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無始古今如是,說法儀式皆同,先隨他意權說,終至暢佛本懷。』
一直和大家分享『無始古今如是』。天地宇宙、萬物真理, 不論我們人生如何的生生滅滅、來來去去,但是道理永遠都存在。
不過,時間總是一直過去,眾生的無明隨著時日不斷地增加, 人與人之間『緣』愈結愈不好,『因』愈造愈惡, 所以惡因惡緣隨著時日增加。但是,道理依然不增不減的存在。
佛陀為了眾生,這樣生生世世、來來回回的說法, 只是為了要讓人人能夠了解。不論是過去、現在的佛,佛佛道同, 不得不用同樣的說法的儀式——先權後實。
『先隨他意權說』。眾生還沒有開始接觸佛法, 要用什麼方法能讓他來接觸佛法?接觸之後,能讓他聽得進去、 接受得進去?所以『先隨他意權說』,最終可以『終至暢佛本懷』。 佛陀鍥而不捨,一定要達到這個目的: 讓眾生真正能夠體會到佛想要說的真實法。
好像大家會覺得真有那麼困難嗎?困難度很高!哪怕是很簡單的『 四諦法』,相信我們大家都還沒辦法透徹了解,若是有真正的了解, 就不會有人我是非和那麼多的煩惱了。
譬如說,佛陀有一段時候在毘舍離城講經,那一天, 阿難出門去城裡托缽,入城時, 剛好看到一群貴族之一的離車族孩童,在曠野的地方射箭。
阿難從那裡經過時,停步看,心想:這些孩子都這麼小, 怎麼大家的箭法都那麼準呢?每一支箭都射中圓心?阿難歎為觀止。 回到精舍時,向佛陀報告,佛陀就向阿難說:『 你認為這些孩子箭箭能夠射入圓洞之中,就認為難得嗎?』阿難說: 『是啊!以這樣的年齡能夠將箭射得那麼準,實在不容易。』
佛陀就告訴阿難:『譬如我們頭髮的毛孔, 一孔分化為百分之一的微細,用這麼細小的毛孔,箭要射進去, 困難不困難?』阿難說:『這怎麼有可能!』佛陀就說:『是啊! 要是能將箭射進這麼微細的毛孔,才是真的困難。 我們要了解苦諦的道理,就像箭要射進那麼毫芒微細的洞一樣, 那麼困難。
『苦』是如何集成的?為什麼人間那麼苦,而人還迷在苦中作樂, 在這個苦中之樂還繼造業,還是人我是非,還是怨憎會苦, 還是愛別離苦?這就證明沒有透徹苦的道理。
二千多年前,人口有二億多,二千多年後的現在, 是七十多億的人口。過去人間單純,佛陀對透徹『四諦』的道理, 就那麼困難了,何況二千多年後的現在, 人間社會複雜的事情這麼多,眾生共業,已經造成重重疊疊的煩惱、 無明、惡業。
所以,佛陀光是為了要讓眾生理解苦、集、滅、道, 要開多少的法門,『隨他語意權說』呢?很不容易! 一直到了佛陀知道時間不能再等了,不是眾生都了解了, 而是佛認為該聚集有緣的已經集中了,所以在佛陀的晚年, 最後不得不暢演本懷。這要讓大家知道,方便法與真實法的道理, 都是應眾生的根機。
有時候說是暢佛本懷,在經文這樣說:『今我喜無畏』, 佛陀已經歡喜了、安心了。相信佛陀到現在應該還是憂心忡忡, 還是不安心啦!因為現在眾生的無明愈來是愈厚重。不過, 時間總是這樣而已。
前面(經文)說佛已經『喜無畏』,接著開始說一實相法。經文:『 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告訴過大家人人本具佛性,雖然『千二百羅漢』還沒有實行菩薩道, 佛陀卻還是先說:人人也都能夠成佛。就像我現在告訴大家, 我們人人本具佛性,我們的目標是菩提大直道,只要向前走, 同樣能入如來門、入如來室、坐如來座。這也是在《法華經》
(法師品第十)中所說的,所以我們人人也一樣能夠成佛。
佛陀二千多年前說『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 因為這些人已開啟心智,相信佛所說,並且行菩薩道, 終至佛的境界。只要信心門一開,朝向目標走去, 路是平坦也能夠到達。
現在這段經文:『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 說無分別法。』
⊙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往古來今,如是妙法, 如三世諸佛用善巧妙權,譬喻言詞種種說法之儀式。
佛陀說,就像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這種往古來今, 從過去一直到現在,『如是妙法』這道理永遠存在,不生不滅, 不變不異,全都是一樣的道理。
不只是釋迦佛這樣,『如三世諸佛』,同樣都是『用善巧妙權』。 釋迦佛是依照過去諸佛的說法次序、度眾方法,分別眾生的根機, 施教不一樣的方法。
這就像三世諸佛,現在的佛是依循過去的佛, 未來的佛是依循現在的佛。我們正在聽的法、我正在說的法, 是依據釋迦佛二千多年前所說的法,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 古時候的大德,他體會了之後,將印度文翻譯成中文、 日文等等各種文字。
其實,我們現在也在翻譯。我們將慈濟人所走過的方法, 要如何傳承給全球的人?最近十幾個國家的志工回來,有法文、 有葡萄牙文、有泰文、印尼文……,不同的國家使用不一樣的文字, 全都需要翻譯。
翻譯是否有偏差呢?肯定是有的,會偏差。 我們將現在所知道的道理,再加上翻譯的偏差,文字表達的不同, 是不是真正能將佛的本懷敘述出來呢?難啊!
何況,我現在要將那個深意表達出來,也要一再考慮: 我表達出來這個意,大家能了解嗎?我要說的是佛意, 不過會變成了我的意思,我的意再傳給你們, 又會將你們的意思再去傳給別人。這樣輾轉相傳, 是不是一點都沒偏差呢?是不是像一毛孔分做百分毛孔, 這麼微細的毫芒,這樣每一箭都能準確射中圓心?也是難啊! 所以要體會佛法是困難,而體會佛的心意更加困難。
所以,佛佛道同,應眾生的根機,施用巧妙的方便法, 用盡了善巧妙權,無非就是要讓眾生能夠接受,用『譬喻言辭, 種種說法之儀式』。所以只好『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 就是這樣的前後次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 我釋迦佛所說的也是一樣,就是按照過去諸佛說的法無分別。『 過現未來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就是按照這樣無差別。
⊙過現未來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今佛亦如是;說無分別法者。 引同諸佛顯實,實則言語道斷,豈存儀式。
諸佛雖然說很多權巧的法,是用譬喻言辭來說, 但是最終也是顯真實法,『說權』無非是要顯實法。所以在《 法華經》
開始是開權:『開』,先打開方便法這扇門,『示』, 讓大家透視裡面的真實奧妙的道理,真實法在裡面。 這就是諸佛道同顯實法。
『實則言語道斷』。真實法不是能夠用語言表達出來, 講再多的話都沒辦法表達出千千萬萬億分之一的妙法。
就像我們要用一支再尖、再利的箭, 要射中細小到眼睛看不到的毫芒孔,那麼的不容易。同樣的道理,『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就是以我們眾生的根機, 即使我們用非常微細的心,要真正體會那麼甚深微妙的佛法, 都還要困難。
所以,我們平常在說很簡單的話,真正要了解這麼簡單的話, 有時候還會說:『你再說一次給我聽,看對不對?』說了之後,『 這樣不對了。這麼簡單,而你這樣的解釋真的差很多呢!來, 再一次。』就要如此反覆說明。所以你想,這是不是言語道斷呢? 真的要能夠敘述這個真理是不容易,唯有用我們覺性的心、 真如的覺性才有辦法體會那個道理。否則, 運用我們凡夫的知識要透徹真實法, 就像用箭要射中毫芒孔一樣的困難。
⊙於權實本無分別,唯為鈍根小智,說無分別法。又說法儀式, 即是先權後實之法則,妙法必待時而說也。
所以佛陀『於權實本無分別』。權或實的法,本來就沒有分別, 因為回歸了就是道理。不過佛陀還是為這些鈍根小智之人, 應機說很多本來就無分別的法,他就要『設權』用巧妙的方法, 讓人人知道人生的苦,知苦才會知道要脫苦。但是, 知苦又能知道幾分呢?真辛苦!所以用過去的諸佛說法, 前後次序的儀式。
本來法是這麼簡單的直指明心見性,但是偏偏我們的的根機很鈍劣, 只知道自己,無法知道真道理,煩惱、計較、怨憎會等等叢生, 這就是小智的人,所以佛陀要用先權後實的法則來施教。『 妙法必待時而說也』,要真正的來說微妙法,就要等待時機了。
⊙我今亦如諸佛先三後一之儀式,說無分別之妙法也。
佛陀真辛苦!所以他說『我今亦如諸佛先三後一之儀式』, 這是佛陀先說三乘,最後是一實法,這叫做無分別法。
其實三乘和一實法是相同,佛陀就要告訴你們, 只是大家共同一個方向,直接向這條路走去。這條是什麼路? 就是利他的菩薩道,力行菩薩道,就能夠到達佛境界的道路。
各位,利他其實是利己,你的付出是有形,回收雖然是無形, 卻是增加我們的善因、善緣、善果報,也增長我們的智慧。 方向正確就是菩提大直道。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