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修道,不受三界無明煩惱困著;無欲,無所求故無繫得無生智; 聲聞,證四諦法悟得真空寂滅;大乘,菩薩悲智六度萬行諦理。』
『修道』,就是一個目標,『不受三界無明煩惱困著』。 常常向大家說,心地三界是在我們的心靈裡。 我們的心時時受外面境界影響,因而起心動念,去造作了很多煩惱, 又沒辦法捨去心中的煩惱,苦不堪啊!所以我們修道, 就是要棄捨將我們困著的無明、煩惱。
其實,煩惱是從我們內心自生。生起了煩惱,自然造就了三界火宅。 我們若要脫離火宅,唯有一個方法,就是無欲、無所求。
我們的心境經常起起落落,剛生起一念道心想要精進, 外面的境界一來,很快又起了懈怠心。這都是煩惱困著我們的心, 所以我們的心要能逍遙自在,不被它綁住,真的很困難。不過, 你若能去除貪欲,應該也很簡單。只要『無欲,無所求』,就能『 無繫得無生智』。行善之後,歡喜;修行、付出, 付出之後沒有掛礙,沒有掛礙故,心就沒有繫著;沒有繫著, 自然就得到無生的智慧。
『聲聞,證四諦法悟得真空寂滅』。聲聞的根機,聽佛陀說法, 瞭解苦集滅道,惑、業、苦,惹來了我們在六道輪迴,他瞭解了, 所以『悟得真空寂滅』。他能夠覺悟世間一切是空幻,名、利、 欲念只是一場空,因而心能夠在寂滅的境界。這是聲聞、緣覺, 他們所證的是依四諦、十二因緣法證悟,所以停在真空、 寂滅的境界中。
『大乘』,是菩薩乘,『菩薩悲智六度萬行諦理』。 菩薩乘是悲智雙運,不只是體會到真空寂滅的道理, 內心已經無貪著了,聽聞佛法能夠瞭解道理, 又再從自己的內心發心立願,行菩薩道,以悲智雙運行六度萬行。『 諦』就是真諦,真實的道理,是大乘菩薩所覺悟的境界。
春節快要到了,這幾天,國外慈濟人紛紛回來了。 看到這群從心靈的大家庭到國外去,撒播慈濟志業的種子, 這個種子就是大乘菩提的種子,在他們的僑居地耕耘, 他們付出之後無所求,但是內心得到歡喜。
昨天一整天都在聽,大陸華東慈濟人的分享。法親如何互相關懷, 如何彼此鼓勵,同時他們互相勉勵『晨鐘起•薰法香』。 聽到他們這麼用功,這麼法入心,這就是同一條道路,方向相同, 這個方向就是學法入心,再用法行在人間。又聽他們在說, 平時去老人院付出,去關懷弱勢家庭、殘疾苦難貧窮的家庭, 冬令時他們去救濟等等。自己付出之後,雖然無所求, 不過用這個法付出,對方有所得,對自己來說,所得到的是法喜。 這就是菩薩悲智雙運。
昨天,菲律賓慈濟人回來, 奧莫克市的市長與夫人也跟著慈濟人回來了。他們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奧莫克市在去年十一月八日,受到超強烈的颱風『海燕』侵襲, 受災慘重。有一群菩薩遠從馬尼拉前去關懷,走水路風浪大, 走陸路又是路毀橋斷,非常的辛苦!
他們是為了什麼呢?是不是有親人在那裡?沒有啊, 那裡的人和他們都毫無關係。不過, 有菩薩的心就如同住在一片的土地上,看到那裡的人受盡了苦, 所以不忍之心,從此開始投入救濟,將那塊土地起死回生、 復甦經濟。像這樣的付出,當地的人感恩,市長也感激, 所以專程與慈濟人回來臺灣本會,要向慈濟人說一句感恩。
臺灣的慈誠菩薩回來分享,說起了災區的環境,鐵漢顯出了柔情, 哭了,每一位眼眶裡都是淚水在打轉。可見那塊土地受災, 苦難的人又有多少呢!所以慈誠隊回來,再向師父說,沒得住的人、 孩子的簡易教室,還不夠用的,還很多。
只是回應他們一句:『好啊,你們回去再好好用心。』 雖然每一個人都有家業,他們回去卻是生意、工作完全放下, 大家凝聚起來研究,要如何能很快組建一間堅固的房子搬到菲律賓, 還能給人居住、給學生讀書。有求什麼?無所求; 求得眾生有安住處,求得孩童有安全的地方讀書,其他是無所求。
市長被慈濟人感動,他願意拿出私人五十甲的土地, 為他的市民建設一個簡單、可安住的地方。這也是菩薩,種族不同, 宗教不同,但是那一念愛心是相同。
看,這是真修道者,他不為自己的利益,只是為了付出,無欲、 無所求,所以他生出了很多種的智慧,如何來利益眾生。 不是像聲聞根性,只獨善其身。他已經同大乘菩薩,悲智六度萬行, 這種心無掛礙,唯有天下眾生利益為目標,這叫做大乘法。
再來經文,『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 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隱快樂。』
能夠用無所求的心情去付出,菩薩也是很歡喜,這就是『 無量安穩快樂』,眾生安穩,菩薩就安穩。
下面來解釋,『乘是三乘』。
⊙三乘是諸佛方便教化眾生之方式,古今諸佛道同。 眾生若知苦諦之因,則能厭畏五趣生死之苦果,可得身心自在之樂。
過去的諸佛、現在的釋迦佛、未來無量數的佛,度眾生是佛佛道同, 一定要用三乘法。因為眾生根機鈍劣, 要適應眾生的根機來設方法教育,古今諸佛都一樣。
『眾生若知苦諦之因』。諸佛向眾生說法,要先讓眾生知道苦。 眾生就是無明不斷造業,結果是受苦。苦的起因從哪裡開始? 諸佛菩薩向眾生解釋,苦的因來自『集』,集了種種人間世事、 人我是非,無不都是貪著無明起。所以,讓大家能夠很瞭解, 人與人之間,若能瞭解起因,就會懂得要『厭畏五趣生死之苦果』。
聲聞的法、緣覺的法、菩薩的法,無不都是引導眾生能知道苦, 避離了苦的因緣,所得到的就是快樂。那要用什麼方法?如何修行? 『以無漏』。
⊙漏:漏泄之義。是貪瞋等之煩惱,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流注, 法不住心,而煩惱能令人漏落於三惡道。
漏,就是漏泄之義。就像桶子破了,水漏掉了。因為你的法漏掉了, 所以貪、瞋、癡等等煩惱無明不斷復生。這些煩惱日日夜夜從眼、 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門漏泄流注,因而漏掉了法。
明明聽到我們不能貪,但是眼睛看到了就愛,這是眼根門漏出去了。 聽法,知道我們要善解、包容,但是聽到是非就是忍不住,『 怎會說我這樣的事情?』這樣,耳根門也漏出去了。總而言之, 這六根是日夜把法漏泄掉了,法無法留住在心裡,所以『法不住心』 ,這就是漏掉了。
『而煩惱能令人漏落於三惡道』。這樣的煩惱一直產生, 法一直漏掉,煩惱、無明、惑不斷造業,使我們法漏掉, 造種種的業,墮落三途。所以我們必定要修無漏,法要入心, 不要讓法漏掉了。
所以下面再解釋,『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
⊙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持戒定慧三無漏,得根力覺道法。 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你聞、思、修行,一定要有戒、定、慧,這些法不能漏掉。 我們若是能修戒、定、慧,自然就得到『根力覺道法』, 也就是三十七助道品,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等, 來幫助我們修道。
『三界唯一心』,這三界只在我們的內心而已。常常告訴大家, 我們心理造作心靈的三界。其實『心外無別法』,除了心以外, 哪還有第幾天、第幾禪呢?所謂禪、定力、三昧, 都在我們的內心裡,所以心外無別法,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善心一處住不動,諸行和合,是名解脫三昧等。
所以說,『善心一處住不動』,我們善念住於一處,不受動搖,『 諸行和合,是名解脫三昧等』。這就是我們的善念要不斷凝聚, 沒有讓它漏掉,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才能夠所行如法,這樣『 諸行和合』,這就是我們的解脫三昧,就能根機無漏,脫離了煩惱。
⊙加行三十七助道品為通於三乘之共德, 大乘以一切種智所持之無漏功德為乘。
三十七助道品是三乘的通法,『為通於三乘之共德』。『
小乘的法,他已經修行到瞭解了一切真空,所以無貪無欲。 我們將這無貪無欲的心,擴大到入人群中,就是行菩薩道, 叫做無漏功德。付出無所求,無量功德。
⊙二乘所起之功德,但有名相,尚無實體。佛則已具法性, 常住之無漏功德乘也。
二乘是聲聞、辟支佛,所起的功德有名相而無實體。只是獨善其身, 只是說一切皆空,一切都是寂滅,所以停滯在那裡,叫做『無實體』 。我們真正要追求的是回歸如來真如本性,所以我們要以菩提為道, 修菩薩行,這樣才能到達佛的境界。『佛則已具法性, 常住無漏功德』,所以這條道路,我們要用心。
諸佛菩薩遊戲人間,倒駕慈航在芸芸眾生中,眾生得救, 諸佛菩薩快樂,所以經文說『而自娛樂』,這樣付出, 自己很歡喜快樂,『便得無漏安隱』。
所以說,『眾生若乘是三乘,而以無漏諸功德為娛樂, 是則安隱快樂』。我們大家要用這樣的心。
⊙言眾生若乘是三乘,而以無漏諸功德為娛樂, 是則安隱快樂更為無量。
三乘法,我們全都要身體力行,法要聽、心要清淨, 我們的行為就是走入人群去行菩薩道。若能這樣, 就是無漏功德為娛樂,這是我們行菩薩道的方向, 那是安穩快樂無量。所以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