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修學法度有情人,淨意自在菩提願,明心三慧四諦法, 無漏三學共一心。』
我們大家都發心要學佛,佛法入心,我們還要發心度有情人。 不是只想自利,我們還要兼利他人;不是只想自度, 我們還要普度眾生,這是我們學法的目標。
我們學法度人,首先要『淨意自在』,意念要先清淨, 因為修行就是為了淨除煩惱。凡夫,苦啊!苦在煩惱,苦在無明, 苦在情欲大,使得心被煩惱蒙蔽了,不得自在。 所以觀世音菩薩又稱作『觀自在』。是啊,要觀, 將我們的心意清淨,就像一面鏡子, 外面的環境都照映在我們的心鏡,瞭解了,一切的景物清楚了, 但是這面心鏡一點都不受污染,這就是『淨意自在』。這個清淨心, 分別外面的境界而不受污染,這叫做大圓鏡的智慧。
我們除了心要清淨,也要自在。自在於何處呢?菩提。 我們要發菩提願,就是求覺道。修學佛法就要有這樣, 首先要去除煩惱,將心自在,安住在菩提道中。
用心,法從耳根入心,這就是『聞』。『聞』,聽經之後,還要『 思』,好好考慮聽到的法,是不是有道理呢?有道、有理, 若這樣有一條路可走,有正確的方向,經過了思考,就要起行, 那就是『修』。所以聞、思、修,我們聽法不能缺少這『三慧』。
還有『四諦法』。人生苦啊!人生苦難偏多,從生下來那一刻開始, 一直到老,這中間過程都是苦的。有的人感受不到, 因為他渾然不知自己在苦中,還繼續種苦因,不斷結惡緣, 這樣紛紛擾擾過一輩子,一直到老、病、死。 這人生苦在自己不覺而不知,只是怨天尤人,這種都是糊塗、 迷茫的眾生。
我們很有幸,能夠聽到佛法,知道人生是『苦』,苦的來源是因為『 集』了種種的因緣,而讓我們有『苦』的感受。所以這個『集』, 就是在造業的過程,不知不覺會造很多。不知覺中, 從外面的境界引起了我們的意,我們的意去攀緣外境,惹來了煩惱; 有了煩惱,就去造作,造作之後結果,種子就藏入第八識。 身外的物質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但是業的種子會隨著我們生生世世。我們所有的財產、物質, 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了。
對啊,業就是藏在第八識的種子。這第八識的種子, 帶著過去我們所聚集的一切善與惡,這些種子帶來今生此世。 好的人,很愛,可以每天作伴在一起,這是我愛的人。 偏偏人生無常,『愛別離苦』。另一個人,我不愛, 可是因與緣牽來,偏偏每天都要在一起,關係很深。就是不愛, 見到就心煩、生氣,這種『怨憎會苦』,卻由不得自己, 因為是過去生所集來的因與緣。『五蘊熾盛』, 又是在我們的內心製造煩惱等等,這些不斷綿綿密密這樣在循迴、 輪轉,這是『集』苦,因為這樣『集』來的。
『知道了。』現在已經學佛,『知道了』。常常看『草根菩提』 節目,環保志工,每天、每天都有人物故事。 聽到很多老菩薩的人生,過去的經歷很辛苦,後來,聽法之後:『 師父說﹃甘願還,打八折﹄,所以讓他,不要與他計較, 這樣反而較和平相處。』
瞭解因果之後,我們要用寬大的心去包容,退一步海闊天空, 那個因與緣就拉開一些,就不會再一直糾纏下去。所以還久了, 債也會盡。若是邊借邊還,又繼續借,這樣欠債永遠都還不完。
我們學佛之後,瞭解法,過去這種恩恩怨怨,我們清楚瞭解了, 所以付出不求回報,也時時說感恩。有接觸到的,我們就要行善, 要造福,要和他結好緣,這就是『滅』苦的方法。所以『苦、集、 滅、道』,我們要修行於『道』,這條路叫做菩薩道。 這四項是修行的基礎。
我們還要『無漏三學共一心』。『三無漏學』,無漏, 就是法入心來,沒有讓它漏失掉。共在『三學』,『三學』是什麼? 戒、定、慧。
是啊,我們瞭解法之後,要時時將身心照顧好,做人的規則、軌道, 要走得對,所以要『戒』。有戒,心才能定,方向會正確, 不會常常心煩意亂,心猿意馬,隨著境界亂衝。心若定下來, 自然就有智慧。所以我們必須要戒、定、慧。
『三學共一心』,戒、定、慧共在一心,若這樣,自然我們的心寬、 念純,不會受外面無明的境界污染。所以我們若要不去惹火、 不去引風,就是要好好修行戒、定、慧,這是很重要的。
最近一直在講『三界火宅』,所以前面的經文說『不知道什麼是火? 』
⊙『亦復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云何為失?但東西走戲, 視父而已。』《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我們剛剛說過,一輩子這樣在造作一切、複製一切的業, 都不知不覺,就像這樣。在這個火宅裡,火一直逼近來, 不知道什麼是火,還在那裡玩火。
『何者為舍?』到底我們處境在哪裡呢?『云何為失?』 為什麼我們會失去了一切?我們本來與佛平等的智慧, 與佛同等的如來清淨本性,怎麼落得現在是凡夫,受這麼多的苦難, 到底是為何?『云何為失?』不知道這個境界的險難, 不知道我們為何會在這個火宅中,還是渾然不知。
『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這是譬喻已經有聽法了, 但是還沒有很清楚人生何來?去何所處?已經學佛的人, 也還沒有很體會佛的心意,佛陀所教法,何況凡夫、『四生』呢?
昨天說過了,所有的眾生不曾聽到法,沒有學佛過, 他哪裡會知道什麼呢?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來體會,不要再『 東西走戲,視父而已』。不只是看佛,不只是『我拜佛, 佛就會保佑我』,不是這樣。我們要體會佛心、要入佛道理。 所以這段經文也是一種譬喻。
⊙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喻眾生但自取生死,輪迴於三界, 於佛所說毫無覺悟也。
『眾生但自取生死,輪迴三界』。我們一直在三界中,紛紛擾擾,
⊙前云大火四面起,今云此舍已為所燒,前云苦痛切己。
前面說『大火四面起』,這個大火從四面同時燒起來了。
每次若說到這個地方,腦海中就會想到很遠的地方, 常常聽到美國森林大火,現在又常常聽到澳洲, 一百多個森林同時在起火,已經燒掉了不少民宅。
經典所描寫的,三界之內是一大火宅,這是佛陀的智慧, 講未來的世間。『未來』,就是我們現在的世間, 我們現在已經聽到,不論是歐洲、美洲、澳洲、亞洲, 都有很多的災難,四大已經不調了。
現在又說『此舍已為所燒』,這個地方已經火從四面起了。地、水、 火、風不調,已經在天地之間造成了很多的災難,這個『苦痛切己』 。前面的經文說『四面火起』,『苦痛切己』, 這種災難一直聚集來的時候,住在裡面的人,苦啊!
現在的人間,不只大乾坤有形的災難,每天都看到很多國家, 社會已經異常了,都是很文明的國家,發生人的心態不調,『 瞋火怒風』從內心起,這種『苦痛切己。所以,這樣的人心不調, 若再這樣下去,真的是『今必為所焚』,這樣的時代, 一定會被火燒到。
⊙今必為所焚,危及喪命,我及諸子必為所焚。 喻佛以大乘度化以保慧命。
大長者說,『我及諸子必為所焚』,這是眾生若有苦,佛就會不安。 譬喻佛以大乘法來教化、度化,希望人人能夠保得慧命。
世間眾生共業,這既成的共業,很無奈。但是,佛陀不放棄, 用大乘法來度化,希望眾生能夠保存著慧命。生命的損失, 那是共業,但是人人的慧命一定要保存。
所以不要只是在那個地方遊戲,不懂得趕緊隨著佛所說法而修行。 只是這樣聽,耳朵聽,但是背道而行,這樣會業上加業,苦上加苦, 自然就隨著善惡業墮落、升沉;這種為善就升,為惡就沉。這種『 有啊,我有在行善』,但是心中沒有法,很快就被誘引去了, 還是習氣難斷。雖然有在造善,不過習氣難斷。
善惡之間,就在那裡浮沉,這樣實在無法出離三界火宅, 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慧命一定要保住。在現在這個世間, 我們不只要保住慧命,還要成長慧命,必定『修學法度有情人』。 我們要自修,還要趕緊再度他人。我們的心意要清淨, 要在菩提道上。我們要『明心三慧四諦法』,更要『戒、定、慧』 共在一心,才有辦法脫離這個火宅。所以要人人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