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如實智證實相之體,既得默契會真如性,背塵合覺得轉法輪。』
『如實智』就是真如本性。凡夫人人本具真如本性, 我們卻因六道輪轉,不斷的讓本性受到外面的塵勞遮蓋, 被無明一層一層掩蓋起來了,所以我們的如實智無法突破煩惱。
現在聽法的內容,一直不斷反覆,就是說過之後為了更清楚表達, 用種種譬喻、言辭的方法,再反覆來說。
像舍利弗是『智慧第一』,他瞭解了『空』, 認為還有什麼東西好執著呢?外面形形色色的相都不需要執著, 也不會再擾亂他的心,已經去除了欲念,就什麼都沒有了。不過他, 應該還不明白『真空』中的『妙有』,還不很清楚。
一直到佛陀在法華會上,一而再,再而三,費了很多口舌, 舍利弗才終於瞭解了,真空裡面有一個很微妙的妙有, 這個妙有就是『如實智』。舍利弗已經瞭解而證得了『如實智』。『 證』就是證明、瞭解。瞭解什麼?實相之體。真如實相的體, 他已經體會到了。
前面說佛陀是宇宙大覺者,就是在他寧靜的心靈境界, 突然間與宇宙真體會合,大法與佛心相印證,這也叫做『體會』。 體會、覺悟,這就是實相之體,就是『如實智』,就是真如。
『既得默契』,已經能得到默契,就是印證。 我們的心與這個道理互相印證,體會了,所以『會真如性』。 因為心與道理已經默契會合起來了,『既得默契會真如性』。
『背塵合覺』就能『得轉法輪』。這表示我們在六道中, 在芸芸凡夫的紛紛擾擾裡,被人我是非混在一起,無法很清楚, 就如『沙塵漫天』。乾旱的土地,沙很多, 被一陣風吹過就漫天颺塵。我們的心就是受這種污染的塵霾掩蓋, 使我們看不清楚外面的境界。我們現在學佛,是『背塵合覺』。
常常說皈依的『皈』,反黑歸白。同樣的意思, 過去的無明煩惱已經反過來了,面對的是清白、純真的法, 所以叫做『背塵合覺』。若能夠做到這樣,就『得轉法輪』。 我們學佛,就是希望學會看清楚;若看不清楚,不管是佛、 菩薩在面前,我們也是以貌取人,將他當作凡夫。
經典裡有一段故事:有一位大長者迦羅越,很虔誠的佛教徒, 常常去寺院禮拜,也很認真,讀很多佛經。
他看到經典裡記載:文殊師利是莊嚴智慧的菩薩, 已經是過去七佛之師。他的學生當中就有七位前後成佛了。所以, 迦羅越長者一直希望能見到文殊師利菩薩, 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願望。於是,他常常在家裡設齋供僧, 也一定留一個高座,空著座位,期待文殊菩薩能感應,前來受供。
有一天,準備得很豐富,也有很多比丘前來,順著位置坐好, 那個高座還是空著。這時,有一位全身垢穢, 眼睛被骯髒的東西糊住,鼻子也流著不淨的東西, 整張臉說有多髒就有多髒;全身很骯髒,穿著破爛, 他很大方的拄著枴杖,一跛一跛的就坐到高座上。
迦羅越長者看到了,心很不歡喜,將他從高座扶下來,說:『 這不是您要坐的,來,下來。』之後,半推半拉, 將他拉到旁邊的角落,還是布施給他吃。這樣來來回回, 有好幾天都出現這樣的人。
有一天,長者去寺院向佛頂禮,在那裡誦經,還是一樣祈求、發願: 『我只有一個心願,別無他求,只求見到福慧雙俱、 形象莊嚴的文殊師利菩薩。為何高座總是空的呢?』
向佛祈求之後,人很累,回到家裡就休息了。夢中好像有個聲音說: 『你要求見菩薩的願,成就了啊!』文殊菩薩七次坐上高座, 卻被你拉下來七次。這樣有前後七返,菩薩在你的高座上, 你硬是不正面看他,反而用凡夫心來看菩薩。你有分別心。』
他恍然大悟:『原來文殊師利菩薩現這樣的相貌來應供, 我卻以相取人。』很後悔!這個聲音又說:『學佛,要學得如實智, 要撥開對形象的執著,修行必定要用慈悲平等的心,你要供養, 就要大愛無私,以真實的心供養,這才是虔誠,才是慈悲。 有虔誠和慈悲的心,必定要平等,這是慈悲等觀。』
我們常常在讀經,會被經文的文字相綁住我們的心, 我們應該解除這種執著,這也是『背塵合覺』。 不要有凡夫執相的無明,哪有男女相?哪有貧富的相呢? 哪有貴賤的相呢?其實道理是無形無相,我們應該要能夠體會。
『如實智證實相之體』。實相的體就像人的四肢、五官, 人身不能缺少四肢和五官,這是『相』。『體』呢? 我們每個人都有六根、六識,我們的性就有七識、八識。 有七識就是有思想,看到外在的形象,我們的心就會去思考。 讀經時,我們將文字入心,存在思想中,法若有入心, 這個法的種子就在裡面,若有所執著,習氣就無法完全去除, 所以要能過濾阿賴耶識(第八識),才能到達阿摩羅識, 就是第九識。這個第九識是經過第八識所過濾,是完全清淨了, 這就是『體』。
所以,我們的真實智慧,體會到真實的道理,若能夠這樣,就是『 既得默契會真如』了;若能夠這樣,也就是『背塵合覺得轉法輪』, 能夠入人群中說大法、轉大法輪。
前面的經文,『現在未來佛,其數無有量,亦以諸方便, 演說如是法』。
現在的佛是釋迦牟尼佛,未來是彌勒佛,還有未來無量數、 時間長久的諸佛,所以『其數無有量』,全都是『亦以諸方便, 演說如是法』。無量數的諸佛出現人間,只有一個目的, 就是度眾生、轉法輪,將迷的心轉為覺的性。這是諸佛的佛佛道同, 過去、現在、未來都一樣。
接下來經文『如今者世尊』,過去、未來的佛, 和現在的釋迦佛一樣,『從生及出家,得道轉法輪,亦以方便說』。
⊙『如今者世尊,從生及出家,得道轉法輪,亦以方便說。』《 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每一尊佛都是一樣,出現在人間,順著人間的道理,『從生及出家』 。雖然同樣是父母所生,但是以佛的智慧來到人間,面對人、事、 物種種境界的體會就不同,發心立志的宏願也與一般人不同, 但是也必定要經過出家、成佛,這樣的修行過程。
『得道轉法輪』。覺悟了天地宇宙萬物的種種道理,將有為法、 無為法都分析得通徹清楚,這樣才能夠轉法輪。 這個法輪還是要在人間輪轉,就像設方便一樣。所以,佛為一大事, 現相出家,修行悟道證真諦法。這樣才有辦法轉法輪。
⊙轉佛自心中所護念之法,度入眾生心,名轉法輪。
『轉佛自心中所護念之法』。轉,就是佛已經覺悟之後的心境, 他所透徹瞭解宇宙萬物實相,種種的物體都是有很多道理的會合, 才能顯現形象。不也常常向大家譬喻過了,東西的『相』各有名稱, 桌子、地板、窗戶、天花板,它們同樣是木料所製, 但是木材有各種不同的材質。什麼樣的木材能製成什麼的器具, 什麼樣的木材不適製作桌子、椅子、門窗戶牖。
這就是各種的物質由各種的因緣成就;各種不同的種子, 它成長的大地,所需要的性、質又不同,所以名稱也不同。 雖然材質相同,用在不同地方,它就有不同的名稱。所以說來, 我們同樣都是人,四肢五官俱全,但是人的身體與性格各有不同, 雖然各有不同,卻都有真如的實體,也就是真如的本性。
總而言之,佛陀已經體悟到了,所以現在就是轉大法輪。 不像過去是用小法,現在是說大法,轉佛所護念之法。 將佛陀保護在內心的真實法,完全輸送出來,度入眾生心, 這叫做轉法輪。
就像車子要有車輪,才能將所載的東西,從這個地方運到那個地方。 同樣的道理,佛陀將心中的法,運送到眾生的心, 這樣我們能夠接受過來。
⊙佛說法,如車輪旋轉,能轉凡成聖,使令遠離一切煩惱, 得成聖道法,稱謂轉法輪。
就像車輪要運轉,這輛車才會『行』。這個『法』 要輸送到眾生的心中,希望讓眾生的慧命能成長起來,『 能轉凡成聖』,轉凡夫的心成為聖人的心,使眾生能遠離一切煩惱。
眾生的心中煩惱若不去除,永遠都叫做凡夫。 要用法來絞碎掉我們的煩惱,就像地上有髒污的東西, 輪子把它絞碎之後,再清掃掉。這也是一種轉煩惱成為真實法, 所以使凡夫遠離一切煩惱,『得成聖道法』。
我們若是用清淨心,接受佛法到我們的心中,萬法歸一體, 這樣能夠應用在人間。
各位,學佛就是期待我們人人要得『如實智』,才能夠證實相之體。 我們的真如本性,要用反觀自照的智慧啟發出來。 所以我們人人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