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01月14日】心安清澄疑悔斷

Community:
Branch:

『初聞佛說大乘法,疑謂魔惱我道心,今知佛昔施權教,此時開權顯實法,心安清澄疑悔斷。』

 
舍利弗當初聽到大乘法,他很惶恐,以為這是魔來惱亂他的心。那個時候他還不相信他也有成佛的時候,所以聽到佛陀說人人得成佛,人人本具佛性,對自己還是有懷疑,有了疑,就會有惶恐,恐懼魔來擾亂道心。
 
不過,佛陀循循善誘,慈愍眾生,舍利弗徹底信受了,懷疑撥除了,知道現在佛陀來敘述過去是施權教,是要好好來引度大家入佛門。這個初階、二階、三階,一階段、一階段慢慢接引。所以佛陀說過去是引導,現在才真正開啟成佛之道,『此時開權顯實法』。
 
『心安清澄疑悔斷』,現在心無疑了,心一片清淨,疑悔全都斷除,無懷疑也無後悔。現在聽到佛陀親口說『人人可成佛』,自己也有成佛的時刻,這是佛陀的慈悲,舍利弗歡喜信受,捨去了懷疑的心。
 
我們前面有漏失了一段經文,『爾時心自謂,得至於滅度,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接著應該還有這段『若得作佛時,具三十二相,天人夜叉眾,龍神等恭敬,是時乃可謂,永盡滅無餘』
 
這段的長行文我們也解釋過了,不過現在偈文再出現,我們應該要再重複一次。
 
現在已經瞭解了,自覺不是真實的滅度。這是舍利弗已經清楚,而現在開始我能夠成佛,偈文說『若得作佛時』,我若能夠作佛,應該是『具足三十二相,天人夜叉眾,龍神等恭敬。』到那個時候,『是時乃可謂』,那時候才能夠『永盡滅無餘』。
 
前面長行文時,我們說過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百善為一福,百福為一相。所以佛陀要我們入人群去行菩薩道,未來才能夠成就三十二相,這三十二相具足才能夠度眾生。
 
相圓滿就是道理的圓滿,道理圓滿、相圓滿,這樣就是正覺。當然,這就是福慧雙修。要修得無量無數的福,這就是相的圓滿;無量無數的法,這就是智慧的圓滿。所以要福慧雙修,才能夠道理圓滿,這樣才能夠度眾生。
 
到那時候,天、人、夜叉,以及龍、神等等,自然就恭敬。那時候才能夠叫做成佛,才能夠叫做『永盡滅無餘』。煩惱完全都去除了,滅除了一切的煩惱,心明明朗朗,天地宇宙萬物真理全都統攝在我們的法海、腦海中。

 
我們昨天說過『佛於大眾中,說我當作佛,聞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

 
接下來這段經文,『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

 
可見舍利弗當時的心境,以及編譯這本經的人,鳩摩羅什法師,他覺得這段經文很重要,所以再『重誦』。
 
開頭舍利弗會想:佛說我們大家能夠成佛。『初聞佛所說』,聽到那時候,『心中大驚疑』,心裡很震動,不只懷疑,也是驚喜。『將非魔作佛』,應該不是吧!不是魔來擾亂我的心,應該不是。這是一種很複雜的心理──應該不是吧!不是魔來擾亂我的心,我應該相信佛所說的,人人本具佛性,人人可成佛。
 
現在舍利弗明白了,所以他說『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

 
⊙初聞佛所說,心中大驚疑:本不敢奢望得能成佛,而今初聞佛所說,於是心中實猶有懷驚疑。

 
本來不敢奢望能夠成佛,這是舍利弗守在小乘偏空的道理。現在聽到佛所說的,剛開始他的心中還有懷疑,『將非魔作佛』,應該不是魔化作佛這樣來惱亂我的心吧?應該不是!這就是那時候的心態,自心還未有十分的相信。
 
我們聽經,也常常會有矛盾的心態——真的嗎?真有此事嗎?過去佛所說的法,真有這樣的經過嗎?真的有天堂嗎?實際有地獄嗎?有的人還有這樣在懷疑。我們若將佛陀的智慧,將它統攝於現在的人間,就能夠看到人間天堂是如何地享受。
 
過去說天人飛行自在,現在的人難道沒有飛行自在嗎?要遊歷五大洲,一張機票就行了。這不就是現在富貴的人,用錢就可以飛天嗎?
 
尤其現在科學發達,太空梭甚至到月球、到其他的星球去了。科學家與生意人合作,只要花幾億的美金,就可以預約去遊太空。你們想,這種富有之人,他就有辦法享受天空的飛行,或者飛離地球到其他的星球去觀光。所以,佛陀在二千多年前,應該也是在說人間有這樣的富貴人。
 
富,不一定是貴;貴就是要有好心,做人間的貴人。什麼是人間的貴人呢?那就是菩薩。
 
我們常常看到,臺灣有這麼多人在付出,甚至跨到國際間去救災,無所求的付出,非常辛苦。付出過後,還是充滿了法喜、感恩的心。
 
不只是修善、修福,大家精進聽法,累積了智慧,保護我們的心。知道付出無所求,很甘願付出,同時在人群中不受人我是非影響,還是一心精進,這個心不受擾動。這樣靜寂清澄的心,這才是『心安清澄』,如此『疑』才能夠撥開,煩惱才能夠去除。
 
所以,舍利弗現在瞭解了,明白這種的福慧完具,只要做,就能到;就能夠成佛,具足三十二相。
 
我們知道佛陀將要成佛之前,他要先破魔才能成道。這個魔是在哪裡?當心靜寂下來的時候,那個心靈的起伏,這就是心魔來擾亂。舍利弗的心起伏,還沒有穩定下來,當然他的懷疑就多。他也知道佛陀成佛以前有心魔現前來擾亂,他自己也會有這樣的驚惶、懷疑。

 
⊙將非魔作佛,惱亂我心耶:自心不敢相信,幾疑為波旬之說,魔來相惱亂我心。

 
在經典裡,我們經常看到魔王波旬來擾亂人心,尤其是修道者的心。我們現在也常常聽到,有的人追求信仰,迷失了心靈,不能自已。

 
佛陀的時代,佛在王舍城寒林中與弟子共住的時候,在那個地方為弟子說法。他說:『諸行無常,迅速不停,無可恃怙,是敗壞法。應當速離,趣解脫道。』

 
意思就是向這些比丘強調,大家要把心顧好,要知道『諸行無常,迅速不停』。這個無常很迅速,今天平安,不知道明天的事情;這個時候平安,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不知道。
 
就像四大不調。有的國家祈求下雨,雨一下來卻過量,淹大水了。同樣的道理,有的人歡歡喜喜出門,卻在談笑間突然發生車禍。所以說『諸行無常』,尤其是『迅速不停』,很快,這樣一直過去。
 
『無可恃怙,是敗壞法』。曾經和大家分享過,年輕無法常在,不要仗勢現在還年輕,不可仗勢我們的才華,一切一切都是敗壞法。即使你錢很多,也有患得患失;你的子孫很多,你所親愛的人很多,這種有愛、有情,就是一種牽絆。生離死別、愛別離苦、愛恨情仇等等,這不都是敗壞的法嗎?所以『應當速離』,要趕快離開,要趣向解脫的道路。
 
佛陀不斷向弟子說人間無常法,鼓勵人人把握當下,要趕快修行就對了。不過,那時候魔王波旬,他擔心大家都修行了,三界中魔子魔孫就減少,所以他就來擾亂。
 
魔王化作『摩納』,就是人間的青少年,就來到僧團中,向僧團的人說話。『晝夜恆在』,白天、夜晚,這都永遠常在。『命常迴來』,我們的生命,這輩子生老病死之後,還會再回來。將來你再來,還有機會修行;你現在盡心去享受富貴,未來再來還是有這樣的富貴。將這種『執常』的偏邪之法,在僧團中散播。

 
⊙魔王作念化作摩納即往嬈亂,佛知魔王嬈亂,即說:命隨日夜逝,壽者多患難。呵斥魔王不應作惱亂。

 
佛陀趕快讓大家知道,這就是魔來擾亂。佛陀趕緊補充說明:『命隨日夜逝,壽者多患難。』我們的生命隨著日夜流逝,即使壽命很長,在人間還是有很多苦難折磨,不要留戀在人間。何況一切都是因緣果報,為善得福,為惡受報,這是正確的道理。世間沒有那個人富有,來生還是富有的。真正的富有是要去造福。所以佛陀喝斥魔王,不應該來僧團擾亂。
 
這是《阿含經》中的一段故事。佛陀苦口婆心要來淨化人心,鼓勵人人殷勤精進。佛陀的僧團卻常常出現魔來擾亂,或者擾亂人的心來破壞佛法,所以佛陀時時要大家提高警覺。
 
所以,舍利弗想到:佛陀說我會成佛。自己就提高警覺:這是不是魔來誘引我呢?
 
福就是要付出,慧是要法入心,成為人群中的貴人,這叫做菩薩道;這樣我們的心還能夠保持著清淨,這就是成佛之路,我們要經過磨練才能成佛。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