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大火毀家園 吉玻志工給依靠

受災鄉親接過物資後終於露出笑容。【攝影者:尤靜蓓】

Community:
Branch:

受災鄉親接過物資後終於露出笑容。【攝影者:尤靜蓓】

馬來西亞吉打州蘭卡威島上,有一個武吉瑪魯漁村(Bukit Malut)發生火災,燒毀了83所房子,348位災民無家可歸。自2004年,南亞海嘯,慈濟志工開始走入這個地方。緊密相連的木屋,多年來也經常發生火患,這已經是第四次嚴重火患。由於蘭卡威志工人數不多,吉打及玻璃市兩州慈濟志工在隔天帶來生活物資,前來支援發放工作。


◎家園盡毀 災民廢墟找可用之物

「這些冰塊還有什麼用途嗎?」慈濟志工走到災民旁詢問。

「如果還可以用要拿來冷凍食物,不能的話就要丟掉了。」災民回答問題的同時,手還是不停地從被燒毀的雪櫃裡拿取冰塊。儘管火災現場還在冒煙,依然有災民嘗試在廢墟中尋找可以使用的物品。

馬來西亞蘭卡威是世界著名的觀光島嶼,美麗的風景、清澈的海水及沙灘常年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度假。然而位於這小島南方卻隱藏著一個貧民窟–武吉瑪魯漁村(Bukit Malut),居民大部份都是緬甸裔移民,他們生活困苦,多數以捕魚或勞力討生活。緊密相連的木屋,多屬違章建造,也經常發生火患。自2005年,這已經是第四起嚴重火患,這一場火災毀了83所房子,348位災民無家可歸,這讓受災鄉親原本就清貧的生活雪上加霜。


◎移民聚落祝融災 藍天白雲獻關懷

「我們現在要去Bukit Malut 火災現場。要瞭解那邊有幾戶家庭幾位災民,要去拿名單,還沒有拿到。」慈濟志工許凱傑(濟俊)表示在得知火災的消息後,就與志工前往勘災。隔天,志工分成兩路,一組前往災區收集資料,一組則前往採購所需生活物資。

自2004年南亞海嘯,身穿藍天白雲的慈濟人首次走進這個村落關懷受災災民,隨後這裡也曾經發生多次火災,志工總是及時出現。這一次也不例外,受災鄉親阿都拉拉迪夫 (Abdullah Latif) 看見熟悉的身影,頓時安心許多。他說:「看到這一身的慈濟制服,我就會覺得安心,因為我知道這些志工會幫助我們。」阿都拉拉迪夫已經在這裡生活三十年,雖然這裡多次的災難中他都不曾受影響,但他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每當這個村莊有災難發生,就一定會見到這些身穿藍衣白褲的人出現,給予大家援助。雖然這一次不幸成為受災戶之一,但他依然堅強面對。


◎法親跨海支援 發放順利圓滿

「登記就是跟著那張報案紙,因為裡面身分證號碼,甚至連電話號碼都寫在裡面了。所以我們馬上登記了,現場就可以發放了。」吉打分會副執行長鄧秋在蘭卡威聯絡處向大家布達各種事項。一方有難,十方馳援,由於蘭卡威當地志工人數不多,來自吉打及玻璃市的49位志工也緊急動員,帶著物資跨海支援。隨團這的人醫會醫師及藥劑師也在現場為災民看診。

由於當地縣政府單位的規定限制,志工多次往返相關單位及災區詢問,但仍然無法得到確實的災民資料。心繫災民的志工不得不轉換計劃,請村長向受災鄉親布達讓大家帶著相關文件親自前來,讓志工順利為受災鄉親進行登記,也顧慮到鄉親們對生活物資迫切需求,大家決定在天黑之前一定要完成發放。

71位志工抵達現場後立即投入作業,有些負責登記,有些則負責打包生活物資,有些則在現場膚慰受災鄉親,大家合和互協在短短三個小時內完成所有任務。

志工剛開始進行登記時,受災鄉親都爭先恐後,深怕自己錯失申請援助的機會。經過志工的安撫,大家瞭解到志工一定會幫助所有的受災戶,原本慌亂的心開始安定下來。志工九十度彎腰 鞠躬,誠心送上應急金及物資,原本愁眉苦臉的災民,在領到物資後,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

領著物資回到簡陋的收容中心,許多受災鄉親迫不及待打開生活包,除了方便食用的香積飯及餅乾,裡面更準備了他們最需要的生活用品如毛毯、毛巾等等。其中一位受災鄉親說:「非常感謝大家,幫助我們這些苦難中的人。」簡單的物資,卻實實在在地幫助他們暫時解決了生活上的困境。

除了在收容中心慰問,志工也特別獻唱了馬來文版《一家人》的歌曲,富有意義的歌詞深深烙印在鄉親們的腦海裡,志工們真誠的關懷不少災民都因感動掉淚。有形的物資,加上無限的祝福;一個擁抱,一分安定的力量,讓受災鄉親更有勇氣面對未知的明天。

 

位於蘭卡威島上的武吉瑪魯漁村(Bukit Malut)發生嚴重火患,導致83所房子被燒毀。【攝影者:許麗玲(慮瑗)】 來自吉打及玻璃市的49位志工,跨海到蘭卡威支援發放工作。【攝影者:胡健發(濟肯)】 慈濟志工彎腰送上應急金及物資。【攝影者:尤靜蓓】 一個擁抱就是一分安定的力量。【攝影:尤靜蓓】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