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Branch:
為減碳足跡,佛教慈濟基金馬來西亞分會峇株巴轄聯络處,於2014年11月9日(星期日)進行了4場育苗助學金頒發典禮。晚上八點一場在會所進行;另三場皆在下午三点三十分,同一時間,志工走入就近社區,將馬幣116500零吉的助學援助金和祝福親自送到學生們手上。359名中小學生受惠者,分別來自40所學校。當天出席的家長和校方代表有292人,四場參與的志工合計206人次。社區化後,場次的增多,志工們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和學習的機會,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會所場地空間的不足,同時也為了讓社區家長學生減碳足跡,2015年育苗助學金頒發典禮,分別在峇株巴轄市區(BANDAR PENGGARAM )正修小學,永平(YONG PENG)永平校友會,新加蘭(SENGGARANG)中華學校,同一個時間進行。負責位於正修小學(曾國賢體育館)頒發典禮的志工們,在五點三十分頒發典禮結束後,需馬上做善後,繼續晚上另一場在會所的助學金頒發典禮。
四場頒發典禮的志工們依序功能組及地點報到。社區化後,場次的增多,讓大家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和學習的機會,這場助學金也成就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一些鲜少出席的志工也暫時擱下小愛來成就大愛。
當天早上十一點左右,正修學校食堂女工黃來葉女士,也是助學金家長之一,結束當天的工作後,他留下來等孩子下課,就直接來出席頒發典禮。等待的當兒,黃女士也一起動手付出。先生因車禍導致長短腳,行動緩慢,無法工作,靠黃女士工作及領福利金過日子。慈悲的食堂老板,會將賣剩的食物讓他們帶回家當晚餐。先生表示他們不敢亂花,要省著用,心靈富裕的他覺得夠用就好,把機會留給更有需要的人。
◎ 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 而是有心人的參與
上人開示引述,辛巴威窮人幫助窮人的精神,安貧樂道,善的力量,不分種族年齡,生活雖不富裕,知足的心讓心靈富有,有力量還要去助人。
郭七鳳女士的先生中風七年,僅靠她工作及先生的社會服利保險金來維持生計,兩名孩子陸續受惠慈濟助學金多年。最令郭女士最感動的是,大家都不認識,卻能伸出援手彼此互助。郭女士笑稱自己也是個小慈濟,很多人會把舊衣或資源送給他穿或變賣,而他經常會把收到的舊衣或資源,轉送或贊助更辛苦的人。
◎ 合心和氣做善事 互愛協力救地球
來自慈濟人文學校的小菩薩,呈現〈小麻雀森林救火〉話劇表演。劇中獵人的一根煙蒂,導致森林著火,動物們紛逃命,慈悲的小麻雀,不忍心家園陷入火海,為感恩養育他多年的森林,即便犧牲性命,也堅持用微小的一己力量,以翅膀沾水來拯救森林大火。此舉感動了老鷹和其他森林的動物,攜手撲滅大火,最後也感動天降雨。小麻雀的慈悲心,不因被嘲笑自不量力,堅信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不會放棄,正如靜思語: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的可能。只要認為對的事,做就對了。藉助演繹小菩薩不忘呼吁大家,要以合心和氣做善事,互愛協力救地球。
來自峇眼的家長楊振豐先生表示,家裡每一餐都是自己煮,沒有在外打包的習慣,他表示「花錢要想一想,想了才買」,雖然自己經濟不好,也受惠於他人的布施,卻不忘手心向下,只要有人上門要求樂捐,楊先生就會將家裡的零錢拿去布施。為啟發孩子的善念和儲蓄的習慣,楊先生認領了四個竹筒,讓四名孩子都有投竹筒的機會,一但有人上門求布施,就能即時將竹筒的小錢發揮大力量。〈小麻雀森林救火〉話劇表演,讓楊先生體會:「要合作,力量才會大,好比一個人五分錢,就會有大力量」。
慈濟的善款除了來自善心人士的捐款,資源回收,黃金變愛心更是功不可沒。司儀不忘邀約大家,在每月的首個星期日或每逢星期三,將資源送到就近的13個社區回收定點。
天災頻傳,氣侯異常變遷,拯救地球刻不容緩,借助〈小麻雀森林救火〉話劇表演,及 上人的開示,希望唤醒大家的戒慎虔誠,愛護有生靈的動物,不殺生還要向小朋友學習茹素的愿力。
在馬來西亞,印裔族群的經濟較弱勢,峇株巴轄聯络處近年來開始關注淡米爾學校,希望能幫助到這群清貧子弟。一般印裔族群的家長或孩子對馬來語或英語較難溝通,師長們隨行家訪,成為很好的溝通橋粱。
就讀斯利彩虹淡米爾(SJKT SRI PELANGI TAMIL)小學四年级的薩蒂斯瓦冉(SATISWARAN A/L VIRATA )父親往生後,母親因無法缴付房租,被逼带著一群孩子居住在遍遠荒野的養雞場內的小木屋,居住環境不佳。領著每月馬幣五百零吉的收入養活四名孩子。志工透過該校校長,安排學生帶路,穿過墳場再經過一條蠻長的棕油園,才順利抵達案家。副校長巴拉禪藍(BALACHANDRAN A/L KRISHNAN)在助學金頒發禮致詞,特別感恩慈濟的助援,減輕弱勢家庭的負擔,呼籲要好好的珍惜善款,把錢用在學雜費上,更期許學生們要努力求上進。校長在當天也成為捐款會員。
當天母親向老板告假數小時,一輛電單車載著兩名孩子前來領取助學金。首次獲得慈濟助學金的她感恩神的庇佑,總算有拜拜的人(佛教團體),華人來幫助他,減輕了她肩膀上沉重的負荷,除了幫到孩子的學雜費,也讓孩子們吃得較好。多年來的艱苦生活,也不曾有客到訪,蘇古瑪麗(SUKUMARI)含著悲喜交織的淚水感恩地說:今天終於有人來到他家,幫助他,而且還是華人。
14年來峇株巴轄慈濟,不曾間斷在環保志業,更不忘取之當地,用於當地。做好事不能少了一個你我他,勿因善小而不爲,只要用心當下,把資源分類,就能幫到很多人。助學金頒發儀式前後耗兩小時,而每一年的助學圓夢之計,從一開始的分發表格到圓满發放,過程卻要花上四、五個月的籌備時間。
過程難免少不了有艱辛和考驗,然而「人間有愛就沒有過不去的路」,天下事要大家一起來承擔,要感恩各校師長,家長和志工們的配合,捨小愛成就大愛的精神,陪同志工登門做家訪,或摸索尋路,一起走進暗角,才能成就這份好因好緣,即便有苦的人走不出来,有福的我們走了進去,就能幫助遠在臺灣的 上人,延續拔苦予樂的慈善志業。慈濟志工也因訪貧志業見苦知福,學習以慈悲心看待衆生,讓愛的種子一直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