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7月28日】五乘六法正遍等覺

Community:
Branch:

『佛教眾生應機,五乘六法;入五道順根宜,施三乘法;乘大菩提,悲心行菩薩道;發無上大乘心,正遍等覺。』

 
眾生的根機不整齊,佛陀必定要應機施教,所以他以五乘六法,再入五道來順根宜,施三乘法。
 
『五道』大家知道了,天道、人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凡夫就是在五道輪轉,但是眾生皆有佛性。佛陀不只是在人間,他來回這五道中,無非是希望每一道眾生有因緣能夠回歸到人道,接觸佛法,開始就施三乘法,最終的選擇就是乘大乘菩提,在人群中起慈悲心,發心立願,行在菩薩道上。這是佛陀最大的盼望。
 
所以我們要發無上大乘心,行菩薩道,目標就是要到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成佛了。這是佛陀的慈悲,他為眾生設教,不只在人道而已,其實遍及五道,用種種方法。所以,佛陀為『四生慈父』,不放棄任何一道的眾生,他這分的悲憫,我們應該學習。
 
佛陀在五道,是來去自如,他不是因為業力牽引,他是發弘誓願,在三界之中度眾生,所以釋迦牟尼佛稱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三界涵蓋了五道,天、人、地獄、餓鬼、畜生,這五道都在三界之內。佛陀在這個範圍裡,就是一心接引眾生,能夠在人道受教,在人道發心,在人道起行,入人群中發大心、立大願,一直到無上正等正覺,回歸真如本性。這是佛陀的目標。
 
每一天都告訴大家,希望人人這念心要不斷與佛的心接近,瞭解佛陀的本懷,來人間的目標。佛陀來人間的目的,就是『開、示』佛之知見,最重要的,眾生要接受,能夠『悟、入』佛所說的法。若能夠這樣,自然從這五道中,我們慢慢就能體會,慢慢就能接近了。
 
所以剛才說,佛陀是乘願而來五道,就像人間很多地方,任何一個地方有了苦難,人間的菩薩就及時到那個地方去救度。就像我們目前,臺灣有一團人醫會,一二十人去到約旦。
 
我們都知道,約旦是一個心量開闊的國家,很多的難民來到約旦受庇護,也有很多貝都因人世居在約旦。這群貝都因人,他們的祖先流離失所來到約旦,就這樣住下來,雖然這塊土地供他住,但是他們世代都很貧困。
 
五年前,我們送給約旦的人醫會五部牙醫器具。所以這次他們去到約旦,一個目標是義診,另外一個目標是幫助他們維修這些器具。
 
看到醫師在義診,要義診之前就抱著很恭敬的心,先去勘察場地,將環境整理過,排置得很整齊。也看到了他們在接病人進來時,像這種特殊教育的孩子,要為他們治牙齒,實在很不容易,但是這群醫師卻有方法讓他們乖乖地張開嘴,那種柔言細語,能讓他們聽話。當地有一位醫師(阿米德Ameed)看了很震撼,他說,從來不曾見過醫師與病人這麼用心在互動。這種關係,他說是第一次見到。
 
他說:『我也是牙醫,我在為人看病時並沒有很快樂,可能我是為了賺錢而看病,所以不快樂。看到你們大家沒有賺錢,這樣在付出,能夠做得那麼快樂,我今天也沒有賺錢,但是我今天治療了很多位,按照你們這樣的方式,我做得很歡喜,我很快樂。』他說這是不曾有過的感覺。
 
志工菩薩在約旦要發展,要將愛的種子落地在約旦,並沒有那麼容易。礙於國家的法規,我們能做的範圍總是有限。這次他們在貝都因人的地方義診,有外科、內科,最多的是牙科。看到臺灣的醫師用這樣的愛付出,這次約旦人醫會那些志工,他們真的是很震撼。
 
佛陀來人間,就像這些菩薩,那個地方有困難,所以去幫助。同樣的道理,他們來去是出自心願,決定要去那個地方幫忙苦難人。很長的路,很長的時間,這樣撥開了很多的困難去幫助。所以要告訴大家,佛陀不是帶業而來,不是,他是發大心、立弘誓願,為三界眾生之導師、四生慈父,這分的心情,不斷倒駕慈航來三界度眾生。
 
所以,佛陀是應眾生的根機,教我們五乘六法,入五道來,順眾生的根宜,施三乘法。希望人人要乘大菩提,啟發悲心,再行菩薩道。這是佛陀的期待。但願人人在菩薩道中,目標就是要到達無上正等正覺,與佛同等,回歸自己的真如本性。我們若沒有回歸真如本性,就無法與佛同等,啟悟宇宙萬物的真理,所以我們必定要向前精進。
 
前面的經文,就是描述三界火宅敗壞的形象,其實是譬喻人的身體。

 
⊙『牆壁圮坼,泥塗阤落,覆苫亂墜,椽梠差脫,周障屈曲,雜穢充遍』《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昨天就說過了,人人要『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若人人瞭解自己的身心,身體有三十六物不清淨,不斷敗壞了,加上心的欲念、無明、惑等等,這種的污濁不斷複製、增加,這就是愚癡的人生。所以,用三界火宅譬喻我們的身心,看得到的『牆壁圮坼,泥塗阤落,覆苫亂墜,椽梠差脫,周障屈曲,雜穢充遍』,很骯髒的環境,但是人人就是執著在那個地方。

 
經文再接下來說,『有五百人,止住其中』。

 
這『五百人』是要表達什麼呢?我們要用心體會。佛陀來人間就是為了施教眾生,要施教眾生就用『三乘』,慢慢誘引他,讓他發心修行。
 
⊙三乘根性,為五道所攝,兼得入住出。
 
『三乘根性,為五道所攝』,都在五道裡面,『兼得入住出』。『入』、『住』、『出』這三個字,那就是人人要發心修菩薩道。過去曾向大家說過『十地』,從歡喜地開始,每一地都必定經歷『入、住、出』三位,這就是菩薩階位。

 
⊙菩薩階位十地中,每地皆分為三位,發心入其地位,歡喜住居其地位,法雲出其地位。當出其地位後,又再進入於後一地之中。

 
首先要發心,發心來接受菩薩道。我們的心從無明開始,發心就是要除去無明,先發心,啟發歡喜,『歡喜』入住在菩薩地。我們一地一地向上不斷登入,一直到達『善慧地』,心就是充滿了悲心善念。一直到智慧開啟了,像『法雲』一樣,進出無礙。這種的地位,這就是菩薩證悟的地位,所以『當出其地位之後』,就要再進入後一地,到了最後的一地,那才是真正登『十地』。
 
所以,我們要進出無礙,『法雲地』就是進出無礙。菩薩心要與佛心接近,不斷倒駕慈航入人群中,不斷善慧、法雲,在人間來回度眾生。這就是『三乘』,火宅外的三車。『三乘法』就是從開始如何聽法、如何除無明,然後如何發心入菩薩地,這一段一段逐步接近無上大乘的方法。

 
⊙五百人喻五乘。使令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別。

 
『五百人』,就是譬喻『五乘』。『乘』就是乘載的意思。從此岸到彼岸,看我們選擇用什麼工具。
 
一艘竹筏是載一個人,一艘小船可能載四五個人,一艘大船可能載幾百人、幾千人。這看我們乘什麼船,目的就是要從這個地方到那個地方,所以『各到其果地』。
 
『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別』。佛陀應眾生的根機,其中五乘有六種,雖然是五乘,我們將它分成六種。

 
⊙五乘有六種: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乘。

 
第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間。若能守五戒,就能生在人間。
 
第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若能行十善,守十善法,就能乘福生天上。
 
第三、『聲聞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羅漢果。那就是好樂佛法,願意接受佛法。就像現在,已經很多人很願意來聽法,就像這個時候,已經有幾個國家,多少個道場視訊連線,國際有時差,但是聽法無秒差,他們也和我們一起在這裡聽法。
 
乘著科技,能夠將我們精舍當下的影像、音聲,傳到他們那個地方去。我剛才說到約旦,約旦慈濟人這個時候也在聽法,說到他們,相信他們都有聽到。他們在做事,人還沒回來臺灣報告,我就知道他們在那裡,第一天在做什麼、第二天做什麼。這就是乘著現代的視訊科技,我們用聲音,大家接收,各地都聽得到。
 
昨天,大愛臺的主管、同仁都回來參與人文志策會。聽他們說,去馬來西亞走一趟,為他們上課,如何『圖文影三合一』。
 
臺灣去的人歡喜,因為看到他們殷勤認真,又很虔誠,大家都很聽師父的話,很精進。聽他們在描述當地的『晨鐘起,薰法香』,那種精進,真的讓我安心。一個聲音能夠讓這麼普遍的人聽得到。
 
這是聲聞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羅漢果』。更瞭解佛法要告訴我們的,人間苦、集、滅、道,我們要再進入『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將三界譬喻火宅,火宅譬喻我們的身心,人生原來是這樣,讓我們更瞭解。佛陀的時代,叫做『到阿羅漢果』。阿羅漢就是去除煩惱。
 
第四,是『緣覺乘』,乘十二因緣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
 
緣覺,就是用十二因緣法,讓他們知道生命是如何來的?原來我們有依正二報,就是我們帶著過去生的善、惡業來受生。這個緣要來與父母會合時,就是乘著一念的無明,無明一起,就有了一連串十二種的因緣。這『十二因緣之行法』,就是能夠到達辟支佛果。能知道如何去除無明,如何顧守好我們的心,在人間因緣果報能夠很清楚,這叫做『緣覺』。瞭解道理之後,但是他的心就是守在獨善其身,這是緣覺乘。
 
第五,就是『菩薩乘』,乘六度之行法。
 
不只是聽聞佛法,還能去除煩惱,瞭解人生的因緣果報,開始發大心,行菩薩道。菩薩道就是六度萬行,這樣進出在人群中,救濟眾生,一直到佛乘,那個目標就是要到佛的境界。
 
第六,『佛乘』,上至佛果一實大法。佛陀已經成佛,要教我們人人如何從菩薩道中再進階,一直到佛乘,那就是證果。就是我們的真如與宇宙天體合而為一,一實大法。
 
這就是五乘六法,就是到佛的境界。
 
各位,學佛,我們一定要真正體會佛陀的心,佛陀的本懷。佛陀來人間很辛苦,適應眾生的根機,一一教育我們啟發大乘菩提悲心、行菩薩道,我們才能接近到無上正等正覺的境界。這人人做得到,但是人人必定要縝密慎思量,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