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1_吉打分會人醫會心肺復甦培訓

Community: kdtima
Branch: 吉打分會

🌸 化猶豫不決為堅定
王雪芬醫師在去年被調到吉打中央醫院工作,身為急診科專科醫師的她一直以來有個小心願,想要在社區推動心肺復甦的培訓,但因時間和人力的局限,一直做不到。她因孩子加入了慈濟的人文學校,受邀參加了吉打分會的共修,輾轉之下認識了吉打的人醫會。莊菀佳(慮昶)醫師了解了王醫師的專業之後,即建議透過慈濟平台進行心肺復甦的培訓。王醫師十分欣喜,即著手開始策劃培訓,並邀約了多位政府醫院裡的急診專科醫師齊來做培訓的教練,一起來成就一年四次的心肺復甦培訓課程。考慮到吉打分會志工眾多,人人都應該一起學習急救,需要更多的志工成為培訓員,才能讓每次的培訓更順利。第一次的培訓就選定了三十位的醫護人員和志工,專注訓練他們為培訓員。

🌸事前籌備
人醫會成員和志工合心協力將感恩堂佈置好,準備讓學員來參加培訓。王雪芬醫師下班後即從政府醫院借來了多個人體模型,好讓學員們能著手學習心肺復甦。醫院急診科的醫師們提前來到靜思堂佈置各攻站,一同了解流程。

🌸活動當天
學員陸續來到現場之後,先進行登記,就開始做培訓前的測試。在大家將測試考題交上去之後,忽然台上有人暈倒了!即刻出現了一位男士跑上去幫助,不知所措的他撥打了九九九呼救。電話裡的醫護人員即刻詢問了病人的症狀,並指示他進行急救。不久後,救護車真的來了!醫護人員推著擔架跑進感恩堂,快速接手將台上的病人抬起來,送往救護車。原來這是院前急救演習的一部分,感恩急救人員來到靜思堂為大家做示範,學員們才了解如何呼救,並在等待救護車時先施於急救。

國家急診與創傷服務總監法塔胡爾醫師親臨現場,代表政府部門感恩慈濟與政府醫院協辦此課程,期待更多人能學習進行心肺復甦,及時救助更多人。接著,由急診科專科西德基醫師為大家講解心肺復甦的基本醫學常識和急救的方式。學習了理論,接下來就是實操的環節了。大家被分成七個小組,分別學習七種對於成人及小孩的急救方法。西德基醫師以風趣的方式教導大家,讓大家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更能體會急救的方式。

大家學習了所有的攻站之後,進行培訓後的測試。接著,就是個人考試的時候了!只要大家考試過關,就可以是接下來給其他志工課程的培訓員了。培訓結束前,大家圍成一圈,以「一家人」的手語,感恩所有前來為大家做培訓的醫師們。

🌸心得分享
羅健瑛師姊是長照班的同仁,雖然不是醫護人員,卻是吉打人醫會十幾年來最強的後盾。能參加心肺復甦的培訓,她深深感恩。羅健瑛師姊平日就很愛幫助他人,但過去對於心肺復甦急救一無所知,今次能在不同的攻站重複學習急救的基本知識,讓她建立起很強的信心,學會往後在遇到緊急狀況時該如何急救。

退休多年的護理長汪美莉(慮融)雖為護理長,其實已多年未接觸急救課程,有時在街上也很擔心會遇到有人需要急救的狀況,因為身為護理人員,照理說應該即刻施救,但她清楚自己並沒有急救的知識,這讓她時常會覺得很尷尬。經過今天的課程,她重建信心,往後遇到需要急救的狀況她就懂得如何施救了。

藥劑師葉佩蓉(懿韶)雖然多年前曾付費考取心肺復甦的證書,但事實上並沒有深入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識,只是為了拿到證書而考試。此證書需三年考一次,她原本只是帶著要更新證書的意願來參加次培訓,沒想到在這次的培訓當中能聽到專科醫師的用心講解和重複著手練習急救的方式,讓她深覺受用,十分感恩。

感恩專科醫師們的無私教誨,讓學員們能透過慈濟的平台得到正式的培訓。期待接下來定期進行的急救培訓能讓更多志工與大德學習心肺復甦的急救方式,共同來守護社區民眾的生命。

返回上一頁






20250321_2025年3月21日_馬來西亞吉打分會_人醫會心肺復甦培訓.pdf