛陀法照由許多慈濟人救人救心的活動照片拼成,猶如日不落的慈濟世界。而坡道旁的看板照片述說著師公上人離開俗家,皈依師太之因緣。師太的『為佛教、為眾生』,成為師公的『一秒鐘、一輩子』。師公從小木屋修行開始大願大行,續而成立慈濟克難功德會,設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立更生的清規。藉由竹筒歲月的開始,提菜籃的婦女日存五毛錢,推廣五毛錢可救人,提起天下的菜藍。踏出愛的足跡~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逐漸茁壯成長。

感恩堂內的佛陀灑淨圖有很深重的意涵。佛陀手持淨水膚慰地球、不忍眾生受苦難的情懷,就像慈濟人救人救世的使命。站長藉此鼓勵大家日行一善,不因善小而不為。感恩堂可容納1013人,意識一人一善、遠離災難。而佛陀身後有重重疊疊的佛,代表虛空中三千大千世界諸佛不斷來到人間淨化人心、度化眾生。感恩堂是一個多功能場地,舉辦許許多多對內對外的共修聯誼活動。感恩堂左側掛著『四神湯~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提醒大家面對人我是非、待人處事要處處圓融。感恩堂右側的『慈濟四物湯~合和互協』則表示慈濟志工 願承擔使命,發揮大愛精神。三樓中間的『佛心師志』提醒大家要有佛心~慈悲心,回歸清淨的本性;師志即願傳承精神理念,在志業中精進。

傍晚精彩的廟會時刻,學員們以慈濟列車進入齋堂,跨過工作人員形成的橋樑將火車開到慈濟站,站就是讚、就是讚讚讚!到了齋堂,課務組為大家特別準備中秋節遊戲~蘿蔔蹲,以跳、蹲、飛的團康帶出中秋故事裡玉兔、嫦娥、后羿的經典動作。在此中秋佳節,香積組特製美味佳餚讓大家共聚一餐慶團圓。

◎父母恩重難報經~行孝要及時

晚上的行孝單元,影片中的孩子出人頭地,即將移民去法國謀生,卻沒珍惜與雙親相處的時間而與朋友出外喝酒,亦不知母親患上疾病。出國前一晚無意間看到母親看著合照發呆,出國那天收到母親漏液為自己準備的瓜子,方知母親對自己的不捨,卻也成了對孩子的最後一份祝福。半年後孩子回到家鄉,才後悔那日來不及的告別,成了一生中的遺憾。再以一首《幸福的孩子》令大家回憶起小時候父母對自己的呵護,父母恩重難報經,鼓勵大家將心中對雙親的愛說出來。往往失去才懂得珍惜,過去的回不來、也來不及,所以行孝要及時。

懿瑩學長也分享在中學時期,爸爸患上心臟急病進出醫院。至到學院深造與家人聚會時間少了,難得假日回家卻得在病床旁照顧父親,心中難免有點埋怨。有一天爸爸要求懿瑩學長回家鄉時買一樣東西給他吃,天意弄人,懿瑩趕到醫院時父親已然往生,一家人合拍的畢業照成了最後一張和爸爸的合照。媽媽在父親去世後患上了癌症,也沒預料到母親的病情會繼續惡化而相繼去世,但至少有陪伴媽媽渡過生命中的最後一段日子,母親安然離開沒有遺憾,帶給她的精神是”自愛是報恩、付出是感恩”。懿瑩媽媽的回顧影片為分享畫上句點。

懿芃學長講述汶川大地震的感人故事,救災人員發現在坍塌的建築柱子下有一位已往生的婦女以身驅抵擋坍塌物來保護嬰兒,結果嬰兒奇蹟存活了,而救護人員還發現那位偉大的母親給孩兒留下的字條:”如果你還活著,記得我還愛你!”

行孝環節結束前,學員們將感動化為行動,給雙親寫家書,表達對父母的懺悔與愛。


◎星夜呢喃~從竹筒歲月到國際NGO

桌上的燭光、淨斯茶、加上同仁們精心製作的月餅,隊輔導讀《從竹筒歲月到國際NGO:慈濟宗門大藏》 與學員飲一杯智慧的水。回首師公上人草創慈濟克難功德會『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出家弟子製作嬰兒鞋等做活,在困苦的當兒還是要救濟別人。家庭主婦也提起天下的菜籃,日存五毛錢做慈善。在面對建造花蓮慈院時的種種考驗,師公咬緊牙根也要以生命價值為重,『信己無私、信人有愛』,只要沒私心、決心付出,定能創造『愛的奇蹟』。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的發心立願,藉由『不忍眾生苦』的初發心一步步拓展出來,啟發人人愛心來響應,匯聚善的力量。慈濟志業乃秉持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理念。每十年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延續扎根,以善的循環淨化人心,期許大家以這本『慈濟宗門』大藏經,撰寫源源不絕的清流。


◎訪視~見苦知福之旅

營隊第三天的早晨,是學員們見苦知福之旅。社福室同仁黃玉環學長為大家講解訪視須知,慈濟幫助的個案稱之為”感恩戶”,感恩他們讓我們付出善心,也從他們身上學習。其中一位單親媽媽得撫養一位患精神病的儿子,但她還保持著樂觀的生活。她還叮囑年輕人要知足,自己的孩子因急著賺錢、生活壓力大而患上精神病。她以平常心接受業障,學習放下不埋怨,走出陰霾參與慈濟活動。另一位有美好前途的青年不幸患上血癌、半身不遂,曾經心情迷茫陷入低潮,經慈濟人持續關懷和大愛台的熏陶而改變心境,去關懷和開導相同命運的人。另一位獨居老人居住在很小的空間且行動不便,學員們不懼骯髒幫老人家沖涼剪指甲,還收拾房間、擦地板、換床單等種種粗活,並鼓勵他練習走路,注意環境衛生。從各個訪視個案中讓學員們驚嘆有人比自己過得更幸苦,所以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愛在校園蔓延時

營隊的最後一個單元,學員們與校園慈青及學長隊輔聚集在一起,了解各大專院校慈青的動向,讓學員們將感動化為行動,回到各大專繼續注入校園清流、發揮良能,讓生命發光發熱。


◎圓緣~讓愛湧現

圓緣時刻,學員們回顧三天兩夜的營隊縮影,令人溫馨感動的畫面歷歷在目。來自學員葉駿任原以為慈濟只是幫助人的團體而已,在攻站學習到志業點滴,如何運用佛法美妙之處,融入不同種族宗教族群。在訪視當中也看到逆境中的正能量,慈濟與醫療團隊不間斷關懷與協助復建,啟發感恩戶的正念。

蔡慧儀同學分享小時候看到災難的畫面而萌起當醫生的願望,讀不到醫科本想放棄的她,經媽媽鼓勵說其他行列也可幫助人,也就繼續讀下去。在慈濟可見證到各行各業的志工有著共同救人救心的理念。第一次參與慈濟活動感到,猶如家人般的溫馨。在行孝單元裡反省自己在忙碌中會忽略與父母聯絡,而父母只需要子女的虛寒聞訊就會安心。有時還會固執而頂撞父母,在此也要懺悔。發願自己能成為一名慈青,去到各地方幫助有需要援助的人。

譚伊婷表示在營隊裡學習到課堂以外的禮儀、慈濟的無聲說法。從濟瑯師伯述說師公上人行腳在巴士上都分秒不空過,醫護人員一邊打點滴,一邊還是看簡報,師公上人的堅毅真的很感動。自己在學業中從理科班轉換跑道到不熟悉的文科班,有時壓力掙扎到想放棄。想起師公上人的精神與靜思語『我們克服困難,不要被難克服』,心裡就振作起來。感恩師公上人把智慧帶入生活中。

姚景升述說父母對己嚴厲管教的愛,小學時就讓他參與演講、乒乓比賽等課外活動。在中學一次練習當中感覺胸口很痛,因而診斷出肺收縮,連續三次手術都進入加護病房,那時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無私的愛。父親每天放工從外地以兩個小時的車程過來看他。母親時時刻刻在旁陪伴,過了探病時間就在病房外的椅子上睡。『自愛是報恩、付出是感恩』,承諾在大學時期會照顧好自己,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間。

剛畢業慈青田秦彰在營隊前夕面對繁重的課業,假期本可回到遙遠的家鄉砂勞越,卻留下來承擔香積組。在慈青生涯裡學習犧牲奉獻與情緒管理。感恩學長邀約及鼓勵自己,重拾承擔的信心。秦彰也呼籲在藉慈青把慈濟精神傳承下去,與即將加入的夥伴攜手同行。

生活組的黃莉娟在參與校園各活動一直尋找一個可以給予精神上支持和鼓勵的團體,能解除生活與課業上的煩惱。終於在大學最後一年的實習當中遇見慈濟,但只要找到路,不怕路遙遠,相信自己在菩薩道上會更堅定。營隊總協調吳國權感覺整個營隊從策劃到結束都充滿感恩。在尋找功能組的正副組長過程中,大家就爽快的答應承擔。當各組未能達到策劃期限時,選擇放下埋怨並且看到自己的責任,最終營隊得以圓滿,感恩各功能組不辭勞苦成就學員們。

營隊結束前,大隊輔藉由《叮嚀》手語演繹及心燈相傳祝福學員們在慈濟世界裡展翅高飛,並燈燈相傳讓愛傳出去。小隊輔也呈現慈青會歌,傳達師公上人給慈青的期許與叮嚀。在這溫馨的時刻,資深學長們抽空特地回來靜思堂陪伴大家,學員與學長圍個大圓圈一起跳團康《慈濟路上》,為營隊寫下熱鬧沸騰的謝幕。

懿陞學長在愛的叮嚀中表達對於慈青願承擔、與學員們結善緣的感恩。功能組組員們能自動自發,甚至申請年假來付出,這體現出大家有一家人的力量與情懷。誠念學長讚歎學員們鼓起勇氣寫家書讓父母安心。父母賦予我們生命,而上人給予我們慧命,希望慈青們能利用課餘時間去利益眾生。『年輕人讚起來』整體的力量才能發揮”讚”的力量。誠念、懿陞分發結緣品給營隊學員們,期許愛的延續在回到個大專院校繼續綻放光芒。

上人開示中看到了年輕醫護人員大悲願的心,以生命搶救生命。年青菩薩在水懺演繹中也表現了萬眾一心、將善念上達諸佛菩薩聽,上人期待慈青菩薩們年輕不留白,把握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接著大家誠心祈禱與唱誦立願文為營隊畫上句點。

 

課務組以年輕活潑的《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會歌》手語帶動, 為第二十二屆慈青體驗營掀開序幕。【攝影者:郭誠健】 透過各個攻站遊戲讓學員們體會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之精髓。【攝影者:方友仁】 行孝單元裡,學員們將感動化為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懺悔與愛。【攝影者:蘇彥穎】 隊輔們呈現手語《叮嚀》,將滿滿的祝福送給學員們。【攝影者:郭誠健】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