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茵鎮克引色村 稻種讓農村教育更明亮

Community:
Branch:

2011/03/02 撰文者/杜蕙希   

二零一一年二月二十四日,慈濟人在緬甸仰光省丹茵鎮克引色村的稻種捐贈活動進行時,知道當地農民的七年建校夢。

而在三月二日,陽光明媚的這一天,慈濟志工親臨克引色村,深入了解福種對村民們的幫助及他們的建校情況等等。農村孩子禮貌的迎接、農民們為了建校合心和氣的精神、還有農民父母對教育的重視,都深深地震撼慈濟志工們的心。

圖說: 農民代表烏丁蜜帶領小朋友向來訪者問好。

「Mingalaba!Thet Daw Yar Kyaw Shay Bar Sae!(您好,祝您長命百歲!)」慈濟志工一到達,即看到十幾二十來個穿著整齊白衣綠裙,或白衣綠褲(緬甸校服)的孩子,整齊地站成一排,雙手合十、面帶微笑地祝福每一個走進來的慈濟人。

看到如此整齊的隊伍、有禮的孩子,即刻感受到二月二十四日稻種捐贈那天採訪農民烏丁蜜(U Thein Myint),他所說的:「建學校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由此可見克引色村的農民真的非常注重孩子們的教育。

不只是小孩,村里的大人們知道慈濟人要來訪,也都已經集合在這個地方,一臉興奮,看到他們的臉,真的彷彿可以看見「感恩」兩個字。

那個村的孩子,每天要走路三公里,就是兩個小時才能到達學校。稻田的路很彎曲,而且崎嶇不平,不放心孩子的父母親,會背著孩子去上學;忙碌於農活而不能帶孩子去上課的,只好把孩子寄養在學校附近的親戚或朋友家。

「我們很感恩因為慈濟給我們稻種,讓我們今年有很好的收成。大豆豐收,天氣好,農作物賣出去的市價也很好。」農民烏登欣(U Thant Zin)表示,慈濟的福種給克引色村帶來建校的種種天時地利人和。

慈濟志工:「為什麼沒有把收成之後得到的錢用在提升種稻的技術,賺更多的錢,而堅持要建學校呢?」

農民烏登欣:「學習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要讓孩子得到好的學習環境,建學校就比較重要了。」

慈濟志工:「為什麼一定要孩子唸書,讓他們也學習當農民不就好了嗎?」

農民烏登欣:「如今耕田也要有學問了,不上學是不行的。比如肥料也有分很多種,沒有知識的話就不會辨認。」

烏登欣的大女兒勒溫朵妲今年十二歲,爸爸從小風雨無阻的背着她去村外上課,也背出她的好成績。目前就讀六年級的勒溫朵妲(Lei Win Thaw Dar),在七十名同學當中考獲第三名,成績相當優秀。

慈濟志工隨即問勒溫朵妲:「你長大之後的志願是什麼?」

農民女兒勒溫朵妲:「我想要當醫生。」

勒溫朵妲說出志願的時候,一雙大眼睛閃爍着篤定的光芒,一臉誠懇,讓志工忍不住地繼續往下問。

慈濟志工:「為什麼你想要當醫生?」

農民女兒勒溫朵妲:「我想要當醫生,因為農村裡的人很窮,醫院又很遠。如果我成為醫生,就能幫助到他們了。」

聽到年紀小小的勒溫朵妲一臉誠懇的說出她的志願,大家都好感動。站在勒溫朵妲身邊的爸爸烏登欣也一臉安慰,多年來為了讓孩子受教育而做的一切努力,總算有了好的成果。

克引色村的農民都很熱情、合心。慈濟志工在跟烏登欣了解關於建校的情況的時候,站在後方的村民常常你一言我一語的接話,場面很熱鬧。

不過,當大家很興致勃勃地在談論新校舍即將建起來的喜悅時,站在後方的其中一位婦女欽瑪誒(Khin Mar Aye)卻哭了起來。

原來,欽瑪誒(Khin Mar Aye)想到以前新學校還沒建起來的時候,曾經為了讓小女兒去上課的時候比較方便,而把女兒寄宿在好心人的家。現在看到新學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有了一點「眉目」,再也不需要和女兒骨肉分離,頓時百感交集湧上心頭。

另外,村里還有還有一位印度籍的農民,也帶着六歲的孫女來。七十二歲的印度爺爺塔魯瑪魯(Taluu Mar Luu),本身很窮,有欠債。不過,他仍向緬甸鄰居烏丁穗呉

(U Tin Shwe Oo)借錢來建校。

塔魯瑪魯爺爺這樣的舉動引起了慈濟志工們的好奇心,大家都覺得,既然沒錢,那為什麼要借錢來建校呢?爺爺說,他的媳婦已經往生,他心疼六歲的孫女上學很不方便,就覺得建校真的很重要,他很想為這間學校盡一分力。

「伯伯的孩子都沒有上過學,所以我很同情他。我希望他也跟我一樣,可以這村里的新學校出一份力,所以把錢借給他。」鄰居烏丁穗呉願意借爺爺這筆錢,因為希望人人有功德,不用分你我。

爺爺六歲的孫女,年紀小小的,一見到慈濟人就下跪,讓慈濟志工很驚訝,而且她不只下跪一次。志工用緬文說話,她看起來都聽不懂,不過她對慈濟人的感恩,大家都能深深的感受到。

二零一零年八月,克引色的村民就到教育局去和教育部長和校長申請建校。在得到他們的認同之後,校長曾經親自來到工地勘察,之後不僅取得校長的認同,校長還鼓勵大家要一起共同努力。

校長說,待克引色的村民把學校建起來之後,他會向政府申請小學的准證,及派給師資。

這間新學校在整村村民的合心努力之下,預計第一期的學校在六月一日就可以啟用。

由於經費不足,他們只能先把可以容納一百位學生的校舍建好,不過村裡需要上學的小朋友其實有一百五十多個,新校舍暫時還不能容納整村的孩子一起上課。

為了讓全部的村民可以在新校舍上課,大家邊做邊籌款,也繼續努力耕種。希望明年繼續有好豐收,讓每一個克引色村孩子受教育的路途,不再崎嶇、遙遠。

 

左圖:農民代表烏丁蜜帶領小朋友向來訪者問好。
右圖: 每逢上課天,克引色村的農民都這樣背着家裡的孩子去村外的學校上課。
左圖:七十二歲的印度爺爺塔魯瑪魯(Taluu Mar Luu),本身很窮。
不過,他仍向緬甸鄰居烏丁穗呉(U Tin Shwe Oo)借了一點錢,
為即將建起來的新校舍盡一點力。

右圖: 克引色村的小朋友熱情、有禮貌地向慈濟志工問好。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