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人而無信不立,信根道源深植,破疑悔悟正道,持大法轉法輪。』
身而為人,信是很重要的,人若無信,要怎麼在人間與人互動呢? 人間都要用『信』來建立人格了,何況是學佛者!做人有信用, 人人能夠肯定。學佛要用信,要信、要深,我們若能深信佛的教法, 才能守持奉道,在佛陀的教法中,走在我們該走的路。
我們應該走什麼路呢?『道者,路也。』那就是菩提道。 佛所說的經典,歸納到最後,在《法華經》那就是一乘實法,就是『教菩薩法』。菩薩,菩提薩埵, 就是覺有情者,覺悟的眾生。所以說,菩薩道,或者菩提道, 就是覺悟的道路。
經常告訴大家,人間路鋪得好,才能與菩提道交接。所以, 我們信佛要先建立信心,自己向佛法,信根要深, 那必定要從做人開始,人與人之間互動要用『信』。 人與人說話若無信,誰願意相信你呢?若不能受人相信, 就失了人格,沒有人格要怎麼成佛格呢?所以,人格成, 佛格才會成。建立人格必定要從『信』做起,若有答應要做的事情, 必定要趕快做成,這樣叫做『信』。
我們應該做的事,要積極完成,因為人生無常。說要做的, 若是放著、拖著,到最後做不成;這麼簡單的人間事都做不成了, 如何談要做佛呢?所以我們要信,還要精進。
『信根道源深植』。信根就是道的源頭。學佛,起點的信念建立, 都沒有偏差,步步向前進,就像信根有在蔓延,有在伸根。所以, 做人的根本要站得穩,才能真正學佛步步前進, 從凡夫的起步一直向菩薩道步步前進。這是信根道源, 我們的道的源頭,到究竟的地點就是一條路而已, 所以信根要伸得長,根在伸長就表示有在精進,有進步。
障礙信心的是什麼呢?是疑。舍利弗過去也有一段時間, 對大乘法有疑,所以他停滯下來。後來佛陀不厭其煩, 不斷讚歎一乘實法,舍利弗一直反省自己,後來他也是『破疑悔』。 那個疑若沒有破除,永遠都是後悔。因為佛陀的人生與世間人一樣, 生命是有限量,所以佛陀到這樣的年齡,趕緊要暢演本懷, 告訴大家:很多的寶物,你們要好好來看。這個價值連城的寶物, 那就是法,這個法是無價、無上、無等等法。
四十多年前的牽引,四十多年後,佛陀將所有的真實法展示出來。 舍利弗已經體會到了,『悟正道』,終於瞭解了,隨佛數十年間, 現在知道歸元無二路,只有一條菩薩道,開始發心立願,所以『 持大法轉法輪』,這個心已經啟悟了。
就像在佛陀的時代,有一群比丘在修行, 其中有一位已經悟道的比丘。但是城中有一位長者, 認為釋迦牟尼佛這樣在宣導正法, 這個正法是不是所有的比丘都能接受呢?比丘的心說是清淨, 這個清淨心真的不受外界搖動嗎?長者心中有這樣的懷疑, 於是他就向家奴們說:『我很想要供養這群比丘, 但是我要試試他們的心是不是堅定? 所有的婢女都要換上了豔麗的衣服,裝扮得很美, 盡量展現妳們的舞伎、歌聲,看看這群年輕的比丘, 心是不是會受搖動?』
果然這一天到了,比丘們前往接受供養。在路程中, 這位得道的比丘,就告誡年輕的比丘說:『大家要記得,心要堅定, 要時時有不淨觀。身體若生了重病,就會破洞、流膿,甚至潰爛、 發臭;何況死後,全身膨脹,體液、屍水滲流,肉都爛掉了, 那個身形,大家想想看,做不淨觀。去到長者的家, 長者他有心要供養,卻是用心要來試我們的道心, 大家要展現清淨的道行,必定要觀身不淨。』 這些年輕的比丘們瞭解了,修行不就是要了脫情與欲嗎? 所以大家很端莊,很有次序,入長者的家去了。
真的很豐盛的供養,一道一道的菜餚端出來了,又是歌聲美樂, 舞伎呈現出肉體的妖豔。但是,比丘聽而不聞、視而不見, 用很恭敬的心來吃這頓飯。長者在旁邊看了很感動,也很慚愧, 就自己走出來,恭敬懺悔,說出了他內心雖然是恭敬要供養, 卻是對比丘懷疑。如今看到大家道心這麼堅定,知道自己不應該, 所以懺悔了。
這位得道的比丘就向這位長者說:『一來感恩你虔誠的供養, 再來要告訴你,修行者根機雖然不同,卻是受佛陀用種種法, 譬喻言說所教育。我們雖然尚未體悟到一實乘法, 卻是大家道心堅固,你不應該用斗要來量海水,因為佛智慧海, 不是你用秤、用斗能測量,你太不自量力了。』長者就非常恭敬、 懺悔,請比丘說法。從此,長者全家上下一切人,皈依佛法, 時時都到比丘團中去請法、聽法。
所以,『破疑悔悟正道』,在家人有疑心也不行, 也是要破除他的疑,要持大法來轉法輪。學佛者聽法,自己受用, 也要和別人分享,互相受用。雖然佛法很深,只要我們信根夠深, 慢慢就能體會。
前面的經文,『佛道叵思議,方便隨宜說。我所有福業, 今世若過世,及見佛功德,盡迴向佛道。』
昨天我們說過了,佛道雖然很深,但是佛陀用種種方便, 隨宜來為我們解釋,讓我們能夠瞭解人生苦、空、無常的道理, 人生短暫,身體是不淨,何必為這個身體,而心起貪欲呢?
大家已經瞭解這些道理了,所做的一切福業,在過去生,或現在生, 若無福,無法現在遇到佛陀。所以『今世若過世』,過去、現在、 未來,在菩薩道中為人群付出,這一切的功德都是回向在佛道。
接下來這段經文就說,『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我今無復疑悔,親於佛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這段經文是舍利弗向佛陀感恩,並且表白了他內心的話。就是說,『 佛陀所傳的法,破除了我的疑惑,讓我能夠體會到大乘一實相的法。 我已經瞭解,我也已經深深懺悔過去的固執,在偏空,現在我知道, 應該身體力行菩薩道。發這一念心,能夠受到佛陀來為我授記。』 用這種入人群,行菩薩道,一直到究竟覺悟的境地, 用這樣來報佛恩。
⊙舍利弗得佛陀傳法授記,深感法恩滋長信根,無復疑悔。
『深感法恩滋長信根,無復疑悔』。現在已經都瞭解了, 深深體會到、感觸到這個法。這個法已經讓我們能滋養慧命, 信根開始伸長,再也沒有疑來阻擋我們的道行。 所以舍利弗自己也很慶幸,能『 親於佛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因為過去有修福、有修慧,福慧具足,所以他能遇到佛世, 接受佛陀的授記。我們應該也會,我們若是照這樣的道路走, 雖然道路是很長很遠,只要照這個方向走, 能夠累生累世在人群中累積善與福,不斷地累積起來, 同樣能得遇佛世,得到佛來為我們授記。這是我們自己也要有信心, 雖然路還是很長很遠,只要開步走,方向不要偏差,路會到達。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佛智,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這叫做『 正遍知』,方向很正確、很普遍。
⊙佛智亦名無上正遍知、無上正遍道; 真正遍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
眾生的境界,其實佛陀瞭如指掌,就像在看自己的手紋一樣。所以, 佛智就是正遍知,宇宙所有的一切都瞭解了,何況人世間呢? 佛陀的智慧是正確而且普遍瞭解,所以叫做『無上正遍道』。『 無上』,沒有比佛陀的智慧更高,很普遍,菩提道、菩薩道, 臺灣走得通,美國走得通,非洲走得通,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走得通。 所以,真正遍知一切真理,無上的智慧,這叫做『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各位,學佛不就是要學得這樣嗎?佛陀常說,他所說出來的法, 與他的腦海中、智慧海裡的法來比較,就像大地這麼多的沙, 那麼多的法還沒有說。但是能接觸到佛法的人, 比這指甲上的沙有多少呢?就像恆河沙那麼多人還不理解佛法。
各位,我們能在這裡聽到法,實在很有幸!所以我們大家要很慶幸。 舍利弗的慶幸,在佛的僧團中的慶幸,別人受記,我們歡喜, 歡喜他受記,慶幸自己將來也成佛有分。只要我們能將凡夫路鋪平, 來與菩提道交接,在大菩提直道向前走,方向不要偏差, 自然就是真正遍知。
在人群中,人群種種的世間法,我們看透了,會瞭解得更多, 所以在真理上,我們真正體會到,這種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所以, 我們非行菩薩道不可,非進入人群中去瞭解世間法不可, 無量無數眾生的習性,我們非進入他們的習性不可, 但是我們一定要保護住自己的心。所以種種方法來教育, 我們若在人間體會得多,只要超越人群的煩惱,這樣就是出世間法, 不受世間一切來障礙我們的道心。所以希望大家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