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供養至誠平等觀,行善造福報重恩,敬天愛地聚福緣, 是真供養佛大恩。』
我們這幾天一直都用歡喜的心,隨喜功德。雖然二千多年了, 釋迦佛授記舍利弗將來能夠成佛,那是一種祝福,也是一種約定, 未來舍利弗成佛的國土是那麼莊嚴,以菩薩為大寶。 大家聽了不只是歡喜、祝福,也為自己慶幸,因為人人可成佛, 舍利弗受記了,未來大家應該都有份。
成佛,必定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修行,所以就要『 供養至誠平等觀』。我們過去說『慈悲等觀』,佛陀教導我們修行, 要修慈悲行,我們要有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四無量心』。 大慈心,視天下眾生如己親,要不斷行善、不斷造福、不斷結福緣, 生生世世都要福慧兩足。何況在《父母恩重難報經》中,佛陀說這一大堆的白骨頭,曾經是我的父母; 不只是曾經的父母,也是生生世世互為眷屬。
所以常常說,我們為人群付出,需要用感恩心, 因為他們全是在成就我們。這世間的道理, 每一位眾生不論是現什麼樣的相,是我們的善知識, 或是我們的惡知識,是成就我們的道心,或是障礙我們的信念等等, 我們都要起感恩心。
釋迦佛為他當場的弟子授記,同時也為提婆達多授記。 提婆達多在佛的僧團中,不論何時都在毀謗,想盡辦法破壞僧團。 但是佛陀在授記時,雖然提婆達多不在現場,他也同樣為他祝福、 為他授記,因為人人本具佛性。
你若是煩惱一來,這個清淨念一轉,眼、耳、鼻、舌、身去攀著色、 聲、香、味、觸,引起了欲念,在人間造了很多的業, 又不斷複製煩惱。不論他怎樣複製煩惱,不論他造多少的業, 他的如來本性還是存在,因緣若成熟,同樣也會去除無明, 也能發心修行,同樣能夠成佛。
提婆達多雖然累世障礙釋迦佛,累世為惡知識,不過佛陀善解他, 當作是自己的逆增上緣,佛也感恩他,同樣視為眷屬。 我們對人人也要一樣,如佛陀的心,視天下眾生: 老者是我們的長輩,年齡和我們差不多,就像我們的姊妹兄弟, 年幼的就如我們的晚輩子孫一樣,所以佛陀說『慈悲等觀』。
你所付出的都當作供養。用至誠的心、恭敬的心提供物資,這叫做『 供養』。『慈悲等觀』是一種很誠意的平等。我們若能做到這樣, 就是菩薩道,是佛心了。
所以要長久的時間行善、造福、報重恩。我們若抱著感恩心去付出, 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何況我們要報重恩。 把人人當作是我們的父母,是過去生也好,現在生也好, 我們都要用這一分孝親、報恩的心, 或是將人人當作是我們的善知識,是我們的老師, 每一個人都是在教導我們。
人人若能永遠保持著這一念初發心, 佛陀見到我們一定就為我們授記。就像佛陀相信舍利弗開始發心了, 開始對他授記,但是距離成佛的時間還很長。 很長的時間要做什麼呢?行善、造福。行善、造福,用報恩心、 用感恩心去付出,這是我們為自己未來成佛在鋪路, 也是吸收為我們成長慧命的道糧。
我們行善、造福是報重恩,就是報父母恩、三寶恩、眾生恩, 還要風王水土恩。生在人間,哪一個人不需要呼吸空氣? 哪一個人不是仰賴大地的五穀雜糧來養身活命? 哪一個人沒有接受到陽光、雨水的恩呢?我們人人對『四重恩』, 應該也要回報。所以我們必定要『敬天愛地聚福緣』。
環保能夠疼惜一切的物命,資源回收,疼惜一切的東西, 這叫做敬天愛地。人與人之間能互相感恩、互相成就, 這樣來聚福緣。我們大家若能做到,那就是真供養佛的大恩。 佛陀這樣教我們,我們依教奉行,這就是報恩。
我們能夠成長慧命,這是報『三寶恩』。我們感佛恩、感法, 因為佛陀所說法,淨化我們的心;還要感僧團的恩, 一個人修行容易懈怠,必定要有僧眾會合。這叫做三寶恩。 佛法能夠興盛在人間,必定要有僧,所以我們要感三寶恩。
我們受到佛陀的教法,佛的法身在我們的慧命中, 所以我們必定要轉法輪。因為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 我們身為弟子是佛的傳人,所以『為佛教,為眾生』 是我們的本分事。
如何讓佛教在天下人間普遍撒播善種子,這是『為佛教』;『 為眾生』,就是投入人群中,將佛陀所說的道理廣為宣揚。 這叫做佛的傳人,也是傳法脈的人,這是我們的使命。 所以能夠去傳法、去轉法輪,這叫做『是真供養佛大恩』。
就像父母望女成鳳、望子成龍,只希望孩子能健康、乖乖長大、 認真讀書,將來出社會對人類有貢獻。 父母對孩子也只是為了這樣而已。若能夠這樣,就是報父母恩。 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有『真供養佛大恩』這一念虔誠的心, 這樣我們修行是自得又能利人,這是多麼慶幸的事情。
前面經文說,『大眾見舍利弗於佛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心大歡喜,踊躍無量,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以供養佛。』
大家很歡喜,也隨喜為舍利弗歡喜,也自慶自己將來好好修行, 同樣也能夠成佛。不論是天人或是龍神八部,也同樣隨喜功德, 歡喜得脫下天衣來供養佛。
下面這段經文又說,『釋提桓因、梵天王等與無數天子, 亦以天妙衣、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等供養於佛。所散天衣, 住虛空中而自迴轉。』
這段經文,除了說人、天、龍神八部,都來隨喜,連釋提桓因、 梵天王,還有很多天子都在這個法會上,他們也用天衣來供佛, 同時散花,很多的花。『天曼陀羅華』,又叫做柔軟花,很美、 很美的花,有紅色的、有白色的,有小朵的花、有大朵的花。 大朵的花,叫做『摩訶曼陀羅華』,『摩訶』是大。很柔、 很美的花,從空中散下,他們用這樣來供佛。
這是描述歡喜的境界,空中有種種的花、寶物、天衣等等, 五花十色迴轉在空中,表示慶祝舍利弗受記了。就像我們人間, 有喜慶的事情就張燈結綵,很熱鬧,表示喜氣洋洋。
⊙忉利天:釋提桓因、三十三天之主,簡稱釋帝。昔有三十三人, 同修勝業,同生此天,居須彌山頂。四方各有八宮,中有帝釋殿, 帝釋即天主。此天由修施、戒二種福業,勝四天王天。
釋提桓因是誰?釋提桓因就是忉利天主。『忉利天』又稱『 三十三天』,這有一段的故事由來。
往昔迦葉佛滅度後,有一位婦女,她家很富有,很虔誠的佛教徒。 有一天,看到塔寺年久失修,破爛不堪,佛像受到日曬雨淋, 不忍心,所以邀來了她三十二位很好的朋友, 大家共資雇請工人將塔寺全部翻修,又為佛像雕塑金身, 號召很多人來信仰佛法。在那一生中,除了造塔建廟, 又不斷地行善、造福,弘揚佛法。這樣很多的功德, 感得生在忉利天。
這個天在四天王天的上面,它的一天是人間的一百年, 天人的壽命是一千歲,所以說忉利天的人壽長、福大。 因為這位發起的婦女在人間領導這麼多人行善、造福, 感得生在須彌山頂的忉利天。它有三十三座城, 中間的善見城是忉利天主的宮殿,在東、西、南、北, 每一個角落各有八座城,所以忉利天主也稱為三十三天主, 就是釋提桓因。
還有『梵天王』。這個梵天王也是娑婆世界主, 他修淨行成為梵天王,所以他很保護眾生,對佛陀也是很恭敬。 他也在這個會中,來慶祝舍利弗受記。
我們學佛,將心修好,只要我們堅定,承受得起魔考, 重重又重重的困難,這是梵天王的考驗。所以,突破了重重的困難, 同樣也能受三界的尊重。
不論是釋提桓因或是梵天王,所有的天子,同樣是歡喜、恭敬, 用天曼陀羅華、天妙衣來供養,表達最敬意。
⊙諸天虔敬以天妙寶衣,以表至誠供養,於空中而自迴轉。
諸天的妙衣是很華麗、很柔軟,用最上等質料的衣物來供養。散花, 表示恭敬。所散的天衣,在天空中迴轉久久不散。 這是諸天很虔誠的敬意,才做出這樣的供養,這是『以表至誠供養』 。
我們人間也要用這分心,不是有形的物資,是打從內心歡喜, 喜氣洋洋的氛圍。因為在這個法會上。有一個人受佛肯定, 佛陀已經為他授記了,所以大家都來隨喜。表示天地之間, 人人合心,人人共同平等的心。所以在佛宣講《法華經》會上,人人都是慈悲等觀,這都是從『供養至誠平等觀』而來。
我們修行必定要慈悲等觀,用真正的平等心,做好時時的供養。 我們時時的供養,就是平時行善、造福,抱著報恩心, 對所有的眾生付出,甚至『敬天愛地聚福緣』, 這是對佛最高無上的供養。各位,這並不困難, 用最高無上虔誠的供養,對自己自愛,對別人時時感恩、尊重、 愛去付出,這不就是最高的供養嗎?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