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如來圓覺大智慧,具足慈悲真諦理,頑童愚蒙燃火種, 四面火起不驚怖。』
如來智慧圓滿,三覺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具足了慈悲, 瞭解了真諦理。但是我們凡夫好像頑童愚昧, 一直都不知道什麼叫做道理,也不想要受教。不受教的頑童, 就不斷惹禍生非,不知道周圍的環境危險,所以不驚不怖, 這和我們眾生不是一樣嗎?
佛陀像世間的慈父,他的道德已經具足了,學德也完成了, 這種道理、德行,人格者是這麼的完全, 但是偏偏在這個大宅的眷屬、諸子,要如何教呢? 因為大宅的眷屬各人有各人的習氣,諸子又沒有很認真, 這位慈父擔心、無奈,卻不願意放棄。所以妙權設教, 用權巧方便來設法教育。
佛陀在世時,阿難是最親近佛的一位弟子。有一次, 阿難的背上長了一顆癰瘡,很痛,已經化膿了,非開刀不可。
佛陀就向這位醫師說:『你放心幫他開刀, 我會跟阿難說話來移轉注意力。』 佛陀就用平時說話的語調向阿難說:『阿難,學佛要及時, 覺悟的因緣自己要把握,想要覺悟,唯有六根專注一境。 身坐在這裡,眼根、耳根要及時集中運用。』
阿難專注的聽啊聽,不知不覺中,醫生已經割開癰瘡, 把膿全都吸出來了,一切都很順利。佛陀就問阿難說:『阿難, 會痛嗎?』阿難回答:『我一點都都不覺得痛, 沒感覺有人為我處理背部的癰瘡。』
佛陀向比丘們說:『聽法要專心。就像阿難身上有病痛, 一念心專注在佛法上,這個治療身體的病痛就過去了, 而且也佛法入心,真諦理入心,慧命增長。』這是阿難治病, 佛陀用法來治療他的心,轉移他的注意力, 將身體的病痛轉為聞法的心理。所以說,精神集中,佛法入心。
二三天前,濟航從馬來西亞回來精舍,在座談中, 說到一位年輕人誠益的身世。他說:誠益一出生就畸形, 沒有兩隻手。父親、母親看到孩子這樣,就把他丟掉了。 另外一對夫妻不忍心,就把他撿回家撫養。孩子慢慢長大了, 和一般的孩子一樣去讀書,從小學而中學、而高中, 不過少了二隻手,心理難免就有自卑感。
一直到讀大學之前的一個因緣,慈濟人為他申請助學金, 時時勉勵他。這個孩子書讀得很好,也讀到大學, 但是也會擔心畢業後要到哪裡工作?濟航就告訴他, 畢業之後不必擔心,就來慈濟分會工作。他很歡喜,心安了, 一畢業就到分會報到。他讀資訊系, 分會的資訊電腦部分就由他負責。 不論是人文真善美志工所拍的圖檔輸入電腦裡,或是攝影需要剪接, 都是靠著他二隻腳剪接,連文字記錄都是他在做。
那次他回來精舍,我就問:『你有在『晨鐘起․薰法香』嗎?』 他趕緊站起來,來到我的面前,說:『我回去會認真。』『好, 和師父有約,回去認真,法要入心。』果然很聽話, 回去後每天早上都和大家早課、聽法。不過,師父開始說『 諸位同修』,他就開始打瞌睡了,一直到『多用心』就醒了。 他很懊惱,因為聽不懂師父說的臺語,所以打瞌睡了。
要如何聽懂臺語?他說,將全部的精神專注在耳朵上。有一天, 耳根忽然間『啵』一聲,從此師父說的話他都聽得懂了。
還有,那天師父說『三覺圓滿』,聽懂臺語的人寫筆記時就寫『 三角』。讀書會在分享『你的三覺是什麼?』他就畫給誠益看, 誠益就對他說:『師父說的不是這樣的『三角』,是『三覺』。』 他也是寫筆記,他用二隻腳寫筆記,每句話他都完全寫進去, 將他的筆記拿出來,是『三覺』。
說他有什麼欠缺嗎?沒有欠缺,六根完具。雖然沒有二隻手, 不過他的二隻腳萬能。濟航告訴我:『 他的筆記寫得比其他人用手寫的還要工整、整齊。 每句話他都聽進去。很奇怪,只有師父的臺語聽得懂, 別人的臺語聽不懂。』
想,這就是不可思議!但也不奇怪。相信佛所說的法, 就是你的心專注,精神合一,用很誠意的心來接受佛法, 句句都入心。
若是像頑童愚蒙,一直很調皮、頑固,隨自己的心玩耍, 所教導的都聽不進去。像這樣,不管四面的災難開始,還是不怕。 所以大宅的長者擔心,要用什麼方法能讓人人接受法,能夠法入心, 也能法在行為中。這是佛陀的用心。
前面的經文說,『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 當以衣裓、若以几案、從舍出之。』
『思惟』就是很用心。『我身手有力』。昨天說過了,『身』 是慈悲,『手』是智慧,以『身手有力』表達悲智。 心要如何護念眾生,雙手能拔苦就是智慧、慈悲。 應該要用什麼方法?下面就說,『當以衣裓、若以几案、從舍出之。 』
⊙衣裓:西竺盛華之具,可護幼小童孺以出於火宅,喻度下根。
『衣裓』在西竺(編按:印度古稱『竺』)是一種用來裝盛花, 用布做的小器具,叫做『衣裓』。用來『護幼小童孺』, 比較幼小的孩子,能用這個東西保護著。 這是譬喻度化對法認識較淺、下根機的人。
⊙几案:小几,置物小安;案廣,置物則大安。 可佐少壯登陟以逃於火地,喻度中根。
『几案』。『几』就是小几,像我們的茶几一樣,桌子小小的, 或是托盤,放裝飾物的東西。這些都只能放較小的東西, 所以小几置小物叫做小安,喻度小根。
『案』就是大桌子。桌子比較大,就能在桌上辦事也能載重物, 所以『置物則大安』。這是譬喻能幫助少壯,即青少年能夠『 登陟以逃於火宅』,喻度中根。
從門若逃不出去,是不是用桌子疊高一點,思考如何來脫離火宅。 這是一種譬喻,對小根、中根的人,佛陀要很用心。 而若上根大器的人,他聞法就能接受、就能瞭解了。但是擔心中、 下根機的人,雖然有聽法,卻還沒有辦法很入心。
⊙若我以智慧,但以神通力,智慧力宣說,知見力無畏等, 令眾生出三界宅、離四倒、明五蘊舍。故云從舍出之。
所以佛就說,『若我以智慧,但以神通力,智慧力宣說, 知見力無畏等』。就是用智慧、用神通的方式,光用說話的力量, 希望人人來接受,期待人人將佛陀所說的法能入心,『 令眾生出三界宅、離四倒、明五蘊舍』。
『三界宅』,大家應該很熟悉了,『欲界、色界、無色界』 譬喻天地之間如大宅,眾生的欲念緣著外面的色境, 從內心起了貪念、煩惱等等。
『離四倒』,四種顛倒,執著以為世間有常、樂、我、淨。 大家要正確瞭解人生無常,世間苦難偏多,有什麼是快樂呢? 要觀身不淨,一切都是不乾淨。這四項我們真的是要好好自我警惕。
『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蘊熾盛。識, 就是從外面的色、受、想、行,入『識』來。用六根, 緣外面的六塵境,而入心裡的感受,內心不斷的思惟, 向外去造作很多的業力,這些善惡業種再收納回來, 藏在我們的第八識之中。所以,我們常常說,法要用心聽進去。
『五蘊』,我們要很清楚瞭解。所以佛口說法,我們要用心聞法。 就像阿難,雖然背上生癰瘡是那麼痛苦,佛陀:『來, 醫生你用心幫他治療,我讓阿難轉移注意力,集中精神在佛法中。』 果然手術成功,阿難背部的癰瘡好了,法入心了。這也是一個方法。
『故云從舍出之』。所以說來,用這樣說法,希望下根機、 中根機的人聽得進去,能瞭解。
⊙復更思惟明一乘法大,而受法機小,喻一門狹小。
『復更思惟明一乘法大』。再思惟,先從火宅出來,但是, 還要再讓他們更上一層樓。『一乘』指一乘大法,這個法很大, 但是根機很小的人,這個法無法入。為什麼?因為根機小, 執著四倒、五蘊,這樣的人煩惱還很多,讓法無法入他的心。
⊙執著四倒五蘊,因之法門難通,故云:其門狹小。
因為他的煩惱大、心門小,所以大法無法入心門,只想獨善其身, 不想要兼利他人。這就是根機小,煩惱很多,心門很小, 大法無法進入,法門難通。要通過這個法之門,就不通了,所以就『 其門狹小』。
我們要如何開啟心門來接受大法,不要讓我們的煩惱那麼的多? 煩惱比法還大,當然法就無法入心;煩惱若大,心門就小。 所以我們要將煩惱拋開,不要阻礙心門,才有辦法將法接納進來。 所以各位菩薩,學佛必定要法入心, 不然我們要如何能學得與佛同等的三覺圓滿呢? 這是我們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