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若論福德無疆際,悲智雙運福無量,若論智慧無等力, 如日懸空月輪圓。』
我們接受了佛陀的教法,就要不斷將人間的常識,轉為佛法的智慧。
人間的常識叫做功能;佛法則叫做良能,是智慧的良能──利己、 利人,對自己能夠淨化己心、增長智慧;對他人則能運用悲心, 入人群中付出,所以是『悲智雙運福無量』。
『若論智慧無等力』,沒有比智慧更高的力量。佛陀的覺悟是『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沒有比佛陀所覺悟的更高, 所以叫做『無等力』,這個智慧的力量發揮出來就是『福德無疆際』 。
『如日懸空月輪圓』。『日』是譬喻智慧,『月』是譬喻慈悲。 我們若能修福德,為人群付出,無量無數、無邊際去付出, 智慧與福德會合起來,就如日在天,也如明月當空, 可以為暗夜帶來溫馨,為人間帶來光明。我們必定要用心付出。
看到南非分會的訊息,現在又開始志工培訓課程了。
那個地方貧富懸殊,大多數人貧苦不堪,也常常有戰亂,互相衝突, 治安很差,人禍偏多。所以他們無處工作,沒有生活的來源, 就提不起奮鬥的精神,不斷墮落,因此貧病偏多。
幾年來,我們在南非不斷培訓志工,不斷有善種子萌芽, 已經培養出幾千位當地的菩薩,就像樹一棵一棵長大了。 看到辛巴威、莫三比克、賴索托,今年將要回來受證的志工們, 集合在約堡的慈濟南非分會,精進培訓。
雖然各地路途遙遠,大家不惜辛苦前來,只為了共聚共修。 我們在約堡的分會場地很小,他們搭帳篷容納幾百人, 沐浴或洗手間等等都缺乏。他們就租流動廁所,再用大油桶裝水, 一桶、一桶,從很遠的地方接水過來,用這麼克難方式, 供應他們幾天的精進。
四國共同精進,雖然看起來人種差不多,卻是語言不同, 所以他們用盡心思,輾轉翻譯,既來之,必定要有『法』回去。 實在很不容易!
看他們繞佛、繞法,腳步整齊,看他們的表情, 以及口唸的韻律很整齊,可見他們是聽懂了。靜態課程時,他們看『 人間菩提』影片,大家在帳篷裡面坐得很整齊在聽法,實在很感動! 課程是從『靜思法脈』傳承開始說起,接著講『慈濟宗門』, 分享人間菩薩如何用各種不同方式投入人群。
從南非的菩薩開始分享,過去人生的苦難,身心折磨, 接受了佛法之後,如何心開了,可以發揮他們的智慧、力量, 走入病苦的環境中去照顧貧困老弱,付出之後, 自己的心是法喜充滿,這樣在人群中感受歡喜。
又有辛巴威志工分享,他感恩慈濟從臺灣將『愛的法』傳到辛巴威。 莫三比克志工也分享,她本身是接受慈濟救濟, 感恩慈濟人從南非到莫三比克,她如何辛苦的過程,說到激動處, 不能自已,很多人就過去圍在她的身邊,很溫柔的膚慰。
看到他們精進的畫面,克難的寮房裡,枕頭擺放成一線,整整齊齊, 棉被也摺得很整齊,比軍隊受訓更整齊。這種無法想像精進, 只能說不可思議!這種不可思議會合到佛法來,就是菩薩在人間, 福慧雙運。不同的語言,如何入他們的心,因為有這樣的法── 善巧方便的真實法,從內心的智慧與最虔誠的造福, 這是最清淨無染的大愛,匯合著巧妙的智慧,這樣匯合起來, 就是福慧雙具。
這是不同的國邑,不同的語言,非常貧困苦難的地方, 他們可以這樣運作,你說這不就是『福德無疆際』,智慧無量嗎? 這是『悲智雙運福無量』。實在無法想像, 他們如何在這麼短的時間帶得那麼整齊,而且有各種的貧困、 不同苦難的人參加培訓共修。
總而言之,這種的法能夠普遍無疆際,而且身體力行,真是福無量。 這種智慧實在很不可思議,『如日懸空月輪圓』, 這都是人人自性佛,清淨的真如本性,共聚會合起來,讓福慧平行。
所以,這段經文說過了,在大宅中有這麼多人,地獄、餓鬼、畜生, 比人、天的數量更多,要有多少的菩薩走入三惡道中, 去救濟苦難的人群?所以大宅裡面,就是菩薩的訓練場, 訓練菩薩如何走入苦難中。
這個大宅的長者已經年老衰邁了,慢慢要消逝了,所以譬喻『 堂閣朽故』。
⊙『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閣朽故, 牆壁隤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在這個欲界人口已經很多,造惡、脫離了人生軌道的人也是很多。 正法、像法已經過了,現在是末法時代。所以形容這間大宅『朽故』 ,柱根已經慢慢被蛀食了,柱子的承載力與牆壁等等, 也都已經面臨到朽壞、老舊的程度。
⊙堂閣朽故,喻欲界、色界。以地水火風為四大,色香味觸為四微, 人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有。四大又由四微所成,故總稱為八法。
所以『堂閣朽故』是譬喻欲界、色界。『以地水火風為四大, 色香味觸為四微』。
我們昨天說,『欲界』是眾生種種的欲所凝聚。『器世間』 的大小乾坤,地、水、火、風已經開始不調和, 就是因為欲界眾生煩惱無明不斷匯集,火宅開始慢慢發生了。 除了大乾坤的地、水、火、風,我們人的身體也是四大假合。 人不能沒有水分,也不能沒有體溫,也不能沒有呼吸, 人的身體有骨、有肉、有皮,那是地大。 所以人的身體是四大會合而來。
這個『四微』和『四大』合起來,叫做『八法』。其實『四微』, 是我們的煩惱;五蘊:色、受、想、行、識,這個『蘊』, 從我們的識,攀緣外面的境,緣來思想中造作,然後成為果報, 業的種子隱藏著。這全都從五根造作而生,六識吸收、七識思惟, 然後業種隱藏在八識。
像這樣不知覺會合著『四微』,這四項我們都看不到, 但是不知覺的習氣,隨著外面的境界,起心動念、煩惱等等, 這就是我們的身心,當『八法』會合時就造業。有了這個身體、 有了外面的境界、有了內心的起心動念,會合起來,這個業力很大。
⊙以業力大故,能互攬相礙之四大合而以為身根。 繼之即時間為身根之壽命,以變礙生滅,相續之相將盡, 遂有老病之相。『堂閣朽故』之義,亦復如是。
業力能互攬互礙攪混著,如善惡雜揉。四大假合在我們的身上, 不斷隨著時間生、老、病、死。
『繼之即時間為身根之壽命』,我們的小乾坤,時間、壽命就是『 變礙生滅』,我們的身體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而成, 在非常微細中不斷遷變,不斷互相障礙、衝突, 我們的身體就是這樣,所以才有老、病、死。
所以『相續之相』到了盡頭的時候,老、病的相就很明顯出來了。 就如那位長者,在這個家庭,歲月累積之下也慢慢衰邁了。 人不就是這樣嗎?大乾坤、小乾坤都是這樣。『堂閣朽故』 的意思也就是這樣不斷在循環,這表示在欲界、色界的眾生、 器世間一切的物質都是這樣,所以『亦復如是』。
⊙護宅之外為牆,內為壁。
在這間房子外面圍著的叫做『牆』,在這間房子的裡面(分隔空間) 的叫做『壁』。『牆』與『壁』都有邊際、有界限, 圍牆外是別人的地方,圍牆內是我們的地方, 就如天地之間有國土之分。
⊙又牆壁均有邊際之義,此喻想陰。想為心相,心所緣境, 等同虛空,本無邊際。
牆和壁均有邊際之意思,譬喻我們有這個思想——『想陰』。『陰』 就是『蘊』。如同在大地之間有這樣的界限,但是有共同的『想』— —外面的『相』與我們的『心』會合,就發出了行動。
『想為心相,心所緣境』,我們的心去緣外面的境界。『等同虛空』 ,我們的『想』實在是空的,雖然看起來外面都是『相』。『 本無邊際』,不論是圍牆外、圍牆內,都阻礙不到我們的『想』── 想法。這就是我們每天所要修行的,我們將這個『想』—— 心的相放寬,關心天下事,這就是智慧。請大家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