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慈悲平等觀,隨眾生根機,雖說妙施權,終說一實法。』
佛心看待一切眾生都是平等,因為眾生都具有佛性, 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只可惜,眾生被無明遮蓋了本具的佛性。
佛陀在世時,有一次,他在人間遊行教化眾生, 來到俱曇彌國為四眾說法。當地有一位梵志,他也聽過法, 但是很自大,他感覺:聽法?我懂很多,看這麼多人,法也聽了, 卻不明道理。他自認為讀很多、懂很多,只是大家愚癡,不懂道理。 所以他就在白天、大太陽下,點了一把火拿在手上,在路上行走, 說:『天底下的人都是愚癡,不懂道理。』
佛陀走到那個地方,聽到大家議論紛紛,就走近。梵志看到佛, 也是抬頭挺胸,照樣喊著:『世間人眼盲,即使大白天也看不見路, 所以我拿這支火把,要為大家照路。』
佛陀停在他的面前,就問:『你這麼懂道理,請問你可知道「四明法」?』這位梵志反過來問佛:『什麼叫做「四明」? 不曾聽過。』佛陀就說:『第一、你是不是通達天文、地理? 天的氣象、大地的道理,你懂不懂?』『不知道。』『第二、 天空為什麼有日月,還有這麼多的星宿?種類你瞭解嗎?』『不知。 』『第三、你知道治國的方法嗎?』『不知。』
這位梵志把頭垂下來了,火炬也放下了,向佛陀虔誠頂禮,說:『 我承認,我無知,還有很多事情不懂,請佛陀慈悲,原諒,開示。』 佛陀就向他說:『知道一點點的法而已,不要以為已經懂很多, 這是太自大了。不懂說懂,才是真正像盲人拿著火把,只是照別人, 自己都照不到、看不見。』這位梵志愈聽愈慚愧,也很懺悔, 決心隨佛出家,接受佛陀的教法。這是佛陀在調伏眾生。
佛陀是隨眾生的根機說種種法,有五乘、有三乘。 過去的四十二年用種種方便法,四十二年後開始說大乘法。
佛陀雖然是妙施權,但是佛陀所說的道理,裡面都是含藏著真實法。 即使只是『人乘法』,教我們做人的道理,其實,『人格成, 佛格就成』,其中也含藏著微妙的道理存在。
或是行十善生天的『天乘法』,也同樣有徹底的愛、無私的愛、 付出無所求的愛,它也是含藏著菩薩法在內。只是, 菩薩法除了行善還要修智慧。所以,智慧是在入人群中行善事, 沒有執著,而且堪忍人群種種的濁氣、心靈的污染, 行菩薩道的人就要保持心念清淨。所以佛陀『說妙施權』 還是含藏著一實相法,也就是一乘真理。
曾經說過了,佛陀對弟子的鞭策,有的執在偏空,有的執在恆有── 以為這輩子做人,下輩子同樣再來做人;這輩子若沒機會修, 我下輩子再來修。雖然知道有來生來世, 卻不知道今生此世所造作的因,將是來生來世的果。
你所造作的,來生還有做人的機會嗎?還想要有做人的機會, 就要持五戒。來生想要有福報,那就要行十善。假如你這輩子, 人的本分做不好,倫理道德都不懂,來生就是在畜生道。 假如這輩子不懂得行十善,又行十惡業,來生就是在地獄道、 餓鬼道。會不會墮三惡道,端看我們這輩子如何做。 這是佛陀讓眾生瞭先解這些道理,再好好的牽引他。
但是,有的人接受了佛法卻偏頗,一念的偏差,離道理就很遠了; 這我們也要很警惕自己。眾生還是無明,還在三界內不斷造作、 起煩惱,就像在火宅中一樣。 佛陀希望人人能夠去除這種欲念的煩惱,令心清淨,所以譬喻火宅。
前面說,大長者已經在門外設了三車,大聲叫喊:『大家快出來, 你要羊車、鹿車或是大白牛車?大家趕緊出來。』孩子都出來了。
⊙『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 周匝欄楯,四面懸鈴。』《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此釋『大車』。大白牛車裝潢高廣,精奇莊嚴。『 各賜諸子等一大車』能載人多,喻成佛唯一之教,以唯佛之教法。
這輛大白牛車,人人要用的應該是這輛大車。你看,『其車高廣, 眾寶莊校』,這輛車這麼大,裡面用種種珍寶裝潢。『周匝欄楯, 四面懸鈴』,周圍也裝飾得那麼漂亮,車子起動的時候, 會有鈴鐺的聲音。『裝潢高廣,精奇莊嚴』,很精緻, 裡面都是珍異的寶物。
像這位長者等到孩子全都出來之後,告訴孩子:『 不只是給你們羊車、鹿車,還可以得到這輛大車。 因為這輛大車可以載很多人,裡面要裝多少東西都可以。』 這是譬喻『成佛唯一之教』,就是佛這個一乘實相法, 是成佛的教育。這是佛所要教育我們,希望人人能夠成佛。所以, 這輛大車可以裝載很多,也是一種譬喻。
⊙其車『高廣』:喻體、相、用之豎超三際、橫遍十方。真如為體, 具智慧慈悲等無量之功德為相,此體相不固定,應於緣而活動為用。
『高廣喻體、相、用』。『體』,這輛牛車的體是這麼大,羊車、 鹿車的體是這麼小。大白牛車,裝潢得那麼好, 那輛車的體積可以載多少人呢!能夠說大、能夠說莊嚴、 能夠看到裡面有很多的寶物,這是它的『相』。 這輛大車的用途是可以載很多人,走得很穩、很遠,這是它的『用』 。
所以,『體、相、用之豎超三際、橫遍十方』。『豎』是表示時間, 跨越過去、現在、未來;『橫』表示天地寬闊,佛法能夠普被十方。
譬喻『真如為體,具智慧慈悲等無量之功德為相』。 我們人人本具與佛同等的真如本性,具足了智慧、慈悲,能夠付出, 能夠如佛所教來修行,這是『功德相』──所做的,內心清淨, 外行精進,入人群中付出,一切平等,心量寛大包容天地萬物, 這種付出無所求,具足了智慧、慈悲、平等,這就是功德相。
『此體相不固定,應於緣而活動為用』。所做的一切, 都是內修外行,這叫做『體相』,因為我們要應種種不同的根機, 小根小機應用於小法小量,若是大根大機就要應用於大法大量, 所看的一切都不同,要應機而用。
⊙眾寶莊校:以一切智起萬行,萬行成就為萬德, 此為眾寶莊校之義。
這輛大車裡面『眾寶莊校』,是表示『以一切智起萬行』。 我們智慧要具足『一切智』,隨種種根機的不同而施教,根機不同, 施教的方式也不同,這必定要用『一切智起萬行』。
『萬行成就為萬德。』常常說『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眾生各不同、環境各不同,就應環境、 應眾生的根機,用種種的方法施教、施物等等,這全都是『萬行』, 才能夠成就『萬德』。
我們需要法,得到法之後,我們就可以用種種的方法去行慈、悲、 喜、捨,你會很歡喜,而且能夠去付出;你要有充足的智慧, 才有充足的法可以付出,這是修來的『德』。所以,『 萬行成就萬德』,這就是『眾寶莊嚴』的意思。
在這輛大車裡面所裝載的東西很豐富,表示我們的法也很豐富。 聞一知十,或聞一知百、知千;知道一種法就能瞭解很多的事情, 這都是聞法入心,成為自己的智慧, 這樣我們就能夠應種種的根機去付出。
⊙周匝欄楯:遮外惡而不入,持內善而不失,是周匝欄楯之義。
『周匝欄楯』,就是將車的四周圍起來, 保護車裡的人不受外來的傷害。這是譬喻『遮外惡而不入, 持內善而不失』,將裡面顧得好,外面的惡進不來,這是『 周匝欄楯』的意思。
⊙四面懸鈴:喻四辯才。『鈴』喻振導教化。 一、法無礙:於教法無滯。 二、義無礙:義理而無滯。 三、辭無礙:言辭通達,名為辭無礙。 四、樂說無礙:又云辯說無礙。
『四面懸鈴』是譬喻『四無礙辯才』。所說的法應眾生的根機, 有四種:
第一是『法無礙』。我們說話要含有法的道裡, 教法時就不會有障礙。我們要先瞭解種種法,才有辦法說服人的心、 教導人的道理。所以第一『法無礙』,於法不會停滯、 能夠很流暢的,不斷有法入眾生的心。
第二是『義無礙』。其中的義理齊全,有法,還要能通達, 人們才能夠接受這個道理。
第三是『辭無礙』。言辭很通達。有時候,道理明明知道, 只是無法用言辭編輯得這個文與說話都很美。所以, 我們若能夠有言辭無礙,這也是智慧之一。
第四是『樂說無礙』。就是我知道的就要說。我若知道卻不說, 感覺很對不起大家。
佛陀常常說法,轉法輪,必定要具備這四種:第一『法無礙』, 第二『義無礙』,第三『辭無礙』,第四『樂說無礙』。 我們要真正的聽很多法進去,才有辦法遇到人時, 將佛陀的教法再輸送給別人。
我們要說這個法,就在這個時代、在現在,有人、有事、有物、 有證,這個『義』是有道理的事情,而不是說出讓人做不到的事情。 若要說得條條有道,有條路可走,你要說得很好,人、事、 物很圓融的言辭。我們有這麼好的道理,有這樣好的言辭, 有這麼充足的法,也要很歡喜『樂說無礙』,要常常說,這就是『 轉法輪』。
各位菩薩,學佛,我們真的要好好用心,天下萬物都要瞭解, 要用慈悲平等的心,隨眾生的大小根機來說法。 佛陀雖然是說人間法,其實是成佛之道,不要輕視這是小乘法, 其實小乘法也是要引我們入大乘的路徑,一乘實法, 最終還是成佛之道。這是佛陀的用心,所以我們要時時心存感恩, 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