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每年七月,臺灣慈濟技術學院人文室主任謝麗華,都會帶著學生們來到馬來西亞,進行兒童劇巡演,今年在新山已經是第七年。這一次,新山支會邀請謝麗華主任來演講,以「我的老師這樣教」為題,分享教學經驗和理念,吸引了176位教育工作者前來聆聽,反應熱烈。
◎用什麼心態上班?老師從自身反思
「什麼是老師的愛?花兒只懂得春雨的無私;什麼是老師的愛?鳥兒只理解陽光的慷慨。老師的愛,老師的愛,有時沉靜,有時澎湃,既在今天,又在未來。」主講人謝麗華(慈璕)清唱一首〈老師的愛〉,為講座會帶來溫馨的開場。
謝麗華是馬來西亞人,曾任執業律師。第一次與證嚴上人見面,領受慈悲教示,三個月後離開律師樓,投身教育工作。後接任馬來西亞韓江中學校長,因緣際會到臺灣擔任慈濟志工,也因此留任慈濟技術學院人文室主任至今。
她首先從自身經驗說起,過去她的老師和校長如何教育與栽培她,讓她有很穩固的基礎,在教育領域發揮良能,再談到自身的教育心態,引導大家自我反思:「老闆給我們再多的薪水,也買不起我們的生命時間,是不是?我們要上班,但你要用什麼心態上班呢?」
◎杏壇園丁交流分享 尋覓教育之道
現場的教育工作們也與謝麗華主任進行問答交流,更帶出了教育工作者的喜怒哀樂,謝主任分享,應將焦點放在解決之道,並強調老師應有的專業要求和良師之道。一名老師向謝麗華主任分享,她在教導一名十五歲學生時,所面對的問題、壓力及煩惱;謝麗華主任回應:「盡心了,就要學會放心和放鬆。但前提是,你得先盡心在前,你才談放心、放鬆。」
講座會後,謝麗華主任表示:「我希望能夠回到馬來西亞,向所有辛勤工作老師們分享:隨著我們政府政策也好,隨著大環境的改變,教育越來越充滿挑戰了。可是我們要相信我們可以產生影響力的,只要我們比別人肯更花心思,我們的智慧,是可以引導孩子看到不同的自己。」
兩位即將走上教育之路的師訓學院學生,在這場講座會上獲益良多。黃瑋琳說:「老師常常夾在家長跟教育制度的中間,所以有時候左右為難;這場講座讓我學會,應該根據個別孩子的素質,用不同的方式來適當地教導孩子。」
另一名師院生張文淳則表示:「其實對於『老師』應該是一份怎樣的工作,我一直都沒有頭緒,今天才了解到,老師的責任是很大的,原來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會給學生的未來帶來一定的影響力。」
這場講座,讓謝麗華主任端出數十年的教學經驗,提供給學校裡的教育者,找出問題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