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早會:【12月10日】誠之情誼 造無量福

Community:
Branch:

泰北扶困計畫,慈濟援建回賀慈濟村於落成啟用典禮活動中,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師兄,發放書包等文具用品予學生。(攝影者:黃錦益)

【證嚴上人12月9日彰化歲末祝福開示】
透過〈四念處〉、〈四正勤〉、〈八正道〉、〈大愛包容地球村〉的演繹,每一位即將受證的慈誠、委員,把參與培訓時就已經入心的「法」,藉由手語、唱誦的方式演繹出來。 

證嚴上人在12月9日彰化的歲末祝福中開示,「每年的授證,我都很開心,因為菩薩就是人間無限量的福,菩薩心能成就無量眾生,這就是《無量義經》的內涵,『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因為有菩薩在人間,才有機會度化眾生。」

夫妻失和生怨懟 女兒心驚引憂鬱

吳耀慶結束自營的冷凍食品工作後,回到家與太太陳麗凰一起經營美容院;然而,美容院的工作對於吳耀慶來說,做來總是顯得不順手,經常感到悶悶不樂。一個因緣他搭上慈濟列車前往花蓮,參訪慈濟後投入志工行列,進而在2003年受證慈誠隊員。

「難免凡夫家庭都是拚經濟,家家戶戶都是這樣,但是有了因緣來時,先生(吳耀慶)發現到慈濟團體之美,他投入了。每一個人,每一天都是二十四個小時,他也是一樣,多用一些時間投入慈濟,就會減了時間幫忙家庭的事業。」

「(美容院)生意如果好,更需要人手來幫忙,可是少了一個人工作,就會起煩惱。難免夫妻之間,一個是在慈濟精進,一個是在家裡拚經濟,兩個人難免就會吵,這就是方向還不一致。」

夫妻兩人,一個在外忙著慈濟事,一個在家拚經濟,疏於陪伴女兒的成長,女兒在高中畢業前夕罹患憂鬱症。一夕之間,生活全變了調,女兒沒有正確診斷對症下藥,病情沒有好轉反而更嚴重,心慌的陳麗凰四處求神問卜,女兒的病況依然沒有好轉。

「不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心要靜、心要定,不要因煩惱、因人來亂了心,應該從心理來做輔導,心理輔導要從家庭的環境、社會的環境,讓孩子方向正確,不應該有迷信,一迷就不可收拾。正信佛教是時時好日、人人好人,心正就沒有邪來做亂,『心正氣盛邪不侵』,人人應該要調整自己的心,不要迷信。」

夫妻同行家和諧 誠之情誼締祥和

經過了女兒病況的考驗,陳麗凰開始慢慢瞭解佛法,知道因緣果報的重要,體悟到人生無法事事如意,透過藉事修心,讓她學會知足最富有。心境轉變後,陳麗凰於2011年參與經藏演繹、投入培訓慈濟委員,並於今年(2014年)初受證,更與先生吳耀慶一起「晨鐘起.薰法香」。

「聽到師父的法,他就能理解,一句話可以改變他的觀念,開始慢慢薰法香,聞了法透徹道理,那樣的精進啊!看到他風雨無阻來到薰法的地方,開機、開門,成就更多人聞法,看到夫妻精進,共同一個方向,很正道的方向,這個家庭就會和睦起來,人說『家和萬事興』,父母也開心、安心。」

學佛最重要的是要培養「誠之情誼」,一如今年(2014年)的歲末祝福主題「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上人開示,人人若能培養誠正信實的態度,人間自然就有祥兆,而教之慇實造福富足,人人都可以成為人間的典範。

「希望人人『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佛心就是要培養大慈悲心,師志就是要志在四弘誓願,我們要度化眾生,要勤學習佛法,要盡心力斷除煩惱,我們的志業就是要從菩薩道到成佛的境界,我們要發大心、立大願,就是四弘誓願。」

除了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讓法入心,上人更進一步提醒大家,「行」的重要,「行在法中就不會走偏差的道路,我們的心要正,不要有邪念,我們很自然就可以為天下人間的貴人。」

泰北扶困二十年 不捨老兵助建村

受證成為慈誠、委員後,並不是學習的告一段落,而是更任重道遠的承擔。透過《2014慈濟大藏經》影片回顧2014年慈濟志工在國際間踏實走出的足跡,從元月份的印尼萬鴉老水患、泰北二十周年……

從影片中看到泰國從1995年元月1日正式啟動「泰北三年扶困計畫」,至今已屆二十周年,上人不禁回想起1994年元月29日,僑委會委員會蔣孝嚴委員長前來拜會,請求慈濟伸援泰國的受難同胞。

「因為這樣的大時代,總是有一群人跟著蔣(中正)先生革命,他們一直撤退到泰北,這一大群人就安定在那裏。一直到蔣先生來臺灣,這一群人阿兵哥從少年一直到老年,他們無法來臺灣,也不能回家,他們就住在泰北,但是泰國沒有給他們居民證,所以不屬於中國也不屬於臺灣,住在泰國也沒有身分。」

這一群在泰北落腳生根的老兵,有些人娶了泰北姑娘,有些人終生孤苦無依,沒有身分的他們,生活窮困刻苦,幾十年的時間都是臺灣僑委會前去照顧他們。一直到1994年,臺灣僑委會停止對泰北的援助,蔣孝嚴先生心有不忍,於是向慈濟求援。

「本來就了解泰北人的苦難,又聽到僑委會要停止援助,也更不忍心。那個時候,口頭上我就答應我們會去看……開始委託王(端正)副總組團去勘查了解,看了回來分享他們的生活,拍下的環境,真的實在看了很捨不得。從此開始,我們就開始扶困的計畫,在幾年間,我們幫他們建造了四個慈濟村。這都是在泰北,在那個地方扶困,除了要照顧那一群老兵,委託泰國的慈濟人,每個人都要去看一看,關心他們。」

一念悲心啟扶困 建造助學助遺孤

同感於上人的悲心不捨,泰國曼谷慈濟志工單純為了關懷受難的老兵,不在乎從曼谷到泰北需要搭乘十五個小時的火車才能抵達,依然每個月不辭辛勞地前去關懷膚慰。

「慈濟人不惜辛苦,為了眾生苦難而付出,王副總也常常去探訪,這些老人和慈濟建立很深的感情。我們還去照顧那些有家屬的,看到房屋破爛、生活艱鉅,我們就開始為他們扶困計畫,除了蓋四個慈濟村,還接下他們一個農場。」

僑委會撤退後,還留下一位技術員,協同慈濟志工教導泰北的老兵如何做好水土保持,進而種植茶葉、果樹來維持生活。1997年,泰國芳縣縣長杜文生在慈濟志工王國珍等人的陪同下,前來臺灣拜訪慈濟,除了感恩慈濟在當地建屋,讓居民重獲新生,同時希望慈濟能在當地援建學校。

「我想,學校如果蓋在山上,那一群沒有國籍身分證的孩子讀了書,也不能離開大山,因為(政府在)泰北畫了一個線,不能離開,那不就是生生代代都要在那裡。我就說要在山下,清邁省找一個土地,我們向當地政府爭取給予他們身分證,讓他們免掉亞細亞孤兒的身分,讓他們有泰國籍,後來,政府發給他們身分證,孩子帶下山就讀。」

建校教育逾十年 真誠付出志不退

泰北慈濟學校援建至今已十一年,目前已是完全的中、小學教育,今年的慈濟教育志業二十五周年慶,他們也有代表回來參與盛會。

「臺灣是發祥地,發祥地能為離我們這麼遙遠的國度付出,我們在當地用真誠的愛付出。(泰北)今年是第二十年,教育是十一年,看到孩子的長大,孩子在我們蓋的房子出生,在大愛慈濟村長大,在慈濟的學校讀書,多溫馨啊!這都是每個人的點點滴滴,愛的能量付出。」

光是回顧2014年元月的慈濟足跡,就含藏著如此深厚的動人故事,而這一切都是經由慈濟志工一點一點匯聚而成的。上人期待每一位受證的慈誠、委員,人人一念善心起,就要堅定下去,不要因人、因事而擾亂了自己的心。

「既然走上菩薩道,就是要向著佛,往接近佛的路而行,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一年一年過去,新的一年將到來,我們要抱著感恩心,感恩過去的每一天,我們更要用虔誠,『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我們今年要走向這一條路,希望大家要時時多用心,祝福大家。」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